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7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的皇上,回来了!
  所有人第一个反应,是狂喜。
  回来了吗?
  或许直到这时,大家才意识到,大陈已离不开陈凯之了,而他们,更离不开陈凯之。
  只是……
  随即,又一个念头,扑灭了他们的狂喜。
  怎么可能?
  陈贽敬皱着眉:“南门的守备,不是已经开门迎贼了?这是不是他故意要麻痹我们?倘若陛下回来,为何一点动静没有,且不说,陛下带兵出关,与胡人决战,六十万胡人啊,若是不歼灭胡人,如何能安全回到关内?胡人的马快,逃,是逃不进关来的,而且,事先已有许多消息证明,陛下已经凶多吉少,陈军也已大败。”
  众人的心,一下子落到了谷底。
  赵王殿下说的不错,陈军大败,那么就算陛下还幸存,又怎么回来呢?
  陈贽敬忧心忡忡,继续道:“就算陛下当真带兵回来,那么……外头有数十万的楚军,势必要进行决战,楚军的动向,一定会改变,可是昨日下午的时候,本王亲自巡城,城外的楚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即便是陛下是夜里袭击了楚军,可外头数十万楚军,一旦开战,怎么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安静到如此的地步,可见楚军是老神在在,而不歼灭楚军,如何带兵入城?”
  这一个又一个的疑问,让所有人最后一丁点的希望俱都扑灭了个干净。
  赵王殿下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若是当真有动静,城内怎么着,也能有所察觉。
  毕竟是在城内和城外对峙,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陈一寿苦笑道:“那么赵王殿下的意思是……”
  陈贽敬叹了口气:“唯一的可能就是,楚军入城了,京兆府的消息没有错,而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尽快拿下整个洛阳城,还有整个洛阳宫……”
  众人深吸一口气。
  却在这时,殿外……竟传来了马蹄声。
  这是真正的马蹄声。
  毕竟宫中铺的乃是铜砖,而马蹄踩在铜砖上,声音格外的清脆。
  哒哒……哒哒……
  从马蹄声判断,骑着马的人,颇为急促。
  所有人面面相觑,乃至于陈贽敬脸色都已煞白,该来的,终于来了……


第1032章 宾服四海
  每一秒,都很长。
  许多人甚至在想,当楚军进入这座正德殿的时候,那么,大陈也即将要彻底的玩完,这个世上,再没有大陈了。
  陈贽敬脸色苍白如纸,心里只是哀叹,想不到到了最后,自己竟要眼睁睁的看着,大陈的社稷,即将在自己的眼里毁灭。
  那马蹄声更近了。
  猛地,马蹄声止步。
  接着,有人下马,便是那令人窒息的脚步声,脚步很稳,守候在外的宦官的声音传来:“见……见过陛下……”
  是大楚皇帝?
  慕太后已是万念俱焚,一双凤眸,死死的凝视着那殿门。
  殿门处,逐渐出现了一个阴影,有人挡住了殿外的太阳。
  下一刻,便见一个人按着腰间的剑柄,徐徐走了进来。
  慕太后看着来人,先是有些炫目,她想尽力保持着自己的威严,可在下一刻,她脸色却是一滞,竟是一下子,浑身再没有了气力。
  是自己眼花吗?
  亦或者是在做梦?
  似乎除了做梦之外,慕太后已无法去解释眼前的一幕了。
  来的这个人,身子并不壮士,甚至显得有些纤弱,可他一副铠甲,却又是英姿勃发,尤其是那一双眼眸,带着一种锐利,犹如一柄出鞘的剑,锋芒毕露。
  他的面庞略显的黝黑了一些,显得消瘦,显然,他此前一定在外奔波了很久,没少经历风餐露宿,只是……这个人……慕太后化成灰也认得。
  慕太后的娇躯颤抖了一下,依旧还是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个人。
  而殿中,已是混乱了起来。
  是陛下……
  是陈凯之。
  是一年前,从洛阳出发,自此再无音讯的皇帝陛下!
  而陛下显然在现在看来,比之御驾出征时,面貌显得有些不同,脸上多了几分菱角,更显伟岸了一些。
  可是……
  怎么可能……
  有人尝试着想要擦一擦自己的眼睛。
  有人眼睛呆滞。
  而陈凯之一笑,这笑容,显然许多人记忆犹新。
  陈凯之上前几步,拜向慕太后:“儿臣见过母后。”
  “……”
  沉默。
  一种死一般的沉默。
  慕太后张大着凤眸,想使自己看的更清楚一些,耳朵支着,似乎害怕方才听到的话是错觉。
  她呆了很久。
  陈凯之便又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儿臣此去,有一年之久,这一年来,定是让母后受惊了,儿臣万死!”
  呼……
  终于……慕太后方才知道,这不是做梦,她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徐徐的走近,到了陈凯之的面前,伸出手,轻轻的摩挲着陈凯之的面庞,凤眸死死的盯着陈凯之的眼睛,良久,她道:“是皇帝?”
  “是儿臣!”陈凯之斩钉截铁的道。
  慕太后娇躯又是一颤,张敬忙是上前,搀扶住她,这动作太大,藏在袖里的那一小瓶鸠酒便落了地,瓷瓶摔了个粉碎,可现在,张敬顾不上了。
  慕太后眼里有些模糊,陈凯之也顺势将她扶住,心里既有激动,也显得惭愧。
  “那么……胡人……胡人……”慕太后依旧还是有些不信,想要寻找答案。
  陈凯之淡淡的道:“臣在关外,与胡人决战,幸赖三军将士们用命,痛击胡人,胡人溃败,自此,关外三百里,再无胡人踪迹,于是收复关外,而西凉臣服。”
  无数惊讶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传出。
  陈贽敬已是豁然而起,灭胡……胡人……竟是生生在款旷野上,被陈军击溃了。
  这……恐怕是自先汉以来,前所未有的战绩吧。
  何况,还是以少胜多,亦寡击众。
  “那么……楚军……”
  陈凯之笑了笑:“楚军已归顺,项正也已正法!”
  许多人脸色骤变。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过细细想来,陛下理应不可能骗人,且不说陛下的身份,倘若自己是楚人,突然陈凯之带着凯旋而归的军马突然出现在洛阳附近,第一个反应,怕也是觉得神兵天降吧。
  毕竟……能杀回来,就说明胡人已被歼灭,而能歼灭胡人,谁还有信心与之决一死战呢?
  再者,楚人本就是不义之战,若是顺风顺水倒还罢了,一旦出现了陈军的主力,那么……势必要崩溃。
  陈贽敬不由深吸一口气,拜倒在地:“吾皇万岁!”
  楚军已经完了,那么,就意味着楚国也已完了。
  而如今,西凉已经臣服,大陈不但夺得了关外广大的区域作为腹地,甚至便连楚国,也有兼并的可能,天下已占据了一半,此时如日中天,那么……接下来会如何?
  陈贽敬惊讶的是,不但大陈的社稷保住了,这列祖列宗们都无法完成的天下一统,竟已是水到渠成,多则十年,少则一两年,各国绝不可能幸免。
  因为这平衡已经彻底的打破了。
  倘若说此前,他对陈凯之虽是臣服,可毕竟还不至于有什么敬仰之心,更多的,只是觉得陈凯之既已称帝,且还放了他一马,那么,保持这个现状,对大陈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可现在……他是彻底的心悦诚服。
  陈一寿也错愕的不知说什么是好,忙是拜倒,这满殿的大臣,顿时都是庆幸无比,纷纷道:“吾皇万岁。”
  慕太后竟还是有些乱,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也不由大笑起来。
  陈凯之笑吟吟的扫视这殿中,其实此番回宫,这满朝文武是什么人,他心里大抵都有数了,都说人心隔肚皮,即便是有锦衣卫,也未必能真正猜到一个人的本性,只有在这危难之时,自然会出现如那张环言一般的贰臣,当然,也少不了来这殿中,决心与国同休的忠臣,也有许多人,选择了沉默,他们躲在自己的宅邸里,既不愿去迎楚人,却又想要明哲保身。
  陈凯之道:“都平身吧,不必多礼,现在,朕和诸卿,还有许多事要做,朕已命楚军南下,夺取楚国,除此之外,也已派人前往各国游说,天下分立了太久,是该一统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诸卿……”陈凯之和慕太后对视一眼,先搀她坐下,随即才坐在了御椅上,环顾四周:“朕欲宾服四海,还要有劳诸卿襄助!”


第1033章 过眼云烟事
  这殿中文武百官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
  却很快,他们冷静了下来。
  接下来,只怕又要上演秦灭六国的一幕了。
  此后,会有多少事会发生,又将需要商讨多少事呢?
  陈一寿细心的听着陛下的每一句话,心里反复的咀嚼,他甚至觉得,陛下命楚军南下攻楚,命蜀军回蜀,命越军回越,实是一招妙棋。
  若陈军攻打各国,势必会引发巨大的反弹,而用各国之力降服各国,实是再好不过。
  陈一寿也万万想不到,自己竟会走在这大潮中的风口,原以为,他不过是大陈的内阁大学士,再过几年,便该告老还乡,可现在,他却明白,五百年来的一场大变局,将会在自己任上发生。
  洛阳城已经安定了下来,各州府又归于平静。
  其实对于无数的军民而言,他们求的,不过是一个太平盛世罢了。
  当今皇帝,能给予他们的,便是这等满足感,很快,自楚国的捷报便已传来,梁萧带兵入楚,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遭遇任何的抵抗,兵临楚国国都之下,楚国皇太子率文武百官开城出降,随即,便被梁萧送往洛阳。
  陈凯之当即敕命梁萧为候,对楚军的将士,也俱都有所奖掖。
  陈军灭胡,本已得到了巨大的声望,而大陈皇帝对楚军信任有加,命其破楚,甚至没有派出监军,并且给予了赏赐,这足以令楚人上下都明白,这位天子对楚人一视同仁,并没有太多的提防和防范,于是,降者无数,楚国各州府的官员,几乎还未等楚军或者是陈人安抚使者到达,便已改旗易帜,宣布效忠大陈了。
  蜀人和越人都在观望,尤其是对蜀国皇帝和越人天子而言,他们显然是焦虑的,军马回来了,可带来的消息却是可怕,甚至还想说服他们动身前往洛阳,这分明……是彻底的向大陈臣服,没有人愿意做亡国之君,对于蜀国皇帝和越人天子而言,即便他们的国力并不鼎盛,却也明白,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道理。
  他们焦灼不安的在观望着,直到楚人望风披靡,彻底的被大陈所兼并,二国的内部,却已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方面,是陈军的强大,已足以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若是顶住压力,宁死不降,则相当于豪赌,降了,还可以做安乐公,而负隅顽抗,则可能是死无葬身之地。除此之外,大陈朝廷对于楚国百官的厚待,也做了榜样,至少,蜀国和越国内部的世家大族,甚至是庙堂上的文武百官们,似乎已不再愿意为天子和陈军拼个你死我活了,数之不尽的书信,偷偷的带到了洛阳,有人向陈凯之汇报国内的情况,有人表达着对陈凯之的仰慕。
  而对皇族而言,他们并不是不明白,此时已到了万分危急之时,国内离心离德,而境外随时可能大兵压境,拿什么去抵挡,又凭什么去抵挡陈军呢?
  终于,两道奏疏送到了洛阳,这两封奏疏最有之处就在于,这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