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迦太)-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可是刚过了五代十国,到了宋朝尚武风气就空前缺失了。

那个时代,大量的精英阶层进入军队,军队的素质很高,战斗力很强。

正所谓,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到了宋朝,创立了文武分途、以文制武的国策,文臣和武将的待遇差距很大大,直接导致武将地位低下,文人地位则高高在上。实行的军事领导体制往往文臣任正职,武将任副职。使得军人社会地位不高,军队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十分推崇,认为〃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也就是说潜在的反抗者变为拱卫朝廷的士兵,可谓一举两得。

北宋规定新兵入伍,即在脸部或手臂刺字,以标明军号,还可以防止士兵逃逸;因为官府可凭刺字逮人。

在士兵脸上刺字,宋朝虽不是首创,后梁残暴的皇帝朱温让人在士兵的脸上刺字,如果私自逃命,一旦被抓获则斩立决,但宋朝刺字成为制度。

所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伤”。有谁愿意在自己肌肤上刺字,“有不肖子弟从军,父老亲族而不齿之”一般人耻于从军,从军者大都是出身低贱的人,在当时的人看来士兵的地位和罪犯相差无几。

结果是,“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

宋朝贬武,始于皇帝提倡,后成为社会风气,以武为耻。

若是太平年月,这也没有什么。可是如今是乱世,如今必须要依靠武将打天下,依靠士大夫能抵抗住金军吗?

赵朴摇了摇头,金军打来,士大夫只有两个下场,一个是从贼,一个是自杀。

原本,他只是打算单纯的检查一下八字军的战斗力,可是王舞月那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下子点醒了他,是该以检阅八字军,从而提升全民的尚武精神了,可能会“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发生冲突,引动士大夫的反扑。

不过如今,赵朴已经不在乎了。

尚武之风消失,固然让华夏少去了军阀割据的危险,也使国防能力下降,时刻面临着民族危机。不扭转社会风气,崖山之惨然会发生的,后来明末一幕幕屠杀也会再次浮现。他输不起,一旦输了,输掉的将是百年国运。

…………

很快,八字军实战演习的消息传播开来,只要是有品级的官员,都可以前去观战。

随着这一幕消息传播,一些敏感之人隐约之间,似乎发觉了什么。

此刻中书令府邸,黄潜善有些胆战心惊,因为不久之前,他的侄儿被人打了,下面更是废了。当时他气愤至极,只想要拼命,找那个家伙算账,可是很快得到了消息,那个人竟然是皇帝陛下,顿时间愤怒变为恐惧。

在惶恐不安中,等来了这个消息。

“实战演习!”黄潜善心中思索着,“这是陛下重武的开始,看来又要重视武人了!”

战争的来临,让武人势力必然得到膨胀,想要压制武人势力,已经不可能了,唯有从中获取利益最大化。

黄潜善心中升起了不好的预感,心中思绪杂乱,理不出一丝的头绪,只能是前往右丞相汪伯彦的府邸。到了府邸才发觉,汪伯彦、范宗尹、赵鼎、杜充等人都是汇聚在一起。

朝堂内大臣都是汇聚一堂,有的是议和派,有的是主战派,平时间在朝堂之上,争吵不断,似乎要拼杀个你死我活。只是此刻,却是心平气和的汇聚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士大夫,不管是主和还是主战,都是士大夫内部纠纷,可以调和。而此刻却是士大夫与武人的对抗,没有调和的可能。

此时,汇聚一堂,讨论着八字军实战演习的问题。

“陛下,开始重武了!”

“我们安插在八字军的人数,有一半的人被丢了出来!”

“先是武备学堂,又是实战演习,陛下好大的手笔呀!”

“我们文人,多次想要插手八字军,却被陛下避开了。八字军,名为天子亲军,其实全是一群武夫,一旦对陛下不利,发生兵变,一切晚矣!”

在场的各个文人抱怨不已,这位陛下什么都好,就是太重视武将了,把他们这些文臣丢在一边,弃之不用,如何不让他们揪心!

而汪伯彦坐在那里,脸上也满是忧郁,有些搞不懂这位陛下的性格了,可是如今他是朝中士大夫的首脑,不得不开口:“陛下,这是要当神宗皇帝呀!神宗皇帝当今励精图治,想要当一代圣皇,于是任用王安石变法,而王安石性格执拗偏激,青苗之法多有害民之处;五路讨伐西夏,结果是屡战屡败,丢失了大片领土,十几万将士散血疆场!”

“陛下,这是要重蹈神宗皇帝的覆辙,我等皆为朝廷栋梁,当为皇帝扫清奸臣,还天地一个太平!”

汪伯彦大义凛然道,至于其中有几分真话,那就值得深究了。

…………

在应天府,暗流在涌动。而此时的金国却是进入了黄金时期。

随着金宋战争再向南扩展,金军已占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金太宗以元帅府统辖华北军政事务,左、右副元帅分掌两河地区,故时称“东朝廷、西朝廷”,完颜斡不离以右副元帅领燕京枢密院辖河北。完颜斡不离统辖河北军政四年中,得刘彦宗、张通古、赵元等原辽、宋官员的辅佐,府州县官署缺员,皆选汉人中勋贤有人望者任之。择良吏招抚境内避战乱保山砦者,使归田业,使得在战争中受到摧残的河北社会经济有所复苏。

一切都向着好的发展,原本危机四起,到处都是义军横行的河北,有了一丝和平的气息。

不过这时意外出现了。

因为一场打毬,引动了一个重要人物的死亡。

毯,是中空充气的皮球,“八片尖皮砌作毬,火中燀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毬是用杖来击的,因此,打毬又称击毬,击毬运动者是骑在马上,挥杖而打,并且分成两朋(队),设立两门、两孟(网),以球子打入对手的孟为胜。

打毬,实质上就是马球。

完颜斡不离是马球爱好者,喜欢打毬,玩得兴致勃勃,结果乐极生悲,中暑了。

在夏季中暑的人很多,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可能伴有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等等。夏季中暑者,很多很多,不过中暑死亡者太少了。

而完颜斡不离玩马球太过瘾了,结果打毬中暑而死。

Ps:感谢iceer74对宋朝财政问题的评论。此刻写书才知道,书到用处方恨少,需要查很多的历史资料。

第147章活人不及死人香!

狄青,北宋唯一的名将,却最为悲剧,

狄青受命于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广东。几次派兵征讨,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就在举国sao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之际,仅作了不到3个月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

出兵之后,大败敌军。班师还朝以后,论功行赏,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作了最高军事长官。然而种种祸患也就由此而生。

随着狄青官职的升迁,朝廷对他的猜忌,疑虑也在逐步加深。早在皇祐四年(1052年)狄青任枢密副使时,御史中丞王举正就认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右司谏贾黯上书皇帝,论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韩贽等人亦皆附和。在依智高纵横岭南,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狄青受命于危难,率兵出征之际,朝廷在欣喜之余,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监军,监视狄青。后因谏官李兑力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是不足法。”朝廷也迫于形势紧急才作罢。

到狄青凯旋还朝作了枢密使时,这种疑忌和不安达到了顶点。臣僚百官纷纷进言,不仅始终反对狄青作官者如王举正竟以罢官威胁,就连原来屡屡称颂狄青战功,誉之为良将的庞籍、欧阳修等人也极力反对任命狄青。

被后世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此刻却是扮演着秦桧的角色。

他有错吗?没有!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屁股坐在那一边,就是为那一边说话。

在他作了枢密副使之后,脸上仍保留着宋代军士低贱的标记——制字。宋仁宗曾劝他用药抹去,狄青回答说:“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说明他不忘本!

狄青出身贫贱,曾有谄谀附阿之徒附会说他是唐朝名臣狄仁杰之后,狄青并不为改换门庭而冒认祖宗,他说:“一时遭际,安敢自比梁公。”

在依智高败逃之后,有人曾主张报依智商已死,以此邀功,狄青却以为“不敢诬朝廷以贪功”。

就连力主罢免他的文彦博也称他“忠谨有素”。欧阳修在嘉祐元年(1056)七月上书请罢狄青,洋洋数千言,举不出一条得力罪证,反而称赞他:“青之事艺,实过于人”,“其心不恶”,“为军士所喜”,任枢密使以来,“未见过失”。那么罪名是什么呢?不得不假托虚妄的阴阳五行说,把当年的水灾归罪于狄青,说:“水者阳也,兵亦yin也,武将亦yin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爷因为狄青任官而显示的征兆。简直是无中生有,罗织罪名。

为什么如此急于除掉狄青呢?文彦博说得明白,就是因为“朝廷疑耳”。在文彦博请罢狄青时,宋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立即反驳“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理由太牵强附会了!

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来慢慢康复,如制诰刘敞上书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优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竟把狄青树为朝廷最大的威胁。在这种猜忌,疑虑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谣言纷起,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正长角,有人说狄青的住宅夜有光怪,就连京师发水,狄青避家相国寺,也被认为是要夺取王位的行动。嘉祐元年(1056年)八月,仅作了4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被罢官;但因无过,被加宰相衔,民间称“从士兵到元帅、从布衣到宰相”,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师。

到陈州之后,朝廷仍不放心,每半个月就遣中使,名曰抚问,实则监视。这时的狄青已被谣言中伤搞得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他都要“惊疑终日”,惟恐再生祸乱,不到半年,发病郁郁而死。这位年仅49岁,曾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却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

这就是文人的特点,不论是投降派,议和派,不论是新党、旧党,平时间都得不可开交,可是关键时刻总是能做到一直对外,于是后来岳飞也挂掉了。岳飞之死,与其说是投降派陷害,不如说是投降派与主战派联合陷害。

狄青生前,被视为朝廷的眼中钉,必yu拔之而后快,他含冤而死,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帝发哀,赠中令,谥武襄”。

当人活着的时刻,不肯给一点宽容,所谓的名臣,贤士,好似恶狗一般网络罪名,实在找不到罪名,就莫须有,就利用天象,总之搞死你不需要理由;可是死了之后,又会大肆吹捧,似乎是救世主。

理由很简单,死人退出了竞争,自然对死人是宽容的;而尊敬死人,往往比尊敬活人,更有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