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沐阳)-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是张升的朋友的。

    张升去的第一站便是户部尚书韩文那里,六部里面除了吏部尚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户部了,管着天下的土地、赋税和户籍的直接部门,户部的权势仅次于吏部,就是掌管天下兵马的兵部都要排在户部之后。

    张升满心欢喜的先去了户部尚书韩文那里,韩文刚刚搞定了修建养心殿的事情回到家里便听到吓人禀告礼部尚书张升已经在等候多时了。顿时韩文大惊,刚刚踏入大门的右脚立马就重新缩了出来。

    张升刚刚上折子反对朱厚照的事情韩文是知道的,就是因为这他才不敢见张升。历来新君登基的时期便是一个微妙的时期,这个时候如果新君能够一鼓作气掌控朝堂了那以后新君便会安稳的多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什么变过被大臣们联合起来押下去了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新君就别想要有所作为了,能够保住皇位就是最好的了。

    所以这个时期新君往往最在意的便是那些上折子反对自己的人,他不会去考虑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去反对自己,不会考虑你做的和说的是不是对的。他只在乎你有没有反对自己而已。在这个掌控朝堂的微妙时期不管反对的大臣是对的还是错的,新君往往都不会像你低头。因为一旦新君向退让了那便会前功尽弃,天下人不会在乎对与错。他们只会在乎新君向大臣退让了,他们只会在乎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所以一旦这个时候新君向大臣退让的消息传来便会有天下无数的官员从支持者的行列变为反对者。有了架空新君的机会很多人都会愿意尝试的。

    所以历来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架空在即位之后最先冒出来的反对者都会被新君当做打击的对象,他们要想天下人表明我是皇帝,所有人都要听我的,他要告诉天下人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不能有。

    历史上无数个人们眼中的忠臣在新君即位之初被免职或者被贬职的原因就在于此。

    政治斗争就是这么简单但又复杂。

    现在在韩文的眼中张升便是那一个历代为了成全新君将要被贬职或者直接免职的对象。张升作为第一个直接反对朱厚照的官员,朱厚照必须要有所行动。

    朱厚照可以提拔张升,这样就可以为天下人一个信号,我是个明君。但其实这样做对于朱厚照一点好处都没有,历朝历代提拔那些敢于反对自己的官吏的君主都是为了借此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开明而已,你当他们真的不生气啊。而且那些君主还都是在掌握了实权之后才会这样做的,在掌握实权之前敢这样做的还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韩文估计朱厚照会直接采取打击的措施,找准张升的弱点一击必中直接将张升免职或者打入大牢来向为百官们表明自己决心。

    虽然韩文和张升也算是朋友了,但是为了张升把自己也给搭进去韩文还是做不出来的,不是什么出卖不出卖朋友的事情。先不说他们这些当官的有几个真心真意把对方当做朋友了,只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再说就算是朋友韩文也得为家里人想一想不是。

    所以在得知张升来到自己的府上之后韩文立马便掉头走。他知道张升来找自己无外乎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一把,而韩文是绝对不会趟这趟浑水的。所以韩文连忙退出来走到墙角对身边的人说道:“你去吩咐管家就说我今天在户部有事就不会来了。告诉他就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是,老爷。”家丁应道。

    说完韩文面急匆匆的走了。而家丁回去之后直接找上管家将韩文的话如实的汇报了之后管家便命人一直给张升上茶但是就是闭口不提韩文的事情,一直到张升登得不耐烦了问管家的时候管家抱歉的说道:“张大人,刚刚老爷命人回来说他正在户部忙着呢,今天可能回来的要晚一点。要不您在等一等。”

    张升那里还有闲时间等啊,留给他的时间也没多久了。而他现在却连一个人都还没有搞定呢,所以面连忙起身告辞了:“请管家转告韩尚书就说我他日再来拜访。”

    离开了韩文家里,张升径直的去了刘大夏的府上。身为兵部尚书刘大夏掌管天下兵马所以在张升的计划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刘大夏是张升无论如何都要拉拢到的一位人物。

    幸好,他的运气还算好,等他到了刘大夏府邸里面的时候刘大夏正在书房看书呢。所以张升很容易的便见到了刘大夏。

    在和刘大夏交谈的过程之中张升很隐晦的表明了一下自己的计划。然后便面色平静的看着刘大夏。

    而刘大夏在听出来张升的计划之后顿时心里一惊,这是要架空皇上的,和谋反没有什么区别了,刘大夏如何能够不惊讶,这要是成功了固然是权倾天下,但是要是失败了那也是很有可能一无所有了,到时候被免职就是轻的了。抄斩都有可能的。

    一瞬间刘大夏心里想了很多了,自己到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最后想了一会之后刘大夏还是下定决心不答应。因为先不说这件事情成功不成功,就是成功了他刘大夏也不会得到太多的实惠了,顶多是进入内阁或者在进一步成为吏部尚书,但是那又和现在没有多大的区别,单论权势自己现在就不比吏部尚书和内阁大臣轻。所以这件事情刘大夏得到的不会太多。而且刘大夏是兵部尚书朱厚照这样的人成为皇帝是他最希望的,刘大夏虽然是文人。但严格来说常年的军旅生活刘大夏也算是半个军人了,所以向他这样的人往往就是对朱厚照这样的建有军功并且还渴望开疆拓土的君主有好感了。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君主手下他们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支持张升固然可以再进一步。但那些东西不是刘大夏想要的,刘大夏最想要的和那些将领一样就是像霍去病那样封狼居胥,这是历代军人的最高荣耀了。对于很多军人来说为了这个目标他们都可以舍弃生命,就更不要说权势了,有时候军人最最求的就是荣耀了。

    所以不管如何刘大夏都是不会支持张升的,相反的必要的时候他还要给张升致命一击。不过在这之前刘大夏却需要和他虚与委蛇,因此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之后刘大夏先是一阵沉思,然后突然表现出一副想笑但是强忍住的表情然后拿着杯子的手不停的抖动,“张大人,此事事关重要请准许我多考虑一下。”

    张升听后大喜,在这段时间张升一直在观察者刘大夏的表情,生怕他拒绝,但是在看到刘大夏那强忍住笑容的表情之后张升便知道刘大夏动心了,刘大夏的表情在张升的眼里解释出来就是刘大夏心里赞同了自己的计划,然后他有想到了自己以后的权倾天下的样子心里激动但是为了和自己讨价还价所以就故意的压制自己好迷惑自己,“哼,你以为老夫这么多年的官是白当的啊。”而刘大夏的话就更证明了张升的所想了。

    接下来张升迅速的将自己的条件说了出来,为了拉拢刘大夏张升可是下了血本了,直接将内阁首辅的位置让给了刘大夏了。这可是大大出乎刘大夏的意料。而刘大夏也适时的表现出一副激动的样子在最后并装模作样的答应了张升。

    得到刘大夏的支持,张升心里顿时底气足了几分,而且有了张升也可以更好的说服他人了。当天除了刘大夏那里之后张升没有回家而是趁着夜晚去找了工部尚书曾荐,但是却被曾府的人告知曾荐还没有回来呢,原来是韩文从自己家里逃出来之后便径直来到了增加家里,然后便拉着曾荐来到了户部说是要和他重新商量一下那个建造宫殿所需银两的事情,而曾荐还以为韩文反悔了呢,于是便焦急的跟着韩文走了。一直到快夜半的时候还没有回来。

    张升也不疑有他还真的以为曾荐在忙着工作呢,他也知道曾荐现在正忙着建造养心殿的事情呢,所以也就没有怀疑。

    曾荐不在张升便去了刑部尚书闵圭那里。(未完待续。。)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在遇恩人

    ~bxwx。org《 笔下文学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在遇恩人

    朱厚照和张升两人之间的对抗不知不觉之中便展开了,在发动致命一击之前整个京城之中显得是那么的平静,在官场之中达不到一定级别的人估计到现在还察觉不到一丝的痕迹就更不要说那些寻常的老百姓了,他们到现在还沉浸在朱厚照登基之后的喜悦之中,朱厚照登基当天的狂欢在顺天府的调动之中差不多整个京城的人都被调动了起来,当天那些商家们获得了比着往常高上好几倍的利益而那些老百姓们也有了一个难得的庆祝游玩的机会,在这个娱乐业几乎没有的年代有一个值得狂欢庆祝的节日是很难得的。

    而在之后随着朱厚照登基之后各种惠民措施的出台达到了大量实惠的百姓们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了。免除赋税三年可是让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百姓们获得了利益,而免除商税一年也让那些商家们首次享受到了来自朝廷的便利,以往对于商人朝廷采取的措施向来就是要买放任不管要么就是极力的打压,而对于某些行业更是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商人的贸易,像这种由于新君登基免除装专门免除商人赋税的还真的很少,虽然那三十税一的赋税对于商人来说一点都不高,但是这种通过这个政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才是那些商人们最看重的,在一些有见识的商人眼中无疑属于自己这些人的机会即将来临,为了此这些商人一方面开始着手准备资金准备到时候大干一场而另一方面也在利用自己的影响来宣扬朱厚照这个新皇帝的仁德,对于那些看的明白的商人来说如果他们猜测的不错的话就是只有朱厚照威望越大他们的希望才越大。

    这不在这段时间里很多的商铺里面都挂上了招牌说是为了庆祝新君登基特意所有商品一律打折,买得越多打得就越多。打折促销这种商业手段在古代很少遇见,而这几年也就是朱厚照暗地里支持的那些个商铺采取了这种策略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之后才真正在大明流行了起来。在这个年代即便有了朱厚照的影响但是打折让利这种事情毕竟不常见的,所以那些享受到优惠的人无疑又将这个攻来算到了朱厚照的头上。因为那些商家们都写的很清楚吗这是为了庆祝新君即位才采取的措施,所以那些顾客们当然算到朱厚照头上了,大明的商业还是很发达的,万里疆域除了那些偏远的城镇之外凡是大一点的城镇都采取了这种措施,而一些本来没有这种打算的人在看到其他的人都采取了这种庆祝措施之中也立马跟进,为啥,别人都弄了你要是不弄那有心人追究起来那不就是对新皇不敬吗,中国商人的政治能力向来就不低,只不过是他们没法参与到政治之中而已。

    通过大明无数的商人推动了的这种庆祝措施一举让朱厚照在民间的威望再次达到一个高点,普通人的要求很简单谁让他们的生活更好他们便在心里支持谁,而朱厚照不但免了他们的赋税还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富裕怎能不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呢。

    各种商铺打折这种措施没有一个标准,有些人大的折很高,高大四折,而有些人则很低是有七八折甚至九折的样子,而时间也是长短不一像贩卖布匹、粮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