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沐阳)-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地虽然耕地比较少,但是牧地还是比较多的,要不然这里也不会成为蒙古人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这些牧地运用起来也可以养活十数万人了。

    听了韩文的话,朱厚照也比较满意,按照这个标准最起码到时候到了那里的人不会为了生活而担忧了,毕竟这一次迁徙有很大的强迫性的。天南、天北在朝廷眼中很重要,但是在那些百姓眼中那里就是荒芜之地,贫穷的不得了,所以一般的民众是绝对不愿意到那里定居的。这一次和上一次伦文叙的作法一样都是强制性的迁徙的。朝廷制定好总名额之后按照甘肃和陕西各地的人口平均摊派,哪个地方分到多少名额就让当地的官府想办法。反正朝廷的要求只有一个,到时候你给我凑够人数就行了,至于你怎么弄朝廷就不管了。

    正是因为此朱厚照才更需要让那些人在那里生活的话,一方面要是他们在那里出现了饥荒了,到时候损失的还是朝廷的颜面。而且朱厚照还需要他们为以后的人做一个榜样呢。上一次伦文叙迁徙的人毕竟太少,只有现在这种数十万人的迁徙才能够引起天下的瞩目。等到以后他们在那里活的安详富足了,那以后绝对是朝廷一说要往那里迁徙立马民众蜂拥报名,到时候就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强制性迁人了,弄得当地骂声一片的。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仕子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仕子

    这一次的议政可算是朱厚照回来之后时间最长的一次了,主要是因为再过两天便是中秋佳节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到时候估计朝廷还得休假,所以朱厚照得在这一天的时间内将今天以及之后几天的事情和这些大臣们商量好了。一整天的时间,别说是几个老家伙了,就是朱厚照这个年轻小伙也是说的口干舌燥、做得屁股生痛的。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各位请回吧。”

    “谢殿下。”一听朱厚照说可以走了,众位大臣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这从早上一直议政议到快晚上,这么长时间像他们这样的老臣子还真的坚持的不容易啊。像朱厚照拜谢之后马文升他们陆陆续续的走了。

    “小仕子,给被殿下端杯凉茶来。”等其他的大臣们都走了之后朱厚照朝着一旁的一个小太监喊道。

    “殿下,马上来。”小仕子嘿嘿一笑立马跑出去。小仕子是朱厚照新找的一个贴身太监。以前跟在朱厚照身边的一般都是刘瑾,不过随着朱厚照年龄越来越大了刘瑾跟在身边就有点不合适了,毕竟刘瑾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年龄大了没那么多的精力了不可能整天跟在朱厚照身边了,再说朱厚照也不想自己那天出去了身边跟一个老头子,还是跟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年轻人最好,最起码是一个年龄段的有共同语言。

    而小仕子便很荣幸的被朱厚照选中代替刘瑾的一部分工作,要说在大明这些个太监绝对是经过层层筛选选出来的,那身体条件一般的人绝对进不来,所以大明的太监一般都是那些面肌希白的小白脸类型的,即便不白也绝对是和寻常人一样的面色。但是这个小仕子却偏偏是太监群体里面的特殊者,他整个就是一个包拯再世,而要不是当年负责审核的太监看他可怜绝对不会让他进这个行当,有辱太监的光辉形象啊。

    要说这个小仕子被朱厚照碰上也算是他的命好,在这森严的皇宫之中当太监也是要分等级的。

    首先刚刚进攻的太监们还不能称为太监,而应该是预备太监。明代宦官有很多级别,刚进宫时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如果表现良好,就能被升迁为监丞,监丞再往上升是少监,少监的顶头上司就是闻名遐迩的太监。可见相当太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竞争压力大啊。

    而宦官也有自己专门的机构,共二十四个衙门,分别有十二监、四局、八司。在皇宫里面一般一个人太监将来的前途如何就要看他会被分到哪个部门了。毕竟宦官与宦官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有一些太监人家活的可以轰轰烈烈、权倾天下,就像西厂都督汪直、“立皇帝”刘瑾以及“九千岁”魏忠贤,但是明朝每个时候都是数万的太监,数百年下来能够成为刘瑾他们的才几个,所以大多数的太监都是活的默默无闻、轻如鸿毛的。

    在这二十四个太监的衙门里面如果你被分到了司礼监,那么恭喜你你距离成功以及不远了。司礼监是整个明朝宦官之中权势最重的机构,司礼监可是帮助皇上批阅奏折的,虽然在明朝拟票的权力被分给了内阁,但是阅读奏折的人确实司礼监的,碰上像天启一样的皇帝把什么都交给了司礼监,那几乎可以是把天下的管理大全交给了司礼监了。

    你写了奏折,人家司礼监看对自己有好处的就交给皇上,没好处的就扔了。而且玉玺也是人家司礼监掌印太监管着的。在中国没有印章,你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而如果没有被分到司礼监被分到了御马监也非常好。不要光看名字感到沮丧,御马监可不是让你养马的,你是成为不了大名鼎鼎的弼马温的。御马监是管理兵符的,权势大不大。所以说如果能够被分到这里也是非常好的,仅次于到了司礼监。像著名的坏人西厂都督汪直便是这里地出身。

    汪直就是因为不是司礼监的人,没法掌握司礼监的传统势力东厂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弄了个西厂的。到了御马监了那就是人家汪直的后辈了,当然最好不要向汪直学习,不让也准被骂个几百年。

    很不幸小仕子没有被分到这两个最好的地方,而是被分到了相当不好的直殿监,直殿监这个

    名字听起来很气派啊,直殿监,直殿监啊,多气派,但是千万不要被它的表象迷惑了,到了这里可是有的苦要受了。直殿监的职责是什么:掌各殿及廊庑扫除。说的明白一点就是打扫卫生的。

    你说分到这么一个部门基本上一辈子就完了,就是能够升上去那也不过是一个管理打扫卫生的小太监的大太监。和其他司监的人还是没法比的。

    不过这个人有时候命好了,不管在哪里早晚都能够飞黄腾达了。这不小仕子就是在直殿监这样的清苦衙门还是发迹了。现在的他在宫里的地位可是直追八虎了。

    小仕子虽然出身不好,但是生性耿直而且正式因为出身不好所以肯吃苦,所以跟着朱厚照之后他可是很受朱厚照的重视的。

    “殿下,外面刘公公来了。”小仕子把凉茶放下之后说道。

    “哦,刘伴伴来了,快让他进来。”朱厚照一听刘瑾来了,立马高兴的说道。要说像刘瑾这样位高权重并且深受朱厚照信任的人那出入皇宫还不是来去自如,但是人家刘瑾就是会做人。什么时候去了哪里都先向朱厚照请示。

    “恭喜殿下。”刘瑾进来之后高兴的说道。

    “哦,本殿下有什么喜事了,值得刘伴伴这么高兴了?”朱厚照好奇的问道。

    刘瑾看来小仕子一眼,没有直接说话。朱厚照一看就知道这是不宜让小仕子知道。所以就像小仕子挥了挥手让他先出去。

    小仕子生性耿直或许不会对刘瑾生出什么不满来,但是朱厚照知道刘瑾其实对小仕子是很不满的,毕竟小仕子可是取代了他在朱厚照身边的位置,他怎么会不有点意见呢。这一点从刘瑾看到小仕子出去之后露出了一丝微笑便可以看的出来了。

    “殿下,您让老奴找的那人找着了。”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三十三章刘瑾的努力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三十三章刘瑾的努力

    刘瑾现在很高兴,他相信通过这件事绝对可以再一次在太子殿下面前证明自己的作用。

    宦官作为官员之中最特殊的一类人,他们的权力全都来自于皇上。他们权势有多大便取决于他们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有多高,而怎么反映出他们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的高低呢,最常见的方式便是看他们在皇上身边的时间的长短。

    一般来说人的感情都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接触上来的,一个人一般不会无缘无故的对一个陌生的人产生态度的感情,同样的帝王者不会无缘无故的对某一个太监看重。

    所以对于太监来说要想被皇上看重最好的办法便是和皇上产生接触,最好便是长年累月的伴随在皇上的身边。人都是感性的动物,时间长了即便是皇上也会对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太监产生感情,最起码他们会将太监看作是自己的家人一般予以信任和支持。

    而有了来自皇上的信任与支持,太监的权力便到手了。这既是大多数太监的权力的来源。而当他们从皇上那里获得权力之后要想把自己的权势保持下去除了对皇上忠心耿耿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要多和皇上在一起,不使自己和皇上之间的感情淡化。因为一旦你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下降了,那你就等着倒台吧。

    作为此中的高手,刘瑾是绝对不会让自己重蹈当年汪直的覆辙的。有人说当年大太监西厂都督汪直倒台的原因是因为汪直坏事做得太多了。对于刘瑾这一类人来说这个借口也就是骗一骗那些无知的人而已。

    在刘瑾看来当年汪直倒台的根本原因是他和宪宗皇帝之间的关系疏远了。

    成化十八年的时候当时的东厂提督尚铭,本来是由汪直一手提拔任用的人。有一次,盗贼进入皇宫西内廷,被东厂校尉抓获。尚铭前去找皇帝邀功,皇帝一高兴就赏赐他很多东西。汪直得到这个消息后,就说:“尚铭这个人是我推荐任用的,但是他背着我擅自邀功请赏。”从此,汪直就开始琢磨,怎么整治尚铭。尚铭感到十恐惧,就先下手为强,暗中把汪直胡作非为,造成祸端的事情整理成材料,报告给皇帝。由于汪直长年在外监军,关系和皇帝日渐疏远,科道的官员们也纷纷上交奏章,都说西厂办事严急苛刻,不符合国家体统,连著名的纸糊阁老,首辅万安也提出罢置西厂。皇帝终于同意了。对此朝廷内外都非常高兴。汪直的两个亲信,王越跟陈钺也被降职,调到了边远地方。而这只是汪直倒台的前奏,第二年宪宗便把汪直贬到了南京去了。

    从宪宗最开始能够力排众议顶着所有大臣的压力让汪直开设了西厂还有之前汪直不管被谁弹劾都没有事情便可以看得出来在那之前汪直是多么的得成化皇帝的信任。但是到了成化十八年的时候,只是一个尚铭的弹劾便引发了他的倒台。之前汪直被弹劾了多少次,但为什么都没有一点事情,为什么这一次却出事了,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汪直常年在辽东监军和宪宗皇帝接触的时间少了。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多少,往往是以两人在一起的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感情自然便会深厚,为什么人往往最看重的是家人,因为家人是陪伴他时间最长的。而一旦两个人之间分开的时间长了,那么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淡了。这也是为什么异地恋靠不住的原因了。人的感情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不断的接触上的。

    汪直就是因为常年在外和宪宗皇帝接触的越来越少了,宪宗皇帝对他的感情越来越淡了,所以才会别人一弹劾便把汪直贬职了。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