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的帮助,他们能有什么作为?能勉强活下去,就算不错了!”

    刘承祐倒是对此并不担心,他现在初掌朝权正是信心百倍的时候,即便郭威在邺都起兵造反,自己以全国敌一隅岂有不胜的道理?!何况算算时间,自己的密使也即将赶到邺都,即便有人出城报信,相信也来不及。

    刘承祐便点了点头,大声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也罢,多设关卡,开城放行。赵匡胤最近忙于搜查叛逆,你们两人精诚合作,定能够建立功绩!”

    刘铢连忙领命,不过却对皇帝的命令有些个不服气:我刘铢孬好不说也是前平卢军节度使、开封府尹,这可是从二品的大员,现在让我跟那悻进的五品小官赵匡胤合作,实在是有失体统!于是刘铢命令小吏通知赵匡胤一声,随即下令衙役在城门口设立关卡,大开城门。

    其实刘铢新官上任,对于搜查逆党还是非常用心的,首批出城的百姓全都家有恒业、有保人作保,衙役们还反复比较画像,唯恐有人借机逃窜。

    赵匡胤得到消息后顿时大急,连忙入宫求见,却被刘承祐狠狠批了一顿。五天已过居然还没有抓尽叛贼,实在是渎职无能!这也是帝王心术,免得赵匡胤恃宠而骄。赵匡胤只好叩首谢罪,出宫后立即布置人马前往城门处进行排查。

    王政忠很快得到了消息,他立即联系以前帮着秘密出城的几个老关系,虽然大多失效,却也找到些可用的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有钱能使鬼推磨,在重金的诱惑下,终于有人提供了出城的稳妥途径。

    此人竟然也是侍卫亲军步兵都中的低层将领,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刀枪剑戟个个稀松,只是因为走通了李洪义的门路,这才担任营指挥使的职务。不过无能的他始终入不了赵弘殷父子的法眼,一直被排斥。现在赵弘殷、赵匡胤等人要看着就要飞黄腾达,此人更觉得自己的前途更是黯淡,不由得起了狠捞一笔的念头,这才冒险答应了王政忠的请求。

    王政忠立即献上重金,不但在这人的帮助下大摇大摆出城,还从他手里购置了十匹上好的军马。王政忠立即从手下中挑选出三人,命令他们赶紧前往邺都报信,免得董遵诲等人对朝廷局势一无所知,中了皇帝的诡计。至于王政忠自己,则率领剩下的手下,护送高桂英三人,乔装后往北而去……

正文 第223章 澶州示警

    早在斩杀杨邠三人之时,刘承佑就任命李洪义为镇宁军节度使,命令他上任之后,伺机斩杀王殷!刘承佑知道自己的这个舅舅的本性懦弱,特密令供奉官孟业前去监督,待斩杀王殷之后再去邺都传令。

    刘承佑别看年轻,此次看人倒是十分准确,那李洪义果然不敢动手!李洪义上任之时只带了五百亲兵,虽然有了节度使的名头,但刚刚上任的他根本指挥不动镇宁军的各部人马,反倒是领兵屯边的王殷却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让李洪义很是忌惮。

    孟业几次催促,李洪义都以时机未到的借口给拦了下来,他抓紧时间整顿军马,希望能够整合镇宁军的资源,震慑王殷所部。而王殷不明就里,还以为这位国舅有志于边疆,觉得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屯边,万不能被这纨绔所超越,于是命令所部士兵枕戈待旦,严加戒备。而李洪义见王殷所部戒备森严,更是不敢动手。

    王政忠知道王殷与史弘肇的关系很好,还以为他早就被皇帝遣人斩杀,所以对派出的三名信使百般交代,让他们一定要小心澶州当地的驻军。尤其是领头的王政义,更是被王政忠反复叮咛。

    三个人一路上歇人不歇马,愣是跑死了六匹战马,迅速赶到了澶州,他们正准备购买马匹前往邺都,却发现澶州集市上并没有多少好马寄卖。如果凭借这现有的疲惫马匹,三人很难及时到达邺都。

    三个人很是犯愁,一边吃饭一边商议,这时他们突然听到食客诉说,说那王殷仍然在任,三人很是吃了一惊。

    王政义顿时有了主意,他对另外两人低声说道:“我本是王家寻常一子,每日游手好闲,食不果腹,直到遇到了主公,我才得以提拔,不仅升官发财,还得以娶妻生子。过去主公体谅我新婚,将我留在随州,去年主公大婚之后,我才来到开封府,深感在外的不易。为这样的主公,我王政义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现在王殷仍然坐镇澶州,你们两人赶着那四匹战马迅速出城,而我则前去王殷大营示警。如果王殷确实行动自由,我就可以求他从澶州驻军中调集快马,及时赶到邺都报警。要是王殷已经被暗中囚禁,有你们报信,也耽误不了大事!”

    大家都将生死置之度外,都为了去邺都报信而竭尽全力。另外两人也不客气,便向王政义偷偷行了一礼,从饭铺里买了不少干粮后策马离开。王政义又在此等了半个时辰,约莫着两人已经远去,这才起身前往王殷的大营。

    王殷此时正在营中处理军务,突然接到通报,说邺都郭帅帐下游骑将军董遵诲旧部王政义奉命来访。

    王殷很是诧异,董遵诲只是个从五品的游骑将军,据说他颇受郭威的重视,而且很懂分寸,如今怎么会派人贸然来此?好奇的王殷立即召见王政义。

    王政义入帐之后,立即请求王殷摒退从人,并嚎啕大哭。王殷很是诧异,连忙询问情况。王政义见他举止风貌,确实不像是被人囚禁,这才止住哭声,低声说道:“大人还不知道?皇帝在开封府动手了,史弘肇等众位大人已经遭遇不测!开封府中现在已是血流成河,据说皇帝已经向周边地区派出密使,要求他们斩杀四大辅政大臣的亲信部将!”

    王殷大惊失色,一下子从几案后跳了起来,甚至将几案猛地掴倒在地。王殷的亲兵听到动静,连忙入帐查看,王殷立即吩咐道:“出去!小心戒备,大帐周遭五丈以内,不得有人!”

    亲兵领命出去,王殷这才向王政义询问具体详情,他越听越是惊讶,很多事情都是外人编造不出来的,看来这王政义并没有瞎编,开封府确实是出了大事。我王殷素来与史弘肇大人交情敦睦,也许李洪义现在手里就有对付我的密旨!怪不得那李洪义所部近日来戒备森严,原来是因为这事。只是因为我手下将士众多,李洪义不敢轻举妄动而已!

    王政义又对王殷说道:“大人,我听说您的家眷已经被李洪建派人看押起来,暂时倒是没有生命之忧。可郭帅全家已经被刘铢、赵匡胤所部斩杀,我等竭心尽力才为郭帅救出其女乐安。现在我来到此处,只希望大人能为我提供快马数匹,我也好赶紧前往邺都报信。”

    王政义也是在这里打了一个埋伏,隐瞒了意哥儿被救出的事实。王殷听到这里,已经对王政义所言全部相信,他来回踱了几步,对王政义说道:“这位小哥,看你的样子也是好不容易才潜出开封府,日夜不停前来报警,早就疲惫不堪。这样吧,你在我这里稍事歇息,我立即与那李洪义对质一番,如果确有其事,我会立即派出大队人马护送你前去邺都,你看如何?”

    王政义连连点头,只是又提出直接与李洪义摊牌的担忧。王殷大笑:“我好歹也在澶州经营多日,岂是那刚刚来此的李洪义所能比拟?你放心就是!”

    命人领着王政义下去休息之后,王殷便换上一袭青衣,派人邀请李洪义到城外青石坡赴宴。

    李洪义接到消息,很是纳闷,不过他也听说过青石坡这一地方,周围全是平地,王殷不可能布下埋伏。李洪义也有心探查一下王殷,便欣然同意,只是自己在外衣底下硬套上两套铁甲,猛地成了胖子。

    等到两人会面之后,王殷一把揪住李洪义的领子,低声喝问道:“你倒是做得好事,郭帅已经向我派出信使,开封府之事他已经了如指掌!郭帅的大军即将南下,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向他解释!”

    被王殷这么一诈,李洪义脸色都变了,懦弱恐惧的他来不及多想,就将皇帝的命令和盘托出,就连皇帝的密使孟业,也被李洪义出卖!

    王殷暗叫一声侥幸,立即命人逮捕孟业,并当场搜出皇帝的密旨。在匆匆过目之后,王殷暗道一声侥幸,立即将李洪义软禁起来,同时立即命令自己的副手陈光穗携带这缴获的密旨,护送王政义前往邺都大营向郭威报警。

正文 第224章 田间地头

    这一天,郭威闲着没事,与王峻等人外出打猎,董遵诲、石守信等人自然侍立在侧。最近辽军很是平静,也许是吃饱喝足懒得动弹,或者是前段时间打草谷频频受挫失了锐气,反正辽军不动,汉军自然不会主动攻击。在一定程度上,郭威、王峻等人就是凭借辽军的北犯过日子。如果辽军真得蜕变成乖乖兔,郭威等人也就失去了朝廷所需要的价值,也许就是在某个角落里孤独一生。

    天色很好,很适合跑马,众人却没有策马而行,而是小心翼翼地避开农田,慢慢往野外走去。百姓们看着这一众甲胄分明的将官,知道正是他们的努力阻止了辽军今年的南下打草谷,全都恭敬地拜倒致谢。

    有个老农拿出自家的粗瓷大碗,从坛子里倒了一碗清水,恭恭敬敬地举过头顶,跪倒在地。虽然他知道这些达官贵人不会喝自家的这碗水,可多少是个心意!今年眼看着就是个丰收年,多亏了这些个将官们,自家才能安心收获粮食,才能在秋后为儿子找上门亲事。

    郭威轻轻勒马,在老农跟前停下,翻身下马,走到了老农的跟前。

    随行的众将纷纷跳下马来,跟在他的身后。董遵诲见郭威有喝水的意思,立即上前拔出银针,就想插到碗里试一下。

    郭威却连连摇头:“不必如此,老丈岂能害我?!”说吧,郭威接过大碗,将碗里的清水一饮而尽。

    那老农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有做官的接过自己的水碗,他双手都有些颤抖,心情极为激动。看着面前的这位大人将喝过的大碗放在地头、居然亲自来搀扶自己。老农哆嗦着说道:“怎么敢劳烦大人,怎么敢劳烦大人?小老儿身上全是土,怎么敢劳烦大人?!”

    郭威却笑着将他搀起,还帮他拍了拍膝盖的尘土,又对周围农田里的百姓大声说道:“都起来吧,跪在地里别把秧苗给压坏了。”

    周围的百姓哪舍得压坏秧苗,听到郭威命令,高兴地站起来,顾不得拍打身上的泥土,先被膝盖下那压弯的秧苗扶起。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官,大家又在田间空地跪倒,一起喊道:“青天大老爷!”

    郭威冲大家轻轻抬手,示意大家起身,对那老农说道:“老丈家种了多少亩地啊,粮食够吃吗?”

    “够吃,够吃!”老农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大人居然还跟自己谈话,又下意识地想要跪下,却被郭威拦住。

    这时董遵诲见郭威有与那老人家交谈的意思,连忙取过马扎来,让郭威坐下。郭威笑着说道:“道安,再去几把杌子来,给这老丈一把,也让大家都坐下。”

    董遵诲连忙领命,让亲兵牵过拖着辎重的驮马来,取下十余个马扎,分发下去。郭威先递给那老丈一个马扎,这才坐了下来,王峻等人在周围环坐。董遵诲也坐在了郭威身后,命人倒上几碗水来,摆在这田间地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