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张建邦)-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思绾连连点头,“你说得很对,就按你说的办!”于是集结部队,人手一支木棍,列队前往西门。

    西门守军眼见着大股部队来此,不由得高度紧张,但等赵思绾等人来到城前的时候,城门处的守军才发现他们既没有武器也没有铠甲,只是手持木棍而已,全都大笑起来。西门守军验过安友规的手令后,立即打开西门,守将更带着十余亲兵,笑嘻嘻地站在城门洞里看热闹。

    赵思绾率军鱼贯而入,等到所部士兵将守将等人围起来的时候,突然暴起发难。虽然大家只是手持木棍,但人数众多、久经训练的他们又岂是区区十余亲兵所能抵挡的?片刻之后,西门守将连同他的十余手下全部被殴打致死,武器也被赵思绾所部缴获。

    赵思绾立即命令挑出十余人来穿上守军们的铠甲,拿起守军们的武器冲向武库。武库的守军根本没有思想准备,还没来得及抵抗就被乱军们一一斩杀。武库大门被打开之后,赵思绾立即率军入内,分发武器铠甲,马上换装。很快千余士兵武装完毕,赵思绾和常彦卿立即率军分头行动,占据四门。

    永兴军是由晋昌军刚刚改编而来,而赵思绾等人是原晋昌军节度使赵匡赞的牙兵,在晋昌军中享有不小的知名度。一路冲锋,大多数永兴军士兵都缴械投降,甚至加入到赵思绾的军队中,很少有人反抗。不到一个晚上,赵思绾就成功地占据了京兆府!

    而城外饮宴的安友规等人这才发现异常,追悔莫及的他们束手无策,胆颤心惊的他们根本没有回城争夺的勇气,立即转身逃亡。

    赵思绾看着逃亡的安友规等人,长喘了一口气,刚刚他实在是担心安友规入城后凭借自己节度使的身份、号令永兴军反抗。现在大局已定,赵思绾立即改编永兴军,以自己所部士兵充当伍长、什长,整顿部队,整修城墙并重铸敌楼及城垛,做好战前准备。同时,赵思绾命人向王景崇通报情况,乞求王景崇的同情与支持。

    王景崇接信后大喜,拖延数天后,这才向朝廷汇报赵思绾作乱之事。同时,王景崇暗示凤翔军的官僚百姓,向朝廷推荐他担任知军府事职位,以便剿灭乱军、平定叛乱!

    后汉朝廷闻讯后大惊……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正文 第149章 李守贞造反

    

    赵思绾造反的消息和王景崇想要担任知军府事职位的消息,一同传入了开封府枢密院。{请记住我}郭威并不在意,在他看来,不过是小患罢了。凤翔军和永兴军占据的地盘不大,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只要及早处置,避免后蜀出兵干预,就可以轻松解决赵思绾的叛乱,并威逼王景崇,让他丢掉其不合时宜的妄想。

    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郭威在接到消息的第二天,杨邠、史弘肇、苏逢吉、郭威四人联合下达命令:静难军节度使王守恩立即率军南下,担任永兴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平定赵思绾的叛乱;保义军节度使赵晖率军前往凤翔府,担任凤翔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原凤翔军巡检使王景崇调任静难军节度留后,直接前去听差,不得有误!

    刘承祐听到赵思绾叛乱的消息,很是郁闷,他现在最盼望的就是王益能死在乱军之中,免得让皇室蒙羞。对杨邠等人的决议,刘承祐此时也只能连连点头,不敢再出任何馊主意。

    与此同时,赵思绾与常彦卿也在思考自救的方法。赵思绾对常彦卿说道:“我前几天给那王景崇去信求援,希望他看在我曾为他效力的份上,能支援咱们一些粮草器械。万没想到,书信如同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回音。看来,这王景崇也不是什么好货,咱们不能指望他!”

    常彦卿连连点头,疑惑地问道:“那咱们怎么办啊,赵大哥你还有什么办法?”

    赵思绾既然能被他们推为领导者,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读看看小说网他笑着从怀里取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盒来,递给了常彦卿。

    常彦卿打开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颤声问道:“天子印玺,赵大哥你怎么会有这东西?”

    赵思绾大笑:“这还是从那安友规的宝库里面搜出来的,虽然不是真品,却也能以假乱真,一般人更不看不出来!如果只有咱们起兵,朝廷很容易就能平定。可是如果别人也同时起兵了呢?比如说王景崇,不如说李守贞!”

    “李守贞?你是说护*节度使?”常彦卿诧异地问道。

    赵思绾点了点头,“就是他!李守正在晋朝就被拜为同平章事,如今到了汉朝,却只是一方节度使,他难道就没有怨言吗?肯定有!而且他与杜重威同时归降契丹,现在杜重威已经被斩杀,他难道就不怕这厄运落到自己头上吗?只要再找个能言善辩之士,携带这以假乱真的玉玺,肯定能山东李守贞作乱!到时候后汉光忙着对付他了,哪有时间来征剿咱们?等咱们练出一支精兵来,而李守贞与后汉两败俱伤,这京兆府、凤翔府、河中府,就是咱们的了!”

    常彦卿异常崇敬地看着赵思绾,没想到这赵大哥平日里焉不拉几,肚子里还真有货啊!

    不久,李守贞就收到了赵思绾送来的玉玺,极为高兴。不过这可是天子之宝,李守贞可不敢找人来鉴赏,而以他的文物鉴赏水平,这定是真品,暗地里直偷着乐。

    正如赵思绾所说,李守贞听说杜重威被杀之后,大为恐惧。当年他可是与杜重威同时投向契丹,如今难道后汉要清算不成?!

    李守贞可不愿像杜重威那样束手就擒,他自认自己有战功,一向乐善好施,得到官兵的爱戴。而且后汉初立,新帝刘承祐年少无知,而那些所谓的辅政大臣都是些后进之辈,不足为虑!

    所以李守贞早就有了起兵造反的打算,他招降纳叛、豢养死士,修筑城池、整理物资,还派人携带蜡丸密函,前往辽国联络,但却屡次被后汉的边防官员查获。结果外援没有请到,反而引起了后汉朝廷的重视。

    浚仪人赵修己,精通占卜之术,过去为李守贞的司户参军,一直追随李守贞。他也看出了李守贞的野心,不过自己感觉时机未到,于是就不止一次地警告李守贞:“现在无论是人心还是天命,都在汉朝一边,您的时机还没有到来,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不过李守贞却丝毫听不进去,赵修己见状害怕日后连累自己,便声称自己有病,辞职离开。

    赵修己刚走,就有一个人顶替了他的位置,这个人就是总伦。这总伦本来是名街头艺人,善于杂耍魔术,也算有一定的名气。后来感觉赚钱太慢,就披上了袈裟扮作和尚,不时耍些小把戏来糊弄善男善女,很快就发了家。

    发财之后,总伦就想要做官。可是谁家朝廷也不会封赏一个假和尚为官啊,后来总伦听说赵修己凭借占卜之术做了司户参军,很是羡慕,常常感叹自己没有这样的运气。

    等到赵修己一走,总伦就编了几句预测李守贞登基的童谣,教给小孩子传唱。李守贞听说之后,自然很是欣喜,也有些苦恼,希望找高人来预测一下。总伦这时再装出得道高僧的样子,前去为其解惑,称李守贞一定能当上皇帝。李守贞哪里见过这些手法,很快上当受骗,对总伦的法术深信不疑。

    有了“玉玺”,有了“天命”,李守贞也就做好了与众将摊牌的准备。射术精良的他这一天把众将召集起来饮宴,等到酒喝得差不多了,李守贞觉得时机成熟,就辞退侍从,走到了大厅的中央。

    在众将诧异的眼神中,李守贞命人取过弓箭,搭箭上弦,指着墙上悬挂的《舔章虎图》,大声说道:“如果我命中有非比寻常的大福,一定能射中老虎的舌头!”

    说完一箭射出,正中虎舌,左右一致祝贺,李守贞更加自命不凡。他笑着从怀中拿出那枚玉玺来,高举着向大家宣示。在这种如狂似癫的氛围中,又有谁敢于质疑,大家一致推举李守贞为秦王,领导大家起事造反!

    二月底,李守贞正式举事,自称秦王,派遣勇将王继勋,率军进驻潼关,并任命王景崇为凤翔军知军府事、节度使,赵思绾为晋昌军(永兴军)节度使!王景崇也不反对,扭扭捏捏默认,而赵思绾欣然同意,奉其为主。

    三月初二,静难军节度使王守恩、彰义军节度使史匡威、匡*节度使张彦威、镇*节度使扈从珂同时上奏朝廷:李守贞谋反!

    -WWW*69ZW*COM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正文 第150章 劝说解晖

    

    同州距离河中最近,驻守在那里的匡*节度使张彦超早就注意到李守贞的反常举动,在他起兵作反之前,就向中央求援。{请记住我}郭威为防患于未然,就命令义成军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率部增援同州,帮助张彦超防守。等到李守贞起兵造反的时候,同州早就做好了准备,将李守贞的先锋部队一举击退。

    三月初二,王景崇对外宣布讨伐赵思绾,实际上却纠集凤翔军青壮加以训练,并以静难军节度留后的身份,调集战区军队,企图扩充自己的力量。

    三月初三,王景崇给后蜀凤州州长徐彦写信,建议开放边境,自由贸易。尤其是粮食、钢铁等战争物资,更是王景崇关心的贸易重心。

    三月初七,后蜀国主孟昶写给王景崇的亲笔信送到凤翔府。王景崇考虑再三,派出了使者前往成都府投降。同时,他接受了李守贞对他的任职和封爵。不过对于汉庭,王景崇并没有彻底撕破面皮,只是拒不听令而已。

    三月初八,在杨邠、郭威等人的建议下,刘承祐下旨剥夺李守贞的所有官爵,下诏平叛:任命镇宁军节度使郭从义为永兴行营都部署,率军征讨赵思绾;任命保义军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内客省使王峻为都监,率军征讨李守贞;任命宁江军节度使、侍卫亲兵步兵都指挥使尚洪迁担任西面行营都虞候,讨伐王景崇。

    因为王景崇虽然拒不听令,但并未造成太多的危害。而且大家觉得王景崇所部主力大多乃是禁军出身,等到大军一到,自会束手就擒。所以大家都觉得尚洪迁一行纯粹是去捞功劳,很让人羡慕,不少人更是托关系调入侍卫亲军步兵都。{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读看看小说网}原本在步兵都担任营指挥使的赵匡胤更是连呼自己有运气,与父亲赵弘殷多喝了几杯酒。

    此时开封府汴水大堤,中午休息时分。

    三月仍有些春寒料峭,但是指挥民夫们挖了一上午淤泥的董遵诲与解晖却满头大汗,两人身着单衣,坐在河堤青石条上面,边吃边谈。

    解晖对董遵诲说道:“道安,给句痛快话,要不咱也找找史大人,献上份重礼,让他把咱们调入步兵都?你倒是说话啊,难道你真想在这里挖泥修堤不成?!”

    董遵诲笑着说道:“修堤有什么不好,虽然苦点累点,但是格外踏实!不瞒你说,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正月,我整晚整晚地睡不好觉,老是担心苏逢吉、杨邠斗出火来,拿咱们来撒气!直到到了这河堤上,我才好不容易睡个安稳觉!”

    解晖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不过,咱们毕竟是厮杀汉出身,老是在这里修堤,你就不嫌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