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沐阳)-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岳道:“放心吧皇上,臣已经安排妥当了,既能让太子殿下出去散散心也能保护好太子殿下的安全。”

    朱佑樘道:“嗯,安排好就好。”

    此时朱厚照还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父亲的掌握之中。朱佑樘最为皇帝,紫禁城的安全是他非常关心的与重视的,可以说紫禁城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而刘瑾刚开始筹备出宫事宜的时候朱佑樘就知道了这件事,只不过他没有拆穿罢了,并且刘瑾找的那个关系要好的锦衣卫千户也是朱佑樘安排的人。而今天朱厚照顺顺利利的出来也是朱佑樘派人安排。要是朱厚照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被自己父皇的看在眼里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北京是明朝最繁华的地方,这一点不但反映在这里达官贵人云集,更反映在北京城商业的繁华。

    长安街是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在长安街两边坐落着两排密集的商店,商店前面也有些许地摊,而长安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对于这一次出来朱厚照颇有点鱼归大海鸟归林的味道。束缚在紫禁城里三年来,他从来没有出来在北京城里玩过,上一次省亲时虽然出来了,不过在外面没停留便离开了北京,这次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游历北京城。

    地摊上的各种小玩意和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看的朱厚照眼花缭乱。真没想到此时的北京有这么的繁华。

    “冰糖葫芦,可甜可甜的冰糖葫芦,加盐了不要钱。”走着走着突然一声独特的吆喝声传入朱厚照耳中。

    大街上卖东西的人那么多,吆喝声也不是没有,但唯独这声吆喝声引起了朱厚照的注意。一方面是因为朱厚照前世是一个河南人,而刚才那一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用的也是河南的方言,并且极具河南当地特色,这一世在北京听到一声河南话真是倍感亲切。另一方面是朱厚照没想到现在就有卖冰糖葫芦的了,后世在电视剧里朱厚照经常看见里面出现冰糖葫芦的身影,然后就是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的要求下亲自去买了一串糖葫芦,并送给女主人公,最后两人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但是后世看到这里时朱厚照总是怀疑古代是不是有冰糖葫芦,现在他可以确定古代是有冰糖葫芦的。

    扭头往四周瞅了一圈,在一个酒楼的旁边发现了那个卖冰糖葫芦的人得身影,那人看着年纪大约在五十上下,身材消瘦,有一张没有水分,没有光亮,只有像霜打了的枯叶似的饱经风霜的皱巴巴的脸,但两只眼睛缺显得炯炯有神。

    走到老人身边朱厚照问道:“老爷爷,冰糖葫芦多少钱一串啊?”

    看到朱厚照几人走过来老人就知道生意上门了,“五文钱一个,我这糖葫芦又香又甜绝对物有所值。”

    朱厚照:“好,那就先来两串。”

    等刘瑾付完钱后老人便把两串糖葫芦交到了朱厚照手里。

    接过糖葫芦之后朱厚照便迫不及待的拿着一个往嘴里塞,立马一股香甜味遍布舌尖,大赞道:“啊,真甜。老爷爷你这糖葫芦真好吃。”

    听到朱厚照的咱们老人似乎很高兴,大笑道:“那当然,这条街上谁不知道我吴大用的糖葫芦最好吃了。”

    “老爷爷,你是河南人吧?”看老人心情似乎很高兴,于是朱厚照试探着问道。

    “嗯,你怎么知道?”老人似乎对朱厚照知道他是哪里人大感意外。

    “我听你口音听出来的”朱厚照回答道。

    “嗯,我的洛阳府的人。”说着老人陷入了沉思,“已经好多年了吧,我都没有再向别人提起了。记得那时三十多年前,有一年河南遭了大旱,粮食歉收,好多人都成了难民。当时我家在洛阳府,洛阳也遭了大旱,于是全家人都成了难民,由于没吃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家里的人都饿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碰巧当时洛阳有一支难民组成队伍往京城来,我也就加入了其中,走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走到了京城。幸亏当时的府尹大人体恤民情,组织人手救助灾民,我也是靠着他们的救助才侥幸活了下来。之后便在京城娶了妻,安了家。一直到现在。现在靠着买点小东西赚点钱补贴一下家用。”

    “老爷爷,你以前是干什么的?”朱厚照接着问道。

    “以前?在洛阳时,我父亲是洛阳府的军匠,我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工匠手艺,以期望有朝一日也成为一名军匠,减轻家里的负担,不过我还没有成为军匠,老家便受了灾,我也来到了这里。到京城之后我便想办法进应天府内府当了一名工匠,要不然我也没那么容易在京城重新安家,要知道当时来京城的大部分难民在灾后都被遣返回去了。我从小学习手艺刻苦,到了这里之后更是主动向他人请教,因此手艺提高的很快,渐渐的就在京城出了名,再后来就被工部征召了。在工部一直干到老了退休。”老人颇为怀念的说道。

    “那您为什么在这被地摊呢?”对于老人这样的人生经历朱厚照也是感到听感诧异的。

    老人接着说道:“做工匠不容易啊,我虽然干了一辈子工匠,老了之后我的两个儿子也都进了工部的内府做工匠,但也是勉强维持家用吧了,万一什么时候有一个意外伤病,到时候就怕连看病的钱都凑不够。不得已我才出来卖点东西。”

    听了老人的话朱厚照也沉默了,的确,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工匠一直都是地位底下、待遇极差的一个群体,所谓士农工商,工匠的社会地位仅高于商人,但实际上他们的地位连商人都不如,商人通过钱财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而工匠呢,他们则变成了实际上地位最底下的一类人。

第十二章 工匠与恶霸

    在中国古代,工匠是中国科学技术的发明者与实践者,他们一直掌握着中国最尖端的科技,并且科技的持续发展靠的也是他们。而实际上他们所受到的待遇却与他们的贡献却极不相符,地位低下、待遇极差是这个群体的真实写照。并且这些人都是拥有匠籍的,一代人做工匠,后世代代都要做工匠。

    按照现代学观点,需求是人们创造的动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把人得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古代的这些工匠大都只能满足前三种需求,有些人或许连这三种需求都无法满足,他们一直生活在饥饿和不安全的环境中。

    需求得不到满足,那这些工匠的自主创造的动力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大多时候只有在政府发出强制性的任务的时候才会去思考去创造,而在平时他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以前的工作。

    古人们确实很聪明,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都曾经创造过很辉煌的文明,科学技术在他们的手里也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把这一切放到整个历史的长河里一比,他们却又变得黯然失色。古人们在科学技术上发明创造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现代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能用日新月异来表示,而在古代每一阶段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都是固定不变的,发展是停滞的。为什么?现代人比古代人聪明吗?不是的。其实他们一样聪明。那为什么古代科技的发展的速度远远低于现代呢?那是应为现代科技创造者——科学家们所受到的待遇远远的高于古代科技的创造者——工匠。(声明:仅代表个人观点。)

    在古代,工匠这个行业被认为是低贱的,而在现代,科学家是崇高的,有些科学家甚至被誉为国宝。在古代,人们不想当工匠,而现在,有多少人小时候的理想就是长大以后成为一个科学家。这就是差别,这就是原因。

    看着老人苍老的面孔,朱厚照坚定地说道:“放心吧,老爷爷,虽然现在做工匠很苦,但是将来工匠的地位和待遇一定会大幅度提高的。”朱厚照在心里下定决心,等将来自己执政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提高工匠的地位和待遇。

    “呵呵,”老人似乎对朱厚照的话不以为意,提高工匠待遇和地位是需要皇上首肯的,哪有那么容易,不过又似乎不愿意打击他,只好说道:“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一天吧。”

    朱厚照知道老人不信他说的话,不过他也没有狡辩,一切到时候用事实说话。

    “滚开!”

    “松手,再不松信不信我打死你。”

    “不行,你还没给钱呢。你不能走。”

    朱厚照正在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身后出来一阵谩骂声。扭过身去只见身后一家玉器店门前一个卖东西的小童正两只手拽着一个身穿锦衣华服的青年。而那个青年似乎是想走但却被小童死死的拽着,于是便不耐烦的出口谩骂并出口威胁。路上的行人看见锦衣青年立马加快了速度离他而去。

    “走,过去看看。”见有热闹可看,朱厚照走向前去。

    看到朱厚照朝那个锦衣华服的青年走去,老人赶紧叫住朱厚照提醒道:“哎,小兄弟,千万别过去,那个年青人是京城有名的恶霸。”

    “哦,恶霸,感情是恶霸欺人啊,本少爷最喜欢做的的就是欺负恶霸。”朱厚照不以为意,他才不怕恶霸呢,京城除了皇上还有谁大的过他,“老爷爷,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

    说着带着刘瑾几人继续朝玉器店走去。

    “哎,你怎莫不听话啊,”看着朱厚照不听他的话执意过去,老人赶紧朝朱厚照追了过去。

    走到玉器店门口,朱厚照朝那个小童问道:“小兄弟怎么回事,你为什么抓着他不放啊?”

    听到有人上前问他,小童大感诧异,刚才有很多人从旁经过但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他一下,没想到现在一个衣着华丽明显就是富家公子的小少爷会主动帮他,于是小童立马回答道:“是这位公子拿我们店里的玉器却不给钱,所以我不让他走。”

    听到是青年的问题,朱厚照于是朝那个青年问道:“你为什么不给人家钱啊。”

    “我怎么没给钱,我已经给过了,他手上拿的银子就是我给的”说着华服青年还不忘伸出手指一指小童拿钱的手。

    顺着华服青年的手,朱厚照看到小童右手里死死撰着一块碎银子,大约有一两。“难道不是我想像的那样?”朱厚照纳闷道。

    听了他的话,小童大声道:“你胡说,大家不要听他的。”

    “哦,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厚照问道

    只见小童说道:“这个人在我们店里买了一个标价一百五十两的玉手镯,但是他拿到手镯之后再只让仆人给了一两银子,我再问他要他就不给我,所以我才拉着他不让他走。”

    “给你一两银子就不错了,那还是少爷我看你可怜才给你的,你赶紧松手,要不然一两银子都不给你。”华服青年说道。

    “不松,你不给钱就不让你走。”小童依然死死的拽着华服青年的衣服。

    华服青年大怒,“刘福、刘全,你们两个站在那干嘛呢,赶紧给我上,给我打死他这个刁民。”

    听到自家少爷的命令,刘福和刘全两人走道小童面前朝着小童便打了起来。

    小童看上去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怎么回事两个大人的对手呢,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