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勇闯天涯(天子)-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弟,这是报应,都是报应啊!”

“大哥别哭坏身子,好好歇息,小弟出去安排一下,再有个把时辰天就亮了,估计那个孽种已经逃往北面德兴或者东面的玉山,方圆数百里千山万壑,再多人马也抓不住他,只能收兵回营尽快善后了。”

“贤弟忙去吧,一切全靠你了。”

汪道涵安慰悲痛万分的陈继尧躺下,来到前堂立即召来手下文武头目,下达一连串指示,随后叫来笔墨纸张开始书写报告,忙得连侄女汪月涵被拖回来也没工夫搭理。

半个小时后,除了路口岗哨之外的官兵全部返回镇子,三名传令兵骑上马分别赶往镇北渡口、东面的湖丰镇和南面的岔道口,通知守候在各要道口的各小队收兵返回县城。

天色大亮,折腾了一夜的守备官兵整理完毕,三五成群蹲在镇政府院子里吃早饭,几家大户的管家和护院来回奔忙尽心服侍,镇中已经逐渐恢复平静,只是各家各户大门紧闭,两横两纵四条小街上没有半个人影,只有片片落叶和团团尘土在风中盘旋飞舞。

######

镇东三里,野猪岭半山腰大松树下,吴铭懒洋洋躺在草丛上晒太阳,一面擦枪,一面隔河遥望离开镇子络绎远去的官兵和一串马车,沉思片刻嘴角禁不住露出一丝笑容:赌对了!

枪击得手之后,吴铭从镇北渡口过河逃走,完全是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假象,目的是给官兵形成错误的判断,认为他已经朝北面山区逃之夭夭,就像以为他从太金山上逃走不会再有胆子回去一样,而且吴卫已经成功射杀仇人汪管家,还顺带给了县保安团长一枪,死没死不知道,但是起码报了仇。

报仇的同时,吴铭知道自己也惹下了滔天大祸,不出三天,此事就会闹得远近皆知,恐怕很快就会全省通缉,在所有人看来,吴铭猖狂逃命都来不及,怎么还敢再次返回作恶?

被血腥刺激的吴铭赌的就是这个结果,他不能怀着被人再三陷害的怨恨远走高飞,既然别人想要他的命,他就有理由和必要奋起反抗,何况这还有报仇雪恨的因素在内,虽然如此冒险很可能丢掉性命,但是身在弱肉强食的乱世,又经历了两世人的诸多磨难,吴铭的胆气和心智有了质的变化,早已不是监狱里那个悲愤绝望的年轻人了。

除此之外,吴铭还有一个继续冒险的重要理由:缺钱!

以吴铭的身手加上身上的枪,要想在逃亡的路上抢几个钱绝不是什么难事,身处这个列强环视军阀横行的乱世,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勾当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相比之下,以强凌弱拦路抢劫根本不算什么事。

但吴铭不会那么做,他有自己的原则,有做人的良知,虽然他受尽折磨满腹怨恨,但绝不会把自己的仇恨施加到无辜者身上,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明白生命的可贵,对生存与平等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

此刻,吴铭忍着饥饿躲在河边的荒山上静静虎视,静静等待,如同一匹饥饿的独狼,再向猎物发动之前收起利爪,隐去獠牙,反复盘算得失,计划好每一步行动,耐心地等待出击的时机。

第22章一饭之恩

数小时后,蜷缩在半山腰石坑中的吴铭猛然醒来,下意识地端起步枪紧张四顾,最后望向偏西的太阳,才醒悟自己沉睡了不短时间,记起刚才还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被众多官兵包围了。

吴铭长出口气,放下枪仰卧在坑壁上,反复揉搓发涩的双眼和紧绷的面部,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犹豫片刻伸手扯过一节壮硕的草根慢慢嚼起来,最后遥望天上缓缓北移的云层发呆。

隐约间,山下渡口方向远远传来对话声,语气中透着惊慌紧张情绪,似乎又包含几许幸灾乐祸之感。

吴铭直起身子,悄悄趴在坑壁上观察,细细倾听船上艄公和对岸老头的对话,却只能听出“陈家死人”、“强人凶狠”等寥寥几句。

小木船靠上渡口简易码头,艄公提起鱼篓下船,拉紧缆绳把船栓在岸上的木桩上,与牵着黄牛等候的老头一同走回镇子,两人边走边兴奋地议论。

声音远去,宽旷的渡口恢复平静,视野内没有半个人影,河水无声流淌,两岸草木在微风中不停摇曳,处处透出一股荒凉的气息。

吴铭摸摸呱呱叫唤的肚子,望向下游横躺在卵石滩上的陈旧竹排,沉思片刻开始行动,解开绑腿重新打上,有条不紊地检查武器勒紧腰带,深吸口气跃出石坑,信步下山来到河边,将河滩上的陈旧竹排翻了个身仔细检查,看到竹排还算结实,立即把竹排拖进河里,捡起撑杆迅速向河心划去。

摇摇荡荡的竹排在水流中逐渐靠岸,靠岸的地点与上游的东渡口相距千余米,没人注意这个荒芜的河段,吴铭把竹排拖上河滩随即离开,借助草木的遮掩继续沿河南行。

转过山包后的一片竹林,吴铭警惕地停下步子:一名十岁左右打着赤脚的小女孩,正惊恐地望着满头乱发胡子拉碴的吴铭。

吴铭看着身穿单薄衣衫手提竹篮的小姑娘,刚要挤出个笑容打招呼,小女孩突然扔下竹篮飞也似地往回跑,转眼间消失在前方林子边沿,好一会儿才传来被吓坏了的哭声。

吴铭四下扫视一圈,上前扶起倾倒的竹篮,将撒在地上的青菜装回去,拍拍粘在军棉袄上的枯草和尘土,紧紧步枪背带,提上竹篮大步走向小女孩消失的方向。

拐过一小片林子,几间泥墙茅草房引入眼帘,屋子前,一名中年汉子和两名十来岁的少年紧握锄头和柴刀全神戒备。

麻石门槛上,站在一男一女两位衰老憔悴的老人,刚才被吓坏的小女孩紧紧靠在老太太怀里,众人的眼睛紧盯着停下脚步的吴铭,目光中掩饰不住浓郁的惊慌神色。

吴铭提高手里装满青菜的竹篮:“刚才我巡查到这里,碰巧遇到你们家小丫头,估计吓着她了,菜篮没拿就跑。”

三个汉子看到吴铭神态温和,又听他一口的本地口音,彼此相视片刻,先后垂下手中的锄头和柴刀,门槛上的两位老人也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中年男子上前两步,望着一身军装的吴铭非常疑惑:“这位老总,你们不是收队回县城了吗?你怎么……”

“是这样的,大队人马是收队了,但长官命令我们再沿着河滩搜一搜,要是没看到昨晚杀人的强人就回城,我这个当小兵的只能照办,结果搞到这个时候,不知道这个靠河的土包后面还有人家,误打误撞就来了,对不住啊!”吴铭再次露出歉意的笑容。

听完吴铭彬彬有礼的解释致歉,一群人不知如何是好,只有门槛上的老爹胆子大:“老总,听口音也是我们本地人吧?要不嫌弃的话,进家喝口水再走吧,启发,你还扛着那把烂锄头到几时?”

中年汉子闻言,连忙将锄头扔到一边,几步上前接过吴铭手里的竹篮,客气地招呼进家坐坐。饥饿难当的吴铭也不客气,低声说句谢谢就坦然受之,在一家人的谦恭中进入茅屋。

“老总,你坐这,哎呀,家里破破烂烂的,怠慢贵客了。”衣服上满是补丁的中年男子双手搬来个草编蒲团,恭敬地放在中央火塘边,听到吴铭习惯性的致谢,他整个人变得更加惶恐。

吴铭把长枪靠到墙边,解下棉衣和腰间的小包袱,顺手放在一旁的条凳上,回到中年汉子面前,接过老太太递来的一大碗热水歉意地道:“谢谢您老人家,我走了大半天,饿坏了,家里有吃的吗?随便有点什么能填肚子都行啊!”

站在火塘边上的一家人愣住了,老太太略微点头转身走向里屋,老爹露出个尴尬的笑容招呼起来:“有吃的,有吃的!老太婆去张罗了,抽袋烟就能做好,老总请坐下,烤烤火,这季节正是倒春寒的时候,这两天早上地里还结霜呢。”

吴铭谦让地坐下,婉谢老爹递来的长烟杆,主动和老爹唠家常。没多长,吴铭温和的态度赢得一家人的好感,淳朴和善的一家人也慢慢放松下来,不知不觉和吴铭聊起来。

交谈中,吴铭幸运地了解到,镇子里的官兵已经全部撤走,中年汉子说他刚从镇上回来不久,不知什么原因,陈老爷家大太太和弟媳在汪县长的安排下,用完早饭就匆忙带上二十个护院壮丁扶棺启程,听说是把惨死的汪管家的尸体送回老家鹰潭安葬,陈老爷惊吓过度病倒了,陈家上下一片哀鸿,连超度法事都没有做。

这消息对吴铭非常重要,尽管脸上没有半点表情,但却能让他深感庆幸。

随着交谈的展开,吴铭了解了陈继尧家族的不少事情,也深深体会到这一家人生活的艰难,两个老人六七十岁还下地干活,三个孩子的母亲常年生病,一病就下不来床,家里只有六亩坡地无以为继,不得不租种镇上地主的二十亩水田,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没能给孩子吃餐饱饭,就连盐巴都不敢天天吃。

吴铭望着熏黑了的空荡四壁,望着火塘架在石头上滋滋冒气的陈旧铸铁锅,望着刚才把几片腊肉放入锅里时几个孩子眼馋的摸样,最后望向正在往火塘子添柴火的少年:“你多大了?”

“十五。”少年低声回答,麻利地干完连忙退到一旁,拘束地和弟弟妹妹站一起。

吴铭再问:“还在念书吧?”

少年望向正在抽水烟筒的父亲,看到父亲像木头一样不声不吭,随即难过地低下脑袋。

老爹移开嘴里的烟嘴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渐渐挤成一堆:“想念书也念不起啊,还是五年前,县城曹大善人捐给镇里学堂五百块大洋,资助镇子和周边几个村的男孩子免费念书,我们家老大老二侥幸能选上读了两年,万万没想到好景不长,前年曹大善人在乐平被土匪绑上山,最后家里卖房卖地,凑齐三万大洋才把人赎回,曹大善人回来后一病不起,没一个月就死了。”

“第二年,镇里学堂说没钱办不下去,把学费涨到一块五,还不准赊欠,交不起学费的只能退学。我们家七张嘴吃饭,每年地里的粮食大部分要交租,还要应付这样那样的税捐,一家人要拼老命干活才能吃上饭,哪有余钱啊?老大老二也就去不成啦,没办法,这日子越来越苦了,你来之前,老大和他爸才从镇上给陈老爷家帮忙回来,好歹得到几个铜板,要不家里就得断盐,唉!这都是命啊,这辈子,孩子只能任命了!”

吴铭望向站在一旁的两个男孩,清楚地看到两个孩子眼中晶莹的泪花。

“老头子,你说这些屁话干什么?”老太太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玉米饭送到吴卫手里:“家里没水田,所以没有米,只有坡地自家种出来的玉米面,怠慢贵客了。”

吴铭连忙站起,双手接过大碗和筷子,沉默片刻缓缓坐下,捧着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由始至终没动锅里的一夹菜,很快就在一家老老少少惊讶的注视一扫而光,放下碗几步走到墙边,解开条凳上的小包袱,拿出地图册、字典和其他两本书来到少年面前。

“我没想到会来到这里,没什么准备,这几本书也许对你有点用,就当是见面礼吧!如果有可能,我建议你们继续读书,家里穷,但人活在世上,不能穷了志气。”

吴铭把书塞进少年怀里,掏出十个大洋塞进弟弟手中,回到墙边背起长枪,向震惊得不知所措的一家人告别:“谢谢大爷大娘,还有大叔,这餐饭我吃得很饱。军务在身,不能久留,晚辈就此告辞了!”

“唉、唉!等等啊!使不得啊!”

老头扔下烟杆,跑上去扯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