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天后,大唐兵部召集紧急会议,军械司所有工坊全力开工,神策卫所属所有人取消一切假期,进入一级备战状态。
  七天后,唐军十二卫裁军一半,对外宣称天下太平,马放南山、刀剑入库。
  裁军的人员四成进入总舶司,大唐宣布大航海时代来临,大唐要将中原文明传播到每一个阳光可以照耀的地点。
  实则,被裁军的六卫中四成的精锐赴慈溪县秘密训练营,成为海军陆战队。
  另外的六成,还有两成准精锐以商队护卫的名义零散的往辽东去,最后四成以开发筑紫岛为名,全部调往筑紫岛。
  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始全力运转,大唐皇帝李世民每天清晨上朝之前都会穿上铠甲站在镜前一柱香时间。
  雷音营完成了第一批的训练,已经进入实习期。
  柳木大清早在准备上朝之前来到李世民的书房,站在门口看着李世民全副铠甲站在镜子前,柳木忍不住笑了。


第1012章 宏伟大计
  柳木看着李世民穿全身铠甲的样子在偷笑。
  “可笑吗?有何可笑?”李世民黑着脸问道。
  柳木如实回答道:“火器时代,也是传统甲胄消失的时代,新一代的甲还需要研究。皇兄这一身除了看着威武之外,没什么特别用处。”
  “是吗?”李世民淡淡的一句反问。
  柳木继续说道:“二哥要真的想打高句丽,神策卫火器营全力出战,估计三个月可以推平高句丽,他们的城池不足以防御神策卫的大将军炮阵。在没有火器的情况下,巷战神策卫完全可以一路炸过去,也无须考虑防御暗箭。”
  李世民摇了摇头:“看来你还是不懂。”
  “难道二哥还有更高明的战术,我真的认为不考虑军费,火力碾压很强。”
  “没错,你的火力碾压不仅仅是强,而且霸道无比,莫说是一座城池,就是一座高山也能让神策卫火器营推成平地。但你依然不懂。”
  柳木这次真的糊涂了,自己不懂什么?
  李世民轻轻一拍柳木的肩膀:“大唐打高句丽其目的不是打下那一片土地,而是一个非常神圣的,非常重要的仪式。”
  “仪式?”
  柳木惊呼一声,他想不出来战争与仪式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仰天大笑,笑的非常的快乐、痛快。
  “要说打高句丽,早些年就有必胜的把握,为什么不打,不是打不过,而是在等一个契机。一个完成仪式的契机。”
  李世民第二次提及仪式一词,柳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李世民解释道:“为什么说仪式,前隋百万大军三征高句丽,死伤无数。可以说隋末之乱就是因为修运河与远征高句丽而引发的。大唐眼下修铁路不比修运河花费的少,动用的人力也不算少。”
  “恩,铁路比运河修起来更辛苦。”
  “没错,那么百姓在怎么看呢,百姓怕,怕重演隋末之乱。所以击败高句丽就是一个仪式,给天下万民看的仪式。灭倭,可以说天下百姓有多数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提到高句丽却不同,百姓心中还有隐痛。”
  一句隐痛柳木懂了。
  高句丽之战死亡的隋军、民夫的家属们还有无数人活着,可以说整个大唐所有的子民其亲属,朋友都经历过征高句丽之战,这是一种痛,内心深处的痛。
  李世民给大唐百姓的则是一剂良药。
  此时的大唐与高句丽就如是以一个强壮的精英剑士面对一个拿着木棍的儿童。
  精英剑士还要摆出华丽的姿态,以严谨的态度对战这个拿着木棍的儿童。
  李世民要带给大唐百姓一份荣耀,一份自信,一份骄傲。
  灭高句丽,拉开大唐百姓傲视环宇的气势与胸怀。
  “高句丽留了这么多年,现在是它成为大唐盛世之始的祭品了。”李世民缓缓的抽出佩刀,摆了一个武者的起手势,脸上流露着自信与喜悦的笑意。
  朝会开始,朝会讨论的依然是农政商海之事,只字不提战争。
  战争只在尚书省、内阁、六部高层秘密准备着。
  傍晚,近卫忠礼跪伏在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书房门前。
  对于一个曾经身为倭领主农奴,连名字都没有近卫忠礼而言,大唐皇帝如同高高在上的太阳一般尊贵。
  跪伏大礼,在大唐并非常用礼。
  依大唐礼部的规定,天地君亲师为五跪,除此之外还有五不跪。
  面君之礼也无须跪,只有在大仪式,大礼仪之时才需要跪拜大礼,相对于君之礼,反而亲师两项需要跪的次数挺多。
  依礼部的规定,近卫忠礼只是面君,他无须跪礼。
  近卫忠礼不管别人怎么说,他执意就要跪伏在门前等候召见,态度强硬让侍卫都没有办法。
  当然,这也给了李世民一个亲民的机会。
  大唐皇帝李世民在接见了兵部李靖之后亲自走到书房门口,单手扶起了近卫忠礼:“天下万民,百族皆是朕的子民,皆与朕一样是上天的孩子,你的心意朕收下了,来,随朕到书房来,朕有些公务交待于你。”
  近卫忠礼进入书房还是推后了一刻钟。
  这位在扶桑族将士当中,武勇、战略、阵法等考核排第三的天才将军哭的根本无法止住眼泪,众侍从劝慰了好一会,又花了点时间重整仪表,所以耽误了一刻钟。
  书房内,有近卫忠礼一个座位。
  大唐皇帝李世民亲自在泡茶,为柳木一杯,了惯例了近卫忠礼一杯。
  近卫忠礼要起身谢恩被李世民制止:“安坐,刚才说过了天下万民皆是朕的家人,家人坐在一起喝一杯茶何须不断的施礼。”
  柳木在观察着近卫忠礼,此时的近卫忠礼只需要李世民一个暗示,就能抱着炸药包为李世民去冲锋陷阵。
  李世民并没有先提及公务,而是问道:“听闻年前的时候扶桑本岛有海啸,受灾者不少,礼部派人去赈灾,眼下灾民可好。”
  “好,每个人都还有大米吃,有衣穿。”
  近卫忠礼这句话确实是发自内心的,田地毁了近十万亩,可依然吃的比曾经当农奴的时代好,这还是在赈灾粮没有运到之前,农户中靠家中的存粮,各家相互帮助一下,粮食足够吃到下次收获之时。
  “家人可好。”
  “谢圣人,我家人都好,若不是……”近卫忠礼又哭了。
  柳木在一旁拍了拍他:“好了,说正事,你在训练营的时候应该听说过前隋对高句丽之战吧。”
  近卫忠礼猛的跳了起来:“愿为圣人冲锋在前,拿不下高句丽王的人头,我的人头献上。”
  “坐下。”李世民语气之中还有一丝严厉。
  近卫忠礼听话的坐下之后,李世民说道:“很早以前,百济人与倭大和国有联系,大概的计划是这样的,你选一批优秀的人冒充大和国的军队,选一个时间放出消息,你接管对马岛,然后将逃离的百济贵族与军队接到长门去。”
  近卫忠礼虽然学过兵法,虽然优秀最多算是中学生级别:“圣人,下臣不太懂。”


第1013章 备战
  李世民也从来没有指望扶桑将军们懂自己的意图。
  李世民继续讲解着大致的战略方向:
  “别急,然后会有人引高句丽人追至长门,接下来他们都是咱们的奴隶。控制住之后,视当时的情况而论选择合适的机会反攻高句丽半岛。具体的安排一切听兵部李尚书吩咐,此一战,咱们大唐精锐尽出,一战灭高句丽。”
  “你不懂不要紧,这也是你们的一个学习的过程,记得一切听指挥,勇敢杀敌就没错。”
  近卫忠礼起身退后三步单膝跪地,抽出随身的障刀划破额头,将血涂在刀刃上。
  无声的承诺,这是大唐将军的一种仪式。
  或成功、或成仁。
  近卫忠礼退下了,柳木问李世民:“皇兄,我怎么感觉他没懂。”
  “他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切听指挥,下定决定去冲杀就行了,认识字才不到三年时间,他能听懂才是奇迹。说的直白了一点,眼下他们的作用就是冒充大和国的士兵并且让高句丽渊氏相信,这就足够了。”
  “也是。”柳木认可这种说法。
  柳木想想又不太对,又问道:“皇兄,明明可以平推了高句丽,为何还要搞这复杂的计谋。”
  “你……”李世民无奈的苦笑着摇了摇头:“说你什么好,笨的时候就是差根弦。这是一个让扶桑族万民归心的过程,这机会不好找,以后也不会有了。高句丽既然要灭,那么在灭亡之前能多利用一份就不能放过。”
  让李世民这么一解释,柳木才明白。
  这是李世民给扶桑族送功勋,同时扶持几个扶桑族的大唐高等贵族来,若是扶桑族在大唐各族之中没一点势力,将来一定会被排斥,排斥的后果就是造反。
  李世民有信心,一百年时间让扶桑族融入大唐。
  汉化的威力有多么巨大,李世民研究了历史与柳木讲述的后世历史之后,李世民很自信的说一句,未来千年传承汉文明的就是汉族,纯血的汉族很难找,甚至是没有。
  鲜卑族在那里?
  眼下的鲜卑族就是答案,李世民自己身上还有四分之一的鲜卑血统呢,也不是纯血的汉人,李世民更相信此时整个大唐,纯血汉人也未必多。
  所以,传承汉文明就是汉族,这不是李世民的假想,而是事实。
  但是。
  高句丽人呢?
  李世民放下茶杯缓缓的对柳木开口:“木,为兄有一个设想。”
  “设想?”
  “对,倭人在……”李世民停下了,轻轻的摇了摇铃,有侍卫进来后李世民吩咐道:“朕要谈些机密的事情。”
  “得令。”侍卫退下,李世民的吩咐已经非常清楚,侍卫会安排这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允许人靠近,侍卫与侍从也在保证足够的距离。
  一柱香之后李世民继续说道:“倭人之所以一直想进攻中原,根源就是他们住在那个天灾不断的小岛上,一个资源贫瘠、地域狭小的岛。”
  “二哥,正因为这个原因,也造就他们坚忍、服从等多种美德。”
  “没错,所以为兄打算让至少一半的高句丽人成为倭人的奴隶,让倭人也体验一会成为上人上的感觉,然后将中南半岛交给倭人一部分,就户部去年的报告,倭人种稻米还是非常出色的。”李世民没有说扶桑族,还是按倭人在称呼。
  柳木反问:“那么天竺半岛呢?”
  “妙!”李世民轻轻一拍桌子:“倭人一分为四,最优秀的可以住在中原,次等的住在中南半岛,再次一等的让他们自己去打天竺,最后的部分送到非洲去。高句丽人先作上一百年贱民吧,以后或许给他们机会重新作人。”
  柳木问道:“新罗人与百济人呢?”
  李世民眼神之中多了一丝凌厉:“百济人也是奴隶,与高句丽人同等。新罗人与倭人同等,只选其优秀的成为唐民,以夷治夷。用优秀的唐中异族来控制各族,下等人若是要造反,这些异族唐民就会首先不允许,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实际利益。”
  “二哥高明,虽然有些残忍。”
  “残忍吗?哈哈哈!”李世民不认为这是残忍,西突厥那些不断造反的部落已经有不少了三十万人成为了奴隶,相反那些早早归顺的部落却成为了上人上。
  西域丝绸之路,对于大唐来说是一条拥有重大利润的线路。
  为大唐守护这条财富之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