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舅子-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木事实上已经把自己当作未来的大唐皇帝,所以害怕自己圈的势力过大引起自己的猜忌。仅这份心情,大唐朝堂之上多半的人都没有。
  因为大唐还是门阀的时代。
  李世民国内最大的敌人,是五姓七望,而不是李建成。
  “特权?”柳木不明白,自己一个小民,能有什么特权。
  “铸钱权。”李世民一句话吓的柳木差一点滑到地上。
  放在现代谁给柳木一架印钞机,柳木当晚就能吓死。好在这是在大唐,拥有铸钱权似乎不是什么新鲜的事。
  因为五姓七望他们就有。
  可柳木却记得唐朝历史上,朝堂对私自铸钱币的事情是属于严打的,但也听说过官方授予的铸钱权,记得好象当时负责江南的李神通就拥有可以铸钱的官方授权。
  “想不明白?”李世民看柳木发呆,自己也是笑了:“想不明白就慢慢想,总之二哥是不会给你讲解的。但这铸钱权二哥是一定要给你讨来的。”
  柳木脑袋中闪过一个词。
  考核。
  这是一次李世民对自己的考试,但为什么考,考的内容是什么柳木还想不明白。
  绝对不是考自己是否能够理解给予自己铸钱权的原因。
  服了,柳木是真的服了。
  自己带着信息爆炸时代的见识,几乎可以倒背下来的初唐百年历史,此时面对李世民,依然还是稚嫩。


第0173章 关于茶里放盐的故事(第五更)
  这个时候,柳木的眼神都变了,再看李世民柳木心说,不愧是千古留名的一世大帝,真的服气。
  “好球。”一只本垒打出现,李世民轻轻一击掌。
  过了好久,柳木都没有想明白李世民的真正用意,晃了晃脑袋也不愿意再多想了,坐下开始安心看球。
  李世民看到柳木恢复了正常,也不管柳木是否想明白,侧头说道:“元吉府中有姬妾曾是江南有名的艺者……”
  柳木听到这话,下意识就说道:“二哥要是不怕一千年之后,有人骂你很难听的话,就切不敢打这个主意。”
  柳木几句话把李世民当真给说愣了。
  李世民确实是有心,他打算把那位艺姬给柳木送来,可以帮柳木培训闻月阁的新人。当然他也有那么一点心思,其中有一人他确实有那么一点动心。
  柳木又说道:“二哥,切莫被人勾引误了名声。姓崔的也会拿这种事情说闲话,史书记不上的事,他们未必不能偷偷记下。”
  历史上有记载过,李世民杀弟夺妻。
  但也有史学者作过解释,认为一个女子在无依靠的宫中,难免会作出一些相对主动的行为。但历史不可查,此时柳木就在李世民身边坐着,以柳木而言,他不希望千古一帝有这个历史污点。
  杀兄弟抢皇位这种事情,历史上太多了。
  但抢了亲兄弟的女人这种事情,太污。
  李世民被柳木说动了,不是因为柳木的语言高明,而是李世民认为柳木认定了自己就是下一任大唐皇帝,所以在说话的时候确实是在为自己这个大唐皇帝的名声着想。
  而柳木又一句话,真正让李世民的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哥,我读的书中有三位秦王。第一位是第一个秦王,秦惠文王。第二位是始皇帝秦王,第三位就是二哥了。我在想,一两千年之后的人,会怎么书写这第三位秦王呢?”
  “恩。”李世民恩了一声,他听进去了。
  “二哥说个闲话,我给二哥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书生在茶会上遇到一官家千金,书生喝茶的时候总是加点盐,这个行为吸引了官家千金的好奇心。”
  李世民听到这个故事,第一反应就是,难道茶里不应该加盐吗?
  柳木确实是脑残了,这个故事是后世关于喝咖啡加盐的那个故事,结果这个时代没有咖啡,所以就用茶了。
  李世民没打断柳木,听柳木继续讲下去。
  “然后两人结亲,到书生老的时候告诉他的夫人,事实上他不喜欢喝加盐的茶,这一生都在说假话。他的夫人却说,恩爱一生,那怕被哄骗了一生,也是真的。”
  听完后,李世民才说道:“茶里不加盐还叫茶吗?”
  “好吧,换成奶,羊奶。”柳木又换了一种。
  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代表的意义。李世民明白,这是柳木的一个小建议。
  “高明,二哥知道了。”李世民接受了这个建议,对于李渊,李世民尽可能的去瞒下去,瞒到永远。
  球赛看的众朝臣们兴奋的嗓子都喊哑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明,明天小民给各位长辈,叔伯,兄长。送上更狂热,更有趣的比赛。不过,明天请准备铜钱,下注最低也要一箱钱。可以打欠条。”柳木起身施礼,高声喊着。
  裴寂当下就喊道:“来人,给这小木写个条子,先准备十马车钱。哈哈哈。”
  众人皆笑。
  一箱就是十贯,六十四斤重。一马车就是八箱,裴寂好赌让先准备十马车。事实上,今天的比赛裴寂就和身旁的几位重臣赌银一盘,就是小银锭十二只,折钱十二贯。
  接下来应该是到了脯食的时间,就是大唐的下午饭。
  可大唐皇帝却没有让任何人吃饭,直接叫这些人进了庄子的前厅,禁军守门。
  “二郎你让各位老臣们都过来,看来你是把握十足。既然来了,那就议一议,看还有何补充。不让各位吃喝,就是怕吃饱了想睡,没了精神谈正事。一会朕作东,有好酒。这可是朕的驸马为大婚准备的,被朕发现了,哈哈哈。”
  李渊放声大笑。
  李世民起身:“父皇,还有一人。”
  李渊知道李世民说的是谁,是柳木。也明白李世民在请教自己,是否让柳木走到台前。
  李世民有他的心思,他这么作其实是为了保护柳木,大唐皇帝李渊如果让柳木走出来,就代表柳木是大唐皇帝的亲信,在得到大唐皇帝的授意下研究出了这么一个计划。
  同时,也让朝臣们排除了柳木与自己有关系的猜测。
  李渊想的却是,柳木还小,搞个家丁都怕人说闲话,所以让这些家丁组成球队,每天就是打球图个乐子,现在让柳木站在前台,这个压力有点大。
  李渊思考之后说道:“罢了,朕还不能有几个谋士,二郎代朕给众卿讲讲,今天要议的重点是,让柴绍以平叛的名义带三万精锐三万辅兵北上。叔宝那里再增兵三万,朕不希望有失。”
  李渊的命令让重臣们听的云里雾里。
  并州大总管,事实上可不是一个小官,唐时并州领晋阳(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只是眼下朔方被梁师都占领,号梁国。
  秦琼此时所在的地方就在晋阳,这里可以大唐皇族龙兴之地。
  不是非常可靠的人,李渊也不会让其成为并州大总管。
  李世民得到吩咐后上前,立即有禁军开始封门,封窗,连房顶与房梁都有禁军在,一副巨大的地图由禁军士兵拉开。
  “本王受命代圣人讲述这次的战役。有圣人之谋士在去掉冬天建言取幽州,结盟可信的东突厥东部草原部落。”
  李世民在地图上指出幽州与所讲的草原范围。
  在座的无一不是重臣,连幽州在那里都不知道的话,也没资格坐在这里,但李世民还是特意指出幽州的位置。
  提到幽州,有一大将起身:“幽州,难!”


第0174章 意外的强硬
  “这幽州怕不好拿,高开道眼下兵精粮足,又与颉利盟誓。此人骁勇而且行事狠辣无情,更是一个反复小人。无论是劝降,还是攻打。难!”
  说话的是刘弘基,绝对是李渊父子的死忠,晋阳起兵时出了大力,在攻打长安的时候更是立下大功的将军。今年四十多岁,正是壮年,眼下统领长安城西城守军,也是李世民最信得过的人之一。
  李渊听到这番话爽朗的大笑,他确实是开心,因为高开道在朝中议过多次,确实是难对付的人。
  但眼下,高开道的脑袋被石灰包着就收藏在秦王府。
  “二郎。”李渊指了指李世民。
  李世民先是欠身一礼:“刘任国(刘弘基受封任国公),本王与你交好,本不应该扫你的颜面,但高开道的人头在去年下雪之前就已经放在我的天策府。现程、李两位将军怕是已经完成了清剿幽州残留不顺者。”
  “大喜,臣恭贺圣人。”裴寂立即跳起来对李渊施礼。
  李渊开怀大笑:“兵不血刃拿下高开道,吾儿有功,叔宝大功。不仅如此,处罗可汗次子阿史那杜尔不满颉利残暴,以血书与吾儿盟誓,此时应在……”李渊停下了,因为李渊也搞不清阿史那杜尔在那里。
  彭海立即出去,找到躲在一个小屋内的柳木问过又回来。
  “圣人,此时在云州,与任城王一同练兵,任城王有上书,希望可以调他所属精锐参与作战。”
  李渊接口说道:“对,人在云州。”
  此时,重臣们不信也信了,李渊有个可靠的谋士正在策划这一切。
  从刚才李世民的反应看来,李世民想见到这个人,甚至拉笼。
  “二郎!”李渊又吩咐一句,李世民开始详细的讲述针对颉利可汗即将南下的一个以逸待劳的作战计划。其中就是以并州为核心,进行一次大战。
  “窦静去年上表,请秦叔宝出任并州大总管……”萧瑀想到了。
  “这是朕的意思,叔宝勇将如何作一个屯田的将军,当为大唐征战四方。”李渊又把这事接下了。
  “详细的计划是这样的……”
  李世民开始正式的讲述这一场计划。
  古代打仗打的不仅仅是兵力,最麻烦的就是后勤,没有朝中重臣的支持,万一发生一击没有打掉颉利的主力,那么战争的时间就会拖长,这个时候就需要长安的全力支持。
  李世民眼下要的就是一个举大唐之力,打残颉利的大战。
  莫说现在李建成被软禁,就是李建成眼下还如日中天,这件事情上李建成都不敢花半点花活,因为秦琼虽是秦王府部将,却是深受李渊信任,李渊经常直接布置任务的将领。
  柳木一直躲在小屋,会议的内容是在李渊的允许下让他听的。
  这时,裴寂突然建议:“圣人,不如迁都洛阳。长安距离突厥太近了,这样很不安全。”
  “父皇!”李世民立即就站出来决定反对。
  李渊一抬手制止了李世民说话,然后说道:“还有谁支持迁都。”
  这下,超过七成的人都支持迁都。
  李世民再次上前准备提出反对意见,李渊第二次制止了李世民开口。却听李渊高声说道:“听到没有,迁都。一刻钟给朕上份表章,放开写没有任何禁忌。现在,准备些点心。”
  给谁在说话,好神秘的人。
  重臣们都在相互打探,却是谁也不知道那后面躲着的人是谁?
  李世民慌了,他不能不慌,因为柳木在他心目中是一个胆子不大的人,一听到能逃到安全远离战乱的地方,很难说柳木这家伙会支持迁都。
  不过,李世民又很怀疑,这么重要的事情,可以说是大唐最最顶尖的国策了。李渊为何要去听一个十七岁未及冠半大孩子的意见。
  柳木脑袋之中并没有唐朝有迁都的这段历史。
  大唐是有迁都过,但都是在武周之后,安史之乱等等。
  事实上真实的历史当中,初唐就在这个时候,是太子李建成与裴寂提议的迁都洛阳。
  大唐皇帝让写柳木不能不写,柳木赶紧拿来笔墨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