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天下第2部-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叹了一口气,轻轻自语。

第二章魔法水晶

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

犹如穹庐一般的天空,笼罩著一片碧绿的大地。

举目四望,心旷神怡。

站立在草原之上,眺望远方,李逸如突然感觉到了宇宙的浩瀚。

相形之下,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一切千秋霸业,又是如此的可笑。

一时之间,他甚至有了一种纵声吼叫的冲动,似乎要将心头的一切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发泄。

“怎麽样,大草原的风光如何?”

豪爽的笑声,突然自李逸如的身後响起。

“主公!”

少年急忙躬身行礼。

“此次平灭呼兰,逸如你立下了首功!”

风雨骑在战马之上,大笑著道。

“不敢,全靠将士用命,主公妙算,逸如不敢贪功!”

李逸如赶紧说道。

他虽然说得有些公式化,然而倒不是谦虚,而是真心话。

正当他为那个针对风雨的阴谋担忧之际,风雨的密信无疑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显然,这位帝国宰相虽然可能还没有发现潜藏在身边的阴谋,但是凭藉著他出色的谋略和战争天赋,却已经未雨绸缪。

事情,应该还没有自己想像的那麽糟糕!

这样想著的辽东总督,立刻精神百倍地整顿兵马,听从了统帅的号令,从辽东千里奔袭,作为一支奇兵,及时

投入到了大草原的决战中。

之後的战局,几乎完全按照风雨的剧本来演练。

三万意料之外的军队,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

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加强了圣龙人的骑兵突击力量,也给呼兰人带来了败亡的命运。

对此,李逸如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大的功劳。

事实上,呼兰人的战败,更大程度上是败在了呼兰和圣龙之间的综合国力上,败在了呼兰和圣龙决策者之间的战略较量上。

圣龙人赢得漂亮也赢得侥幸,而呼兰人则败得凄惨,更败得冤枉。

和圣龙帝国不同,呼兰帝国唯独大可汗身边才有一支精锐的常备军,其馀的军队都是各部落各贵族在临战之际徵集汇聚而成。

因此,严峻的自然灾害,以及战略上的失算,使得呼兰帝国,这个强大的军事帝国,在这一场需要捍卫自身生死命脉的关键战役中,痛苦地发现,自己既缺少足够的粮草,也很难找到那些因为灾害而不得不四处放牧游走的部

落。

这直接导致了呼兰帝国,在抗衡圣龙倾国之力的猛攻失败之後,面对圣龙人气势如虹的乘胜追击,竟没有多馀的兵力来扭转颓势。

而大批身经百战彪悍勇猛的战士,却都在自家的部落中放牧,最後为了自身和家人的生存,不得不向强大的圣龙人投降。

所以,李逸如坚信,这样的事情,换了任何一个将领,都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切。

甚至,他都有一种感觉,感觉分明是风雨有心送给他这样的奇功,而且还是硬从秋里的手中夺来。

“哈哈,只要你不怪本相扰了你当高丽王就好!”

此刻,风雨的精神似乎很好,他已经遛著马,走到了前面。

“若能够追随在宰相左右,区区高丽王不当也罢!”

李逸如笑了一笑。

“你小子什麽时候也会拍马了?”

风雨微微一愣,侧身望了身边的爱将一眼。

“末将句句真心实意!”

李逸如微微一笑。

“冲锋陷阵、开疆拓土的快感,又岂是做什麽国王能够相比?出生入死、与子同袍的经历,更是人生之中千金不换的财富!”

“说得好,若是圣龙帝国的男儿个个如此想,帝国军威何愁不兴!”

风雨突然勒住了战马,从身边的侍从手里接过了弓箭,朝著天上飞过的大雁比了一比,方才说道:“刚才我接到了战报,呼兰大可汗已经逃到了大陆诸公国。

“眼下西征在即,对於呼兰君臣,风雨是志在必得,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你且说说,我军该如何西征?这西征统帅,何人最为适合?”

说这番话时,风雨豪气干云。

事实上,他也确实有如此骄傲的资本。

呼兰迅速的败亡,无疑解开了圣龙腹背受敌的困境,也让麦坚人苦心经营的反圣龙同盟,在尚未真正发挥威力之前瓦解。

那些各怀鬼胎的盟友们,此刻纷纷退缩,开始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改弦更张。

於是,凭藉著强大而无敌的军队,让圣龙至少在陆地之上,拥有了不容抗拒的威力。

“这个……”

李逸如却有些犹豫。他没有想到风雨会突然这麽说,沉吟了良久,方才说道:“逸如以为,西征大陆诸公国,不同北伐呼兰。

“後者旨在解决帝国北方的威胁,从而从大陆争霸的战争中抽身而出,全力应对麦坚自海上的威胁,因此理应不惜一切代价,和不择一切手段,尽可能削弱呼兰人的力量,予以最为彻底的破坏和毁灭。

“前者则是为了养帝国之威於四方,令其畏惧帝国的强大,臣服帝国的昌盛,则应该恩威并施,以雷霆之手段打击一切帝国的敌人。

“同时,也要以怀柔的恩惠,笼络帝国的盟友,从而确保大陆公路长治久安,永远为帝国通往西大陆的阳关大道。

“因此,西征统帅,不仅需要能征善战,而且还要有全盘考虑的战略眼光,更要能够灵活对待大陆公路上的这些小国,既能够为主公攻城略地,剿灭一切敌人,也能够为主公长袖善舞,扶植最为忠诚的盟友!

“逸如以为,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可以秦纪、秋十三郎为先锋,左右呼应、双拳出击,必将建立赫赫战功。

“但要说到统帅全局、高屋建瓴,还需要请拓跋山名将军坐镇,最好……最好宰相亲自督促!”

说到这里,李逸如偷偷地望了一眼风雨。

调兵遣将,原本只能够由风雨独断。

在这种用人的问题上,整个风雨军恐怕也只有李中慧,才有资格和风雨讨论一二。

所以,此刻风雨突然问到这方面,实在是很出乎李逸如的意料。

尤其是拓跋山名,此刻已经成了李氏家族的亲家,而秦纪、秋十三郎又显然十分积极地,渴望成为西征军统帅的情况下,这一番回答实在是有些为难,李逸如也是在内心挣扎了很久,这才决定如实道出。

不管怎麽说,无论是流言蜚语,还是同僚的怨恨,都比不上失去风雨的信任更为糟糕。

“看来,你真是长大了!”

似乎很满意李逸如的回答,风雨叹了一口气,突然又问道:“若是现在给你一个选择,回高丽当国君,或者帮风雨西征呼兰馀孽,你怎麽选?”

“逸如自然是听从宰相的安排!”

万没有想到风雨会如此问,李逸如愣了一愣,赶紧说道:“不过若逸如来选,逸如更愿意领军出征!”

“此话当真?”

风雨凝神望著李逸如,沉声问道。

“逸如在宰相面前,绝不敢有半句虚假!”

虽然不知道风雨这句话的用意,李逸如还是咬了咬牙坚持道。

而且他这麽说,也并非完全虚假。

事实上,尽管李氏家族更愿意看见一个新的高丽王诞生,但是李逸如的心中,却更加期望纵横沙场。

因此,西征大陆公路的统帅,这个远没有高丽王那般

安逸显赫,甚至还不如印月总督、辽东总督那麽实惠的职位,却对李逸如似乎更有吸引力。

“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就好!”

风雨沉默了片刻,方才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道。

“是!”

李逸如忐忑地应道,心里却在翻天覆地地动盪。莫非,姐姐那里有了眉目?

风雨的态度让他有些胡思乱想起来。

从拿到高凤阳的帐簿起,他便开始部署起来,然而直到现在为止,一切都只是猜测。

那个人是如此的位高权重,和风雨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如果他真的牵扯其中,贸然指责,只怕不仅是无济於事的打草惊蛇,而且更有可能会被对方倒打一耙。

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之下,这些天李逸如虽然一直待在风雨的身边,然而每一次话到嘴边,却又不得不吞了回来,只能寄希望於远在圣京的姐姐,能够从燕南天遇刺案著手,查个水落石出才好。

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京,再次送走了冬天,迎来

了春季。

去年那一年,平静了整整五年的圣龙帝国,似乎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变迁。

从印月半岛的激战开始,到西南半岛的硝烟,然後是辽东的战火、高丽的征伐,草原的搏杀,还有万里海疆的胜败。

而最最令人震惊的,则莫过於天子出卖帝国的指责。

於是,自张仲坚南征战败之後的中原大地,一浪又一浪的风浪袭来,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隐隐中,改天换地的前兆,让人心动盪不已。

壮志激扬的少年,因为沙场建功的机会而兴奋不已;蛰伏已久的野心家,因为乱世动盪的前景而蠢蠢欲动;抱残守缺的道学者,则呼天抢地,悲叹天道不公、人心不古。

而身处这一切变乱漩涡的帝国宰相府,却显得格外平静。

“两位大人有什麽意见?”

书房内,李中慧望著面前的血衣卫统领魏廖,和刑部尚书诸葛青,问道。

李逸如送来的密信,无疑将引起滔天巨波,尤其是在重新查验了燕南天被刺案的现场之後,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将重新论证。

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自李中慧的内心涌起……

究竟该借此机会为云明月平反,以分享後宫为代价,为风雨铲除这个隐患,还是强行压制下来,维持现状,并乘机勒索对方为己所用?

李氏家族的女皇有些拿不定主意,只觉得一个天大的机会就在眼前,然而一个天大的危险也同样迫在眉睫。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

说话的,是刑部尚书诸葛青。

身为圣龙帝国无人望其项背的第一断案高手,诸葛青一生断案无数,多少离奇的案件,都在他的手中迎刃而解。

然而今天,这件曾经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好不容易平息,却又突然被重新提起的案件,让他却不禁感到了一丝寒意、几许踌躇。

关系太大了!大到足以影响整个天下的格局,大到足以改变历史的进程。

这样的重压在身,让一向心怀坦荡无所畏惧的诸葛青,也开始有了一种畏首畏尾的感觉。

“由於燕南天被杀之後,现场完全被封锁起来,并没有太大的破坏,所以此次重新勘察,进展非常顺利!”

和身为保守派需要避嫌的诸葛青不同,血衣卫统领魏廖,以一贯的直率,直截了当的回答了李中慧的提问:“如夫人所料,现场确实残留一块魔法水晶的残屑!”

“魔法水晶的残屑?”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没有作声的欧静,终於开口问道。

这段时日,在风雨离开圣龙本土的时候,帝国的权力中枢,实则是在官员们所称的“四巨头”掌握下运行的。

其中,兵部尚书白起,掌控了帝国的卫戍部队;中枢院枢密使云济,负责和执政议会的沟通;宰相夫人李中慧和无忧谷主欧静,虽然没有任何官职,而且还是女儿之身,然而在帝国的内政、外交方面,却实际上比前面的两位朝廷大员,更有决定权。

不过和李中慧不同,欧静这段时日,更多的是致力於帝国伤残军人的安置,和帝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後者是在风雨的提议之下,这两年逐渐推广起来,以达到“人人就学、有教无类”的蒙学运动。

不过因为学有所成的庶民子弟,势必会触及到豪门世家维系其特权的根本利益,因此开展得十分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