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鲍修让看见有人登上了城墙,不由大喜,喝道:“擂鼓助威!”刚才是偷袭,现在已经登上了城头,给了敌人最大的打击,此事擂鼓助威,能极大地鼓舞士气,并给敌人最大的打击。
  吴越士兵听见,鼓手奋力地敲打着战鼓,顿时,鼓声隆隆,传播四方,清晨未起的鸟雀被惊醒,在半空盘旋。
  杨琏接到消息,来不及洗漱,匆匆擦了一把脸,披上铠甲,刚刚走出节度使府,陈铁已经牵来了战马。杨琏翻身上马,朝着城北匆匆而行,清脆而急促的马蹄声响彻在街道,不少百姓听见声音,不由探头探脑,看一看屋外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百姓看见一群骑士呼啸而过的时候,忍不住缩回了脖子,这年头,当兵的就是大爷,更何况的骑马的大爷,惹不得。
  杨琏赶往城北的时候,王山大营里,章文益、章文莹兄弟已经接到了消息,两人身体健康,被杨琏从一万多士兵里挑选出来后,章文益兄弟被任命为校尉,管百人。
  两人得到消息,迅速叫醒了袍泽,匆匆披上铠甲,章文益先带身体健康的百人赶去支援,章文莹继续叫醒更多人,凡是有一战之力的士兵,都统统去支援城北。
  唐军士兵知道敌人赶来偷袭,一阵紧张,群龙无首之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杨琏赶到王山大营,见士兵已经醒来,忙组织士兵穿戴铠甲,同时鼓励士兵。
  这时,杨琏才知道章文益已经带兵去支援城北。章文益去时间很及时,恰好是鲍修让下达了命令之后,吴越军攻击最为凶猛的一波。这时已经有十几名吴越士兵登上了城头,正在与唐军厮杀。如此多的人数登上城头,只要守住了入口,让更多的袍泽登上城池,福州城就是囊中之物。
  章文益率兵虽然只有百余人,但极大的鼓舞了士气,见有士兵来援,守军一鼓作气,奋力神勇,与吴越军厮杀,有四五人被杀死,守军立刻上前将云梯推倒,云梯上的吴越士兵惨叫着落下,扑腾到了护城河里,吃了好几口血水,幸运的扒到了岸边活了下来,运气差的,不久沉到了河底,再也起不来了。
  “杀,把敌人赶下去!”章文益一声大喝,奋不顾身扑上,手中兵刃带着风声,一名吴越士兵被砍中肩膀,惨叫一声后退一步,恰好一名吴越兵正从云梯爬上城头,被他一撞,顿时战立不稳,跌落城头,顺便撞倒了身后的吴越兵,一连串的惨叫声起,一人被压在最下面,口中吐出一口鲜血出来。
  百余人占据城头,在章文益的带领下,打出了一波反击,吴越兵措手不及,好几人被赶下城头,只有两三人在苦苦坚守。
  鲍修让张大的嘴顿时闭住了,眉头紧紧皱着,他虽然看不清城头的具体情况,但从吴越兵的表现来看,不少人跌落城头,显然是守军有援兵了。鲍修让摇摇头,他之所以没有展开大面积的攻击,是因为缺乏攻城器械,一百多架的云梯还是捉襟见肘了,过护城河需要云梯,爬墙需要云梯,此外还要考虑被敌人损坏的部分,一百架云梯根本不够。
  为了奇袭,鲍修让以其他方面为代价,如果奇袭不成,这个损失就大了。鲍修让想了想,立刻让五百士兵顶上,务必尽快登上城头,占据一隅之地。五百士兵呼啸着冲了过去,这时,鲍修让的身边,还有两千人。
  五百人冲上,到了护城河边上,踏着云梯过河,由于云梯数量不足,不少士兵只能排队过河。这时护城河已经被鲜血染红,有的地方已经堆满了尸体,残肢断臂铺满在地,散发出刺鼻的血腥味,几乎令人呕吐。五百援兵来不及伤感,过了护城河的士兵迅速沿着云梯爬了上去。
  这时城头上,吴越兵占据的几个据点已经岌岌可危,有了援军的支援,顿时士气大振,仅剩的几名士兵死死守住身后的云梯,不让敌人去破坏,城头上的厮杀已经白热化,侥幸不死的士兵,只要有一口气在,拼了命的抵挡着敌人的进攻。城头的砖块已经被鲜血染红,一不小心就会滑到,喊杀声震天,这时,一些百姓听见声音,才知道这福州城又要打仗了。
  鲍修让看和城头,观察着战局,五百人冲了上去,由于云梯的限制,使得吴越军只能集中攻击某一片城墙,达不到人数上的优势,鲍修让有些焦急了,这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太阳升了起来,光芒万丈,照在血红的城墙上,很是触目惊心。鲍修让知道,那些都是吴越士兵的鲜血。
  但是慈不掌兵,鲍修让知道这个道理,他绝不会因为死了人就不会继续攻击福州城。这个时候,他希望有更多的攻城器械,以便展开更大范围的攻击。这时,他留在后方的士兵运送了二十多架的云梯过来,虽然不多,是杯水车薪,但也聊胜于无,鲍修让很快把为数不多的云梯投入了战斗中。
  9/28 8:43:02|25269844


第四十一章 援军
  城墙上人头攒动,厮杀声中,杨琏带着士兵赶到了城头。这时候,鲍修让的五百援军正在奋力登城,已经有多处被吴越军突破,城头上一片混乱,鲜血到处流淌着,一不留神就会滑倒。
  杨琏拔出长刀,带着陈铁等人冲了上去,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刚才气势还很高昂的吴越人顿时吃瘪,杨琏挥舞着长刀,一连劈死两人,在杨琏的强力攻势下,唐军士兵受到鼓舞,发动了一波攻击,把吴越士兵被赶下城头,来不及逃走的,纷纷被斩杀。
  鲍修让瞪大了眼睛,眼睁睁地看着士兵又被赶了下来,他的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还想进攻,但前线传来的消息,是云梯大部分被损坏,想要攻上福州城,显然更难了。
  鲍修让有些进退两难,攻城器械的不足令他功亏一篑,可是他又舍不得放弃,战死了约有三百多人,其他的不同程度也受了伤,这样的损失他明显没法接受。身边还有两千多人,但毫无疑问,区区两千人想要攻下福州城,根本是不可能的。
  鲍修让迟疑着,先让士兵休息,下一步如何行动,他要思量思量。
  站在城头上,杨琏看着前方约有千余步外的地方,那里飘扬着几根旗帜,杨琏一眼就看见了。
  “吴越人?”杨琏皱起眉头。
  陈铁冷哼了一声,道:“他们来的倒是挺快。”
  “不意外。”杨琏摆摆手,指挥着士兵忙碌着,清理城墙上的尸体。由于吴越人杀来,还需要备上更多的礌石檑木。
  杨琏吩咐下去,陈铁、朱琦等人带着士兵干活,杨琏看向了城外,虽然他知道吴越人得到消息之后一定会杀来,但吴越人清晨时分攻城,让谈准备不多,幸亏吴越人缺乏攻城器械,这才功亏一篑。
  目前,杨琏不清楚吴越来了多少人,他需要做出长期抵抗的准备。思考间,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杨琏抬起头一看,正是潘森带着一干福州降将匆匆来了。
  “杨节度,吴越狗来了?”潘森问道。
  杨琏也不在意,道:“吴越人来势汹汹,幸亏将士们死战,这才勉强击退了他们。”说着,杨琏抬起手,指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吴越人,道:“这里的吴越人应该有两三千人,但不知道后续还有多少吴越人,若是连绵不绝,恐怕这福州城不保。”
  潘森忙拱拱手,道:“杨节度若有差遣,在所不辞。”
  “好。”杨琏简单地说着,笑了笑,伸出手,拍着潘森的肩头,道:“有潘将军这句话,本节度就放心了许多。唉,实不相瞒,本节度来福州之前,已经做出了调度,可是那剑州兵马,因事耽搁,至少要七八日后才能抵达福州。这几日,还要仰仗诸位,才能力保福州城不失啊!”
  杨琏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让福州军一干降将有些感动,毕竟在这个时候,杨节度能说出这番话,足以证明他把众人当成了只得信赖的人,众人纷纷抱拳,表示忠心。七嘴八舌之后,杨琏笑了笑,示意众人安静。
  杨琏简单说了想法,众人本来就是福州军的干将,杨琏决定让他们依旧领旧部,这样便于指挥,不过杨琏的授权有限,除了这部分旧部之外,其他的福州军士兵不得妄动,此外,杨琏决定亲自指挥众人。自杨琏以下,是潘森,潘森则管着其他的福州军将领。吩咐完了之后,杨琏令陈铁带着潘森等人去领导旧部,他依旧在城头上观察着局势。
  城外的吴越人聚集在一起,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厮杀,士兵们正在抓紧时间,恢复力气,有的士兵蹲在地上,吃着干粮。鲍修让却没有心情,他蹲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划着,如果这个时候,福安县的援军赶来,那么他就有足够的兵力攻下福州。
  可是,他也知道,福安县的统帅与他虽然是袍泽,但却是竞争关系,如果有利可图,自然会帮助他攻打福州,如果没有利益,得不到战功,根本不会来。
  而且,令鲍修让难以决断的是,福安县的援军在何处?如果只有一两日的路程,那么攻打福州自然还有机会,如果需要四五日以上,恐怕唐军的后院就会赶来,那个时候,想要拿下福州,根本不可能了,反而会陷入危机,若是唐军将领截断了后路,恐怕这数千兵马都要折在这里了。
  鲍修让迟疑难以决断的时候,一匹快马越过层层叠叠的山丘,终于赶到了,这名骑士全身是汗,手中拿着令牌,一路疾奔到了鲍修让不远处,此人高举着令牌,大声的呼喊着。
  鲍修让站起身来,注视着使者。使者跳下战马,匆匆到了鲍修让跟前,声音有些嘶哑地道:“鲍将军,卑职不辱使命。”
  就在鲍修让诧异使者这话的时候,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封皱巴巴的书信,书信已经被汗水浸湿,鲍修让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展开书信,先看了一眼落款,点点头,仔细看着书信。
  匆匆看完之后,鲍修让原本阴沉沉的脸上露出了喜色,他忍不住鼓掌,连声道:“好,好!”
  鲍盛闻言,赶了过来,道:“叔父,有喜事?”
  鲍修让哈哈一笑,道:“当真是天助我也,大王天运,胡尚书英明,看出唐人诡计,胡节度已经带兵两万,南下支援。”鲍修让口中的胡尚书乃是吴越国兵部尚书胡进思,此人已经九旬高龄,是吴越开国功臣,当年随着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征战四方,甚得军心。
  胡思进长寿,他的长子却不及他长寿,两年前长子已经去世,享年六十七岁,次子不曾入仕。不过胡家人丁兴旺,掌握着吴越国兵权。胡思进最为宠爱的幼子胡庆年仅二十,有了祖辈的庇护,年纪轻轻就是指挥使。后来在越州一带剿匪,有些军功,很快就擢升为节度使,可谓官运亨通。
  鲍修让知道,胡庆带兵赶来,意味着这一次福州之战的功劳他要退居二线,不过,忧国忧民的鲍修让并不在意,国破了,家还在吗?
  胡庆带兵两万,偷偷赶往福安县,刚刚驻扎下来的时候,鲍修让的书信到了,胡庆立功心切,接到消息,立刻让士兵准备粮草,即刻南下。胡庆除了带着从杭州来的两万人,还把福安县的士兵抽调一空,兵力达到了三万。如此多的兵力让鲍修让充满了信心,而且胡庆一路赶来,此刻离福州城只有五十多里的距离,下午就能赶到福州城。
  鲍修让知道,胡庆带兵一路急行,应该没有带充足的攻城器械,为了便于攻城,鲍修让除了留下一部分士兵防守之外,其他士兵全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