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董遵诲这么一分析,王景懊恼地直跺脚,向训也在不断地大喘气。如果前几日就听从人家董遵诲的建议,那部队哪里会付出这么惨重的伤亡?!何况人家董遵诲不过是个小小的云麾将军,短期内,不,长期内也不会威胁到大家的地位。

    就在王景和向训懊悔的时候,从京城传来消息,郭荣对收复秦州很是满意,但对于部队迟迟不能攻下凤州很是不满。郭荣已经任命韩通担任西南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前来凤州城下协助王景、向训两人。

    王景、向训这才发觉这韩通的威胁更大,两人稍微一商议,就命令韩通负责攻取固镇,割断后蜀与凤州的联系。同时,作为对董遵诲的补偿,王景从军中调集了大批缴获的战甲,供董遵诲所部换装。

    另外,王景和向训调集了精锐部队,在凤州城外的水源地和林下埋伏,果然重创了王环派出的部队。王景和向训索性命人在这水源地和林地附近建立防御工事,对凤州出城军队严防死守。

    王环和赵崇溥顿时感觉到了压力,城中水源不足,连做饭的柴禾都不能保证,而且固镇已经被周军攻下,再也没有援兵通过固镇前来增援。这意味着凤州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不,一座死城!

    刚开始,凤州百姓还没有赶到绝望,但是大家很快就发现了异常,休息的时候没水喝,做饭的时候没柴烧,受伤的时候没了伤药,而且城中的箭矢、滚石越用越少,不少老兵都知道,城破就在不远之时。

    不少士兵就起了别样的心思,大家当兵都是为了吃粮赚钱,谁肯为了这破落的城池而殉葬,更不肯面对后周的优势兵力慷慨求死!许多人趁夜从城上缒下城来,偷偷跑到后周营里乞降。

    刚开始这还是偷偷摸摸的个人行为,到了后来,一个什(十人)、一个队(五十人)甚至一个都(百人),都会公开下城投降,而旁边的同僚根本没有人去拦截。

    王景顿时感觉到了机会,在与向训、董遵诲商量之后,突然对凤州城发动了总攻。此时凤州城头兵力薄弱,加上士兵们喝不上水、吃不上熟饭,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很快就被后周军队冲上城来。这次王景亲自督战,后周军队更是奋勇向前,不久就占据了凤州的城门楼,并顺利打开了凤州的北门!

    蜀主孟昶往日里并没有识人之明,可这次他任命的王环、赵崇溥两人却很是尽职尽责。在撑破之后,王环和赵崇溥立即率领亲卫部队与周军展开了拼死巷战。只可惜他们人数太少,根本不是后周大军的对手。

    在剿灭了城中其余部队的零星反抗之后,王景坐镇城中心,董遵诲和向训率领军队将王环等人团团围困起来,对他们发起了猛攻。不久,王环等人的下属折损殆尽,王环重伤被俘,赵崇溥当场战死!凤州就此回到后周手中!

    !#

卷三 第347章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上)

    第347章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凤州被后周大军收复之后,成州、阶州的蜀国守备部队顿时丧失了坚守下去的信心,很快就易帜投降。至此,秦、凤、成、阶四州全部回归后周国土。后周皇帝郭荣很快下诏,免除四州之地今年的夏秋两税及各种徭役,且免除后蜀所征收的各种杂税。

    诏书一下,四州的民心立即归附大半,加上王景、向训等约束部众,对百姓几无骚扰,四州百姓很快就对后周有了归属感。大家纷纷托人捎话,让俘虏营中的亲人们早日坦白从宽、投靠周军。

    而在董遵诲的建议下,王景和向训上奏朝廷,宣布对出身四州本土的俘虏实行大赦,只要没有血债,凡是愿意解甲归田的一律给予路费,放其回家,且各地不得追究其责任;凡是愿意投军吃粮的,只要身体符合征兵的条件,就会被周军接纳,且军饷、待遇与周军士兵相同。

    此令一出,俘虏营中欢声雷动,很快就有士兵千恩万谢接过路费,兴高采烈地回家去;剩下的士兵没有去处,也不愿回家在地里刨食吃,也只能继续当兵吃粮。

    至于周军所俘虏的蜀军将士,也在百姓的指认下进行甄别,凡是在民间犯下死罪的一律处斩,士兵们犯下的其余罪行也得到一一惩戒。看着他们的罪行得到严惩,各地百姓很是高兴,送了不少万民伞,就连董遵诲也得到了数柄。

    为了统一管教这些蜀国的俘虏,郭威为此特意新成立一军,号曰:“怀恩军”。此军主将乃是蜀国降将萧知远,军中营指挥使以上人选全部由王景、向训等人提供,队正以上军官全部由心向后周的蜀国降兵来担当。有他们做监督,怀恩军就牢牢掌控在后周手中。

    怀恩军成立以后,立即对所部士兵进行统计、甄别,剔除死硬效忠蜀国的士兵们,剩下的士兵都在官长的鞭策下投入到紧张的军事训练中。

    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青壮士兵不仅能够得到充足的伙食供应,还有机会补入后周四州防御部队,甚至还有可能进入王景等人统帅的正规军队。

    至于训练成绩差的青壮士兵、以及军中的伤病羸弱士兵,则编入后周的辎重部队,负责整修道路、挖掘水渠。虽然活计很累,可大家还是十分满足,起码干活的时候能吃饱饭,而且自己还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那些士兵,就是忠于蜀国的死硬分子,什么脏活累活、重活险活都交给他们去干,工作完不成就没有饭吃,工作完成地不合格就不能吃饱。反正在王景等人看来,什么时候这些家伙改过自新,或者什么时候这些家伙统统累死,就算是完成了既定目标。

    成功收复四州,皇帝自然要有所表示,大家全都升官发财,就连最后抵达战场、固守固镇的韩通也被提拔为侍卫马步军都虞候。不过,也正因为犒赏士卒,后周本来就单薄的积蓄顿时耗空,国库里空得可以跑马,粮库里的老鼠也饿死得干干净净!

    对此,郭荣也只能紧急叫停一切军事行动,严守边境。尤其是西部地区,在国库解决完虚空问题前,不得越境攻击蜀国。

    蜀国可不知道郭荣还下了这么一道命令,接连的大败让蜀**方民间都很是胆颤心惊,而秦州等四州的陷落也让蜀国丢失了重要的财源,也让蜀国失去了战略屏障。

    尹审征、李廷珪等人纷纷上表求罪,蜀国国主孟昶却没有责问他们,他还要靠这些人打仗呢!虽然这些人的水平很差,类似于酒囊饭袋,但是却多少也知晓一点兵学常识,而且还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酒囊饭袋!

    孟昶密令尹审征、李廷珪等人在剑门、白帝城各处囤积粮草物资、整修城防工事,随时准备应对后周大军的攻击。同时,孟昶还宣布紧急征召令,征召十四岁至四十四岁的男子入伍,随时准备打大仗!

    消息一出,蜀国大乱。许多有门道的商贾,纷纷撤出蜀地,改往别处发展。而滞留在蜀地无法离开的商贾们也只能只认倒霉,应对着越来越多的苛捐杂税。

    这时,楼观道中有消息灵通人士悄悄告知蜀国高层,蜀军中的精英部队正在为后周干着最劳累的活计,很多人愣是活活累死!要想拯救这些人的性命,就得向后周交付巨额战争赔偿。

    孟昶很不愿意缴纳这些钱财,可他更知道这关系到军心民心,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对自己忠心耿耿,比起临时征召的百姓要可靠得多。没办法的他也只能忍受周军的盘剥,将国库里的钱财全都扒翻出来,这才勉强凑够了赎金。

    于是,孟昶挑选了可靠的使者,让他悄悄前往后周境内,拜见王景、董遵诲等人。在缴纳了大量的赎金之后,使者终于见到了人。不过,不是他想象中的精锐,而是剔除了青壮的怀恩军士卒。除了老弱病残,就是羸弱伤痛,根本就没有能重新上阵的士兵。

    王景、董遵诲等人其实早就打好了算盘,这些老弱士卒干活的能力太差,留着也是糟蹋粮食,还不如卖给蜀国换钱呢。他们与蜀国的交涉,也全都密奏给皇帝郭荣,郭荣很是赞同,对王景、董遵诲等人重重地表扬了一番!

    使者很想抗议一番,可是看着阴笑着的王景等人,他不由得后颈一凉,连忙乖乖答应下来。于是后蜀挖空了国库,换回了老弱病残,虽然民间一致叫好,可孟昶却气得连摔了四五个金杯!

    国库已空,孟昶只能另想主意,向外出击,自己没有这么大本事;再向民间征收,很容易激起民变。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出来一个馊主意,那就是铸造铁钱。消息一出,就沉重地打击了蜀国经济;更有不少不法官员、商贾,悄悄动起了私铸铁钱、从中牟利的念头。

    眼看着局势越来越糟糕,孟昶下令罢免李廷珪等人的军权,释放俘虏的后周胡立等人,同时派出使者,紧急前往开封府求和!

    !#

卷三 第348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下)

    第348章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下)

    相比较窘迫的蜀国国主孟昶,郭荣的日子好歹还算好过一些,起码他不用赎买俘虏。不过,收复四州之地也没有给后周带来多少好处。为收买人心郭荣特意免除了四州本年的赋税,而且还要赈济战乱造成的难民,各地府库的缴获只能够勉强维系收支平衡而已。再加上犒赏有功将士、安抚各地军民,后周的花销也很大。

    郭荣急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王溥、王朴等人更是愁得天天睡不着觉。这个时候,有道士趁机下了一剂猛药,托那王朴向皇帝说道:陛下,您没钱,可有人有钱啊!那些人可都是您的子民,理应为您的统一大业做贡献!

    郭荣心中大喜,谁谁谁?谁有钱?这个时候就算是饮鸩止渴他也认了,虽然现在困难一些,可明年新收复或者新征服的土地就能为朝廷提供赋税,就能够缓解如今的危局!

    王朴冷冷一笑:和尚,和尚有钱!

    四大皆空的和尚?郭荣有些个诧异,他们不是都进行修行吗,他们哪里来的钱财?!

    王朴向他低声解释道:陛下,如今咱们国内,寺院林立,僧尼达到百万之众。这些人不事生产,不交赋税,实在是咱们大周身上的蛀虫!而且他们可不破红尘的出家人,他们中间夹杂着无数的无业游民、军队逃兵、逃亡奴婢,还有不少犯下案子的罪犯!尤其是寺院的庙产不用缴纳赋税,这让很多奸猾之人起了邪心,许多人将自己的产业、田地依附在寺院之下,逃避赋税;更有甚者,还假扮和尚,聚集信众,图谋不轨!

    最后的几句话让郭荣很是动容,全国居然有百万僧尼!如果有人在其中掀风作浪、图谋不轨,那就会动摇大周统治的根基啊!尤其是在王朴的描述下,寺庙囤积了大量的粮草物资、金银珠宝,如果能将其中一半收缴入库,就能彻底解决后周如今的财政危机;如果能将这些全部收入国库,郭荣就有出兵征讨的底气,尤其是南唐皇帝最近频频犯晕,正给了郭荣南下的机会!

    不过,对付佛教就要与天下信徒作对,而且很可能在历史上留下恶名,郭荣并不敢接着就下定决心。虽然他很有决断力,可是这毕竟是一件大事,岂能仓促就下决断?!前朝几个皇帝倒是灭过佛,不仅遭受了佛教徒强烈的反击,还断送了自家的江山,自家可必须得慎重啊!

    正在这时,后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