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统天下(沐阳)-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赛利姆不愧他暴君之名,在统治新占领的萨非王朝国土之上尽显残暴的本色,凡是敢于反抗自己的人他尽皆残杀。

    军事冲突以及教派争斗成了赛利姆统治麾下的常态,而反观明军那里,就不说有朱厚照这个经历过后世各种历史洗礼的人了,就是大明本身就有非常丰富的处理多民族以及多宗教的经验。

    虽然没有民*族自*治,但是这里也有宗教自由,并且在大明休养生息政策之下,波斯高地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立下大功的昔班尼并没有要土地的回报,而是从大明获得了大量财物以及技术的支持,现在昔班尼已经看得明白了,要再多的领土是没用的,更加丰富的物资,更加先进的文明,以及更加先进的技术才是最主要的。

    而巴布尔则想要在波斯高地重新恢复帖木儿帝国,这遭到了大明以及乌兹别克的共同反对,后来在朱厚照的授意之下,大明以支持巴布尔南下占领天竺为条件和他取得了和解。

第六百零七章 :新“郑和舰队”远行

    正德九月初,在大明占领波斯高地的消息传回来不久,在南方又传回来了一件令朱厚照高兴的事情。

    龙江造船厂负责人和南京兵部尚网朱厚照,宣告了郑和宝船的再次问世。

    从朱厚照下令重建龙江造船厂到现在已经三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龙江造船厂经历了从毁灭到重生,从重生到兴盛。

    从最小的副船,到最大的郑和宝船,他们历时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攻坚。

    三年多的时间他们积累了无数的经验,无数大小船只先后在龙江造船厂下江试水。而郑和宝船在经历了两次失败沉没之后终于在第三次下水试航成功。

    七月中旬的时候,第三艘郑和宝船正式建造成功,有了前两次的失败,这一次下江试水的时候,无数的工匠全都仅仅的憋了一口气了,如果这一次再次失败的话,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打击几乎是致命的,甚至还有可能影响朝廷对于郑和宝船建造的态度。

    这一次的试水至关重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随着宝船一丝丝的进入水中,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宝船就那么静静的呆在水中,一动不动。半个时辰之后,巨大的欢呼声从造船厂传了出来,成功了。他们成功了,宝船成功的浮在了水面之上。

    之后上面的船师们就迫不及待的启动了宝船顺着长江而下,在长江、近海以及远海试航了一个月之后。宝船再次返回龙江造船厂。

    早就做好了准备的工匠们立即等上宝船检查,看看是否有什么重大的故障。最后经过全面的检查。出了正常需要维修的地方之外,宝船在一个月的航行之中没有出现一点问题。

    这标志着什么?这标志着宝船可以投入实用了。

    这艘宝船长达四十四仗,一百三十二米,宽达十八仗的,五十四米,可谓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上一共有四层,上面九个桅杆可以悬挂十二张巨大的帆布。光是上面的抛锚就重达几千斤,宝船吃水达到了五米多,同时整个宝船需要两百多人同时操作才能够网。

    得到消息的朱厚照差点喜极而泣,他连夜召集了内阁、六部进宫商量组建舰队的事情。

    现在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情况了,如果是十几年前朱厚照想要重建舰队,难度肯定特别的大,但是现在不同了。当今大明的国力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时候,就是当年成祖皇帝时期和现在相比都相差了很多,每年五千多万的赋税那不是白收的,当年大明财政不足一千万两就可以养活一支郑和舰队,现在的财政收入是当年的五倍多,就算是养活两个郑和舰队都是轻轻松松的。

    就算有了钱也不能乱花不是。真正让大多数的大臣最后都支持组建舰队的根本原因还是朱厚照上台以来发动的几次战争,喀山之战让大明的人知道了原来在那么要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个莫斯科公国。

    波斯高地的战争让大明知道了原来就在自己的西侧就有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大臣们不但睁开眼看了世界,同样也看到了组建一个舰队的迫切必要性,要不然将来和奥斯曼交战起来就有可能吃亏了。

    最后。除了极个别的大臣不支持也不反对之外,其余的大多数大臣都选择了支持组建舰队。

    第二天朱厚照正式下达命令重新组建舰队。为了纪念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朱厚照不但再次把新建的宝船命名为郑和宝船,而且新组建的舰队也被命名为了郑和舰队。

    从这个时候起组建舰队就是整个大明最重要的大事情,全天下的人都看关注者,而朝廷也集中全力支持,缺少什么就支援什么。

    郑和舰队所需要的船只早就已经被龙江造船厂造出来了,只不过那些只是一个光秃秃的船,上面还缺少基础的物资,在朝廷大力支持之下,十月初郑和舰队正式组建完毕。

    在松江海军学院的数万学员们在南京兵部的组织之下开始北上南京,这支新组建的舰队就将是他们未来战斗的地方。

    由于这是差不多百年来的第一次航行,朱厚照没敢把舰队造的太大,此次的舰队总共有船只一百零四艘,是当年郑和舰队最庞大时期的一半左右。

    同时舰队之中的船只至少有40多艘配备了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仪器和武器装备。

    三万多海军学院在舰队上驾驶者舰队从龙江造船厂出发,经由太仓的刘家湾,然后一路顺着沿海而下福建。

    在福建的太平港,舰队进行了第一次的筛选,根据沿途之中各个学院的表现,上面有将近一半的人被认为不适合远航。在筛选之后舰队的官兵人数缩减为了一万五千余人。

    最后舰队的指挥被确定为张永,当年的郑和是一位宦官,现在的舰队也叫郑和舰队,当然指挥官选择一个同样身为宦官的人最好了,这一点并不是朱厚照自己选择的,而是朝廷之上其余的大臣主动提出来的,不过这样也确实是合情合理。

    唯一有资格成为舰队指挥的只有朝中的八虎,几个人自然是都想要这个位置,不过最后朱厚照却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张永。

    因为八人之中张永是性格最为耿直的,历史上张永曾经当过平定安化王的监军,搬到刘瑾他是大功一件,八虎之中唯一得善终的就是张永了。

    性格耿直,懂军事,这是八虎之中其他人比不上的。

    十一月,东北季风开始刮了起来,也标志着舰队即将开始远航。

    为了亲自送别此次的舰队,朱厚照专门从京城来到了福建的闽江口,在朱厚照亲自送别之下,顺着东北的季风,舰队从闽江口的五虎门正式扬帆远航。

    “皇上,回吧。”等舰队已经望不见了之后,边上的刘健小声的说道,看着渐渐远去的张永,刘健心里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谁让他贪财呢,朱厚照早就明确无误的告诉了他此次航行至关重要,他贪财的毛病改不了就永远得不到机会。

    网网

第六百零八章 :户*籍改*革

    当年郑和率领舰队下西洋的时候,离开了中国的福建之后经过南中国海西部沿海海域,首先到达越南的占城(今归仁),然后到达印度尼西亚的达爪哇(今爪哇岛)、马来西亚的满剌加(今马六甲)、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旧港(今巨港)、阿鲁、苏门答剌、南巫里。再从南巫里出发,横越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到达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然后绕过印度半岛,先后到达印度的小葛兰(今奎隆)、柯枝(今科钦)、古里(今卡利卡特,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端)。

    郑和曾在古里修整待航数日,并在该地立碑纪念,碑文说:“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这是郑和在国外最早建立的纪念碑。

    前前后后七次下西洋,郑和一共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

    当然,倒地郑和去过没去过澳大利亚以及美洲、新西兰这些地方,现在的人也是搞不清楚的,并且也不排除是现代人自己编造的可能,就是放在现在的大明朝,朱厚照都搞不清楚郑和当年到底去过还是没去过这些地方。

    依照现在明人对于世界的认知程度,就算是他们去过估计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去的是哪里。

    对于这一次时隔多年之后的首次航行,朱厚照要求的目 ” 章节更新最快” 的非常之明确,按照当年郑和航行的路线再走一遍。

    对于远航的舰队来说,其实最需要的并不是坚固的大船,再大、再坚固的船只在,茫茫大海之上都显得渺小与无助,他们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准确的航行线路。以及这个线路之上的情况。

    对于几乎已经重新归零的大明舰队来说,现在让他们重新去开辟一条心的航线,实在是困难不小,弄不好就有去无回了,所以重温当年郑和航行的航线积累足够的经验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就是能够重新走上一遍郑和航行过的地方,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也足够了,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象征意义。

    预计此次舰队航行一个来回总共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朱厚照也不可能一直在福建这里等着,在海港里面稍微举行了一个庆祝之后。朱厚照几天之后便发挥了京城。

    现在才出来这么一个月左右,朱厚照就有点想念自己还在皇宫之中的几小个宝贝了,自从去年九月份以来,冬雪几人相继怀孕,朱厚照就一直等待着新生命的降生。

    到了今年四月到六月,几位姐们相继生产,冬雪一直想要一个皇子,可惜这一次肚子不给她争气,生了个白净的小公主。让朱厚照好生安慰她才重新笑了起来。

    冬雪诞下公主,似乎是其他几人也受到了影响,之后生产的婉悦和刘良女两人竟然全都诞下的是小公主。

    一时间满京城失望之 ””声不绝于耳,对于朱厚照没能够增添几名皇子。不少的人都心里失望。

    不过其他人越是失望,朱厚照就越是有的忙了,整天在三人宫里不停的穿梭,看到谁不高兴了就得赶紧上去安慰一番。这一次朱厚照算是体会到了女人在这个年代没能够生下儿子的痛苦了。

    好在马上有了好消息传来,之前不怎么受其他人重视的雪菊却十分争气的给朱厚照诞下龙子,满朝庆贺。绝对是满朝庆贺。

    这一名皇子的诞生一下子就仿佛是给大明注上了一支兴奋剂一样,整个大明仿佛都不停的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回到皇宫,朱厚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几个小宝贝,一个多月不见,朱厚照感觉几个小宝贝都变化大的惊人。

    几天之后,朱厚照再次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公务之中了,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大明的户*籍改革正式拉开了帷幕。

    户*籍,一个历朝历代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根据有史实记载的,在中国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户*籍制*度,之后的历朝历代对于户*籍都当做是国家稳定的根基。

    明朝的户*籍制*度是在明朝初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