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谷大笑,“来得好!正愁他缩在乌龟壳里不出头呢!只要他敢出寿州城,我就让他有来无回!这样吧,道长替我向陛下献上奏疏,就说:

    南唐刘彦贞所部兵力雄厚,加上南唐舰队又在淮河中央行进,布置在淮河两侧的弓箭手根本无法施以有效进攻,我阻击部队已经被他们悉数击溃。如果浮桥陷落,我军军心势必动摇,极有可能全军覆灭,微臣不得已,这才烧毁物资,准备后撤。如今淮河水位日益见涨,陛下如果御驾亲征,万一被那南唐舰队断绝了粮道,则大事去矣。还请陛下暂留陈、颖二州,陈兵威慑。而臣等到李重进抵达之后,便会与他携手作战,攻击刘彦贞所部。不过,在臣看来,只要咱们能够充实战备,就算是一时退却,也能够卷土重来,还望陛下勿怪!”

    张毅连连点头,表面上很是体谅李谷的样子,心中却不以为然。浮桥就算是被刘彦贞夺去,依靠军中储备的粮草物资,李谷也能坚守一段时间,等到主力的到来。可现在倒好,李谷烧毁了军中带不走的存粮,也就失去了在淮南南岸坚守的依仗,他其实是将全军带入了被动!

    过去有人说,李谷为人厚重刚毅,善于评论,时称“朴(王朴)能荐士,谷能知人”。看来这李谷也只能做个大总管之类的角色,指着他开疆扩土,未免有些个勉强。

    张毅连忙答应下来,在临行之际,再次提醒李谷注意那刘仁瞻的袭击。等到张毅离开之后,李谷笑着对众将说道:“区区一个道士,哪里知道什么是军事,无非就是董遵诲临行教唆而已!我们已经围困寿州月余,刘仁瞻哪里还有什么兵力出城袭击,他难道就不怕抽调人手后寿州城空虚吗?!”

    众将大笑,韩令坤却轻轻皱眉,这董遵诲提醒得倒有些道理,刘仁瞻可不是善类,必须加以提防。但韩令坤在李谷帐下多日,知道李谷的脾气,他眉头一转便上前说道:“那咱们根本不用考虑这刘仁瞻了,直接撤军就是!那董遵诲一个黄毛小儿,而且远离战场,他能知道什么?!”

    李谷却笑着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人家董遵诲也是一番好意,老夫也得从谏如流。也罢,老夫就留你率一军断后,以防万一。其余人等,则随老夫撤离。董遵诲虽然有一定能力,但兵力太少,谁知道他能不能保住浮桥?!咱们万万不可大意!”

    不久,李谷领军撤离,命韩令坤率领两千五百人马悄悄留下,负责断后。城头上刘仁瞻立即召集手下,准备出城追击。

    刘仁瞻之子刘崇低声劝道:“父帅,周军围城月余,军中折损甚大,疲惫不堪。现在好不容易才盼到他们撤离,咱们还是赶紧休息一番,就不要再出城追击了!”

    刘仁瞻怒道:“你懂什么?!咱们疲惫不堪,那李谷所部又能好到哪里去?!现在他们烧毁了粮草物资,一心退却,正是咱们追击的大好时机。如果让他们撤回淮河北岸,休整后再次出击,那咱们寿州就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崇儿,你只要听我的命令好好打仗就是,用不了想太多!”

    刘崇有些个不服气,撅着嘴不说话。刘仁瞻有些个失笑,懒得与小孩子一般见识,挑选了两千士兵,命令他们在西门处集结。

    半个时辰之后,刘仁瞻来到西门,却见士兵们大多坐在地上,酣睡不醒。刘仁瞻想起儿子的话来,叹了一口气,对众将说道:“我知道大家都很疲惫,可这是难得的破敌良机,万万不可轻易放弃!刚刚刘崇说士卒疲惫,可敌军攻城月余,损失更在我军之上,他们更加疲惫。咱们正要抓住这个良机,以报仇雪恨!孙羽,你是我手中第一大将,你觉得如何?”

    孙羽连忙上前,其实他非常同意刘崇的建议,但他也明白刘仁瞻的意思,点自己的名字决不是让自己带头反对。再说了,自己作为寿州第一大将,哪里能有怯战之心呢?于是孙羽连忙上前说道:“大帅放心就是,我这次亲自领军出击,一定会在李谷身上,狠狠地割下一块肉来!”

    刘仁瞻连连点头,“这就对了,咱们只打刘谷部将,绝不攻击李谷本部。能够以优势兵力围城月余而取不到任何战果,这刘谷可是咱们的好朋友!”

    众将大笑,孙羽也连声大笑:也对,那李谷分明不通军略,又怎么会防备寿州的追兵?自己有些个多虑了。于是孙羽向刘仁瞻行礼告别,便率领亲兵将那二千士卒全都唤醒,悄悄出了西门,往李谷撤军的方向追去。

    早有斥候得到消息,迅速报于负责断后的韩令坤。韩令坤低声笑道:“刘仁瞻这家伙果然不死心,传令下去,全都埋伏妥当,离开道路至少二十丈,咱们这次要打寿州军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他的命令,所部士兵连忙继续留在山林之中潜伏,静候追兵的到来。大家攻城月余未得寸功,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正准备发泄一番,敌军来的正是时候。

    再说孙羽率领部队,唯恐李谷逃离,沿途不断加速,很快就来到了那韩令坤埋伏的山林附近。他正要领军加速通过,突然心中悸动:这山林不对劲!偌大一片山林,居然听不到飞鸟的鸣叫声,很像是被人所惊走,难道有伏兵不成?!

    想到这里,孙羽立即点出二百士兵,命令他们入内查看。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时的耽误总比悔恨终生强,这可是打仗,容不得半点大意!

    二百名寿州军士兵,努力揉了揉酸胀的眼睛,走进了树林。刚离开孙羽的视线,大家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呵欠。守城这么多天,人家李谷的攻城部队还能轮番歇息,可刘仁瞻只有这么多人马,只能够频繁作战,士兵们已经疲惫异常。不过大家还是有些个兴奋,据说周军忙于撤退毫无防备,大家只要追上去就能对周军展开屠杀!这样的好差事,纵使已经疲惫不堪,也让大家有了点行动的**。

    士兵们往里走了十余丈,就懒得再往里搜查。大帅都说了,敌军已经狼狈撤离,大家还盼着追击途中建功勋呢,干嘛把时间浪费在这树林中?!没有鸟叫还不正常,现在天气变冷了,也许早就冻死了呢!

    很快士兵们就从树林里走了回来,向孙羽禀报并无发现任何异常。孙羽虽然心中悸动,却还是下令继续追击,于是率领部队一头闯进了韩令坤的伏击圈。

    半个时辰之后,孙羽仅以身免,狼狈地逃回寿州。刘仁瞻大怒,但却无力再次出击,只能眼看着韩令坤所部在城下挑着尸首耀武扬威、得意离开!

    !#

卷三 第355章 迎头痛击

    第355章迎头痛击

    就在韩令坤率军伏击孙羽所部的时候,张逸也遣人向董遵诲报告:他已经到达了正阳,发现浮桥安然无事,只不过当地守军毫无战心,根本没有组织有效防御。张逸正在抓紧组织守军修建防御工事,还请董遵诲火速增援。

    董遵诲皱了下眉头,掏出地图来大略一看,便将随同张逸信使来此的一个守军头目叫了过来。董遵诲轻轻一点地图问道:“这是哪里?有没有咱们的驻军?”

    那个叫做司徒亨的头目伸长了脖子,连忙回答道:“将军,那里是下蔡镇,应该有咱们的数百名驻军,还有投石车。”

    “有投石车?”董遵诲有些个诧异,连忙问道:“轻型的还是中型的?我听说李谷不是调集所有投石车前往寿州了嘛,下蔡镇怎么可能还有投石车?!”

    “是重型投石车!”司徒亨连忙回答道:“他们本来是要从正阳这边过浮桥,可是我们害怕他们的设备压垮浮桥,就建议他们前往下蔡镇。那里河两边相对狭窄一些,就算是架设加重的浮桥,也比我们正阳这边要容易。”

    董遵诲大喜,因为紧急来援的原因,他的军中并没有配备重型武器,基本上无法正面对抗刘彦贞的舰队。不过下蔡镇那里水道狭小,又有投石机作伴,正是阻击刘彦贞的最佳地点。而且在下蔡镇作战,还可以避免正阳浮桥直接暴露在敌军射程以内,大大增强了安全系数。

    于是董遵诲立即下令,全军转往下蔡镇,阻击刘彦贞所部人马。幸好转世重生的董遵诲运气不错,等他来到下蔡镇的时候,不仅刘彦贞的舰队还没有赶来,而且司徒亨所说的四辆重型投石车、六辆中型投石车居然还都摆在原地,虽然操纵他们的士兵已经一哄而散。

    不过董遵诲并不指望他们,在董遵诲的军中,就有二百名经过严格训练的投石车操纵手。自从董遵诲在晋阳城尝过远程引导的甜头之后,他就在军中抽调人手展开这方面的训练,同时也顺便培训了不少投石车的操纵手。此次南下,考虑到李谷军中有不少投石车,董遵诲特意将他们带上,没想到歪打正着。

    下蔡镇地形十分特殊,不仅易守难攻,且淮河在这里打了一个弯,水道变得有些狭窄。虽然水流并不喘急,却也暗流不断、很是凶险,可只要控制了下蔡镇,就能够控制淮河往来通行!

    董遵诲立即下令,将投石车全都搬到下蔡镇旁边的小山丘上去,这样有地势优势,投石车可以射得更远,而且山上也有不少山石,石弹可以就地取材。接下来,除了一部分人修建防御工事外,剩下的人全都在搜集石头做石弹。

    尤其是下蔡镇濒临淮河,交通便利,镇上还有几个货仓,里面居然有数十罐菜油。董遵诲命令将它们全都搬上山,同时命人编制藤球备用。

    全军三千人忙活了大半夜,这才开始歇息,除了值守的士兵,大多数人都很快进入了梦乡,营地里鼾声一片。

    而此时刘彦贞的船队也在下蔡镇东面二十里的地方抛锚,所有船只都停了下来。

    刘彦贞这个人既没有聪明才干,也不懂军事谋略,而且待人态度十分傲慢,只知道贪赃枉法。不过他也有升迁的办法,那就是送礼,不断地贿赂朝中重臣。结果一来二去,就连丞相魏岑都向皇帝推荐刘彦贞,大家都说他治理民众的本领好比龚遂、黄霸,指挥军队作战的能力赶得上彭越、韩信!南唐皇帝李璟一时不察,就委派他担任了全军的统帅,命他迅速赶去增援寿州。

    刘彦贞见船突然停止向前,便命人将前锋官咸师朗叫了过来,诧异地问道:“咱们为何停了下来,前面航道上不是没有别的船只吗?就算是有别人的船只,咱们全都是水军战舰,难道还怕他们?!”

    咸师朗连忙回答道:“启禀大帅,淮河在前方拐了一个大弯,水流窜急、看似平静的水面下还有暗流,我军逆流而上,不得不加以重视。何况我听船工们说前面水道很是狭窄,夜里行船不便,大船极容易撞在河岸的峭壁上。”

    刘彦贞连连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水军们不肯趁夜前进,还有这等说法。那咱们明日迅速通过前面水道,争取明日下午抵达正阳,烧毁李谷所修筑的浮桥!”

    咸师朗连连赞同,说了许多奉承话。等他告辞的时候,刘彦贞笑着说道:“咸将军,长夜漫漫,我这里有两个小兵很是仰慕将军,还望将军教授她们骑术。”

    刘彦贞说完后一挥手,立即从旁边走上来两名小兵,不过仔细一看,却是两名侍女假扮的小兵。咸师朗大喜,连忙道谢,很快就领着她们回到自己坐船,整整教了一夜的“骑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