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文豪-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6章 程奏入宫
  也难为陈德行这火爆脾气,刚才在陈凯之暗暗的示意下,倒是一直没有吭声。
  现在却再也忍不住了,陈德行气呼呼地道:“凯之,现在可怎么办才好,你当真给他们炼制什么伟爱屁?这……可就是通贼了啊,哼!本王若是有朝一日能出去,定要将这些恶贼杀个片甲不留。”
  可陈凯之却只是安静地盘膝坐下休息。
  陈德行像是突然想了什么,激动地上前道:“方才那狗贼伤你了吗?伤在哪里了?”
  “殿下……无碍的。”陈凯之心平气和地道。
  “哎!”陈德行却是跺脚起来,急躁地道:“你怎的一点都不急!”
  陈凯之勾起一丝苦笑,道:“急有什么用?不过至少暂时,我们的性命是无碍了,至今那所谓的VIP,不过是学生糊弄他们的罢了,对这种铤而走险的恶徒,无论是装好汉还是痛哭流涕的求饶,都是没有用的,唯有以利诱之。殿下,先冷静,我方才说那些话,便是要争取时间,想必这时候,殿下的几个侍卫已经察觉出殿下走失了,用不了多久,官府和王府就会开始搜查,殿下静候就是。”
  竟陈凯之这么一说,陈德行这才舒了口气,却还是骂骂咧咧:“这些人,真是目无王法……”
  陈凯之反而是倦了,他清楚,无论如何痛骂,都不会改变这个现状,自己来到这里,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容易,都一直努力地活着,这一次,虽是惊险万分,他依旧要好好活下去。
  拖延时间,静候官府搜查,这固然是他的一个谋划,可是陈凯之深信,这些盐贩能够盘踞这么久,未必没有足够掩护自身的办法,所以……他决不能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别人的身上,可是,他又该如何安然脱身呢?
  眼下,若是再不谋划,并不是长久之计,精盐的制法,迟早要被这些盐贩套走,而那所谓的超级至尊VIP盐王,不过是自己的噱头而已,可一旦他们发现自己是在故弄玄虚,便就是杀人灭口的时候了。
  该怎么办呢?
  借着自天窗洒落下来的点点星光,这星光映入了陈凯之的眼眸里,这个身在黑暗之中的少年,眼中光彩生辉。
  ……
  一匹快马,直接自紫薇门入了洛阳城。
  紧接着,急报火速送到了通政司。
  通政司里,则立即转呈入宫。
  用不了多久,朝中数个宰辅与重臣便被诏入了宫墙。
  消息,大家已经事先得到了。
  因为在奏报的同时,金陵的许多私信也早已快马通过了快驿送来。
  姚文治一双浓眉深深拧起,显得忧心忡忡,在入宫的途中,恰好遇到了北海郡王陈正道。
  陈正道瞥了姚文治一眼,笑吟吟地道:“姚公……”
  姚文治面带倦色,却还是上前行礼道:“殿下如何入宫了。”
  陈正道道:“太后传召,却不知为了何事。”
  姚文治若有所思,只略略点头:“噢,娘娘只怕久等了,速去觐见吧。”
  等到了紫薇阁,只见大陈在京的文武重臣都到了。
  除了大司空姚文治,还有大司马张芬,赵王已坐在太后的下侧,北海郡王带着几分和气淡笑地站在赵王的下首,除此之外,更有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以及内阁秘书监里的几个翰林官。
  太后端坐,凤眸扫了众人一眼,她伸出手,抵着银牍,道:“金陵的奏报,给卿家们都看看吧。”
  边上的宦官,便小心翼翼地捡起奏报,正待先要给赵王过目。
  赵王却是含笑,摆了摆手道:“本王就不必看了,此事,本王已得了消息。”
  宦官便将奏报传递到了北海郡王的手里,北海郡王笑着道:“小王虽耳目不甚灵聪,却也略知奏报里是什么消息。”
  太后听罢,也只是抿嘴一笑,道:“两位卿家的消息,还真是灵通,竟比急奏还快一些。”
  赵王无声地笑了笑。
  北海郡王陈正道则道:“娘娘谬赞。”
  其他人各自看了奏疏,姚文治一看之下,却是顿时大惊失色。
  金陵盐贩当街杀人,死伤数百。
  若是寻常地方,穷乡僻壤之地,出了这等事,其实倒也不至于让姚文治如此的震惊,因为穷山恶水出刁民,那里的百姓野蛮,这是常事,可事发地点是金陵,却就全然不同了。
  金陵号称南都,是洛阳、长安之后的第三大城,那里不但是江南的经济和政治中心,最重要的是许多使节的停驻地。
  这一次,几百个逆贼,光天化日之下作乱,杀了这么多的人。
  可是朝廷的官军呢?居然让这些可恨之辈轻巧地全身而退,这是何等有失体面的事!
  而这些逆贼,从奏报来看,他们手持的兵刃,甚至还有制式的弓弩,悍不畏死,彼此之间,各有呼应,这……意味着是什么?
  若这一次,他们不只是单纯的作乱,而是要谋反呢?
  姚文治顿时觉得后襟有了凉意。
  “娘娘,这些乱贼,实在可恶,老臣以为,私盐贩卖之害,是早已有之的事,实在是想不到,如今竟贻害至此,臣请娘娘,立即下旨东南诸州府,严厉打击盐贩,万万不可再纵容了。”
  太后微微颌首,她脸色很不好看,此事甚为严重啊!
  她徐徐道:“从金陵府的奏报来看,这些逆贼的背后之人,乃是一个自称三眼天王的乱匪,说他聚众愈千,横行不法多年,他这样做,等同于向朝廷示威,哀家怎么能容他?就依着你的意思办吧。”
  北海君王陈正道这时却道:“娘娘,臣得的消息却并非是这样。”
  “嗯?”太后没有去看陈正道,眼睛却是别有深意地看向赵王。
  赵王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是正襟危坐。
  “你说来听。”
  陈正道便道:“臣听到的是,新任的知府包虎,上任之后,四处叫嚣什么要打击盐贩。结果惹得金陵鸡飞狗跳不说,反是损兵折将,那些盐贩本是为了银子而铤而走险,固然该杀,可此事,却是包虎酿出的恶果,此人办事不利,难道不该查办吗?”


第127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姚文治听了陈正道的话,心里一惊!
  想当初,这包虎上任金陵知府,乃是他举荐的。
  本来他觉得盐贩实乃朝廷未来的心腹大患,有心打击,这才决心启用包虎为金陵知府,本意就是借助他管理马政的经验,谁料到现在惹下了这样的弥天大祸。
  “何况……”陈正道继续侃侃而谈道:“盐贩所谋的不过是利而已,绝不会敢有与官府对抗的痴心妄想,可包虎非要惹是生非,现在却使朝廷成了笑柄,若是北燕、东越、西蜀、南楚诸国得知,还不知要笑成什么样子。令我大陈颜面丧尽,这包虎,实乃十恶不赦。”
  不管如何,姚文治现在是没办法置身事外了,便立即为包虎辩护道:“难道盐贩不需打击吗?”
  “打击?如何打击?”陈正道冷笑着道:“可是要调十万精兵,屯驻金陵打击吗?”
  姚文治微楞,他明白了,对方是有备而来的。
  真要调派精兵强将去对付这区区盐贩,是绝无可能的,且不说需要靡费多少钱粮,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大陈变成笑话了。
  区区盐贩而已,如此小题大做,连一群私盐贩子都摆不平,这不是丢人吗?
  百姓们会怎样看待朝廷呢?各邦会如何看笑话?那些图谋不轨之人,反而更加有恃无恐了。
  何况真要动用大军,那些盐贩子如何不知?只怕稍有风少就鸟兽作散,逃之夭夭了。
  最终的结果却可能是,无数官军待在金陵,侵扰百姓,导致怨声载道。
  陈正道森森地看着姚文治,继续厉声叱道:“看来,便是连姚公也不赞同调派精兵强将了,可让谁去呢?让金陵府的府兵?这金陵的府兵历来不堪为用,指望他们剿贼?这数十年来,金陵不是没有剿过这些盐贩,就说奏疏里的这位三眼天王吧,已剿了十几年了,府县这么多的府兵和差役,可曾伤过他的一根毫毛吗?反而最后都是损兵折将,颜面尽失,没有使这盐贩没有惧意,还愈发的猖獗,如今,终酿此祸,是谁的干系?”
  姚文治急道:“包虎刚刚上任,既是决心剿灭盐贩,纵是有闪失,便责令他继续进剿便是,难道因为盐贩难以根除,朝廷就可以纵容吗?”
  陈正道眯着眼,似是图穷匕见:“那么,姚公以为这盐贩该如何剿?三眼天王可拿得下?剿不了又如何,拿不下亦如何?”
  这咄咄逼人的一问,姚文治方才警觉,陈正道是早就挖好了坑,就等自己跳下去的。
  姚文治抬眸看了一眼太后。
  太后则是嫣然一笑道:“怎么好端端的就吵起来了?”
  此时,陈正道却是拜下,满带正气凛然地道:“娘娘,臣是宗室,为的是社稷长治久安之计,现如今金陵发生这样的事,实是骇人听闻,再这般任由金陵知府胡闹下去,只怕要国本动摇啊,现在满天下都在看那金陵知府,看娘娘,看咱们大陈的笑话,娘娘若不予以惩戒,何以安天下?”
  谁都明白,陈正道说得有些严重过头了,可此事确实严重,金陵啊,这可是陪都,别宫所在,形同于是在天子脚下,天子脚下,竟有人敢如此造次,大陈朝的体面,真是荡然无存了。
  而更可怕的是,此事极不好拿捏,陈正道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盐贩子很不好剿,因为极不好甄别,何况金陵承平太久,那儿的官军早已消磨了锐气,甚至因为久在地方,怕也有不少人与地方的盐贩子沆瀣一气,相互勾结一起了。
  可调动其他部的军马,却又不熟悉民情,外地的军马去了,两眼一抹黑,谁是贼,谁是良民呢?何况客军都有滋扰地方的传统,反而可能造成杀良冒功,引发民怨的事,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可能如此的。
  这真正值得考量的是,金陵之事,已经引来了非议,若是小小盐贩,尚且都需大费周章的调动军马,朝廷的体面也难以保全。
  太后看着姚文治道;“姚卿说说看吧。”
  姚文治犹豫了一下,才道:“臣请娘娘下旨,责令包虎继续……”
  陈正道却是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姚文治,道:“可若是还剿不了呢?若是再有什么闪失呢?若是一月之内,还是徒劳无功呢?”
  姚文治心知是躲不过了,咬了咬牙,最终道:“那就拿办包虎!”
  陈正道笑了,道:“一个小小知府,也能承担这天大的干系吗?”
  现在已足够明显了,这是冲着姚文治来的,也就是冲着太后来的,姚文治是太后的第一忠臣啊。
  姚文治深吸一口气,便道:“该有的责任,老夫可以担着。”
  “这是姚公说的。”陈正道今日说了那么多,显然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终于带着满意地笑容道:“到时,可莫要抵赖。”
  太后面若寒霜,却不发一言,道:“事已至此,就这样办吧。”
  她露出乏意,挥了挥手,诸人便都告退而出。
  待众人走了个干净,太后则命女官捧起书来,读给她听。
  今日念的书,乃是《春秋》,太后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心,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半晌后,她突然抬眸对女官道:“听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何以天下这样多的乱臣?”
  女官微微一愣,答道:“想必是教化不彰的缘故吧。”
  “不。”太后笑了笑,暗含深意地道:“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