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名字,就是内阁大学士苏芳。
  苏芳忍不住诧异的抬眸。
  他不知道陈凯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凯之这时笑道:“点了名的,都出班来,朕要看看。”
  苏芳倒是心里有些不安,可随即又想,这又如何呢,于是索性上前,躬身道:“臣在。”
  接着老宦官又唱喏道:“礼部尚书王坚。”
  礼部尚书王坚笑了笑,也凛然站了出来,他昂首阔步,似乎也明白,为何陈凯之叫自己出班了。
  “臣礼部尚书王坚,在!”
  陈凯之面上的笑容渐渐淡了一些,目光落在这王坚身上,直直的看着他,似乎要将他这个人看透,看穿。
  一时大殿静得可怕,几乎落针可闻,每一个人,都静静的听着。
  老宦官又道:“鸿胪寺卿刘占。”
  “臣在。”站出来的,是一个看似忠厚的人,他气定神闲,徐徐的站出来,走到了王坚的身后。
  “兵部侍郎张宽、刑部右侍郎何锦、户部钱粮主事曾业、五军都督府右都督王文正……”
  一个又一个名字。
  有的人,被点出来,似乎没有出人意料,因为他们方才时,就已在文楼里表明了立场了。
  可也有的人,显然今日并没有发言,却依旧被指名道姓的点了出来。
  三十七个人,这每一个人,无一不是朝中的大臣,每一个人,都算得上是身居高位,牵涉到的,不只是内阁,还有六部,有九卿,也有一些武职,甚至是一些皇亲国戚。
  陈凯之身子微微后仰,露出肃然之色:“诸卿可知道,朕为何要将他们请出来?”
  众臣一个个默然无声,没有人敢回答。
  陈凯之便嘴角微微一抽,露出一抹冷笑,旋即便一字一句地说道。
  “没有人知道?还有大家都心如明镜,可是呢,却不敢说?好,有人不敢说,想来,苏芳苏大学士是个胆子不小的人,苏爱卿,你来说罢。”
  苏芳徐徐上前,定了定神,道:“臣不知。”
  “你不知?”陈凯之反诘,眉头挑得高高的,冷冷的看着他。
  苏芳却显得很镇定,心平气和的道:“臣所不知的是,臣既为内阁大学士,理应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为朝廷出谋划策,为君上谋国,可臣的一言一行,俱都是为国为民,所以臣实在不知道,陛下为何将臣叫出,还对臣……而言相向。”
  他的话,堪称是滴水不漏。
  陈凯之都差点为他拍手叫好了,这个老狐狸真是有一手,嘴角微微一扬,他便笑了笑:“你的意思是,即便是和叛贼议和,也是谋国?”
  “外头流言蜚语,臣不敢忽视,臣也是为了社稷着想,是万不得已罢了,何况,臣只是建言,听与不听,在于娘娘。”
  他的话,倒还真是颇有道理,是啊,他只是建言而已,难道朝廷不该广开言路吗?何况,他乃是内阁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发表自己的看法,又有什么吧不可以呢,若是连他都没有资格,那么这个世上,还有谁有这个资格。
  再者,他的建言固然有可以指责的地方,朝廷也可以选择不予采纳,可若因此而治罪,这就太过分了。
  “陛下乃是圣主,想来,是不会因言治罪的。”似乎,苏芳还觉得不够,所以最终,又笑吟吟的添加了这么一句。
  这句话,听在陈凯之耳中,却成了赤裸裸的讽刺。
  显然,这是对陈凯之说,陛下,我没什么错,你能奈何呢?


第892章 铁证如山
  可能在后世之人眼里,君权是独一无二,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冒犯的。
  可实际上,任何一个皇帝的权力,虽是口口声声受命于天,却都来自于臣民。
  当臣民们对你深信不疑,将你视为君父时,那么这个权力,便可畅通无阻,自这洛阳的正德殿,可在一月之内,影响到千里之外一个小小的村落。
  即便是天子,也为无数的利害关系所束缚。
  譬如言论。
  譬如堂而皇之的道理。
  譬如大臣们错综复杂的关系。
  譬如宗室。
  这个世上,从不曾有人可以随心所欲,除非你已什么都不在乎了,否则,你即便是动怒,也得憋着,即便你是真龙,也得盘着。
  就如苏芳,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其实许多人都听出了他对君上的冒犯,可他的话……没有错!
  他完全是为了大陈朝的安危,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
  难道你陈凯之去送死了,他们还要带着一群人去送死不成。
  明智的选择便是迎接那位皇帝。
  所以他凛然无惧,难道就因为自己的建言不入陛下的耳朵,陛下就可以惩罚吗?
  这样的君王,和昏君又有什么分别?
  那么大不了,就挂冠而去罢,都到了这个份上,似乎继续留恋这内阁大学士之位,似乎也没有了多少意思。
  陈凯之却显得极耐心,高高的面南而坐,让陈凯之这时明白,为何古代的君王为何如此了,因为唯有坐在这里,底下的群臣才可以一览无余,他们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反应,都可尽收眼底。
  陈凯之心知,今日这场“君臣之辩”,本质上,并不只是陈凯之和苏芳之间的仇怨,这一幕,宛如一场戏,每一个人都在试探着天子的深浅。
  倘若陈凯之恼羞成怒,面对苏芳大声咆哮,痛快倒是很痛快了,甚至来个直接拖出去砍了,似乎也很解恨,足以让人生出忌惮之心,可陈凯之也明白,后遗症也会非常明白,因为这样快意恩仇的言行举止,对于百官和臣民而言,只会令其生出忧心。
  可若是陈凯之默不作声,任这跳梁小丑如此,那么君权就不免要遭受动摇了。
  陈凯之抚弄着案牍,一双眼眸浅浅眯着,看着苏芳,目光露出渗人的寒意,可他那张清绝的面容却是露出心平气和之色,他嘴角浅浅一勾,淡淡道。
  “是吗?只是因为如此?可是,朕却得知,苏卿家和关中有联系,早就和关中有过私下的媾和,苏卿家,朕说的对不对?”
  此言一出,殿中依旧是死一般的沉寂。
  陛下没有选择动怒,可见陛下即便如此,还保持着理智;可与此同时,陛下却抛出了这个罪证,意义就不同了。
  你苏芳可以提意见。
  但是你私下和乱党媾和,这就是叛逆了。
  听闻陈凯之的话,苏芳的脸色微微一愣,一双眼眸转动着起来,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听到的。
  可是,他知道这个是真的,陈凯之是掌握了证据,因此他心头一震的同时,内心却是极快的计算起来。
  自己有什么把柄吗?
  不,不应该的。
  在此之前,苏芳确实和关中的杨家有过联系,只是这个联系,极其机密,即便是书信往来,过手之人,也不超过三个,这三个人,无一不是心腹中的心腹,断然不可能有背叛自己的可能,即便是锦衣卫和明镜司,也绝不可能知道这些内幕。
  既然如此,那么陛下何以说出这些话来?
  除非……
  这陈凯之是在故意试探自己。
  不错。
  想到这里,他心中大定,却是气定神闲的,朝着陈凯之徐徐开口说道。
  “陛下,臣乃内阁大学士,如何会和乱党媾和,臣赤胆忠心,对陛下绝无异志,陛下此言,对臣而言,实是诛心,倘若陛下如此信不过臣,臣心痛如绞,莫非陛下要臣以死明志吗?”
  他这话,说的可谓是悲愤。
  就差将自己比喻为比干和魏征了。
  表面上是顺从,可实际上,却一副陛下想要如此栽赃陷害一个忠臣,那么,臣宁愿去死,也不肯受此侮辱了。
  现在,陈凯之只剩下两个选择,要嘛是你要死就去死吧,几乎可以想象,这一句出来,会有多少人兔死狐悲,又有多少人,认为陛下此举,竟和商纣王没有分别。
  而另一种选择,则是陈凯之立即虚心认错,表示自己不过是失言,请爱卿不必介意。
  当然,诚恳的说出这番话,倒是能令人欣慰,可这对陈凯之的威信而言,打击却是致命的。
  陈凯之没有动怒,依旧是笑了,一双眼眸越发认真的看着苏芳,眉头轻轻挑了起来,淡淡开口说道。
  “是吗,卿家认为这是诛心,那么,又为何还要勾结杨氏?”
  依旧还是死咬着这不肯撒手。
  苏芳一点也不惧,而是正气凛然的道:“臣若勾结杨氏,天诛地灭!”
  此时连陈凯之都不得不佩服苏芳这等老油条的厉害了。
  无论是到了什么份上,他永远是一副赤胆忠心、仗义执言的样子,永远都是一副忠臣附体,好似只要陈凯之对他稍有一点斥责,都会成为昏君一般。
  这样的真是厉害,让人都不敢轻易对付了。
  那这只是旁人而已,他陈凯之却是不怕的。
  陈凯之依旧笑着,一双璀璨的眼眸透着得意之色:“朕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苏芳听罢,微微皱眉,他心里百般的想着,陛下何以如此认定呢,他不可能会有什么真凭实据,这一点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小心,他断无可能露出任何的马脚。
  所以他依旧一副赤胆忠心的模样,正色道:“陛下若是不容臣,臣愿引颈受戮,可陛下斥臣不忠,臣万万不敢接受,臣愿请死,亦不愿受辱!”
  到了这个时候,却听啪的一声。
  这一声实是干脆,而且过于突兀,以至于让百官纷纷抬头,朝着声源处看去。
  却见陈凯之狠狠的拍案。
  而陈凯之的手掌,何止有千钧之力,以至于这御案,竟是承受不住,咔的一声,竟是断为两截。
  龙颜震怒,任何人都可以自陈凯之的眼中,看到杀机,这重重杀机在眸中闪烁着,令人心生寒意。
  苏芳想要议和,固然许多人不认同,可他毕竟是内阁大学士,却因为如此,陛下却认为他与乱党私下媾和,这便是要杀人的大罪了,如此,难免令人认为,陛下的行为有些过分了,不合礼法。
  现在见陛下怒不可遏,竟是长身而起,一身杀气,满面冷笑,许多人心里发寒。
  苏芳则抬眸,凝视着陈凯之,都到了这个份上,即便此刻求饶,也没有了意义,他这等老油条,深知今日他与陈凯之之间有越多的“争执”,反而到了关中,说不准越得信任。
  陈凯之却是冷笑:“那么,你来告诉朕,这一封书信,是怎么回事?”陈凯之说着,直接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啪的一声,丢在了殿下。
  那书信犹如落叶一般在空中飘荡了一会,便落在了地板上,落在了众人眼前。
  书信……
  果真竟是一封书信。
  满殿哗然起来。
  原来大家以为,陈凯之只是想要借机除掉苏芳,可现在……竟没来由的有了书信……莫非……
  苏芳也是一愣,他倒没有大意,而是疾步上前,捡起了书信,这书信……竟是如此的面熟。
  他身子打了个颤,面上露出极古怪之色,随即取出了信笺,一打开,他脸色瞬间的苍白如纸了。
  这封书信,何止是面熟,简直是太熟了。
  因为这封书信,本就是自己所写的。
  里头虽没有什么太多犯忌的话,却有不少,都是对杨氏的寒暄,虽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用词也是模棱两可,可这封书信,本就是在关中叛乱之后发出,下头还有日期,这关中杨氏,已经被列为了叛贼,自己无论写出任何书信,都不合适。
  苏芳的瞳孔收缩,不可置信的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