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浅终于开口,他说道:“讲一个故事,孙叔敖让楚国成为霸主,却积劳成疾不到四十岁就病故,他死前告诉自己的儿子,若是家中穷苦就去找优孟。男为优、女为伶,一个戏子罢了。”
  “辅国重臣,家中却贫苦?”好些人不理解。
  萧浅继续说道:“几年后,叔敖之子贫苦无依去找优孟,是优孟在楚庄王前再提及孙叔傲的功绩,这才让叔敖之子免于生计之苦。”
  当下那位寒门学子高呼“庄王不仁!”
  卢成庆冷声说道:“若你只是这样想,那么你一生也就是县令之才。”
  除卢成庆三人之后,其余的人围在一起讨论的很久,这才说道:“此事应该是讲,过去的时间容易被忘记,那怕曾经是功臣。这三个名字与庄王是否仁德无关,而是在说让高句丽人歌颂卫霍之英灵,忘记高句丽。”
  卢成庆轻轻的拍了两下手:“那么咱们脚下是什么地方?”
  当下有人回答:“高句丽茂山矿区!”
  卢成庆脸色阴沉:“我若要掌你的嘴,你可服气?”
  那么猛然间醒悟过来,抬手打了自己八记耳光后回答:“乐浪郡,这是汉置乐浪郡。”
  卢成庆站了起来非常严肃的说道:“慎言,却要记在心中。我大唐继承汉之威仪一统天下,失去的一定要拿回来。我乐浪子民自然应该记得汉之英灵。谁若搞不清这一定,我必上书吏部、礼部将其调回,永不录用。”
  说完后,卢成庆看了看萧浅与谢九年,两人同时抬起手来与卢成庆轻轻一击掌。
  这击掌就代表在这个论点上,他们三人是一条心。
  “那么,我等当……”萧浅就柳木写的三个名字让此行的二十四人就他们的思想问题作了一次统一。
  此时,飘在大海上的柳木正在读着那本骑奴传。
  这本书或许少了许多故事性,却是一位史学家呕心沥血之作,话本或有些改编,但不会改的太多,毕竟这不是演义。
  萧灵儿坐在柳木身旁将一只桔子递到柳木嘴边后轻声说道:“有件事想求助于夫君。”
  “噢!”柳木放下了手中的书,笑问:“有什么事情你还用一个求字?”
  “我想借泾阳印坊有三号书印坊一用。”
  泾阳印坊基本上不对外,这里代表着大唐最高的印刷技术,已经开始研究铅字印刷的技术,进展虽不大,可研究总要有一个过程。
  没有柳木点头,泾阳印坊确实不会借给任何人使用。


第0852章 捐钱印书
  萧灵儿要借泾阳印坊,柳木问道:“你要印什么,非要泾阳印坊。”
  “我萧氏大族前段时间族内大比,挑选书法最上乘的三人负责整理抄写,然后以他们的抄写为原版。我萧氏太上族长,一世文终公(萧何)列传,印十万册。大唐能将同一版本印十万册的只有泾阳工坊。”
  萧灵儿说出了原因后又补充道:“我给族内捐了五万钱以助印刷费用。原本族内族老会来求见夫君,只是夫君近日一直忙碌,想见夫君一面有些难。”
  汉相国萧何确实是萧瑀这一支的第一世。
  柳木听完后说道:“以我的名义再捐五万钱,你我二人合捐十万钱。泾阳印坊不能借,不过我会安排泾阳印坊单独再开一坊,专为此事印制书册。”
  “谢夫君。”
  “不用谢我,这事要支持。”柳木内心是一百个支持,花钱都是小事。
  萧灵儿又说道:“夫君,陈氏大族汝南房也有这个计划,他们要为先祖陈子公列传。后陈乐大族出资百万钱支援,所以陈氏大族也想借印坊。”
  “好事,你以我的名义送去九万钱。告诉陈氏,我柳木敬重英雄,一字一万钱。”
  “灵儿会去办好此事。夫君,九字可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柳木点了点头:“对,陈氏先祖陈子公,这句话讲的好。还有,派人去找爨氏后人,告诉他们若是家中贫苦我柳木出资给其先祖班超著书立传。天下任何一族,那怕现在平民,佃农,先祖若是对抗外敌入侵有功于家国天下者,我柳木都愿意出资为其著书立传。”
  “夫君,这,这是为何?”萧灵儿完全不理解了。
  柳木没再回答,轻轻的摇了摇头之后又拿起那本姚思廉著的骑奴传读了起来。
  突然,柳木放下书本问道:“抱琴,你记得咱们与高句丽约定的军械交付日期是什么时候?”
  “郎君,没有约定日期。军械从各地运到沂州南的石梁河大营,若要运往高句丽或是岭南,就从海州码头转运。”
  柳木不太明白,开口问道:“为什么运到沂州。”
  抱琴解释道:“这一批军械是边军的军械,上次兵部有文书送来郎君你没看,文书上就写的明白。新的军械优先运往西北,而西北的军械往东运,一层层的换。”
  柳木再问:“什么叫一层层的换?”
  “就是运到的军械由当地边军先挑一批,换下自己正在使用的旧军械然后再往东。不断的有新军械运往西北,然后依次自西往东更换所有的边军的旧军械,一直到燕州为止。”
  “继续。”
  “燕州那边将所有的旧军械再分配一次,一部分给室韦、契丹、黑水靺鞨部。一部分顺着运河南下,然后转到沂州南石梁河大营,那里早在武德三年就是处很大的军械坊,眼下优秀的工匠调往长安,普通工匠修理旧军械。”
  柳木听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沂州那边有一个军械坊,他们眼下负责修理旧军械。”
  “郎君,修理是其次,他们主要的任务是翻新。至少让军械看起来是八成新,然后涂上桐油装箱,箱子是全新的。也负责制作一些极简单的普通军械,比如旧式的弓、刀、皮盾等低价军械。而且还负责制作各种军服。”
  听完之后柳木立即说道:“命令船队加速,追上马周,咱们先去海州,然后再去平城。”
  “是。”
  马周坐的船是普通的货船,柳木的船是全帆式战船。
  柳木已经在海州码头转了一圈。
  海州东海县在十年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仅三年时间这里已经形成了一片规模庞大的坊市区。
  东海县城墙没有,建城需要工部、户部、礼部审批。
  可这里却有正规的坊十九座,正在建的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号坊区,围墙已经建成,正在画线准备建屋。
  这里的最高官员不是县令,东海县没有设县令,原先只有不到两百户人,战乱之后这里的官员全逃了,吏部考虑这里人口太少,根本不值得设县衙,靠着两个里正管理。
  县事交由几十里外的海州府管。
  眼下东海县最高的官是等同于正七品的东海舶司海州码头经营使管着。
  “郎君,这里有十八条河直入大海,有大小四十多条河流汇聚在这里,去年秋天这里收梨一千四百万斤,九百万优质的梨制成罐头,其余的成为果干或是果酱入库。”
  柳木站在高高的箭楼上,远远的看着那一个又一个的坊区。
  “郎君,二十一与二十二号坊,下官已经命令暂停建屋。下官管理的这个码头光靠梨肯定不够,所以下官增加了木器、果脯、磨粉等工坊。近日舶司那边有文书过来,下官准备将二十一与二十二坊变成织工坊。”
  柳木追问:“所织布匹如何分配,可有考虑过?”
  “这里所需的布匹极多,文书的意思是让下官这里补充外销所须。下官安排招商,却得到了海量的订单,从这里往内陆五百里的州县,麻布订单是下官这里预计产量的四倍。”
  柳木与这位经营使同时苦笑。
  经营使为难在于,他建坊、招商得到了沂州、海州、楚州三地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招商一项,前来这里投资建坊的商人无数。
  这是好事。
  可这些商人听说这里建布坊,他们买布多是从江南买,这里相比江南要近的多。
  更愿意在这里买。
  所以东海县经营使为难之处在于,这里的州府还有商人支持了自己的工作,眼下他们需要布匹,自己也不能不答应。
  柳木却是另一种感觉,大唐的内需开始被激活,估计很快就到进入一种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之中。
  柳木问道:“有没有发现以次充好,或是以假充真的事件。”
  “一直在严查,工部、户部都有公文发现,东港舶司也特别追加了公文。制假者最重会全家贬为奴隶,轻也是罚巨款。”
  “噢。”柳木没想到处罚这么重。


第0853章 沂州军械坊
  码头经营使对柳木说道:“听闻是年初的时候,也不知道是那位国公在去运城的半道采购了一些酒食,结果上吐下泻,整整半月时间都下不了床。医官有查明原因,是有人收购汾酒的水晶瓶,灌装了假酒。”
  “假酒?”柳木心说,大唐已经开始有人造假酒了。
  “是,不知道用什么原料,最后加了一些香料闻起来很香,刑部派人查过这酒已经让数百人身体不适,圣人震怒。下旨命令严办,而后户部与工部还有刑部就出了造假严惩的公文。”
  柳木没评论,这种事情很无奈。
  东海县码头经营使又说道:“郎君怕是不知,下官倒也见识过。下官赴任路上买过一只烤鸭,看起来挺好。结果回去准备食用,竟然是泥作的。”
  “泥?”柳木心说,这也太离谱了。
  “确实是泥的,那鸭子身上的肉已经被吃尽,只留下鸭头、鸭脖、鸭脚及完整的骨架,然后在骨架上抹上泥,外面糊上纸染好颜色再涂了油。傍晚在灯下看不出来真假,等回头再去找的时候,人早已经逃走。”
  “真行。”柳木是真没想到。
  “还有泥作的蜡烛,外面涂了真蜡里面泥。假墨、假皮靴都有,酒里渗水都算不是造假。这次严惩是大快人心之事,就使这东海县来说,行路的货郎没有百姓光顾,百姓只认店铺,店铺不会作假,人跑店不能跑,而且有官府每旬检查一次。”
  柳木只是默默的点头,这些事情他插不上话。
  打假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都是钱闹的。
  柳木和东海县码头经营使聊天的时候马周的船才靠港,对于柳木为什么突然到这里马周也是一头的雾水。
  马周第一时间就来见柳木。
  两到了一处很安全的房间坐下之后柳木问马周:“就军械卖给高句丽的事情,你从长安出来的时候接到什么指示没有。”
  马周摇了摇头:“没有。”
  “好吧,就高句丽采购武器的事情,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马周又摇了摇头:“没有。”
  柳木不理解了:“为什么连建议也没有。”
  “郎君,我根本就想不出来高句丽这边是一个什么的战略方式。我听过房公给我讲,圣人给翼郡王下旨,说百济在三年左右消失,那么百济可能被咱们吞并吗?”
  柳木没回答而是反问:“你说呢?”
  “肯定不能,咱们吞并百济之时,高句丽肯定会拼尽全力出手。一但大唐在百济站稳的话高句丽就无险可守。所以百济若是归了高句丽,那么只能证明这百济就是毒药,让高句丽吞下之后会加速内部的混乱。”
  柳木都没想过这个战略是什么,眼下这件事情是李靖在研究的。
  马周说道:“所以,关于高句丽的所有问题我不发言,也不会说任何多余的话。因为我不在参谋组内,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