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木说入侵是在作好事,独孤兰若无论如何也不信。
  柳木自己都不信,但还是给独孤兰若解释道:“你不知道,那岛上的人分为两派,也是两个小王国,整天打打杀杀,贵族们没死几个,死的都是普通人。我给他们新的生活,让他们学习我们大唐的文明。”
  独孤兰若已经不想劝了。
  她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柳木和大唐皇帝李世民开始疯狂的对外扩张。
  然后将整个天下的财富都往大唐集中。
  无数的物资运往大唐,无数的财富运往大唐,无数优秀的人才也去往大唐。
  “夫君,少些杀戮。”独孤兰若也只能这么劝一句了。
  柳木也不想,但这是大唐皇帝所需要的。
  锡兰岛很重要,在这里建立基地之后,往北可以打击天竺,往东就可以攻打六诏的西海岸,往南控制着大唐往地中海去的重要航线,所以这个岛对大唐很重要。
  事实上,独孤兰若根本就没有看到战斗。
  早在独孤修罗往地中海去的时候,已经提前处理了锡兰岛内的情况,这里已经是大唐控制下的一个大岛。
  独孤兰若不喜欢这里,或是因为这是大唐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入侵的地方。
  柳木哄了独孤兰若三天,独孤兰若脸上都没什么笑意。
  柳木一咬牙:“夫人,有一个地方我原本计划五年后,至少五年后才会靠近,我现在就带你去。”
  “五年?”
  独孤兰若没想到柳木会有这么远的计划,立即问道:“那里有什么?”
  “有天下间最完美的,帝皇级硬玉。差不多八百年后才会被人发现,那里的玉料天下无双,我找不出任何的语言能够形容。”
  “在那?”独孤兰若果真来了兴趣。
  柳木从书房内翻出一副自己凭感觉画的世界地图,然后指给独孤兰若看。
  “这是,腾越诏。”
  “对,从腾越诏再往西大约一百多里。”
  “太危险了,夫君说的那种美玉在何处?”独孤兰若盯着地图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很显然柳木小看了大唐贵族的玉文化深度。
  柳木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天下间最好的美玉都在这个圈里,你记得尚书省曾经给我承诺了数个矿区,还有海外封地,我一直保留着没用。就是准备把这一块划出来归你,我的夫人,天下间也只有这里出产翡翠。”
  “翡翠,好名字。”独孤兰若说话间帮柳木卷起了地图:“夫君,我不急,五年时间等得起。眼下不如好好计划一下,怎么样平定六诏,六诏是二哥心中的大患,因为六诏的存在,西南总是不稳。”
  “那么,我们去海西新城。”
  独孤兰若愣了一下,显然她没有听过这个海西新城在那里。
  柳木解释道:“就在长海湾的顶端,牛进达将军在几个月前刚刚占领了那里。”
  海西新城,也就是后世的曼谷的位置,在这个时代这里还没有城市,也没有多少人。
  狮子伍德带着他的靛蓝突击者到来,给了扶桑兵巨大的压力。
  靛蓝突击者原本就非常擅长山地作战,他们不需要太多的重装武器,只穿着护着前后的胸甲,然后每人一只一尺直径的钢圆盾,再给一把斧头,或是加重的横刀,再或者是一种形状古怪的钉锤。
  然后每人一只弓,就成为了凶猛无比的山地作战部队。
  仅仅休息了三天,伍德华利就带着他的部下连续作战,五天五夜突进一百二十里,打破了扶桑兵没有攻下的两条防线,占据了一处重要的高地。
  在伍德的军营,柳木和牛进达给了伍德一个承诺。
  因为伍德已经知道了扶桑兵是怎么一回事。
  在伍德眼中,扶桑兵比他们高贵不到那里去,一个被灭国的岛国,全族并入了高贵的大唐,比起大唐真正的主力军团,他们弱的可笑。
  若不是大唐主力军团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这中南半岛的战场上,根本就没有扶桑兵立功的机会。


第0936章 战略升级
  伍德非常明白,他们,来自地中海的奴隶兵,他们的存在让东罗马帝国紧张。
  在这里,狮子伍德相信他有机会为自己的同胞拿到一块土地,一块让他们生存,富饶而美丽的土地。
  柳木请牛进达作鉴证,单独给了伍德一个承诺。
  “伍德,在这里,或是其他你富饶的地方,我会给你一块三百里的土地,并且让你能够有机会受封我大唐的贵族,以总督的身份在那块土地上生存,你的部下也会成为贵族,他们也会受封,那么你的土地就会变成三百一十里,三百二十里。”
  伍德华利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手微微有些颤抖。不过他还是熟练的让手中的铜炉滑过茶壶盖,用滚开的热水将茶壶中的茶叶清洗之后,将水倒出。
  伍德很喜欢这种感觉。
  在他的心中,这就象是某一种神圣的仪式,带给自己内心的宁静。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仪式。
  不同的仪式有不同的心境。
  柳木这时又补充了一句:“长安城我也会给你留下一个坊,坊名靛蓝坊。”
  长安!
  伍德心中升起一种向往,这是世界最伟大的城池,伍德想去看看。
  牛进达也在一旁说道:“小倭子们最近很暴躁,连续数场战斗的进攻不利让他们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感,今年的年终红利他们怕被减少了,连日来不断的请战。我倒想借这个机会,一举拿下洞里萨湖区。”
  “不,我想在新年前,拿下真腊王城,然后才慢慢的清剿其余的城镇。这样作的好处就是,真腊王不能在不断的四处招兵,将真腊完全打散,活着人比死去的人价值大。”
  伍德站了起来,表示自己愿意带队打先锋。
  伍德看得出来,这里就是真正的香料之国,这里拥有的香料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是巨大无比的,拿下这里,仅是香料往地中海的贸易,每年就是几十上百万罗马金币。
  “战术上的事情你们商量,谁打先锋这个要公平一些。”柳木提出了战略,回避了具体的战术安排。
  柳木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高明的统帅。
  伍德带的山地步兵前来,给扶桑兵的压力不小,也让苏定方与候君集在战术安排上有了更大的空间。
  更何况,还有五万唐军精锐可以调动。
  柳木把伍德留下,自己则去视察占领区的粮田。
  柳木的政策很简单,打下的地盘只要让普通人生活的比之前更好,无论是在中南半岛,还是在非洲,或是在地中海,这种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一定会得到人心。
  再加上不断渗透的大唐文化,以及大唐的教育体系。
  未来,是可喜的。
  话说两边,独孤兰若可没有留在中南半岛,而是命令一路不停的往长安去了。
  独孤兰若要拿到一份手令,大唐皇帝的手令。
  灭六诏。
  很显然,柳木小看了美玉对大唐贵族的吸引力。
  独孤兰若还没有回到长安,长安城中李世民发起了一段很惊人的议论。
  依旧是长安东市前那块巨大的告示牌。
  这一次的议案为国议,只要是唐人都可以进言,各州府县雇足够的书吏对各种进言进行抄录,并且整理。
  仅这一项进言收集,大唐国库给出的预算就是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放在十几年前,大唐灭王世充的军费都远远不到一百万贯钱币。
  第一条,将所有深山区、生存环境穷苦地区百姓迁出,由户部给予十倍的土地或是一个相当于相倍土地收益作工的机会。
  第二条,大唐减少对小块区域耕种,不符合大农场机制的田地,若不能成为合格的菜田,经济农田,那么种树,变成果树或是各种树都可以。
  第三条是空白,然后第四一直到第十条都是空白。
  有些高智的名士纷纷表示,这第二条才是根本,第二条得以实施,其余的才有被讨论的可能。
  大唐皇帝李世民坐在茶室,只有长孙无垢在一旁陪着他。
  “二郎,此事也不必过度关心,大势所趋。”
  长孙无垢的劝慰并没有减少李世民内心的担忧,李世民说道:“自古以来,土地都是在皇家与贵族手中,贵族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户,然后一家一户的生产,久而久之成了一种常态,这就是柳木所说的小农经济。”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却没接话。
  她知道李世民的内心之中有一个非常宏伟的蓝图,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蓝图有多大。
  李世民缓缓的说道:“我这是在断大贵族们的根。”
  “怕是由不得他们。”长孙无垢虽身为女流,说这话的时候也是杀气十足:“佃非奴,佃只是无田无产无业的人,若是离开自己原先的地方,另有一个大农场可以参与其中,收入数倍,怕是留不住。”
  “恩。”李世民点了点头。
  长孙无垢又说道:“以皇家在背后,大唐所有的百姓只要支持,大贵族又能如何?”
  “我不是怕,而是担心会有些乱子。”
  李世民的话事实上此时已经得到了应验。
  就在长安周边,杜家、韦、柳三家正在开会讨论,而且不仅是三族的族长,族老,而且还把他们家族中的各村宿老们也叫上了。
  柳氏族老先说话。
  “这里有一封,我家三原房三娘的信,她在信中提了一个法子。将家中的田地无论是那一房那一支,只要是连成一片的地全部变成一块粮田,用铁牛耕种,减少人力可达九成,其余的人族中可采买土地。”
  韦氏有人问及:“这如何采买。”
  杜家一位族长起身,向众人一拱手,原来才开口说道:
  “长安周边没有,那么大唐这么大总会有,纵然大唐之内没有,中南半岛那里数以亿万亩稻米良田,难道不能买?老夫也是刚刚知道,天下之大,大到鲲鹏尚不能一日到达,良田无数,果树无数,香草无数。”
  杜家替柳家说话,在场的人没什么好意外的,能坐在这一屋议事的都不算是外人。
  这是杜家在讲公道话,不是在替谁讲话。


第0937章 小农、大农
  柳氏刚才开口的族老继续说道:
  “还有,三娘信中提及,有一块叫摩加迪沙的地方,似乎远到了天边。我家三原房大郎十万亩良田,三十五户唐民,十五户扶桑族唐民,然后却有两千奴隶。小小扶桑人也坐在了主人位上,各位以为我们三族的佃户呢?”
  另外的两族族老都微微点头。
  在他们心目中,大贵族、小贵族,有田之民,无田之民。这就是等级差。
  区区小倭子那怕是贵族,也没有资格与大唐无田之民相比,更何况大族的佃户之中,识字率超过三成,这些人有资格成为大贵族家中的分支。
  “高明。”
  有人想明白了这一层道理。
  三原房大郎,自然指的就是柳木。
  “有人怕是会不高兴。”韦氏的一位族老笑着说道:“平日里对佃户好的在此时有些眼光的都应该明白,族中多一人就是强一分势,少一人就是弱一分势。有些族中齐心协力,有些则反之。”
  “是,沣东那几家听闻佃户借机离开,宁可借债也要还上年租,田里的收成都宁可不要,想必是厌恶的很呢。”
  又有人问了:“不知道朝堂之上可为此事有什么规矩?”
  “怕是还没有,没见圣人让天下人议十件事,只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