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觉也觉得自己所说的有些个冒失,毕竟现在风向对自己十分有利,如果撤军,自己就要背风而驰,速度会下降许多,很容易遭受敌军的冲撞打击。而且部队现在队形比较紧密,一旦撤军肯定会诱发混乱,如果被周军抓住这机会,那战场局势就会遭受逆转,大唐水军就有可能面临失败!

    两人正在犹豫,殿后的水军突然发来讯息,东面发现周军大量的粗制木筏,请求攻击!顺风而上的木筏,李景达猛地跳了起来,疾声喊道:“那是周军的纵火船,快点拦截,不要让他们靠近!”

    虽然李景达反应及时,可是周军的纵火木筏已经冲到了近处,唐军已然来不及反应。木排竹筏上的周军士兵固定了风帆朝向,点燃了堆在前面的易燃物,然后跳进了河中,拼命往后面的收容船方向游去。等到大家游到收容船上之后,张逸立即命令士兵们砍掉风帆,划船靠岸。

    而就在这时,冲在最头里的几艘纵火船已经在风势影响下,狠狠地撞在了南唐军的水军舰艇上,火一下子就蔓延起来!

    张逸所部匆匆赶制的四十余艘木排竹筏,大多数命中了自己的目标,将唐军殿后船只烧得乌烟瘴气,熏得士兵们痛哭流涕!

    李景达和陈觉骇然地看着这一幕,两人不约而同地喊道:“全军撤退!”

卷三 第395章 御驾亲征?

    南唐李景达和陈觉刚刚下令撤退的命令,南唐水军便乱成了一锅粥,有些舰船急于调向,狠狠地撞在了相邻舰船的船舷之上,堵塞了航道、割断了交通。i见此良机,后周王环立即发动了总攻,并亲率战舰冲着李景达等人追来。

    应该说李景达还是有一定的责任心的,他起先还试图整顿队形、安排断后人马。不过李景达的责任心是建立在自己的生命没有受到威胁的基础上,当他发现王环的座舰杀气腾腾地冲自己冲过来的时候,李景达立即放弃了重整军队的努力,充分发挥了自己座舰的冲撞优势,在密集的战舰丛中硬生生撞开了一条通道,迅速向下游逃去。

    李景达的这次撞击,基本上也宣告了这支水军灭亡序幕的拉开。在周军水陆夹击之下,唐军水兵或是战舰被焚你死身亡,或是主动请降献上座舰,只有很少人能够随同李景达等人逃出战场。战后统计人数,南唐足足损失了三四万名水兵!不仅如此,周军缴获的南唐战舰、粮食辎重、武器甲具数以十万计,基本上将南唐水军积攒了多年的战略储备一举搬空!

    消息传到寿州,欢声雷动,郭荣更是对王环、董遵诲连连褒奖,命令他们趁势追击、再创新功。

    而消息传到金陵之后,哀声一片,最近一直贪恋美色的唐主李瓃又气又急,数次吐血。李瓃立即表示,自己将振奋精神、御驾亲征!

    可是大臣们却纷纷表示反对,大家心里暗道:如今正是生死存亡之秋,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皇帝还是不要上前添乱为好!其舍人乔匡舜言辞尤为激烈,历数皇帝失德之处,请求皇帝下罪己诏振奋民心。

    于是李瓃果断下诏,不过不是罪己诏,而是以打击民心士气、诽谤皇帝的罪名,将那乔匡舜发配抚州!

    李瓃又向神卫军统军朱匡业、刘存忠等人询问防御策略,试图在濠州附近紧急构建工事,抵挡后周军的进攻。i

    此时南唐数万精锐陆军全都陷落在紫金山,唯一具有战略优势的水军又被周军水陆配合打得大败,朱匡业苦笑一声,对李瓃说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旁边的刘存忠也是满脸苦笑,闭口不言。

    李瓃大怒,现在正是迫切需要鼓舞军心民意的时候,你们两个人作为军中高级将领,居然也跟着朝廷那些言官们给我泼冷水,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李瓃怒声斥责道:“你们居然坐视国危,不知道为朕出谋划策,反而吟诗调侃,朕难道是你们所能调侃嘲弄的吗?!”

    朱匡业、刘存忠连忙请罪,可是李瓃却怒气难消,他立即贬谪朱匡业为昭武军节度副使,并将刘存忠流放到饶州。

    经此两事,南唐朝廷中再也无人敢于反对李瓃亲征一事,于是李瓃立即调拨人马,准备北上。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景达、陈觉等人从濠州狼狈逃回。为了避免受到皇帝的追究,他们两人向皇帝的近臣们大加贿赂,尤其是在皇帝面前说话管事的宋齐丘,更是两人贿赂的重点所在。

    别看两人打仗不行,可是散布金银的本事却非常管用。不几天,朝中风向一变,不再追究两人的责任,反而找出许多理由为他二人开脱。李景达、陈觉这才敢于公然露面,并前往皇宫求见。

    李瓃看了两人,又想起被他二人葬送的唐军精锐来,于是怒气冲冲地问道:“你们两人来此作甚?朕交给你们的精锐部队呢?你们都把他们葬送到哪里去了?!”

    陈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一边哭着一边说道:“罪臣有负陛下重托,早应该殉国战死,只是不能将周军的真实情况向陛下汇报,微臣实在是死不瞑目啊!此次我军接连失利,微臣总结了数条经验教训,还希望陛下能够允许我亲自向您汇报!”

    李瓃听到此处,心中已经有些松动,追究陈觉、李景达责任的念头就有些动摇。他叹了口气,低声说道:“那你就说说,让朕听听……起来回话吧!”

    “微臣谢陛下隆恩!”陈觉连忙施礼,从了起来,躬身说道:“微臣总结的经验教训如下:第一,绝对不要轻易相信降将,尤其是那些个从中原叛逃过来的降将。微臣就是因为轻信了朱元对我大唐的忠诚,这才没有采取断然措施将他控制,最终酿成了紫金山大败的惨剧!”

    “说得有理,第二呢?”李瓃轻轻点头,对陈觉问道。

    陈觉连忙说道:“第二,不要小看周军,尤其是郭荣的魄力。在郭荣第一次南犯的时候,军中基本上没有多少舰船;而此次周军南下时,其水军已经可与我军精锐正面交锋,而且敌军艨艟巨舰的数量,也远远超过我军!周军所占据的中原虽然屡屡遭受兵乱战火的打击,但是幅员辽阔,国力雄厚,与他们相争,必须集结我军的全部优势兵力,狮子搏兔,方可取得胜利!”

    李瓃听了连连点头,并命人立即呈上参茶,赏赐给陈觉、李景达等人。

    陈觉轻抿一口参茶,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对李瓃说道:“第三点,那就是注意董遵诲,万不可让他脱离咱们的视线!历数周军南侵后的数场战役,董遵诲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让我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可以说,作为郭荣的心腹爱将,董遵诲所统帅的部队绝对是周军的精锐,董遵诲选定的攻击方向,就一定是周军的主要攻击方向!”

    李瓃连连点头,早忘了追究陈觉过失的事情,而陈觉借此也将自己的全部过失都推到了周军和董遵诲身上,对自己指挥上的失误和品德上的缺陷避而不谈。经过陈觉这么一说,李瓃觉得周军果然是强大无比,对于御驾亲征之事,再也不予坚持。

    不过,李瓃结束御驾亲征的念头后,第一个举措就是将准备的物资全数用在了加强金陵府的防务上。这一点得到了群臣的拥护和爱戴,大家的亲眷前程都在金陵府,保住了金陵就等于保住了一切。于是,在有意或者无意的疏忽中,处于抗周最前线的濠州这次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南唐朝廷的增援!

    此时濠州守将乃是黄仁谦,不过大家都知道说话管事的乃是都监郭廷谓。这个人的威望就是建立在后周士兵的血泪之上,只是因为后周忙着对南唐纵深进行打击,这才没有找他来算账。然而随着后周攻克紫金山、击败南唐水军,后周的军队距离濠州便越来越近,近到李景达、陈觉都不敢留在这里等死、冒着被皇帝处死的危险逃回金陵府!

    郭廷谓对愁眉不展的黄仁谦说道:“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黄大人想听哪一个?”

    黄仁谦叹了口气,低声说道:“郭大人何必调戏于我,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好消息,传到我耳朵里的统统都是坏消息!”

    郭廷谓微微一笑:“好消息就是虽然朝廷迟迟没有派出援兵,可是静江军指挥使陈德诚却率领一军人马来到咱们濠州助战!”

    黄仁谦猛地站了起来,“这可是个大好消息,咱们虽然收容了近万名溃兵,但有战斗力、成建制的部队并没有多少,士兵们现在人数众多,但是战力很是一般,陈德诚所部来得正是时候!那坏消息是什么?”

    “坏消息就是陈德诚马上就要率军撤退,不肯留在濠州!他声称既然自己带了一军人马来到这里,就应该率领一军人马回到驻地,不可留在这里送死!”郭廷谓轻轻说道,不过在一军人马这里却重重地说了出来。

    黄仁谦心中一亮,难道说老伙计与那陈德诚达成了协议,将所部将士与溃兵们进行了置换,给城中留下了一支生力军?

    黄仁谦带着疑惑去看郭廷谓,却见郭廷谓轻轻点头,示意他的猜测正确。黄仁谦苦笑着说道:“这是我三天来听到的最好消息,虽然一军人马只有两千五百人,可是毕竟这些是生力军。将他们安排到城墙上,至少能够抵挡数万敌军的冲锋!”

    郭廷谓却轻轻摇头,对黄仁谦说道:“黄大人,这些士兵不应该投入到守城这种消耗战中,趁着他们士气正旺,我觉得还是执行咱们先前拟定的那个计划吧!”

    “你是说偷袭敌军浮桥?”黄仁谦连连摇头,“太冒险了,太冒险了!”

    郭廷谓轻轻一撇嘴,“是很冒险,可是这险却很是值得冒!如今周军被淮河分割成两部,两军不能够呼应,过去唯一的通道就是下蔡镇附近的浮桥。现在随着周军势力的增长,又有一道浮桥被周军修建出来,而咱们的目标就是这栋浮桥!我已经悄悄前去侦察,只要挑选出数十名精锐士兵随我从水里偷偷前去,就能够将那浮桥彻底毁坏!而失去了浮桥,被分割为南北两部的周军就是待宰的羔羊!”

    郭廷谓越说越是兴奋,不久他就成功地说服了黄仁谦,不过郭廷谓的突袭并没有得手,他派出的那些手下不是被渔网捞住,就是死在了周军巡逻队的枪下。最后郭廷谓只能够一边叹气,一边回撤入城,而此时董遵诲已经率部逼近濠州。

卷三 第396章 进军濠州

    第396章进军濠州

    就在郭荣意气风发想要一举吞并南唐的时候,突然从开封府传来消息:据幽燕地区汇报,契丹人蠢蠢欲动,似有南下的迹象!

    郭荣心中大惊,此次南下他尽起中原精锐,现在首都开封府一线,根本没有成样子的战略预备队驻守。如果契丹人突破幽燕地区的防御,那开封府就很有可能沦陷;而一旦开封府就此沦陷,后周朝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权威就会毁于一旦。到那个时候,国将不国!

    郭荣立即问那前来报信的信使:“王秀峰身体如何?”

    王秀峰就是王峻,在正统的历史中他因为夺权引起了郭威的猜忌被流放商州郁郁而终,而在董遵诲这个变数的影响下,王峻被贬为幽州司马,负责协助幽燕地区节度使驻守此地、防范辽军。郭荣在登基以前虽与那王峻不合,但他登基之后考虑问题就不能再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