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关陇老秦人-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的关卡,赶走散国的士兵,就能够恢复此前的景象吗?
  “你等都是这个意思?”嬴康听罢问陈兴等人。
  陈兴等人答道:“我等都是这个意思。”
  嬴康望着何友寿,“你也是这个意思?”
  在这些军官中,何友寿是其中一个比较有头脑的将领,面对嬴康的问话,何友寿道:“大夫,其实我们也知道即便是我等拆毁散国路障、关卡,未必能够彻底解除关中国家对我们秦人的封锁,但如果我们一点行动都没有的话,只能使那些关中国家更加张狂,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些行动了。至少我们应该给散国等关中国家一个警告,让他们能够有所收敛。”
  听完何友寿的话,嬴康沉默少许,“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关中国家已经封锁我们长达三四个月的时间了,如果还找不出好的办法来,我们秦人只有坐以待毙了。”
  “对,我们不能再沉默了,必须想出好的办法来对付敌人。”一听嬴康的话,将领们都不约而同的说道。
  敌人?
  看来这些将领们已经把散国等关中国家当做敌人来对待了。
  “哼哼,听大家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了,你们已经把这些关中国家当做敌人了?”嬴康反问道。
  “对啊,人家都这样对付我们这些老秦人了,我们不把他们当做敌人,难道还把他们当做自己人不成?”张茂说道。
  “既然散国、虢国这些关中国家是我们秦人的敌人,那我想问一下戎狄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的朋友呢?”
  戎狄?
  “戎狄当然是我们的敌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敌人,那是世敌?”张茂继续说道。
  “既然关中国家是我们的敌人,戎狄也是我们的敌人,我想问问诸位,我们秦人进入关中这么多年,到底有没有朋友呢?”
  朋友?
  秦人在关中到底有没有朋友呢?
  张茂等人左右看了看,当下无话可说了。
  “这么多年过去,如果我们秦人在关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那将来我们还能在关中立足吗?我承认这些年我们秦人在关中得到了很快地发展,可是诸位一定要清楚,我们今天取得的说有成绩实际上都是关中国家帮助的结果,如果离开了这些关中国家的帮助,我们秦人将寸步难行。”嬴康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
  “可是,可是当下散国等关中国家合起来围堵我们秦人,我们同样也是寸步难行啊!”张茂很不服气地说道,“而且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们秦人迟早会被他们合起来灭掉的。”
  “这个我当然知道,不过我要告诉诸位的是当下的困境只是暂时的,等到关中国家明白我们秦人已经融入了关中,而且他们越来越离不开我们秦人的时候,这种困境也就自然结束了。”嬴康肯定的说道。
  等到关中国家彻底明白他们离不开秦人的时候,这种困境就结束了?
  但是面对当下的困境,秦人能够解脱吗?
  如果过不了当下这个坎,秦人难道真的要离开陇川回到老家犬丘吗?
  “大夫,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可是面对每天都有离开的百姓,我们实在是担心秦人过不了当下这个坎啊!”一直很是沉稳的何友寿终于说话了,“跟了你这些年,我们经过了多少战争,我们都挺过来了,可是面对今天这种局面我们我们却又一种惶恐,担心秦人真的过不了当下这个坎啊!”
  嬴康上前一步,拍了拍何友寿的肩膀,“诸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考验我们老秦人的意志的时候。我始终坚信关中的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关中百姓对我们秦人都是友好的。当下的情况,只是他们被歹人迷惑了眼睛。等到过了当下这个坎,特别是他们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原来那些离开千邑的百姓还会回到我们这里来,继续跟着我们秦人一起生活的。”
  “可是,当下我们秦人要迈过这个坎会要很长时间吗?”黑坨问道。
  “不会要很长时间的,最多再过两个月,我们的转机就来了。”嬴康答道。
  最多两个月就会有转机?
  何友寿等人半信半疑的望着嬴康。


第369章 基本持平
  众人走后,嬴康一个人坐在屋里,不想吃饭不想睡觉,只想一个静静的呆上一会。
  将领们虽然走了,但是嬴康的心情却一点也平静不下来,两个月之后这种困境会有所好转?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嬴康的心里也是没底的,他之所以说两个月之后会见分晓,那只是他自己对手下人一个说辞罢了,到底这个说辞能不能够成功,他真的说不清楚。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两个月之后就已经是冬天了,到那时北方的戎狄也该南下了。戎狄南下,对于那些过惯了平静生活的关中国家来说可是一次考验,也能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自己国家的命都保不住了,谁还有那么多的兵力和经历封锁秦人呢?
  此前嬴康对戎狄是绝对反对,甚至是对抗的,可是今天的他竟然还有那么一点点希望北方的戎狄赶紧到来了。
  至少戎狄的到来能够转移关中国家对自己秦人的封锁啊!
  过去嬴康觉着时间过得很快很快,但是今天的他却感到时间过得咋就这么慢呢?
  一天简直跟一年一样慢。
  要知道没过去一天,就会有不少的百姓离开陇川。没走一个人,就会让嬴康的心痛一次。
  再这样下去,别人没跨倒下去,嬴康自己就先倒了。
  煎熬一天天继续着,备受煎熬的嬴康一天天消瘦了,整个人都变了样一样,又黑又瘦,精神不振。
  冬天风如期而至,呼呼的吹向陇川之地。
  在北风的呼啸下,原本枝叶繁茂、水绿草青的陇川之地一天天变得枯萎了,干枯了,没有精神了。
  不过坏事中有好事,进入冬天之后,陇川的百姓似乎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离开了,一天到晚几乎很少见到有百姓离开陇川之地。
  眼看着形势一天天好转,嬴照和赵伯圉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一起前来向嬴康报喜了。
  “大夫,最近一段时间来几乎没有百姓离开陇川,所有的情况似乎都稳定下来了。”嬴照高兴的对嬴康说道。
  “对啊,大夫你是不知道,前些天我跟司农令有多忙啊!天天派兵去堵截那些要离开陇川的百姓,在我们的耐心劝说下,还是有些百姓被我们劝回来了,但是大多数百姓还是执意要离开陇川,前往散国或者是虢国,不过这天意冷下来,百姓们也不愿意离开陇川了,看来这人还是怕冷啊!一冷下来什么事都没有了。”赵伯圉高兴的说道。
  嬴康听罢淡淡的笑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且还是最不重要的原因。”
  天冷竟然不是主要原因,那什么是主要原因呢?
  “大夫那你说是什么原因让百姓不愿意离开陇川了?”司马伯圉不禁问道。
  “此前我不是说过吗?再有两个月的时间情况就会有所好转,原因在于一方面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逃离,现在能够留下来的都是原因跟着我们秦人的百姓,他们一般情况下在关中国家没有土地和家园,一旦离开陇川他们实际是无路可走的。另一方面就是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戎狄即将南下,整个关中除了我们秦人能够抗击戎狄之外,关中诸国实际上是难以跟戎狄对抗的,为了自身的安危,一些百姓也愿意留在我们这里。这两个原因才是剩下的百姓不愿意离开陇川的真正原因。”
  听完嬴康的话,赵伯圉算是明白了,“照大人这么说,此前离开陇川的那些人都是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墙头草了?”
  一听赵伯圉说那些离开陇川的百姓事墙头草,嬴康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百姓们过去来我们陇川是为了生活,当下离开陇川也是为了生活,他们没有那么坚定的信念,只是为了一口吃的喝的而已。我们不能就因此说他们是墙头草,他们仅仅是百姓、庶民而已。”
  自古以来,平头百姓的生活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有一口吃的喝的,就很满足了。
  至于太高的政治要求或者是生活要求,其实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多的用处。
  嬴康虽是现代人,但他很懂当时人的心理需求和生活要求。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些离开陇川的百姓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小日子考虑的多一些罢了。
  “好好好,大夫说得对,我等应该对那些离开陇川的百姓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赵伯圉故意调侃的说道。
  “对,我们就应该这样。”嬴康也故意说道。
  “可是当初大夫可不是这样的,眼看着百姓一天天离开陇川,你都急成啥样子了,恨不得自己过去把所有的百姓叫回来,现在百姓终于稳定下来了,你倒是显示出自己的宽容心来了?”不至于故意调侃嬴康道。
  “我又不是圣人,当然也有着急的时候啊!”嬴康承认自己当初是有些着急了,随后问道:“司农令,到底有多少百姓离开了陇川?”
  嬴照想了想道:“半个多月前我曾经做过统计,当时大约离开的百姓有一万人左右,这些天离开的百姓要少一些,最多不过两千,总共加起来离开陇川的百姓大约为一万两千人上下。”
  一万两千人?
  大概三个月的时间,陇川就流失了一万多人,平均每天要逃走上百人左右。
  嬴康听罢,甚是吃惊,要知道一万多人在当今社会不算什么,可是放在人口稀少的西周时期,这一万多人可就多的去了,几乎相当一座小城池的人口数量。
  “这才多长时间,竟然走了这么多人?”嬴康一听吃惊不已。
  “大夫莫要惊慌,这一万多人中间,除了百姓之外还有军队里逃走的人。”嬴照见状赶紧说道。
  军中也有人逃走?
  嬴康吃惊的望着赵伯圉。
  赵伯圉当然明白嬴康的意思了,于是说道:“大夫,军中确实也有人逃走,不过你放心,最多不过千人。”
  军中竟有上千人离开陇川?
  要知道此时陇川秦人的军队最多也就七八千人,这几个月的时间军中就损失了上千人,这可比打仗损失的多多了。
  “好,陇川的情况我算是清楚了,不过这样也好,能离开的绝对不是真心愿意跟着我们秦人的,能够留下来的那绝对是真心跟随我们秦人,愿意在陇川生活的。”随后嬴康问嬴照道:“三哥,当下陇川还有多少百姓?”
  “还有不到四万人口。”嬴照答道。
  不到四万?
  也就是三万多百姓?
  在灾民没有进入陇川之前,千邑不就是这个数字吗?
  这一来一回,基本上是持平了。


第370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
  陇山北麓。
  已经是初冬了,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个时候应该是戎狄南下的时节了,可是直到现在北方的戎狄还僵持在这里,迟迟没有南下。
  究其原因,原来是戎狄内部出事了。
  原本东迁的丰戎回来了,他们要再次占领陇山,阻挡亳戎和荡社戎等戎狄部落南下。
  丰戎回来了?
  这可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已经东迁的丰戎不好好在关中北边待着为何要再次回到陇山周边呢?
  “大王,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我们也该如何呢?要不我们还是回陇山吧?”面对右谷蠡王的疑问,丰戎王扎扎迟疑了,犹豫不决的望着左贤王,等待他的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