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也,论大唐雄风当属老朽家中那块千层奇石,此石代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气,才是我大唐雄风,包容天下各族……
  这老头是谁?
  柳木不认识,从衣着打扮上看肯定是位文士,绝对不是官。
  但此时,没有官,只有对石头的见解。
  不需要报名字,只说长安城最顶级的石头,这些人就大概知道对方是谁。
  三个老头语速不快,谁也没有上火,引经据典、都想说服其他人。
  柳木很想插一句,什么时候谁家里收藏的一块石头就能够代表大唐雄风了?不过柳木决定不惹这事,因为又有一位参与其中,他主张虚怀若古、平静谦和这才是大唐的石之气,所以他家里的某个收藏……
  柳木没笑,也没离开,很安静的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这些名士以缓慢的语气,却锐利无比的争论着。
  在柳木心中,事实上,每一种气度都是大唐的一部分。
  没有铁骨,没有傲气,怎么能够抵挡外敌,没有和气,没有大气,如何能够多民族融合共创大唐新时代。没有文气、没有灵气,如何能够展示中华民族之美。
  谁能代表大唐雄风不重要,柳木心中一片宁静,这些名士争的,事实上就是文明的传承。
  高句丽王城过来的小官每一句言论都有人暗中记录下来,包括他们贬低刘政会之言,在高句丽人眼中,一块破石头就是大唐雄风,唐人也太没有见识了,至少应该是块美玉。
  柳木从荷亭离开后回家,李世民又跑来品尝柳木的新吃法,撸串。
  “二哥,今天听许多人在荷亭讲石……”
  没等柳木讲完,一边翻着烤串的李世民就开始数名字,将在场的那些人一个不差的叫了出来,还有一些没在场的长安玩石大家,李世民也都数了出来。
  “二哥在秦王府的时候,都已经争了十好几年了,谁也没办法说服谁。”
  长孙无垢掩面一笑:“二郎不喜欢石头,他喜欢葫芦。或是当初我们成亲的时候,因为年龄小不懂事,我们当年那只葫芦丢失。自二郎成为秦王之后,就经常收集一些非常漂亮的葫芦,这些年挑挑选选,总之是找不到和当年那只完全一样的。而后你二哥就喜欢在葫芦上作画,倒也是一种乐趣。”
  大唐的婚礼,一只葫芦劈成两半,就是两只水瓢。成亲的时候用红线将这两只各一半的葫芦绑在一起。
  李世民丢失的就是当年他和长孙无垢成亲时的那一只。
  当年他们一个十五,一个十四,那懂这些事,没好好收藏也就罢了,接下来李世民带兵出征连年征战不休,等真正安定下来之后,那只葫芦也找不到了。
  长孙无垢讲完之后,柳木与独孤兰若脸色都变的很差。
  李世民与长孙无垢对视一眼后,李世民问道:“莫非,你们的葫芦也丢了?”
  “没丢,坐碎了。”柳木一脸尴尬的说道。
  当年葫芦放在床边,没注意就坐了上去,结果就碎了。
  李世民放声大笑,难得有人和他一样,丢了大婚时的葫芦。
  独孤兰若说道:“拿下六诏,占领玉山之后,一定要找到最好的翡翠然后打磨一只翡翠葫芦,然后再镶上金饰。”
  “这个可以,到时候别忘记给二哥也找块上上等翡翠。”
  葫芦什么的是玩笑话,既然已经失去了,心中也就释然了。
  酒过三巡,柳木对李世民说道:“二哥,闻月阁送来消息,高句丽往茂山派了十六个共四组小吏,然后增加了一万户奴工。要求产量再增加两成,能更多更好。”
  “照这么说,渊氏可能一年来会有什么大动作,二哥我记得看过春季的茂山报告,那里靠人力开矿已经到了极限,再增加人手多未必铺得开,严重的话可能会产生山体滑破,或者是不小的矿难。这一点渊氏不应该不懂。”
  “闻月阁报的资料上,已经把死亡人数扩大了很多,渊氏宁愿再增加人,也要增加产量。他们不在乎一年上千人死在矿区,只在乎能够有大笔的进项。”
  李世民点了点头:“那么这事基本上明了了,安排下去,渊氏是想到百济了,比咱们预计的还要草,这事让药师与闻月阁对接,拿一个议案出来。”
  柳木没去问李世民是凭什么分析出来的,他相信自己学不会。
  高句丽吞并百济,这在柳木眼中确实是一个机会。
  “二哥,是否派霸刀去执行那个计划。”
  李世民摇摇头:“霸刀不够,这事要让张仲坚去办,他的身份够了。”
  “恩。”
  李世民又说道:“这个计划不容易,但成功之后却是非常的惊人。让张仲坚出面,表示可以用钱来换取一些百济将领投降,取信了渊氏之后,这些投降的将领与渊氏里应外合,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执行计划的第二步。”
  这计划最早是柳木想出来的,所以柳木是知道的。
  柳木接口说道:“那么接下来,百济借着瓷器发财的,以及一些新兴贵族的立即往东边逃,逃到新罗叛军朴氏那里。百济叛军来造成百济内乱,这时可以再增加一步。”
  “那一步?”
  “派出闻月阁精锐,趁百济内乱之时,抢夺百济国库,或是大贵族家财。不贪心,抢到几十石黄金就跑,然后将一些银子、铜钱等物撒在路上引百济百姓与乱军前去哄抢,时间若是安排的好,可以让渊氏的先锋部队看到,或是参与到哄抢之中。”


第1009章 大战略
  柳木解释完后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当中。
  不说柳木的计划不好,而是这其中需要太多的细心控制,时间点一定要把握好。
  大唐占了一点点小好,那些黄金还是有用的。
  背这个锅的却是混乱之时的乱民,当然这个可以查,相信渊氏很快就查到乱民与乱军抢不到多少财富。
  那么举家逃到朴氏控制区域的百济富商、贵族们就成为了带着百济国库财富的背锅者。
  渊氏必然会痛恨朴氏,这一计就会将渊氏与朴氏那原本就很脆弱的联盟击溃。
  “不!”李世民拒绝了柳木的这个计划:“木,这个计划太小气了。”
  “二哥有何妙计?”
  “开会。”李世民只说了这两个字,很显然他已经有一个新计划的雏形。
  当天傍晚李世民召见了数十名重臣,这一场会议持续了足有三天时间,在会议刚刚结束的当天,三道圣旨由长安城加急送往中南半岛。
  调李绩回长安,带五千神策卫火器营镇守西域。
  调候君集回长安,带五千神策卫火器营秘密到西南,驻守松州城防御吐番。
  程咬金为中南半岛七州大总管,限十四个月之内平定中南半岛一切战事。并且中南半岛在十个月之后,五百万石大米运到华亭港以资军用。
  至于六部,都有任务。
  大唐皇帝李世民策划了一个坑比东海还深的,完全针对高句丽的战略计划。
  柳木坐在李世民身旁一直听着这场战略会议。
  很显然,大方向定下之后,细节的部分至少需要大唐重臣们去研究一两个月,甚至更久。
  至于柳木,眼下只有一个任务。
  就是在十天后开始,然后最长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想办法让高句丽对百济下手的时间推迟七个半月,以留足大唐对高句丽下手的时间。
  忽悠?
  为了柳木可以成功的说服高句丽渊氏,尚书省安排了数十位优秀的参谋人员,让人们结合闻月阁给出的高句丽、百济情报作出一个详细的分析,并拿出至少三种方式来以供柳木参考。
  柳木告诉杜如晦:“老杜,这事其实不用。”
  “为何?”
  “我不认为这事有多麻烦,高句丽其实已经是案板上的肉,砧板上的鱼。”柳木的过度自信让杜如晦很头疼,这是军国大事,不是一句儿戏。
  杜如晦却也想不到如何去劝柳木,毕竟柳木这些年以来几乎没有失败的案例。
  想来想去杜如晦说道:“不如这样,也给年轻的参谋们一个锻炼的机会,他们的方案以供参考。”
  “行!”柳木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了。
  十天之后,这与原先渊净土要求的时间还晚了三天,不过在渊净土找到许多大唐官员试探之后,得到的答案是完全一致的,大唐作为天朝上国,就高句丽单方面提出与百济之间的边境矛盾一事,可以派官员要求百济派使节前来。
  大唐愿意调解。
  调解个蛋。
  渊净土想要的只有一份承诺,就是大唐默许高句丽可以使用一些过激的手段报复高句丽,比如可以发动一场战争。
  所以渊净土非常希望可以见到柳木,并且得到柳木的认可与帮助。
  终于,渊净土接到了崔东林的通知,柳木将会有城南高冠瀑布等他。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戒备森严的城南神策卫秘密训练营。
  渊净土见到飞龙神盾的徽章之时额头不由的流下了一滴汗,仅仅步行了不到一里路就让他感觉后背后凉。
  这里是大唐最精锐机密部队所在。
  大唐朝堂对外公示,柳木与神策卫没有关系,柳木没有神策卫的命令权。大唐新册封的亲王西翼王秦琼也将在数月内慢慢移交神策卫上将军的职司。
  可世人谁人不知,神策卫是柳木的创立。
  神策卫的基本就是最初的八百丁,以几乎神化的战绩,那八百丁还有五百多人留在神策卫,除几位身居神策卫高层之外,其余都是中坚层的将军。
  说柳木对神策卫没有影响力,全天下都不信。
  渊净土也算是一位优秀的将军,不敢说身经百战,却也是经历过真正战场的人。仅仅是行走在神策卫秘密训练营的边缘地带,这里的气氛就压的渊净土喘不过气来。
  那一个个如同铜铸的雕像一般站在一旁的哨兵每一个都带着肃杀之气。
  终于,听到瀑布声了。
  没等带路的校尉开口渊净土就抢先一步解下自己身上的佩刀,双手递给了带路了校尉。
  事实上,校尉并没有要求渊净土取下佩刀,只是想说进屋换鞋。
  屋内,柳木正斜靠在长椅上,单手拿着一份卷宗正在读。
  渊净土双手奉上礼单。
  柳木开口说道:“有心了,我也有一份礼物赠送给令兄,是一千五年前古老埃及文明瑰宝,原本打算回大唐之后就亲自送到贵邦王城去,无奈新一轮的神策卫将尉遴选,我总要尽一份心力。”
  “上茶,上好茶。”
  “谢过柳驸马。”渊净土心中一喜。
  能决定神策卫将校升迁遴选的人,在大唐依然还是权力最核心的人之一。
  茶点送上,渊净土拿出一封信双手递给了身边的侍卫,这是渊盖苏文事先就写好的,写了不知道有多少份,对于渊净土来说是见什么出示什么样的信件。
  柳木这一份原本不报太多的希望,因为柳木常年不在长安城。
  信的内容正是柳木数年前的布局。
  渊盖苏文申诉,瓷瓶的采购是大唐与高句丽的协议,是大唐对高句丽友谊的馈赠。但百济贵族却暗中出手,抢断了瓷器交易的七成利益。百济王更是支援高一些低等贵族协助百济贵族抢断粗麻布的生产资源,让原本属于高句丽的财富流入了百济。
  柳木将信放在一旁。
  柳木心中非常清楚,这一切都是阴谋,自己只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之后,大唐的重臣们把这个小建议搞成了一个大阴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