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沐阳)-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从张升府里,焦芳确实一脸忧愁的走了出来,刚刚在张升面前表现的乐观的表情迅速消失不见,张升的那些手段忽悠的了其他的人,却忽悠不了焦芳。焦芳这个人和其他的人不太一样。他虽然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但是他的名声去着实不好,因为他经常和三教九流的人来往,而且也和阉党关系甚密,所以在官场之上普遍名声不好经常被人指责不学无术。

    但是所谓一失必有一得,虽然因为和阉党和三教九流的人来往甚密让焦芳名声不好,但同样的也让焦芳接触到了大量的来自底层的阴暗地方的斗争方式,而且从三教九流那里焦芳可以市场得知发生在天下的事情包裹一些不会被公开的隐秘的事情。而交好阉党也让焦芳总是能够得到皇上的最新消息。以前的孝宗和现在的朱厚照的兴趣爱好什么的焦芳从宦官那里打听的一清二楚的。他一个不起眼的排名靠后的小进士凭什么一路平步青云啊,不就是靠着阉党吗。焦芳到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大的危机就是年轻的时候来自彭华、万安等人的迫害了,但是人家焦芳也是浑人,直接方言彭华要是敢害他,他就到长安道上截杀彭华。所以焦芳就是靠着自己无赖的性格再加上后面有阉党支撑才得以晋升的这么快的。

    焦芳这人接触的人多且杂。这种人不是好骗的。今天晚上在张升说出那番话的时候焦芳便在心里起疑了,而之后他根据自己这段时间打听到的消息直觉的判断出了张升基本上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而他今天晚上说的也不过是忽悠人的而已。

    焦芳这人没什么信义可言,算是一个实打实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有利的他都会去做,没利的就得好好想想的,而有害的那是肯定不会去做的。

    焦芳是礼部侍郎算是礼部的人,所以张升直接将他算成了自己的人,焦芳也就这样有点糊涂的被搅合到了这件事情里面。前段时间焦芳绝得这件事情还是有利可图的所以就没有干出什么告密或者退出的事情,但是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张升的这件事情不会成功了,焦芳是万万不会在跟着走到黑的。

    所以焦芳便开始寻思着怎么自己要不要去告密什么的,要不然等到明天张升彻底的失败了那自己弄不好也的被当成逆党了,那自己可就一辈子完了,而现在正是双方较量最关键的时候,自己这个时候去告密然后在到时候反咬一口,那不但可以把自己从这件事情上摘出去,等以后清算的时候不但不用被牵连而且弄不好自己还可以趁机再进一步的。

    在焦芳想来张升失败了,到时候朱厚照肯定要得朝廷进行一番清洗的。并且这个动作还不会小了。到时候一定会有大批的官位被空出来了,而他不就可以趁机上位了吗。

    越想焦芳越觉得自己应该去告密,在经过无数次的自我催眠之后焦芳心里一横,直接下定决心了,还是自己的前途重要,至于张升这个叛党只能被抛弃了,叛党,是的,在这一刻张升在焦芳的眼里直接从上级变成了叛党了。

    打定了主意,焦芳便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去向谁告密呢。这向谁告密自然是有讲究的,最好当然是直接向朱厚照这个新君告密了,这样也可以在皇上面前留下个印象,但是焦芳却有顾虑。一方面现在大晚上的自己不一定进得去皇宫里,而且直接向皇上告密的话古人有可能留下好印象,但是也绝对有可能留下一个奸诈小人的印象。毕竟自己这是出卖上级与同党啊,谁知道皇上心里怎么想的。

    焦芳不敢去直接找朱厚照告密,那剩下的可以考虑的范围便不多了,焦芳好歹是礼部侍郎不是,也算朝廷大员了。就是告密也得找个比自己级别高的对象不是,总不能让他跑到顺天府那里去告密,虽然这件事情也可以直接告密到顺天府那里,但是焦芳嫌弃顺天府尹级别太低了到时候有损自己的身份。

    这样的话焦芳可以考虑的人就只有吏部尚马文升、内阁大臣李东阳和谢迁、初次之外级别够高而且实权较重的就剩下司礼监王岳和东厂都督刘瑾了。

    这几个人每个人都适合自己去告密。但考虑到自己以往的形象以及以后的道路焦芳决定了去向刘瑾告密去。

    焦芳想着自己以往就是一副和阉党较好的形象,这已经深入人心了,估计自己去找马文升和李东阳他们,虽说不会被他们拒绝,但是也不会被引为心腹。但是找刘瑾就不一样了,刘瑾是阉党,找他符合自己以往的形象定位,到时候刘瑾不会出现像其他文官那样的鄙夷以及排斥,而且焦芳可是知道现在朱厚照是将调查张升一伙人的重任交到了刘瑾的手里的,自己这个时候去找他那不就是直接帮了他一个大忙吗。有了此次的交情那以后两人还不可以展开更加深层次的合作吗。至于为什么不去找司礼监的王岳,焦芳还是有点投资的头脑的,他知道王岳现在虽然是司礼监掌印,但他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刘瑾却是正在上升期。今天的王岳那就可是明天的刘瑾啊,自己在刘瑾还没有彻底发达之前投过去那不是显得自己的重要吗。

    焦芳想的还真没错。而且以后刘瑾也的确是一直将焦芳当做自己最信任的盟友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焦芳是第一个投靠到刘瑾那里的正三品的大员,而且还是实权的。以前投靠到刘瑾那里的人虽然很多,但是那些人却全都是低级的小吏,像焦芳这样的正三品的大员前去投靠的还真没有。所以一开始刘瑾为了向其他的人做出个榜样以便让更多的大员投靠自己所以就对焦芳特别的信任与支持,而之后随着焦芳在刘瑾面前逐渐的展露了才华刘瑾确是真正的将焦芳看做是自己人了。

    打定了主意,焦芳便调转回家的方向,直接去了东厂,他知道刘瑾这个时候正在东厂忙着张升的事情呢。

    果然等焦芳到了东厂的时候,刘瑾的确正在忙着呢,为了能够让朱厚照满意,刘瑾开始伪造证据,但是有些证据好造,但是有一些证据缺少了张升一伙人里面证词就缺少了说服力,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去抓捕张升一党刘瑾当然就不用再在这里焦急了,只要让他把人抓了他就能让那些人招供。

    但是刘瑾知道这不行,他知道为了避免张升一党被吓着偃旗息鼓了,自己现在不能去抓人。一旦自己现在动手把人抓了,证词是有了,但是张升一党到时候却不一定会在跳出来了,而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人就可能就此再次消失了。所以他得等待啊。

    不过很快刘瑾便面带笑容了,因为他听到有人禀报礼部侍郎焦芳来了,刘瑾是什么人,那也是人精了,一听到焦芳来了,他立马便想到了焦芳是来投靠来了。张升一党人的资料,刘瑾那里都有,其中焦芳自然也不例外了,而且刘瑾之前还打算等到自己可以抓人的时候就把焦芳当做突破点,因为通过调查的资料,刘瑾也看得出来焦芳不是什么仁义之人,在刘瑾的眼里对焦芳的评价就是此人粗陋无学,个性阴狠,好记仇、不仁义。这样的人是不会陪着张升送死的,所以以前刘瑾就打算等自己以后把人抓了就重点审查焦芳,但是现在想不到焦芳竟然自己来了。

    一想到焦芳的性格,刘瑾便猜出来了焦芳很有可能便是来告密的。“这倒是挺符合你的性格的,不过你的不仁不义还是出乎咱家的意料啊。”刘瑾在心里想着。

    “快请。”刘瑾才不管焦芳是什么人呢,只要对自己有用便行,他也知道自己是宦官真正仁义至上的人肯定不会看得上自己,而投靠自己的人百分百不是啥好人。所以刘瑾从来就没有纠结于这一点,而且刘瑾也有自知之明,他也知道自己本身也不是啥好人,所以要是再去要求其他人像个君子一样的,那自己就马上得完蛋了。身为宦官,刘瑾深知做这一行的艰辛,所有人都看着东厂都督,看着司礼监掌印很威风,但是这其中的危险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先不说一个小太监要想从好几万人里面脱颖而出要多困难,就是成了了东厂都督、司礼监掌印太监了那最后能够善终了的有几个人,大多数的东厂都督和司礼监的人都是死于非命的。

    刘瑾知道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以是好人的,皇上为什么需要东厂,需要太监,不就是怕文官势力太大架空自己吗,所以这才扶持宦官的。但是宦官势力也不小,这个时候如果宦官和大臣联合了,那不是皇上就得玩玩了,所以宦官必须背负恶名,只有宦官背负了恶名了,被天下人唾弃、被百官挤压了,宦官才不会和百官们联合起来,才不会背叛皇上。

    而且如果宦官有不臣之心了也可以花费最小的力量消灭他们,因为宦官名声不好投靠他们的人不会多而且他们也没有群众基础,不管什么年代没有群众基础的想要成事那时几乎不可能的。这样宦官就成了一个最忠心的打手了。

    刘瑾把这事看的很透彻,所以从一开始刘瑾就是给自己定位的成为一个被人唾弃的阉党,因为他知道朱厚照是不会允许他当好人的,自己要是好人了那朱厚照就该不安心了。宦官之所以大都名声不好根本原因不是他们真的人不好,而是他们成立的历史使命便是用来做坏人的。而锦衣卫和他们也是何其相似。他们必须做坏人,必须得和百官不和。

    “还有,吩咐下去谁要是把今晚焦侍郎前来的消息说了出去明天就自己来咱家这里受刑。”

    “是,都督。”,很快,焦芳便被几位番役带来进来。

第二笔六十三章 张升进大牢

    第二笔六十三章

    张升进大牢

    第二天的早朝在一片风平浪静之中开始,似乎这个早朝就要这样平平无奇的结束了,但是张升怎怎么可能不让其他人如愿呢。在早朝就要结束的之后再次在心里斗争了一个早上的张升一看自己再不出手今天的早朝就要结束了,顿时心里一阵焦急,看看其他的同党,张升发现这些人也都在一脸焦急的看着自己。bxwx。org

    一咬牙在心里进行了好几次自我的催眠之后张升终于心一横的站了出来,之后在满朝文武的注目之下张升大声的读出了自己弹劾冬雪的奏折。在奏折里面张升弹劾冬雪恃宠而骄、迷惑圣听、贪婪自私等,总是就是千方百计的把冬雪描述成一个像商朝妲己一样的人物,然后在后面在高呼朱厚照应该废黜冬雪妃子的身份重振朝纲。

    张升说的很大义凌然,很忠君为国,而在他说完之后早就等待的耐不住的同党们也纷纷上前符合大声的张升要求朱厚照下旨废黜冬雪,而且竟然还有几个人喊出了要朱厚照下罪己诏的要求。

    在张升极其同党的一阵吆喝之后,整个大殿里面极其的安静,不管是上面的朱厚照还是站在下面的其他的大臣们,都一脸佩服的看着张升一伙,他们很佩服张升这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弄虚作假、极近诬赖的勇气,佩服他们敢在这里当着皇上和众位大臣说出来的勇气。

    这真不是一般人敢做的,敢在奉天殿里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喊出来要求皇上废黜妃子的大臣在大明朝还没有一个,这是第一次。而敢私自编制、罪名诬陷妃子的大臣在古往今来这也是第一位啊。以前各朝各代要求废黜某位妃子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但是那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