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怕当是柳木躲了出去没在长安,可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参与其中的。
  柳木的心乱了,乱的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柳木也不知道自己在码头上站了有多久,许多人只当是柳木与太上皇李渊的感情深,要知道柳木还是乡野小民的时候李渊就对柳木很好,柳木能娶到独孤兰若就是李渊全力支持的结果。
  李渊又去探险了,柳木没能送行,估计这会正在难受。
  牛进达站在远处等了足足一刻钟,看到柳木依然还在发呆,这才上前站在柳木身旁:“我这边准备好了。”
  “什么?”柳木没反应过来。
  牛进达说道:“我的部下随时都可以出征。其余的四支部队还在准备之中,后勤的部分还差一些,不过越国公派了自己的长子冯智戣押运一批粮食过来,也带了两千精锐前来,并且希望让他的长子作一路兵马的先锋。”
  “恩。”柳木只是点了点头。
  牛进达又说道:“眼下兵马、粮草都即将准备好,但是我们还差一个开战的借口,一个让天下信服的理由。”
  柳木反问:“牛将军,我们为什么需要理由?”
  “随意攻击别国,这是不正义的战争,所以需要一个理由,那怕是很牵强的借口都好。这一点两位尚书也在思考,用什么理由更合适。”
  柳木没说话,他脑袋里还在想着李渊的事情。
  牛进达继续说道:“之前就六诏意图去抢粮之事,我们已经惩罚过六诏。眼下全面开战的话……”
  牛进达没讲话就被柳木粗暴的打断了。
  柳木凶巴巴的说道:“天下间只有失败的战争,没有不正义的战争。胜了说什么都行,败了说什么都不行。传我的命令,全军备战,要作好随时开打的准备,然后各先锋营给我各留下一个副将的位置。”
  “副将?”牛进达不明白留副将的位置作才能。
  牛进达急急的说道:“外籍军团在这个时候若加一个副将,怕会影响士气。他们会认为大唐信不过他们。”
  “不,留给皇子们,圣人的六弟、七弟,圣人的长子、三子、四子。”
  柳木说完之后,不等惊愕的牛进达有所反应便大步离开。
  留下了风中凌乱的牛进达。


第0973章 码头的小吏
  柳木相信,李世民会下这个狠心的,一个连战场都没有上过的皇子是没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不愿意上战场的皇子,别说是一挣帝位,连王爵都封不上。
  柳木的第三封信在当天下午交给了船队往长安送。
  崔君肃、唐俭完全不明白柳木这是怎么了,他们想去劝一劝,可既然没搞清发生了什么,也不太好去劝,只好派人去问秦琼。
  秦琼此时距离这里在几百里之外的文单城,也就是真腊的王城。
  秦琼有封地,但他依然是神策卫的上将军,就文单城的防御、周边建设、城内外安全等问题他肯定会亲自去看看。
  接下来,将会以文单城为中心,建立大唐中南半岛的州府。那么就是崔君肃与唐俭的活,秦琼总不能让这两位文臣到这文单城遇到任何的危险。
  崔君肃与唐俭的信还没有送到秦琼手上。
  也就是李渊离开仅仅两天之后的一个中午,一条很普通的商船船队入港,入港的船只登记的内容是他们从长安过来,在华亭码头从江船换海船。然后是船上每个船员的名单,以及货物清单。
  除了船员之外,还有五位随行的客人。
  码头负责登记的人翻看了一下名单与货单,然后来到五位随行的客人面前:“你们在长安的身份牌,还有长安府发出的通关文书,华亭港的通行准许。”
  通关文书,就是象后世护照的东西。
  在大唐内部各州府没什么用,用自己的身份牌就可以。
  一但离开大唐,边境关卡就会有审核通关文书,然后在文书上的某一页填写内容并加盖印章。
  “李元昌,恩,文书没问题,下一个。”
  码头负责登记的小吏又拿过下一本翻看查看:“李承乾……
  李承乾面露不快,正准备训斥小吏却被李元景挡下,示意李承乾不要有任何不合适的举动。
  李承乾心中不怎么痛快,就算不提自己是皇长子,自己也是亲王爵。
  五个人的文书全部检查之后,小吏问道:“你们到这里作什么,是转港还是行商。若行商需要有总舶司的文书。”
  李元景代表所有人说道:“探亲。”
  “探亲,那么亲友是谁,我们需要登记备案。”小吏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些人的名字,只是低头在查证着相关的流程,同时也解释道:“我刚到这码头上作事没多久,这码头自建成以来从来没有过探亲的记录,我要查查手册。”
  “不急。”李元景说完后笑了,看了看身后的四人,四人也都笑了。
  当李元景回过头再看小吏之后,李泰却是带着一丝嘲笑的目光看了一眼自己的兄长李承乾,反倒是看李恪的目光之中多了一丝佩服。
  李泰不喜欢自己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哥哥。
  在李泰眼中,李承乾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不仅目中无人,而且对老师的尊敬也不够。
  这个时候的李承乾身体还算行。
  孙思邈在七年前就帮李承乾检查过,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先天性遗传性糖尿病。而他的脚,就是因为糖尿病而引起的,因为发现的早,治疗的早,所以脚暂时还正常。
  不过这些年以来,对李承乾限制饮食、酒、糖、肥肉等等。以及要求每天必要的锻炼等等。这一切都让李承乾有着巨大的不满,他感觉自己身为皇长子在生活上竟然不如一个普通的富商之子。
  他喜欢甜食,可偏偏不让他吃。
  时间长了,他的性格变的有那么一点偏激,那怕李世民多次与李承乾谈话,也完全不管用。
  李世民劝不管用,长孙无忌也一样劝说过,同样不管用。
  反倒是身为庶子的李恪,在各个方面,无数是学术、箭术、骑术、经史、人文等等,各方面越发的象李世民,连李世民自己都感觉到,李恪象是自己的一个翻版。
  所以在新年家宴的时候,李恪在闲谈之中就交通便利对大唐各州府的影响谈的一些看法之后,李世民准备把自己即将成年的三个儿子赶出长安。
  为了不显得那么唐突,所以连带加上了李元景与李元昌。
  五位亲王,全部的随从都被要求留在长安,而且连一个护卫都不许带,就这么给赶出了长安,让他们去找柳木。
  码头上的小吏已经查看了全部的规则,对李元景说道:“依大唐律就海外码头的管理,港口分为完成港与在建港,这里属于在建港,那么探亲之事分为初访与再访,初访需要有详细的备案。”
  “不知如何备案,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要探亲的人是否在这个港。”
  “这个好办,码头上有通勤的马车,只需要交纳相应数量的租金,就会有一名车夫与两名卫兵随你们同行,找到人卫兵就可以完成登记,若找不到人那么你们只能回来,暂时住在码头的客房之中。”
  听完小吏的解释,李元景拿出一份家书:“这是家姐给姐夫的信,我们在长安的时候听说姐夫很有可能就在这里。”
  接过家书,小吏看一眼封皮,突然啊的尖叫了一声。
  “淡定,我们不是冒充的。”李元景很是平静。
  “是荆王殿下?”小吏双手递回了家书后试探着问道。
  “是。”
  “我立即给您派马车。”
  小吏说完后立即喊人去安排。
  然后……
  一切依然出乎这李元景等人的预料,没有华丽的车队,也没有任何的迎接,只有一辆马车,看起来挺新的一辆双马四轮八座的马车。
  一个车夫,两个卫兵分坐在前后。
  “依规矩,六个人以内就是这种马车,若有许多行李可以再加一辆拉货的马车。”
  李恪突然大笑了起来,这和他母亲讲的一样。
  记得李恪离开长安前杨妃单独找过他,杨妃告诉李恪。在这位姑父面前你要摆架子,摆排场可以,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去摆。
  想公器私用,那么很危险,会被重罚。
  李恪当时还不怎么相信,可此时他信了,五位王爵,一个码头的小吏半点面子都没给。或许给了点面子,至少是一辆看起来很新很干净的马车,不是随便叫了一辆。
  然后,再没有半点特殊之处。


第0974章 五位亲王
  五个人见到柳木的时候,柳木正坐在一棵树下,盘膝坐着,五心向天。
  柳木在思考,还是在思考李渊留下的信中那两句话。
  李元景五人进入院内的时候,有护卫告诉他们,柳驸马除了吃饭、睡觉、每天傍晚审阅备战进度之外,已经在那树下坐了两天,大战在既,此战不容有失。这里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很紧张,柳驸马的压力很大。
  护卫带着五个人来到树下。
  “驸马!”
  柳木没睁眼睛,而是开口说道:“传我的命令,写信给燕州那边。若是可能的话,运几千石羊肉过来。大唐的军士在外作战,这里有鱼多,也不方便随意捕猎。再给并州那边写信,看能不能调运一万石面粉,北方将士需要有点面食的。”
  “是,我记下。驸马,有客到。”
  护卫只当是柳木这两天都在思考战备的事情,连面与羊肉这点小事都牵挂着,足可见柳木的压力巨大。
  柳木肯定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想的是当年的旧事。所以找些小事随意安排一下。
  大战的事情,崔君肃与唐俭都参与其中,候君集与苏定方也算半个良帅,再加上牛进达。五人能把攻打六诏的事情办的很漂亮。
  听到护卫说有客到,柳木这才睁开眼睛。
  一看,柳木惊的差一点翻过去。
  李元景赶紧上前去扶,柳木拍了拍腿:“坐麻了,你们怎么过来了。”
  李承乾作为晚辈,他对柳木是相当尊敬的,立即双手奉上李世民的信。
  柳木打开信快速的读了一遍,李世民的态度很坚决,身为皇亲没有为大唐流过血,出过力的人,没资格享受大唐给予的荣华富贵,不要以为生的好就一世无忧,信不信十八岁就赶出家门,看能饿死不。
  信中还点评过,李承乾不知田间劳作的辛苦、李元景挑食、元昌喜欢玉器、李恪喜欢收集良马、李泰喜欢收集印石等等小毛病。
  柳木看懂了信中的意思。
  事实上,李世民希望给自己三个儿子每个人一个机会,其中重点就是李承乾。
  因为信中写出的小毛病李承乾最多。
  柳木看完信后将信折了起来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没等柳木开口李元景就上前:“这是皇姐的家书。”
  柳木接过,独孤兰若的信不止是她一个人的。
  其中还有长孙无垢要求柳木一定要拿下玉山等等,信的最后还特别提到,大唐皇帝李世民要修铁路,而且计划的规模很大,让柳木与崔君肃密议此事,若柳木也支持修铁路,那么就全力助李世民修铁路。
  将两封信都收了起来后,柳木说道:“每个人的金牌都拿出来。”
  金牌,自然就是身为亲王爵的身份牌,这代表着爵位、身份,甚至是特权。身为皇子拿着金牌在任何一个州府都可以无条件借兵五百人便于行事等等特权。
  第一个把金牌捧在手上的是李恪。
  不只是一块金牌,还有一块铜牌,铜牌是普通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