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一头耕牛,自己就能开垦更多的荒田。种植更多的作物,收获更多的粮食!而有了粮食,就有了心爱女人的发卡头饰,有了小女儿的精美花布,有了小儿子的长命银锁,有了自己平日里想都不敢想、也万万舍不得喝的一壶美酒!

    郭荣在返京途中,并没有闲着。他很快下诏,赦免新得到的淮南十四州本年度赋税。往年所欠南唐赋税,一律予以免除。同时,郭荣还下令提升侍卫诸军及各道将士的官阶,赏赐御营将士。向阵亡将士的家眷提供一定数量的抚恤金,阵亡将官的子孙优先录用。

    这样一来,将士们欢声雷动,士气更旺。就连董遵诲军中,也有不少新加入的将士向郭荣遥拜致谢。不过当听完那抚恤金的金额之后。许多老将士都在背地里说朝廷小气,抚恤金的金额连董将军给予的一半数额都不到。

    董遵诲在军中布有诸多耳目,很快就听到了这些议论,他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免得日后传到皇帝的耳目中,对自己造成麻烦。毕竟自己麾下的这数万名步卒中。有多半并不是自己的亲信手下,回到京师后就会各自归建。

    于是董遵诲下令在野外扎营。并从附近州县,购买大批猪羊酒水,犒赏全军。当夜,除了负责值夜的卫士,其余士兵全都聚集在篝火附近,兴致勃勃地啃着骨头,听着从州县里雇来的说唱艺人进行表演。

    等到酒过三巡,董遵诲站了起来,拍了拍手,周围将士们立即停止了喧嚣,安静下来。附近的将士看到中央部分安静下来,也知道主帅有话要说,也都安静下来。只有那些个说唱艺人,突然看到冷静下来的观众,心中还有些个不适应。随即被这森严的军纪所震慑,不敢有任何异动。

    董遵诲大声说道:“今夜咱们欢聚一堂,庆祝南征的胜利,我来带三碗酒!这第一碗酒,为陛下的健康干杯!没有陛下的果断南下,没有陛下的深谋远虑,就没有咱们此次南征的胜利,陛下万岁!”

    说完,董遵诲就将这碗酒一饮而尽,将士们听到了他的喊声,也都将碗中酒全都喝了下去。董遵诲的亲卫们齐声重复着董遵诲的言语,让周边将士都能听到董遵诲的谈话。将士们大声重复道:“陛下万岁!”将碗中酒全都喝了下去。

    董遵诲放下酒碗,让曹铨再帮他斟了一碗酒。双手在空中虚按,将士们很快平静下来,等着董遵诲第二碗酒的敬酒词。

    董遵诲举起满满的一碗酒,高举过头,向众人示意,大声说道:“这第二碗酒,献给咱们南征以来牺牲的诸多将士!虽然唐军后来望风而逃,可是最早他们凭险而守的时候却给咱们带来了不小的杀伤。但是敌人越是凶猛,咱们殿前司的攻势就越是凛烈,越是不可抗拒!咱们殿前司的威名,就建立在敌人的凶焰之上,就建立在敌人的不断反抗之中!

    这第二碗酒,敬给这些烈士,让他们在天英灵,保佑咱们战无不胜;让他们在天英灵,庇护咱们勇往直前!”

    说完董遵诲将这碗酒倒在了地上,众将士也想起了牺牲的战友们,忍不住湿了眼眶,纷纷将杯中酒倒在了地上。

    董遵诲又大声说道:“烈士们奋勇而死,并不是白白牺牲,他们换取了咱们战斗的胜利,也得到了朝廷的嘉赏。前不久陛下下令,给予烈士家属部分抚恤金。我听说大家对这抚恤金的额度有所议论,但大家也要考虑到朝廷的难处。南征以来,牺牲的将士很多,并不光是咱们一军人马。虽然这些钱不多,可是累计起来,也是很大的一笔数字。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大家一定要体谅!

    当然,咱们军中也缴获了不少物资,依照我先前制定的制度,咱们要从中拿出钱财来抚恤烈士家眷,为因伤退役者提供生活补贴,让英雄们不至于流血又流泪!我在此向大家郑重承诺,只要我董遵诲还有一口吃的,咱们的伤病员就绝不会饿着!”

    说完,董遵诲指了下王政忠,大声说道:“大家可能都认识,这是我的结义兄弟王政忠,他特意从我的封地赶过来,就是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他在那里建立了一所荣军农场,只要伤病员们愿意,他们就可以终生在这农场里面荣养,这是我董遵诲的承诺,天人共鉴!”

    伤病员们饱含热泪,向董遵诲连连叩首,将士们也向董遵诲郑重行着军礼,心中有着前所未有的尊敬。谁没有伤病的时候,尤其是战后,看着齐排排的烈士遗体,看着缺胳膊少腿的伤残将士,大家谁心里不在发慌?许多人宁愿战死,也不愿日后失去劳动能力乞讨度日。

    就在这个时候,董遵诲站了出来,这不是战前作秀,而是脚踏实地地为将士们打算。谁愿意背上一个大包袱?只有咱们的董将军!士兵们大声喊道:“董将军,万胜!万胜!”

    董遵诲高举着手,虚按着,士兵们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曹铨上前为董遵诲重新倒了一碗酒,董遵诲举起酒碗,大声说道:“此次南征,大家都立下了不少战功,有些将士更是跟着我董遵诲,打正阳,战涂山,拿下清流关;迫降皇甫崇,重创刘仁瞻!战合,击瓜代,击败朱仁裕,夜袭紫金山!濠州、泗州铭记着咱们的军功,洪泽湖上飘扬着咱们的威名。陆上战猛虎,江上擒蛟龙!这一碗酒,不献给别人,就献给咱们自己!献给咱们的勇气,献给咱们的勇猛,献给咱们立下的赫赫战功,献给咱们创下的不世威名!我殿前司,万岁!”

    董遵诲一边大声说着话,他身边的亲卫们一边齐声重复着他的话。回想南征以来,董遵诲作为全军的先锋部队,作为皇帝最信任的救火将军,几乎参加了每一场重要的战役,几乎在每一战中都立下了不世功勋!

    到了后来,所有人下意思地重复着这赫赫战绩,自豪地大声喊着,可谓声振寰宇!无论是新加入殿前司的军队,还是伤愈归队的老兵,都痴痴地喊着,越是重复就越充满了气力,越是嘶喊就越有勇气丛生!

    就连那些个见多识广的说唱艺人,也惊讶地站起身来,随着将士们大声喊着,这样的赫赫战绩,足以与历史上那些个知名军旅齐名。许多艺人暗暗打定主意,回家以后就以这些事迹为素材,新编一些个讲说战事的段子,让这支英雄部队的威名,响彻天地!

    到了最后,董遵诲举起酒碗,数万人几乎同时喊道:“殿前司,万胜!董将军,万胜!”

    董遵诲脸色微红,不知是被篝火熏得,还是被烈酒呛得,他举起喝空了的酒碗,举在了空中,轻轻向四方招手。回应他的,是将士们一阵阵的欢呼声,是将军们心悦诚服的眼神,是士兵们甘为驱使的誓言!

    董遵诲感到有些个迷醉,这样的感觉,上二本的时候自己感觉不到,毕业厮混的时候也感觉不到,整天被经理们呵斥成孙子的时候更感觉不到!只有魂穿之后,自己才在这五代十国体验到这样的感觉。大丈夫当如是,真汉子应如此!(未完待续。。)

卷三 第428章 南唐事变(上)

    郭荣返回京师之后,任命唐将冯延鲁为太府卿,让他充当信使,又任命卫尉少卿前唐使钟谟为副使,前往江南送上后周本年的历书,并赐给唐主御衣玉带。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郭荣并没有给予李景金银器具及牛羊马匹,因为刚刚充实起来的国库在支付完抚恤金和购买耕牛的费用之后,在减免了数十处州县的赋税之后,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对南唐进行大规模赏赐。

    唐主看到冯延鲁等人之后,虽说是热情接待,将他册封为刑部尚书,但心中却也感到一份屈辱。尤其当郭荣释放五千七百五十名俘虏之后,整个南唐都在盛赞后周皇帝郭荣的仁慈与慷慨,李景心中更觉郁闷。

    其实人就是这样,当郭荣率领大军试图南下的时候,李景为郭荣止步于江北而感到欣喜不已;可是当郭荣撤兵回国之后,李景又为郭荣侵占了自己江北的土地而感到懊恼愤怒。

    而他的几个旧日宠臣,却没有感觉到李景的转变,还在为南唐达成与后周的和议而感到兴奋。

    过去,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己凭借提出恢复中原、统一中原的方略而得到李景的赏识,现在好不容易才达成和议的他们却天天对后周皇帝郭荣歌功颂德,引发了李景内心的强烈不满。

    而翰林学士常梦锡也对冯延己等人看不过眼,时常向国主进言:“奸邪们说出的话,虽然听起来忠心耿耿。但如果沉溺于他们的甜言蜜语,那咱们大唐危矣!”尤其当冯延己的党羽们对冯延己大肆赞赏,对后周百般崇拜的时候,常梦锡忍不住大笑道:“众位先生过去总把主上

    可李景没有想到,李征古居然连连点头,连忙说道:“宋(齐丘)太傅精于政务,陛下如果对处理政务有所厌倦,不如暂时将这些个政务托付给他?”

    李景心中大怒,却装出欣喜的样子来,又去询问陈觉的意见。陈觉也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出李景的试探之意,他也笑着说道:“宋楚公

卷三 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

    李煜是后世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但他在登基以前,却只是李景的第六子,当时叫做李从嘉。这一日,李从嘉又带着三两从人来到了钟山之上,兴致勃勃地爬上高处的凉亭,在里面的石桌上铺好了画板宣纸,摆好了笔墨纸砚,再次描绘起钟山风景来。

    约莫半个时辰过后,他的贴身护卫首领李磊蹑手蹑脚走到了李从嘉跟前,对他低声说道:“殿下,明慧大师到了,周围并无闲人!”

    李从嘉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问道:“他带了几个人?”

    李磊低声说道:“只带了两个孔武有力的小沙弥,这次他身后还是没有尾巴,明慧大师一向谨慎,断不会被人跟踪。”

    李从嘉这才说道:“快请他来此,让他看看我新绘制的钟山风景,让他好好点评一番。”

    一边说着,李从嘉一边从怀里掏出新刻的一方宝印来,蘸了印泥,仔细地盖在了这钟山风景画上。

    很快,明慧大师就健步走进了凉亭。这是一个五十余岁的老和尚,长相却与慈眉善目根本不搭边,满脸横肉,脸上更有长长的一道伤疤。如果让他换上百姓的衣服,那肯定与朝廷通缉的汪洋大盗有的一拼!不过这样的一个酒肉和尚,却能在金陵报恩禅院挂单,得到法眼宗延寿禅师的看重,自然并不简单。

    明慧快步走到李从嘉近前,冲他恭恭敬敬地合什行礼。对他说道:“阿弥陀佛,居士的画技又提高了许多!”

    李从嘉微微一笑,指了指桌子上摆着的风景画,笑着说道:“大师。出家人不打妄语,你还没看过我的画,怎么就知道我的画技提高了呢?!”

    明慧微微一笑:“居士寄情于山水,又日日受我佛法熏陶,修行水平与日俱增,画技定会天天提高。是以老衲不看画,亦知居士的画技又有所提高!”

    李从嘉不由得失笑,这时明慧走上前来。照着那印信低声念道:“钟峰隐者?前日不还是莲峰居士吗?居士,统御江南是你的命,你就算是现在归隐,也无法逃脱!”

    李从嘉皱了下眉头。习惯性地看了下四周,见周边无人,便压低声音问道:“大师,我父王前些日子就有意将国主之位交给我的兄长,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