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威满意地大笑,命令董遵诲派人找来干柴,点起火盆一起取暖。大家围坐在一处,喝了几盏刚烫好的热酒,郭威便说明来意,请范质写一篇谕令,公示天下,宣告刘赟继位为帝。

    范质轻轻皱了一下眉头,向郭威问道:“侍中大人,过去太上、皇帝颁布命令是为诰书,皇太后颁布命令,是为谕令。如今皇太后以谕令形式昭示皇帝归属,未免不合古制。”

    郭威想了想,对范质说道:“如今国家无主,凡事须凭太后裁断,不妨将此谕令称之为诰。”

    范质点头,又喝了一盏酒,搓了搓冻得发麻的手,走到了案前。稍一沉吟,便提笔写道:

    “天未悔祸,丧乱弘多。嗣王幼冲,群凶蔽惑,构奸谋与造次,纵毒虿于斯须,将相大臣,连颈受戮,股肱良佐,无辜见屠,行路咨嗟,群情扼腕。我高祖之弘烈,将坠于地,赖大臣郭威等,激扬忠义,拯救颠危,除恶蔓以无遗,俾辍旒之不绝。宗祧事重,瓒继才难,既闻将相之谋,复考蓍龟之兆,天人协赞,社稷是依。徐州节度使赟,秉上圣之贤,抑中和之德,先皇视之如子,钟爱特深,固可以子育兆民,君临万国,宜令所司择日备法驾奉迎,即皇帝位。於戏神器至重,天步方艰,至理保邦,不可以不敬,贻谋听政,不可以不勤,允执厥中,只膺景命”

    郭威拿到这诏书,连连称赞,此文缘古轮今,将大家所有的意思全都表达出来。

    董遵诲站在身侧,也很是佩服。不过他接着就发现了墙角暗处团着几卷废纸,董遵诲悄悄将那废纸踢到脚下,偷偷放进了怀中。不久,接着外出巡视的机会,董遵诲悄悄出来,打开一看,却是那诏书的草稿。他不由得哑然失笑,原来这范质早有预备,却也真是个有心人。

    郭威与那范质相谈甚欢,不久携手回府,董遵诲自在旁护卫。稍后来到郭威的府邸,将那范质安排妥当后,董遵诲稍微一想,却又来到了郭威的帐中,将今日之事和盘托出。

    郭威微微一笑,“怪不得你刚刚突然弯腰,原来是因为此事。范质倒也是个有心人,怪不得坐在那里‘认真’读书,脚冻得瑟瑟发抖,范质却一直忍着不动,还在‘义正言辞’地训斥咱们。而且进屋之前,我就看到有人在窗口偷窥,应该就是此人。此人有才,德行却略有所失,不过日前正是用人之际,老夫也只能将其重用。再说了,他毕竟是首个投入我幕府的才士,就算是千金买马骨,也得重用”

    董遵诲连连点头,只要郭威心中有数就行。人家毕竟是后周的开国皇帝,岂能没有本事?

    第二天一早,郭威就将范质所写的诰书宣誓群臣,大家对此很是满意,对诰书的内容一字未改

    郭威于是将此诰书上奏李太后,李太后对此也很是满意,很快盖上印章,以自己的命令颁布这一诏令。李太后还命令太师冯道、枢密直学士王度、秘书监赵上交,一同赶赴徐州,迎接刘赟入朝。

    冯道得到消息,很是吃惊,沉思良久,主动来到了郭威的府邸,命令董遵诲入内通报。很快郭威就亲自来到了冯道面前,请他入府。冯道对他说道:“我已经年纪大了,怎么还能够前往徐州呢?”

    郭威微笑着说道:“太师素有威望,比众不同,此次出迎嗣君,如果不是太师作为领袖,又有何人能够胜任?”

    冯道微微一笑,上前一步,低声问道:“侍中此举,果真是出于真心吗?”

    郭威不能言……

    【媳妇今日剖腹产,顺利产下一男婴,七斤八两,母子平安刚刚给我家小宝宝喂下奶粉,现匆匆码下一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卷三 第253章 谁为皇帝(5)

    第253章谁为皇帝(5)

    冯道即已出京,立即派人前往刘崇处报信,向他禀报他的刘赟已经被册立为皇帝。**信使一走,冯道就苦笑着对王度等人说道老夫生平不做谬语人,如今却说了谎话。”郭威派出冯道等人迎接刘赟后,能够稳住那无知昏聩、利令智昏的刘崇,顿时松了一大口气。不久,郭威就率领群臣上奏太后,说:距离嗣皇入京尚有一段,国务繁杂亟需处理,还希望太后临政听朝。李太后立即同意,虽然这临政听朝只是个形式,并没有实际的权力,可是毕竟能够宣示法统所在,避免郭威在占据实权之后,再控制舆论趋向。而郭威提出太后临政听朝,为的就是团结旧臣,集聚人心。接着,郭威命令翰林学士范质写下诰书:“昨日奸邪构衅,乱我邦家,勋德效忠,翦除凶慝,俯从人欲,已立嗣君,宗社危而复安,纪纲坏而复振。皇帝法驾未至,庶事方殷,百辟上言,请予莅政,宜允舆议,权总万几,止于浃旬,即复明避。此诰”李太后临朝听政,立即对清君侧的各位功臣加以封赏,升王峻为枢密使兼右神武统军,袁义为宣徽南院使,王殷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曹威为步军都指挥使,董遵诲也升任定远将军。至于三司事宜,只能够暂且任命陈州刺史李谷充任。诰书下达之后,很快接到兖州奏牍,节度使慕容彦超已经命人将后匡赞押送开封府,向朝廷表示忠心。原来慕容彦超返回兖州以后,郭威已经掌控了朝廷政局,而各地节度使也没有公开表示异议。曾经亲自领军对抗郭威的慕容彦超顿时感到有些后悔,决定派人押送后匡赞入京,一是缓和与中央的紧张气氛,二是探听中央政策动态。郭威命令董遵诲立即率军前往迎接,将这后匡赞压入大牢,与刘铢、李洪建等人一同关押。郭威还命令有司立即加以审讯,争取早日将他们明正典刑。后匡赞、刘铢、李洪建等人落入牢狱之后,全已经绝望,或是自愿或是被拷打,反正最后全都供认罪行,并签字画押。后匡赞供认,与苏逢吉、李业、阎晋卿、聂文进、郭允明等人同谋,命令散员都虞侯奔德等人下手,杀害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而刘铢、李洪建等人党附李业等人,屠害将相家属,供据确凿,罪应诛夷。这些罪犯之中,只有李业逃亡陕州,郭威于是移文陕州,勒令节度使李洪信立即将李业扭送朝廷,不得延误。正如赵匡胤等人生前分析,李洪信势单力薄,加上本性懦弱,根本不敢收容李业。在得知郭威入京掌控朝权之后,李洪信立即派人驱逐李业。等到他收到诰书,左思右想,为了保全的权势,李洪建居然派出杀手,将李业暗杀,托词有人觊觎李业钱财、将其谋害。消息传入京师,郭威只是微微一笑,就接着处理政事。不久,董遵诲前来禀告,据细作交代,刘崇已经取消了戒严的命令,停止集结部队。郭威轻轻点头,对董遵诲说道道安,刘崇在晋阳经营多年,实力不可小觑。现在我们立刘赟为帝,刘崇很可能派出使者前来探看,我准备将迎接这使者的差事交给你。你一向谨慎,可以托付重任。你做事,我放心”董遵诲的身躯里虽然藏着一个现代灵魂,可是被郭威一阵抚慰,也觉得很是感激。董遵诲没有做承诺,他只是郑重地行了一礼。不久,刘崇委派郑珙为使者,前来开封府。董遵诲立即命令王政忠抢先出发,在中途赶上郑珙的车队,以重金贿赂郑珙的部属,了解郑珙的情况。不久,王政忠就得到郑珙的所有消息,快马赶回,禀报董遵诲。据他了解,当年刘承佑继承皇位之后,郑珙就曾向刘崇建议朝廷主弱臣强,肯定会出事。晋阳兵强马壮,地形险固,又有十州之地,赋税足以自足。您毕竟是宗室,如果现在不作准备,将来一定会受制于这些大臣。”刘崇听从了郑珙的建议,停止上交赋税,搜罗人才,招兵买马,逐渐成为诸侯中最强的一股势力。董遵诲皱紧了眉头,这样的一个人不好对付啊王政忠笑着说道将军不必紧张,郑珙有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贪恋杯中之物。曾因为喝酒误事,被刘崇多次惩罚,却仍然屡教不改”董遵诲笑着说道你是不是已经备好了美酒,快点呈上来,让我尝尝鲜。”两人相视大笑……三天之后,郑珙的车队入城,董遵诲特意赶到城门,对他恭恭敬敬地说道末将宁远将军董遵诲,参见太上皇使者”说完之后,董遵诲就要行大礼,郑珙连忙将他扶起,逊谢道将军不必多礼,我家主公现在不过是节度使,岂能自称太上皇。如果让有心人得知,岂不是给我家主公惹来不测之祸?”董遵诲大大咧咧地说道这有啊?整个开封府都,朝廷已经派出使者,护送法驾,前去迎接徐州节度使(刘赟)。等到徐州节度使登基称帝以后,你家大人就是名副其实的太上皇,我只不过是提前叫了一声,根本没有过。”郑珙听了倒也有些得意,的主公地位越高,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两人说了一番客气话,董遵诲就炫耀的说道大人,您可不,我得到了迎接您的差事,不有多少人悄悄羡慕。能够与太上皇的使者提前打交道,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要不是我是郭大人的亲信,根本抢不到这一名额。”郑珙诧异地问道董将军既然是郭帅的亲信,又何愁前程呢?”董遵诲连连摇头,“郭帅就算再位极人臣,官职也快走到了尽头,顶多也只是封赏些爵位而已。我就算再讨好他,也不会有多大的前程。

    可太上皇是皇上的亲爹,一言九鼎,要是俺能通过您得到了他老人家的赏识,那说不定就会一举冲天呢郑大人,我今夜在城中最好的酒楼倚翠阁设宴,大人还请务必光临”郑珙一听说有酒宴可赴,心就动了三分。再说了这姓董的是郭威的心腹,通过他也能了解郭威手下部属的动态,也不算是非公。想到这里,乐呵呵的郑珙立即答应了董遵诲的邀请,还悄悄提醒董遵诲多准备些美酒。董遵诲不由得哑然失笑,郑珙又诧异地问道董兄,我也到过开封府,听说城中最好的酒楼可不是倚翠阁,你可不要骗我呀”董遵诲讪笑着说道倚翠阁确实不是城中最好的酒楼,不过前些日子,先帝(刘承佑)亏欠军费甚多,导致士兵在城中大肆掠夺,多个酒楼都被打砸抢,等到郭大人控制住局势以后,剩下的酒楼之中,倚翠阁就算是最好的了”郑珙若有所思,看来郭威手下给开封府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这就意味着开封府的战争潜力有所下降,而且民心归向也会出现问题。这对自家主公算是个好消息,你看,随便和这董遵诲一聊就能得到不少消息,都说酒后吐真言,如果董遵诲喝醉了,他作为郭威的心腹,肯定会吐露更多的消息。这倚翠阁,老夫非去不可。夜里等到董遵诲来到倚翠阁的时候,郑珙已经早就在此恭候。两人来到酒楼高处雅座,董遵诲又命人献上自家准备的多年陈酿,一一拍去泥封,摆在了几案之上。郑珙闻到鼻子里,不由得陶醉异常,他高兴地说道这必定是三十年陈酿,道安,咱们这次可有口福喽”董遵诲微微一笑,又从身上掏出一个小铜壶来,递给了郑珙。郑珙疑惑地接了,打开一闻,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哆哆嗦嗦地问道道安兄,这是何等的佳酿?这是……这是……”他颤抖着说不下去,将酒壶慢慢地放在自家的鼻子底下,深深地嗅了一下,不由得伸出舌头,在嘴上轻轻地一舔。“香,太香了香死个人……”董遵诲微微一笑,心中暗道:也不想想我是干的,中医药学校毕业的学生,提纯蒸馏那是门清昨夜我特意忙活了一夜,将四大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