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底是谁在放肆啊,我的政忠三哥?!这随州城里说我放肆的,那是不把我这都虞候放在眼里,不把我手里的千余弟兄放在眼里啊!话又说回来,自从我担任都虞候以来,你好像是还没来恭贺过我,听人说你总是躲在院子里喝闷酒。怎么着,有意见啊?嗯?!”

    王端和王政忠是叔兄弟,过去王端没拜王令温当干爹的时候,一直在王政忠的赌坊里混日子,天天颠三倒四,没个正行。每天除了白吃白喝,就是酗酒嫖女人。

    王政忠吩咐他去办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办妥过,不过因为王端年纪小,王政忠就没舍得严厉管教他。结果王端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偷起赌坊的银子,悄悄在外放“印子钱”(高利贷),逼得人家家破人亡、妻女为娼!

    王政忠常说:虽然自己是个开黑赌坊的,可是也得讲究江湖义气,讲究道义,不该挣的钱绝对不要!所以等到王端的事情暴露后,王政忠就要对他家法处置,说要把他丢进护城河里喂王八,这可把王端给吓坏了,连忙逃出随州。

    王政忠的本意是吓唬吓唬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八弟,让他长长出息。没想到王端胆子小,愣是给吓跑了。王端也不想想:如果王政忠真想修理他,以王政忠所掌控的那众多打手,哪会让他轻易逃出随州?!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王端的机会居然来了,他逃到安州以后衣食无着,只能够当兵混饭吃。当时他年纪小,唇红齿白肌肤嫩、眉清目秀身体柔,这样的少年郎正是军营里饥渴难耐又没钱的老兵们的最爱。加上他又懂得溜须拍马,不知怎地就进了王令温的眼中,机缘巧合之下居然成功地拜为王令温的义子。从此王端可谓是青云直上,从一个什长升为都头(领百人),不久又升为营指挥使(领五百人)。后来随州的都虞候职位出缺,在王令温的影响下,王端居然升为了随州郡兵的都虞候,让知道他底细的人都大吃一惊。

    王政忠本来还为弟弟的高升而暗自高兴,没想到这弟弟居然率兵堵住了他的家门,砸了王政忠最赚钱的赌坊,将他狠狠地羞辱了一番。从此两人兄弟情绝,形同路人。

    王端阴笑着看着王政忠,眼神中有着无尽的轻蔑。过去自己对这三哥卑躬屈膝,现在风水轮流转,我的三哥,你难道还想在我面前耍威风不成?上次砸了你的赌坊,就是给你一个教训,这次要是你还有点眼力价,就赶紧巴结巴结我,要不然你就别想平平安安走出这云韶坊!

    王政忠在江湖上混了多少年了,对王端这点小算盘一清二楚,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八弟最近很是得意,对过去得罪过他的人都一一清算。许多人想要告他,可是王端却紧搂住王令温的大腿,孝敬地十分周到,深得王令温欢心。王端自从上任以来,贪污军饷喝兵血,为了给王令温送礼,他居然吃了一千五百名士兵的空额,麾下只有不到千人,喝兵血喝到这种不要脸的地步,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听说随州刺史董宗本第一次升帐的时候,王端直接不屑去点卯,一点面子也不给。董宗本当时气得砸了几案,可是王端身后可是有那王令温做靠山啊,初到随州的董宗本拿他也没有办法,结果最后王端还是稳坐都虞候的位置!

    王政忠很清楚这些事情,但他更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在随州道上扬名立万占据一方,靠得就是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名声,靠得就是自己敢打敢拼的威名。如果今天自己服了软,那自己流血流汗闯下的名头就毁于一旦。而江湖上墙倒众人推,没有了威名,自己的落魄赌坊就更加保不住了。人在江湖,不进则死!

    王政忠手中又翻出那两个铁核桃,不停地在手中盘旋。他咬着牙,沉声问道:“怎么着,老八?你我非要分个上下生死不成?!你三哥我也不是怕事的,事已至此,莫非今天咱们真要撕破脸皮?!”

    此时刚刚入夜,客人本来就少,眼见着这里出现了争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家纷纷离场。就连那王端也不由得后退一步,王政忠在随州过去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手下足有三四百忠心的小兄弟,他跺一跺脚,随州都要抖上三抖。要不是前几年为了抵挡契丹人,王政忠手下的小弟死伤殆尽,王端就算是当上了都虞候,也不敢当面挑衅这王政忠。现在王政忠单身一人,可这威风也不是这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王端所能抵挡的。

    王端连退了几步,在众人蔑视的眼神中躲在了自己四个卫士身后,这才恢复了底气。他转了转眼珠,考虑得失:

    前几天我都领人砸了王政忠的赌坊,早就跟他撕破了脸皮,正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不做二不休,趁他身边没人解决了他,也免得这病老虎有机会翻身!反正我身边有四名高手护卫,王政忠就算武艺再高,一时半刻也不会擒拿住我。虽然他身边还有两个人,可我也有四大护卫。以众击寡,那王政忠岂是对手?!

    退一步讲,云韶坊的附近还有百余士兵驻守,现在正是那些士兵们巡夜的时候。虽然士兵们非常懈怠,但是以王端对士兵们的了解,只要这云韶坊出事,士兵们肯定会快速前来探看,顺便勒索钱财。到时候百十个打一个,到时候王政忠死定了!再往他身上泼点脏水,王政忠剩下的几个小赌坊就会全落到我王端的手里,说不定还有这云韶坊呢!

    王端越想越是得意,向四个护卫(王大、王二、王三、王四)偷偷做了准备出手的手势,自己却装出要向王政忠告罪的样子,手悄悄往自己的腰刀上探去……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正文 第十二章 遇事要思量

    

    就见王端脸上流露出尴尬的表情,就像是脱了裤子想耍流氓的**遇见了手握剑刃的盖世侠女,又像是拿着菜刀抢劫的小市民遇见了全副武装来闹事的甲具骑兵,真是好一副无奈表情!

    王政忠看着这无奈的王端,心中暗喜:看来这八弟碍于过去自己的威名,这次终于服软了,真是太棒了!俗话说好民不与官斗,能糊弄过去还是糊弄过去。读看看小说网只要这次王端退让了,自己也就暂时保住了江湖上的声望,自己再宣扬几次,因为赌坊被砸而离去的小弟们也会逐渐回转,自己那间“福旺赌坊”也就能维持下去。这样一来,自己那些个伤残的老兄弟的医药钱也就有了着落,自己也算是对得起他们抵抗契丹人的义举了。

    杨光义也长舒了一口气,他不是胆小,如果那王端肆意打击报复,甚至想要取王政忠的性命,杨光义肯定会拔刀相助,绝不会袖手旁观,即使杀官造反也在所不惜,谁让他和王政忠是兄弟呢。可如果单纯只是意气之争,那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正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那王端纵有千番不是,可是人家手握重兵,执掌这随州的大半兵权,咱们又不是小年轻了,该服软时就服软,干嘛要弄出生死大事来呢?

    王政忠和杨光义都放下了心头的包袱,说了几句场面话,这紧张的气氛就缓解起来。大家都是混江湖的人,刻意打诨之下,气氛逐渐缓和。读看看小说网倒是董遵训和王朴两人看那王端不顺眼,不过两个书生又能弄出什么事来,到最后无非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无事最重要。

    倒是那闫二娘眼中居然略有一丝失落,不过她掩饰地极好,并没有被众人发觉。她笑着说今日众人花费全部免单,让大家痛快畅饮,又让那艾云前来致歉。就见艾云从台上凑近几步,双手交叠行了个万福,那纤弱的身躯、娇羞的神情,更是让在场之人心中一荡。色心一起,起争端的心也就更淡了。

    只有董遵诲依然小心地观察着这王端,充满了警惕。这已经算是他这几天的本能,任何一个穿越到古代的人都会在穿越初期充满了警惕,对自己获取的情报进行尽可能多的分析。在董遵诲看来,这个王端很不简单!

    这王端虽然现在摆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可是他毕竟是从一介小兵升为都虞候的厉害人物,如果单纯靠男色上位,那他绝不会赢得王令温这个老狐狸的欢心,也不会得到随州都虞候这样一个实权位置,更不会有胆量去挑战刚刚上任的随州刺史!

    一般人谁敢挑战随州的军政老大啊,可是王端却敢堂而皇之地做出这般行径来,并通过这一举动,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的强硬。而且王端并不是一味强硬,他还派人四处散布“自己是王令温义子、颇受王令温重视”的消息,让所有人感受到他有力的后台。虽然手中只有千余士兵,但是王端却愣是给人一种不可冒犯的感觉,让人心中只起拉拢之意,却无对抗之心!

    这样的奸诈之人,怎么可能轻易服软,又怎么可能会损伤自己好不容易才树立起的威信?其中必定有诈!

    于是心怀警惕的董遵诲就看到了王端悄悄摸向刀柄的手,看到了王端那四个绷紧了身子准备出手的随从,董遵诲心中一惊,这王端果然是个笑面虎,那自己该怎么办呢?

    稳妥一点的做法当然是出声提醒,让王政忠有所戒备。只要王政忠和杨光义联手,凭借他们俩的一身武艺和相互配合,那王端虽有五人,也不能贸然得手。双方相持下去,最后也只能撂下几句狠话,改日再战。这样一来,自己也能够收获王政忠和杨光义的善意,算是结交了两个朋友。至于王端,反正他已经与老爹撕破了脸,得罪了也无所谓。但是,这样真符合自己的利益吗?

    要知道,自己所处的可是五代十国这样一个乱世,可是杀人如割草这样一个割据时代!虽然自己是刺史的公子,但是安全并没有充分的保证。毕竟自己前世的记忆里并没有“董遵诲”的影子,可能是他毫无业绩默默无闻,更可能是他英年早逝,而自己可不愿意悄无声息地死去!

    既然如此,那就要抓住一切时机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此才能有自保之力,将来也能在后周或大宋谋得一片天地。这样想来,区区善意显然不能让人满意,最好是将王政忠、杨光义纳入麾下,毕竟他们两人可是自己转世重生以来遇见的武艺最高、将来最有发展前途之人。想要将他二人纳入自己麾下,那自己这个刺史家的二公子身份显然并不能让人信服,只有让他们与那王端撕破脸面打上一架,才能让他们碍于王端日后的报复而投入刺史府,这样一来毫无门路的王政忠两人最可靠的选择无疑将是自己这个二公子!

    而且那王端正是自己辅佐老爹董宗本掌控随州的一大绊脚石,当初父亲董宗本刚刚走马上任,就被这王端摆了一道,大伤威信,只能够拼命做事,这才挽回一点当官的颜面。可是,今时不同往日,父亲也不是没有权谋的人,他已经悄无声息地将前任官员遗留下来的那些个下属统统换成了自己的亲信,彻底掌控了随州的官仓钱粮。如此以来,虽然董宗本还没有意识到,但随州士兵的钱粮其实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加上董宗本近日来招纳丁壮,建立了一支两百余人的巡防队伍,也有了与王端翻脸的初步本钱,目前欠缺的只是决心而已。

    当然,以上诸点也是董遵诲以后向董宗本解释的时候才想到的,真要他当时就如此敏捷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