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迦太)-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子孙后代与金国拼杀个不休,再次上演靖康之耻,不如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金国。汉朝能灭了匈奴,唐朝能没了突厥,我大宋为何灭不了女真。二十年灭不了金国,皇上愿意逊位!”

“我看是皇上胡说,皇位怎么能随意让与他人。我可没有见过那个皇帝逊过位?”

“久战必亡,当今官家好似汉武帝般好战,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民众疲惫,流民遍起,说不定我朝好似秦国一般二世而亡!”

“二世而亡,又如何?皇上说了,秦朝二世二亡,可是照样却匈奴七百里;隋朝两代二亡,可照样是干到了高丽,让突厥恐惧。后来的汉朝,唐朝,都是我汉人的基业,依旧是汉人当皇帝。若是能灭了金国,保全我汉人国柞,免于五胡乱华的苦难,就是我大宋亡了,也认了。即便是被乱臣贼子,篡夺了皇位,也胜过蛮夷纵横!”

各种言论夹杂着,越说越离谱,甚至涉及了一些敏感词语。

一些侍卫,有些忍不住了,可是赵朴还是稳坐钓鱼台,一点也不在乎。

赵朴极有滋味的听着,时而还发出笑声。

这就是宋朝,不以言论罪,只要不涉及造反,几乎不会有事。没有说会因为所措一句话,而脑袋落地;也不必担心兴起文字狱,祸及族人;更不必担心权臣压迫,随时迫害。

不以言论罪,给了言论自由,形成较好的舆论监督,使宋朝至始至终,没有犯下大错误

“陛下,岂能容这些书生胡说?”王舞月气愤连连道。

“那又如何?”赵朴哈哈笑道,“我是上前将他们砍成几片,还是抓到牢里!”

“那可也不能让他们这样胡说!”

“我朝最为民主,言论自由,不以言论罪?”赵朴笑道,“其实这样也挺好的,说说闹闹,可比看耍猴,有意思多了!”

“陛下……”王舞月还是有些不理解。

“何为民心?何为大义?大义所在,就是民心所在!”赵朴淡淡道,“没有权利不要紧,没有金钱不要紧,没有军队也不要紧,但是不能没有民心,没有大义,只要有大义,只要民心,一切都会有的!”

“只不过,大义民心,不在于那几千万汉人百姓,而在那不足一百万的士大夫,一百万的读书人,这些人才是民心所在,才是利益所在!”

“屁股决定脑袋,要知道屁股坐在哪一方,才能做好事情!”

“我们走!”

赵朴起身离去,有到了另一个酒楼。

就这样不断的走动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一些人眼密集之处,在书生聚集之处,舆论制造之处,传播之处。多数区域,都在议论一个话题,那就是迎回二帝。

有的则说,当今皇上不会迎回二帝,以威胁帝位;

有的说,皇上发下毒誓,二十年灭金,否则不入宗祠,灰撒长江;

有人说,皇上好似汉武帝,穷兵黩武,这是亡国之兆;

有人说,皇上宁可亡国,也要灭金;

有人说,皇上纵然武夫,致使武夫势力扩大,必将导致藩镇割据;

有人说,皇上宁可,藩镇割据,也要灭金,藩镇割据不过是乱天下,可是金人为祸却是灭天下;

有的说,只有议和,才有太平;

有的说,只有战争,才有和平。

一时之间,整个杭州开始了剧烈的舆论争锋。

没有刀剑拼杀,没有刀光剑影,可是依旧杀气逼人,不寒而栗。

第418章诏狱开始了!

商战、心理战、宫战、外交战、舆论战……

战场无处不在,战争时刻发生。

而此刻,杭州正在发生舆论战。

舆论战,不见鲜血,可是杀气依旧逼人。

身为帝王,要掌控三大权力,一是兵权,只有兵权在手,安全才有保障,才能随时镇压叛乱;二是掌控财权,只有掌控财权,才能养起军队,才能应付各种意外,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万万不能;第三,则是舆论权,掌控说话权。

在某种程度上,舆论权,超过了兵权,财权。

很多时刻,除了开国君王之外,皇上很少直接掌控军队,对军队控制力很低;除了开国君王,很多君王也是失去财政权,被臣子们架空,国库空虚。

可是,一旦掌控了舆论权,即便是军队脱离掌控,一些将领也不敢造反;即便是没有钱财,也可以收刮而来。

自从赵朴当了皇帝后,极为重视舆论权,试探掌士绅喉舌,对底层百姓们实行洗脑,对中层士绅们进行欺骗,对大臣们进行改造。就好似搞市场营啸一般,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阶层,说着不同的话,为的就是贯彻抗金方针。

而舆论,主要有两个两个来源,一个是主流的媒体传播,比如邸报、告示;一个来源是非主流媒体,如酒楼、青楼等,人群汇聚处,传播来的谣言。

而有时,谣言比主流媒体。更加容易传播,更加容易取信于人。

在很多时刻,百姓们宁愿相信谣言。也不相信政府说得话。

为了掌控舆论,统一思想,创立了报纸,控制了主流媒体;但是仅仅是这样还不够的,这年头没有汉语拼音,又没有简体字,识字率很低。多数群体都是文盲,他们更容易相信街头的谣言。

若是简单的认为,掌控了报纸。就掌控了舆论,那就是大错特错。

而军情司和内卫,主要是为了控制这些非主流媒体,及时掌控这些谣言的传播。

而随着这场舆论战的开战。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也是随之揭开,当然其中可能有错误,可能有冤假错案,只是他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冤假错案。

看着书桌上的情报,赵朴不断的分析着,脸上露出了冷笑,“牛鬼神蛇。都出来了,看来又要打清洗一把了!”

“舆论战。最后的胜利者,不是说能说,而在于谁掌控枪杆子!”

“看来,秦桧还是精明的,没有在此刻出来搀和一把!”

“杭州,要见血了!”

赵朴轻轻吸了一口气,觉得心情有些压抑。

一直以来,赵朴都是对士大夫们保持容忍克制,觉得这是战争时期,最好是团结一致,一致对外,只有团结才能更好抗金。只是在追求团结的时刻,忽视了打击牛鬼神色。

赵朴觉得不断洗脑,不断的统一思想,又是不断的打击金军,不会影响大局的。

可是他还是忽视了,轻视了那些牛鬼神蛇。

这些牛鬼神蛇不断的试探,不断的试探底线,此刻更是玩起了舆论战。

一旦二帝回来,那时又不知道会闹腾成什么样子!

“果然给上二分颜色,就要开染发,不搞清洗,不砍人,你们就不舒服!”赵朴咬牙切齿道,“既然说服不了,那就彻底消灭吗?死去的敌人,才是好敌人;死去的政客,才是好政客!”

赵朴很伤心,他从来不想砍人,尤其是砍杀宋朝臣子,这没有意义。

不管怎么说,这些宋朝大臣,都是他的打工仔,都是他的员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没有疲劳也有汗水。只是有时候,不得不动手,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屁股决定脑袋,屁股坐在那一边,就要为那一边说话。

政治斗争,无关乎正邪,无关乎对错,只关系利益。

只要是利益受损,哪怕是邪恶的事情,照样要做;只要是利益受损,谦谦君子也会化为噩梦。

无关乎节操,只关乎利益。

“诏狱开始!”

赵朴说道,说完之后,好似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微臣遵旨!”

内卫首领赵大起身离开,没有皇上的旨意,没有明确的命令,但是他知道他该做什么。

那时,皇上还是十三皇子,是仪王殿下,那时他是侍卫,要负责处理好琐碎事情;如今,皇上是天子,有些事情只能想不能做,而这些不能做得事情,需要他去做。

…………

杭州城,是大宋的政治中心。

自从赵朴暂时定都杭州之后,就一直处在稳定繁荣当中,是人间天堂。

闲着无聊读书人,总喜欢一轮时政,正所谓忧国忧民。此刻围绕着迎回二帝,围绕着北伐,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而一些势力也随着卷入,引导着趋势。

读书人,年轻时多是热血、冲动,自以为是,认死理。

这是他们的最大优点,为了理想而不惜生命,九死而不悔,是最好的洗脑对象,是改革变法的中流砥柱,是清扫旧阶层,打击守旧派的主力;

而这也是他们最大的缺点,漠视他人意见,轻视生命好似草芥,为了理想忽视现实,极易受到他人蛊惑,最容易受到野心家利用,经常被当作炮灰。

在这场舆论战中,这些读书人就被当作了炮灰。

随着谣言的传播,一些老油条明显感到局势不妙,开始退后,只有这些傻乎乎的读书人还冲在前面。

直到诏狱开始!

直到近卫军开始进程,封锁杭州,实行军官,全城戒严,禁止百姓在城内走动,开始大肆抓捕读书人,抓捕一些官员,抓捕一些叛党,一些人才警觉,只是这时已经晚了。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所谓的,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不过是说说而已,谁若是当真,谁就是傻子。

这一刻,帝王出现狰狞!

“我是冤枉的,你不能抓我!”

“我是读书人,你不能打我!”

一些聚会的读书人,想要反抗,可是很亏引来了棍棒,还有绳索。管你书生叫嚷得再厉害,都是棍棒侍候,都是绳索捆绑。

而一些官员,也被逮捕,关押到了大理寺。

这些进城的近卫军士兵很文明,没有刀刀剑,都是棍棒,还抱着布条,只会伤人,却死不了人。近卫军中,很多是读书人出身,只是加入了武备学堂,成为了武备学堂一员。近卫军多数军官,都是读书人出身,可是此刻逮捕起读书人,一点也不留情。

只因为,皇上说了,杭州城内出现了乱党,勾结金军,想要对大宋不轨。很多书生,遭到了蒙蔽,此刻要逮捕;一些情节严重者,要严惩;一些勾结深刻官员,要流放……

顿时间,风声鹤唳,风雨欲来,整个杭州进入了寒冬腊月!

ps:修改了许久,删了几次,终于写出来了。

第419章清洗的五月

这一事件,叫做流血的五月。

这一事件,又称为清洗的五月。

公元1133年,宋朝兴武八年,在奸相秦桧的蛊惑下,皇上发动了命令,清洗大量的臣子,逮捕了大量的读书人,牢狱为之满,不得已,军营中设置牢狱,号为集中营。

集中营,集中处理者也!

后世的史料,如此记载道。

历史,是相对真实的小说;小说,是相对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早已被隐藏,只留下不真实的历史,只露出真实的一鳞半爪。

自从宋朝建国以来,对文人极为宽容,很少出现针对文人的事件。所谓的民主,所谓的宽容,更多是没有触犯底线而已。一旦触犯了底线,镇压起文人,一丝客气也不留。

此时,杭州城,一片人心惶惶,无声的恐惧在扩大,好似金军进城一般!

仅仅是一天的时间,整个杭州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近卫军开始接管城防,全城开始戒严,然后开始在一些闹市,一些舆论密集处,大肆的抓捕文人,或是官员。而进城的近卫军,很是文明,没有带着刀剑,只是带着木棒绳索,不服气的,打上一顿捆人;服气的,直接捆上就走,免得打上一顿。

整个杭州城,顿时间,鸡飞狗跳,好似十万只鸭子在乱飞。

整个杭州,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