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国(佛婆)-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也只有这个可能。

不过别人可没有苏三这份眼里,众人听到天香这话,倒是一齐想差了,钻了另外一个牛角尖,全部恍然大悟起来……

在他们看来,天香这么殷勤,用的是先扬后抑的手法……

先把苏三给捧起来,然后再把苏三给重重的扯下来。

嗯,这小妮子,心也够狠的啊。看来苏三今晚是‘尸骨难全’了……

以为是天香玩的手段,众人心里的羡慕也就少了几分……这种待遇,自己还是不要去领受的好。

现场有些沉闷,大家并不高声,细细地窃语,就只看着天香为苏三倒酒,又看着苏三喝酒……那感觉,就好像如果苏三不立刻作出诗来,这聚会就暂停了一般……

因着这个原由,现场的声音倒是越来越小,直到苏三罚完三杯之后,现场已无人声了。满场似乎都在传递一个信号:作诗的时间,到了……

王少游倒有些担起心来,怕苏三在这种气氛下,很难集中思路来作诗。

天香早就意识到场中气氛不对,因此等泰然自若的苏三,三杯罚酒下肚,便笑道,“小女子偶得了一曲,今个弹出来,与苏公子佐酒。说不定也可抛砖引玉?”

他便呵呵一笑,无可无不可地笑道,“也好。”

天香便轻轻放下手中的酒壶,一阵香风飘散,她人便已转回自己的桌前。

桌前一把包了锦布的古琴静卧,天香轻轻地试了几个音,这才对着苏三微微点了点头。

天香的琴音自然是绝美的,聚会到现在,她倒还没有开弹。众人自然是很高兴可以听到天香的琴音的。更为高兴的是,天香已经把苏三,给逼到一个再无可避的地步了。

琴声消时,便是苏三最后的限时……只是怎么看,苏三都跟一个大马哈似的,怎么一点都不急呢?

“这首曲子,是小女子于好友处偶然得到的……是首没有面世的新曲子,正好今日苏公子到场,便把这曲子,赠与苏公子吧……”

便有人起哄道,“天香,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合着苏兄不到场。我们还听不到着这新曲子了?”

这话本没有问题,但这人说话的腔调却很有些问题,在‘此’和‘苏兄’上,都加了重音。似乎在暗示什么。

因此众人听了,便哄然一笑……

第068章 入场诗之争(3…U…W…W)

天香却不在意这些,复又与苏三点了点头,这才开始弹奏起来……

曲调一起,众人便听出是首‘永遇乐’。

只听天香拔过前奏,微微地唱了起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苏三微微一愣……看向天香:这不是自己写给任盈盈的那首词吗?

却看到天香也在朝自己微笑。心中便有些了然。难怪,她刚才语态真诚……原来如此。

众才子只听了这几句,便微微地点了点头,这词意不错啊,这天香的友人,倒是极有才学的……

天香接着往下唱……: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这上一阙唱完,中间便有一个过门,倒是给了众才子回味的时间。

单只论这上阙的写景,那便已是极好的了。难能可贵的是,这明着写景,暗中却有情绪勾连,‘梦云’‘惊断’‘重寻’‘行遍’都在暗示词主人的心绪。

喻景以情,这是常用的手法,但能这么不着痕迹,又这么自然而然的,倒是少见。

只听这半阙,众人便知,这词只怕也是绝品……倒不知是谁人所作。听闻王少游等人与天香走得较近,只怕这词出不了他们几个。

大家心里想着这些,天香便已开始往下唱了: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好……”唱音落完。众人又回味了一番,始有人大声叫了起来。

众人心里都有杆称,诗词的好坏,他们心里自然明白……这词自然是好的,相较之下,就算自己在全盛的状态下,也未必会写出这样的思绪,赞声‘好’,那也当得起。

“不知这首‘永遇乐’却是何人所作。只怕这诗才词情,也是绝好的。少游兄,不会是你的新作吧。”

王少游连忙摆手。“哪里,哪里……这词却是极好的。少游可没有这份功力,自愧不如,自愧不如。”

王宇这话,倒是个大实话。这词一唱出来,大家都感有些无力,想去改动那词里的字,却始终找不出一个可以改的地方。只此一点,便可见赋词之人的老辣。

大家见王少游否认,再一听他说出自愧不如的话。细细一想,也真不是王少游的风格。再推想其他人,竟是想不出,这词可能会是谁做的,只好看向天香。

天香便轻轻一笑。无比神秘地说道,“便也是一位大才子……只是这位大才子,不肯显名,所以特意嘱咐不可外传的……今日,若不是苏公子到场。这词是绝不会唱出来的。现在冒冒然地唱了,还不知道那位大才子,日后会不会怪罪呢?”

林荣见天香这么说,心中不由一喜,这可是个机会。

心里一边高兴,今晚真是顺手,连天香都配合着自己,一边碰了刘建一下……

刘建倒是林荣身边的好狗,一点就明白,一碰就会意……

“是啊,苏兄。天香姑娘为了你,都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苏兄可不要让天香姑娘失望哦……”

刘建微微地笑着道,却把大家心思再度勾了起来。

众人便又旧话重题:说时间也差不多了,酒也喝了,曲也听了。便是砖头也抛了不少。总得有几句出来了吧……

苏三也不答话,站起身走到边上的桌前,拿起毛笔,这才对众人笑道:“盛情难却。便作一首,见笑,见笑……”

众人见苏三真要作了,都道,“不碍的,雅俗共赏嘛……”

便有人往桌边挤去。倒是王少游占了个好位置,站在了苏三的侧边。看样子,是要先一睹为快的……

他提起笔,沾饱了浓墨,略微思索了一番,便挥毫写了下去。王少游占了绝好的位置,当然是要有所表现的。因此苏三写一句,他跟着苏三的笔锋往下念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众人面色一变。

这诗的开篇,自然是点了刚才天香弹琴的事情,这足以说明,苏三这诗是即兴所作。

不过只这一点,当然不能让所有人变色。真正让大家变钯的,是这前二句的精妙。

这前二句一出来,众人嘴里不说,心里就品出了味道,所以才变了脸色。

锦瑟啊!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就有五十个弦啊。你可知每一弦每一柱都让我想念起与你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啊,这样的开头,这样的诗意……还真是骚包兼风流啊。如此好句,怎么自己就想不着呢……

苏三停了停,看了看众人的反应。

这首李商隐的诗作,用在这个场合,虽然不是非常完美,但是这首让后世人一读起来,就必然要默默复诵几遍的好诗,用在此情此景,倒也合适。

李商隐的这首好诗,在原意上已经不可考证,后世人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这样诗意并不很明确的诗作,倒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气质,因此他大胆地用来,倒也不必担心。只是其中几个字,只怕是要改一改的。

林荣与刘建并没有凑上去看,但是他们听到王少游只念了二句,便有些失色起来……似乎,这样的句子,这样的谋篇,不似一般人,可以做的出来的吧。

二人正变了脸。那边王少游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秦生。晓梦。迷。蝴蝶,蜀帝。春心。托杜鹃。”

在封朝的历史中,庄子变成了秦子,望帝也变成了蜀帝,为了应景,略作改动,还是有必要的。

好在这些典故,这段时间他看书的时候,倒还学到了一些,不致于让人动问,用得是什么典。

天香听到苏三作出这样的诗句,不由的脸红了红……

按照她的理解来看,这二句应该解释为:你我往昔的生活,便像那秦生梦中的蝴蝶一样,色彩斑斓,但那已成为一场迷梦;我就像那蜀帝,化作杜鹃,日日啼血哀鸣,迟迟不肯离去……

一开篇写锦瑟,便点明了是听到自己的琴音,才有了这诗的。可是这苏公子,为什么说出那‘思华年’的话?我们之间哪里有什么过去啊。这人可真会瞎想……

王少游接着往下念。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二名是紧承了上二句的,进一步表明诗作者的心意……是加强诗意的句子。

到了此处,最后二句就是要收关的了。

只是,收不收的了关,大家已经不在意了。在他们看来,能写出这样的诗作,收关,收一个好关,那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关键是,能收一个什么样的好关,这才是他们所期待的。

此时他们的心绪,早就不在什么考较苏三的心思上了,能写出这样的诗作,又岂是他们这样水平的人,可以考校的?

众人跟随着诗意,想着接下的最后二句,应当怎样来结束,才配得起这诗文中的那些个意思……心思倒像是被这诗吸引住了一般。

每天夜里,我都像那月下沧海中仙岛上的鲛人啊!泣出的泪水都化为珍珠。但你我往昔美好的生活,却是那蓝田山上,玉石生出的烟,遥遥可望,但不可即。

啧啧,这样的文意,如何收,才能收得好啊……众人紧张地看着苏三的笔。

苏三却稍停了停,抬起头看向天香。

第069章 入场诗之争(6)

天香脸一红,把头转向别处,不去看他。

他却突然一笑,似乎心中已有了收关之句。便低头提笔写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再也回不去了!这样的情感,如今追忆时才有,只不过当时相知相恋时,却是惘然了!

“啊。结束了?”王少游感觉心中荡起一层雾水,郁积在心中,许多情绪,被激了起来,再也不能散去。

苏三放下笔,轻轻笑道,“结束了……怎么?少游兄有好句可用。”

王少游一脸的苦笑,他哪里有什么好句……只是这诗就好像是猫爪,在他心里挠了一下,让人心痒的难受,这关虽收的极好,但是却解不了,他心头的痒痒。

这也是众人的感觉,偏偏这感觉,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众人把那诗反反复复,地诵读了几遍。越读,却越觉得失落落的,总觉得,有许多情绪无法排遣,好像这诗并不应该就这么完结一样。

大家都是青春少年,对于男女之间的情爱,本就是朦胧的感觉,一时间,便都被这诗,收了心神。现场再无出声,便是那质疑苏三不是‘鹊桥仙’作者的事情,都完全消了下去。

能即兴作出这等诗作的人,只怕‘鹊桥仙’那样的词,也不在话下吧。

和谐的空间,总归还是有不和谐的声音。

有人心服,却仍然有人不服。

刘建自言自语的地道,“倒是应景。只是这诗兴也起得太快了吧……”虽然是自言自语,但这声音大抵是所有人都有听得到的声音。言下之意,还是说苏三这诗,恐怕也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这话虽然有人不认同,但多少还是有人表示疑惑的。他们都是才子,都知道一首好诗,要想成篇,其实并不容易,似苏三这般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样子,不是没有,但那却是特例……有这样才情的人,还是少的,至少他们还没有见过。

苏三便只是笑了笑,既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