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庸樵帷

    所有杜仲威、李守贞、王景崇、赵思绾宾幕元随亲戚及诸『色』人,先因惧罪,至今逃匿者,并可放还,任自取便。昨者犯罪人苏逢吉、刘铢、阎晋卿、李业,後替聂文进、郭允明及同时犯罪人等家族骨『肉』,先已释罪疏放,其逐人所有亲戚,及『门』客元随,职掌在诸处者,切虑尚抱忧疑,今并释放。所在不得更有恐动。内有手下先管庄田钱谷人等,已下三司点简磨勘,了日一任逐便。

    诸处有犯罪逃亡之人,及山林草寇等,咸许自新,一切不问,各还乡里,自务营生,仍仰所在切加安恤。所繇节级,不得衷『私』妄有恐动。如赦到後,一月不归本业者,复罪如初。

    内外文武臣僚致仕官,诸军将校随使职员,及前任藩侯郡守文武朝列,前内诸司使副使前禁军指挥使前资行军副使等,各与等第加恩。应见任文武臣僚内诸司使诸道行军副使藩方马步军都指挥使,如父母在,未有恩泽者即与恩泽,如亡殁,未曾追封赠者亦与封赠,已封赠者更与封赠。

    晋汉以来,兵革屡动,赋役烦并,黎庶疮痍,鳏寡孤独,不能自济,为人父母,曾不闵伤?一应天下州县所欠乾祐元年二年已前夏秋残税,及派徵物『色』,并三年夏税,诸『色』残欠,并与除放。所有澶州已来,大军经过之时,沿路人户,恐有蹂践,两边共二十里,并乾祐三年残欠秋税并放。

    河北沿边州县,自去年九月后曾经契丹蹂践处,豁免逋欠,如澶州同。其人户应欠乾祐三年终已前积年残欠,诸『色』税物,并与除放,仍委逐处长吏倍加存抚。至於防守边塞,优恤疲羸,利害之事,各宜条奏。自前或有拒防契丹,显立功劳,及将吏之中,有殁於王事者,具名以闻,当议酬奖。

    应系三司主持钱谷败阙场院官,取乾祐元年终已前徵纳外,累经较科,灼然无抵当者,委三司分析闻奏,别候指挥。秋夏徵科,旧有规制,如闻诸道州府,别立近限催驱,或缘『逼』蹙过深,转致供输不易,至使蚕『欲』老而求丝债禾未熟而取谷钱,但无逋县,何须急暴?应天下百姓纳税租,并取省限内纳卑,不任促限徵督。如是军期急速,即不拘此例。访闻诸处人户,逃移在外者,自前省司虽累行招携,多未归复,兼知逃户税赋,摊配居人,公『私』之闲,未甚允当。念其疾革,常轸於怀,宜令所司商量,虽行条贯,庶使逃移者即归乡土,见居者渐遂舒苏,免困生灵,以副勤恤,藩侯郡守寄任非轻,立政之先,养民为本,每及徵赋,尤要徇公。其逐处仓场库务,宜令节度使刺史专切钤辖,掌纳官吏,一依省条指挥,不得别纳斗馀秤耗。

    朕早在藩镇,尝戒奢华,今御寰区,尤思节俭。况国家多事,帑藏甚虚,将缓忧劳,所宜省约。应乘舆服御之物,不得过为华饰。宫闱器用,并从朴素。太官常膳,一切减损。诸道所有进奉,皆助军国支费。其珍巧纤华,及奇禽异兽鹰犬之类,不得辄有贡献。诸无用之物,不急之务,并宜停罢。

    帝王之道,德化为先,崇饰虚名,朕所不取。苟致治之未洽,虽多瑞以奚为?今後诸道所有祥瑞,不得辄有奏献。

    古者用刑,本期止辟,今兹作法,义切禁非。盖承弊之时,非猛则『奸』凶难制,及知劝之後,在宽则典宪得宜,相时而行,庶臻中道。今後应犯盗赃及和『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已前条制施行。应诸犯罪人等,除反逆罪外,其馀罪并不得籍没家产,诛及骨『肉』,一依格令处分。

    天下诸侯,皆有亲校,自可慎择委任,必当克效参裨,朝廷选差,理或未当,宜矫前失,庶协通规。其先於在京诸司,差军将充诸州郡元从都押牙、孔目官、内知客等,并可停废,仍勒却还旧处职役。

    设官分职,具列司存,离局侵权,诚为挠紊。今後诸司公事,并须各归局分,不得越次施行,朝廷之务,显有旧章,职官具存,安可废坠?如闻自前诸司公事,多有壅滞,今後并可速疾举行。

    国之大事,在祀为先,苟爽吉蠲,深为渎慢。如闻自前祠祭牢馔,颇亏肃敬,今後委监察御史严加觉察,必须丰洁,庶达『精』诚,稍或不恭,国有常典。

    近代帝王所在陵寝,合禁樵采,俾奉神灵。唐庄宗晋高祖各置守陵十户,以近陵人户充。汉高祖皇帝陵署职员,及守陵宫人时月荐飨,并守陵人户等,一切如故。仍以晋汉之裔,为二王後,委中书『门』下处分。

    自古圣帝明王,莫不好贤纳谏,是以立诽谤之木,采刍荛之言,时之利病罔不知,政之得失无不察,达聪明目,其在兹乎。应内外文武臣寮,有见识灼然益於治道者,许非时上章闻达。山林草泽之闲,怀才抱器之士,切在搜访,免致遗贤。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所宜旌表,以励时风。

    於戏!致理保邦,非德教无以安万国;发号施令,非诚信无以示四方。其或言出行违,朝行暮改,是为秕政,何以子民?更赖栋梁羽翼之臣,左右前後之士,共扶寡昧,同致雍熙。思器以永安,睹覆车之可戒,纳隍驭朽,予岂忘诸?

    革有所未尽者,有司具启请以闻。”

    郭威的登基诏书,堪称一篇新政宣言,他回顾了自己早先在后汉的经历,其中虽不乏修饰之词,却也言出至诚,令开封府内外官吏无不动容。

    而且郭威为冤死的杨邠等人正名,对从属他建立新朝的将士们予以褒奖,对地方各地官员予以封赏,极大地安抚了人心,提升了官员们对新朝的认同感,让新朝建立之初就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郭威还下令各地官府不得巧立名目征收赋税,取消正税之外的一应杂税,让百姓们切实感觉到了新朝建立的好处。

    诏书中革故鼎新之意,让天下人都为之欣喜,为之欢呼雀跃。后周能够迅速安定各地,这诏书的功劳实在是不小!

    感谢书友“月夜徘徊”的打赏,感谢“胖子飞啊飞”等书友的关心。俺所患肾结石在打了数天消炎针后基本无碍,大多排出体外,不用再去做『激』光治疗手术。现在我家小宝宝的作息时间也趋于正常,基本上两个小时醒一次。虽然每日都要为他冲『奶』粉、洗『尿』布,可俺总算是适应过来,更新也将恢复正常。在此,为前段时间出现的断更表示歉意,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本书,谢谢!

卷三 第262章 郭威称帝(下)

    {}第262章郭威称帝(下)

    郭威诏书一下,群臣虽然是在朝贺的大殿之上,仍然忍不住『交』头接耳,震撼异常。下_载_楼唐末至今已有数个朝代,可哪个朝代皇帝登基不是只说些吉祥的话?唯有郭威,敢于务实,登基之初就革故鼎新!这不仅是大家的福气,还是百姓的福分!

    正在此时,有信使大踏步入殿,向郭威大声禀告道:“启禀陛下,宁远将军董遵诲派遣在下来报:徐州刘赟麾下巩廷美、杨温等人连同上奏,恭贺陛下登基称帝!奏章在此,请陛下御览!”

    郭威很是高兴,冯道等人更是齐声相贺。徐州刘赟旧部都来恭贺他登基称帝,天下还有何人敢于忤逆于他?!

    不过郭威并没有大意,而是立即下令:派遣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暂任许州节度使;前复州防御使王彦超,暂任徐州节度使;前澶州节度使李洪义,暂任宋州节度使。同时,为李太后上尊号,称为“昭圣皇太后”,徏居西宫。郭威还一脸哀荣地下令有司挑选时日,为故主刘承祐发丧。

    刘承祐作为先朝末代皇帝,他的丧事虽然隆重,可除了宣示新朝的正统以外,这丧事却不是多么重要。很快有司便敲定丧期,郭威换上丧服,亲自来到西宫祭奠举哀,并下令辍朝七日、禁坊市音乐。郭威还追谥刘承祐为汉隐帝,以皇帝礼仪送葬,并派遣前宗正刘皞护送灵柩,送葬许州。(等到大家不再关注西宫之后,前开封尹刘承勋接着暴卒,后被追封陈王。)

    此时新朝已经建立,王殷等上奏皇帝,奏请祭祀宗庙之事。郭威很快批复下来:追尊高祖璟为信祖,妣张氏为睿恭皇后;曾祖湛为僖祖,妣申氏为明孝皇后;祖蕴为义祖,妣韩氏为翼敬皇后;父简为庆祖,母王氏为章德皇后。

    夫人柴氏追封皇后,谥圣穆;追封继室杨氏为淑妃,追封再继室张氏为贵妃。长子青哥儿赐名为侗,追赠太保。郭威还对在政变中惨死的几个侄子加以追封,其中侄守筠改名为愿,追赠左领军将军;侄奉超追赠左监『门』将军;侄定哥儿赐名为逊,追赠左千卫将军;侄喜哥儿赐名为诚,追赠武卫大将军;侄三哥儿赐名为缄,追赠左领卫大将军。

    同时,郭威进继室董氏为德妃,皇子意哥儿赐名为信,加司空衔;进皇『女』乐安为公主。至于养子郭荣(柴荣),则加校检太保衔。

    在前不久的开封府大流血政变中,高桂英在王政忠等人的协助下,成功救出了意哥儿,彻底改变了历史。郭威不再是孤家寡人,而是得以保全了一双儿『女』。

    不过这样一来,郭威也有了烦心事,那就是继承人不止一个。虽然意哥儿是他的亲生骨『肉』,可是毕竟年纪尚幼,本领不显,贸然加封为皇储只是在害他。而养子郭荣、外甥李重进两人最近表现都不错,郭威如今也拿不定主意。反正他现在只有四十八岁,觉得以后时间还有的是,所以郭威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加封郭荣为太原郡侯、澶州节度使,只是给了郭荣一个校检太保的虚衔。

    郭威还对文武百官加以封赏,他很快就明发旨意:高行周进位尚书令,封齐王。其实这封王的诏书一方面是对老将高行周的拉拢,另一方面也是对高行周之『女』高桂英舍命相救的酬谢。毕竟郭威听太医们秘密上奏,高桂英身受重创、寿命大减,很可能活不过今年。此外,郭威还将董遵诲晋封为定远将军,并加亲勋翊卫羽林郎将职衔。

    郭威还下令给王殷加同平章事职衔,充邺都留守,典军如故。前太师冯道为中书令弘文馆大学士,以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前宰相窦贞固为『侍』中,兼修国史。苏禹珪任司空同平章事。其余投向郭威的文武百官,各有封赏。

    郭威是个很念旧情的人,他不时追忆起自己与老战友杨邠等人谈笑风生的场面,特意追封杨邠为恒农郡王,史弘肇为郑王,王章为琅琊郡王。

    经过这么一番加官进爵、追封抚恤,整个朝廷的官员们的心气都为之一振,大家紧密团结在以郭威为中心的后周领导团体周围,齐心协力,努力奋进。

    就在这么一个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董遵诲押解着刘赟一行率军来到了开封府。前不久他已经将徐州、宋州两地防务『交』卸,并留下三千士卒协防,此时跟随董遵诲来到开封府的不过是他麾下的两千老兵。

    后周刚刚建立,城『门』『门』禁很严,而且郭威正是依靠士卒兵变这才坐上龙椅,对部队的控制格外严格。根据他刚刚颁布的命令,所有外地人马来到开封府后,一律打散编制,进驻原『侍』卫亲军的营地。将军们只能率领贴身卫队入京,而且卫队的规模不可超过一百人。

    董遵诲可舍不得放弃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