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沐阳)-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所有人都知道的瓦剌就是卫拉特人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对于瓦剌的发展历程估计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他们最强大的时候是在也先时期,完全奴役了成吉思汗的后代鞑靼,差点打败了大明。就是在现在瓦剌也是蒙古最强大的两个部落之一,瓦剌的首领也正在举全族之兵和鞑靼的巴图蒙克一起侵略大明呢。

    在进入奴儿干之后郑萼他们所遇到的第一次危机就是源于林中百姓。

    前面说过。林中百姓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他们是古代对那些在草原外围还处在以靠打猎为生的草原部落的一个称呼。在成吉思汗之后,草原的北部、西部以及已经没有林中百姓这个词出现在中原王朝子民的口中了,因为在那之后被成吉思汗收复的部落他们都已经有了新的称呼,而仍旧没有被收复的则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他们的消息也传不过来。

    但是在北面和西面已经没了林中百姓了,在一个地方却仍旧存在,那就是东面。

    纵观大明一朝,在末期女真人崛起和沙俄东进之前林中百姓一直都是存在的,他们居住在东北的奴儿干,一直以来都是过着狩猎的生活。那一片地方现在已经成了蒙古和俄国的领土了,但是在明朝,他们还是大明的领土。

    他们之所以没有被成吉思汗慢慢的带进更加先进一点的社会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他们居住在东北距离蒙古人传统的势力范围有点远,虽然在蒙元时期他们也被征服过,但是他们距离蒙元的中心实在是太远了让蒙元都有点力不从心了,以至于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会被蒙元所忽略,想要迈进新社会自然就困难了。

    一直到此时明朝中期,林中百姓还几乎过着和几百年前一模一样的生活,虽然在他们的部落之中偶尔也会出现从中原贩卖过来的生活用品。

    在奴儿干的最北部,几乎相当于现在中国一个省份那么大的地方几乎全都是林中百姓,至于在他们更加北方的地方,对不起明朝的地图没有确切的疆域,在他们的地图之上都是不断的向北延伸,然后就突然消失,至于再靠近北面的地面就不会出现在上面了。

    受到近几百年来来自蒙古和大明的慢慢影响,虽然这里的林中百姓没有发展处什么先进的文化,也没有建立起什么文明的标志,但是他们毕竟已经慢慢的发展出来了松散的部落联盟了。

    面对残酷的自然与外部环境,他们也知道单靠一个个小的部落是不行的,所以慢慢的也联合在了一起以增加生存的几率。

    虽然他们这些所谓的联盟比刘备与孙权的结盟更加松散,但他们也是有了统一的组织了,现在他们共同推举的一个首领就是林中百姓之中最大部落之中的首领豁尔赤剌。

    林中百姓比较落后,他们的部族几乎没有自己的名字,豁尔赤剌这个名字还是每过几年奉命进入奴儿干巡视的大明官员根据他们音译所再结合蒙古人普遍所使用的名字自己给他们取的。

    豁尔赤剌,一个正值壮年的魁梧大汉,此时正是人生最为巅峰的豁尔赤剌是一个极其具有攻击性的人,所以在听到有大批的蒙古人从西面而来之后豁尔赤剌便有点坐不住了。

    消息在传递的时候往往就会失真,更可能在几乎没有什么完整语言的林中百姓这里,传来传去对于此次迁移而来的蒙古部落的具体消息豁尔赤剌根本就不知道,在听到的第一瞬间他还以为是西面的哪个部落来这里避难了呢。

    草原之上相对于大明来说很是贫瘠,但是奴儿干相对于草原来说更加的贫瘠,虽然这里看起来物产丰富但是对于这些古人来说是无法利用的,这里极度贫瘠,自然的一般情况下也没人来这里,更不会有大批的部落主动进来,除非是来逃难的。

    奴儿干是很贫瘠,但相对于战乱不休的草原来说这里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性的,所以数百年来也有过草原之上因为战争原因不得不迁徙而来的例子。

    这样的情况以前发生过多次,所以豁尔赤剌便将此次前来的郑萼他们给当成了一个可以抢夺的肥羊了,在他想来既然是逃难而来的那实力肯定不会太过强大,自己绝对可以轻松应付,至于他们身上有没有财物,这一点豁尔赤剌倒是不担心,草原之上再贫困的部落也比林中部落要富裕的多了,这是根本性的差距。

    这不,信心十足的豁尔赤剌召集了部落之中的一万士兵悄悄的来到了郑萼他们继续东进毕竟的道路之上。

    最终豁尔赤剌肯定是没有成功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看到那数不清的骑兵之后豁尔赤剌就在心里有了杀了那个骗自己人的想法了,“尼玛,这得多少骑兵啊这。”

    跟在后面的那将近七十万的牧民倒是一个大的不能再大的肥羊了,但是想要将他们吃进去那也得先考虑一下在四周的那近三十万骑兵愿意不愿意了。看了一下自己身边仅有的一万人马,豁尔赤剌果断的撤退。

    不过这个时候想要撤退那却是晚了,郑萼他们千里迢迢的来到陌生的奴儿干怎么可能那么大意呢,早在来到豁尔赤剌打算伏击的地方之前他们就已经派出了大量探子打听清楚了所有情况了。

    这不,豁尔赤剌还没来得及转身呢便直接举起双手投降了。

    根本就没有经过战斗,豁尔赤剌和他的一万大军便成了俘虏了,没办法,看看不知道是自己多少倍的敌军,豁尔赤剌也实在是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所以还是早点投降说不定到时候双方还可以好好谈一谈呢。

    不过豁尔赤剌绝对想不到的是,今天竟然会是部落史上最伟大的一天,就是这一天自己开始买上了追逐草原的步伐,而林中百姓们也终于离开了这个穷山恶水、天寒地冻的地方。

    s

    ♂♂

第四百九十五章 木里吉卫

    本来在抓到豁尔赤剌之前郑萼他们几个商量着要把他给杀了的,但是当得知豁尔赤剌的身份之后,立马豁尔赤剌转危为安。

    没办法,得知了豁尔赤剌的身份,郑萼还真的是不敢擅自动手把对方给啥了,主要是豁尔赤剌的身份太特殊了,一个林中部落的首领没就已经很仍然忌惮了,要知道林中部落的实力那可不弱,杀了他首先就得面对可能发生的战争。而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是林中部落部落那可是大明的臣民的,虽然他们不是汉人,但毕竟先帝早就已经通过圣旨确定了他们的身份了。

    从这方面来说豁尔赤剌也算是半个明将了,想要杀豁尔赤剌,除非对方直接扯旗造反,不然没有朝廷的命令就是管着奴儿干的辽东都司也不一定敢下手。

    而那边的豁尔赤剌在得知了郑萼的身份之后虽然开没有被释放,但是却已经像是个没事人一样用他那不知道有几句正确的汉语和郑萼纵谈起来了,郑萼得知豁尔赤剌的身份不敢杀对方,同样的豁尔赤剌得知了郑萼的身份也一点都不再担心自己的安危了,至于理由吗那还真是和郑萼的一样了。

    别管满清统治者怎么对大明进行摸黑,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大明在边疆部落之中那还真的就是拥有这么高的威望。

    本身大明就是一个历史上儒家影响最大的朝代,这让他们对外比较仁慈,再加上朱元璋这个主张和平相处的开国君主的友好影响。可以说大明对于这些部落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而且历史上奴儿干在设立的时候还和其他朝代对外的扩张不一样,奴儿干在设立的过程当中大部分都是当地的部落主动前往京城请求册封的,就连奴儿干卫所也是当地部落首领上书之后才开始设立。可以说由于一开始大明没有逼迫过这里的部落,在之后对这里的部落也很不错,所以在奴儿干这块地方,大明的名声很好使,各个部落对大明也极其信服。这一点可以说历史上除了大明之外就没有其他朝代做到过了,可以成王败寇就连朱元璋他们也不会想到大明在灭亡之后竟然会被从头骂到尾。

    和豁尔赤剌想的一样,最终在郑萼的要求之下。豁尔赤剌和他的手下获得了自由,双方的矛盾也讲清楚了,之后自然是郑萼他们接着赶路。要不然留在这里那所有人还不得饿死啊。这一次这么多人迁移最大的困难其实还是粮食的困难,本来在草原的时候粮食就很是短缺,更别说到了奴儿干了,按照郑萼和亦卜剌他们的约定,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所有人的粮草全都有亦卜剌他们三个部落承担,到了目的地之后粮草就有大明承担了。为了这一步棋子朱厚照早就做好了准备,在木里吉卫,有从辽东源源不断运来的粮草。

    当离开林中部落的时候,大军却多了三万人。这三万人却是非要跟着郑萼他们的豁尔赤剌所率领的。

    离开了林中部落的领地,距离木里吉卫已经很近了,之后大军和牧民再次沿着坑洼的道路走了三天便正式到达了木里吉了。

    木里吉卫,在后世有一个名字叫做墨尔根,是满清在关外最重要的边外七镇之一。不过此时在大明木里吉卫的地位也不轻,军政和一的木里吉卫是大明管理黑龙江、嫩江流域的中转站和支撑点。这里是大明控制奴儿干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虽然由于奴儿干太过遥远以及贫瘠导致大明没有在这里设立像腹地省份一样的直接统治,但是在奴儿干的重要据点大明都设立的有卫所进行控制,而且奴儿干几乎所有的交通线路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中。

    之所以一开始就将目的地选在木里吉卫除了这里距离草原不算是太远之外,也是因为木里吉卫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将所有人带到这里可以很好的通过奴儿干的交通网络从各个地方调运粮草等后勤物资。

    木里吉卫的环境要比林中部落的环境好得多了。这里更加是几条较大河流的交叉地,水分充足,地势平坦,在这里想要安置百万民众要简单的多了。

    从所有人来到木里吉卫之后,郑萼作为东道主安排将亦卜剌的部落安排到了木里吉卫的西部,亦思马因的部落安排到了北边,而周述忽他们则被安排到了东部,郑萼所率领的明军则安排到了南部,他们直接控制那门河地面,和纳木里卫相连,可以随时和来自南边的其他明军保持畅通。

    郑萼来到这里可不是单纯的来避难的,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呢,那就是筹集大军。

    在一边安排三个前来的蒙古部落的同时,郑萼也开始让手下以木里吉卫为中心,不断的前去周围的其他部落。

    郑萼,此次大明面对鞑靼和瓦剌的进攻最终能不能取胜最重要的一环,从离开大同的那一刻起,郑萼的身上便肩负着整个大明的重任。

    朱厚照给郑萼的任务非常的困难,首先第一个必须要策反亦思马因,消灭执意要反叛大明莫日根;这一点郑萼已经完成了,但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消灭了莫日根之后郑萼还需要带着亦思马因他们三人的部落暂时离开草原来到奴儿干避难,这一点是亦卜剌第一个提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最后意外战败而让自己的部落受到连累或者战争之中受到波及。带着近百万民众离开草原来到奴儿干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索性这一点郑萼也做到了。

    但是真正的考验这才刚刚开始呢,来到奴儿干郑萼的任务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