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承乾回答问题自然不会白答,老家伙们在心中疑惑全部得到解决之后,百分百的确定,明天一定会将余下的钱全部到位,而且是三十贯一文不少。
  ……
  翌日,早朝如期而至,李承乾带着慨然赴死的情绪,在太极殿上侃侃而谈,将昨天商定好的军校建设事宜对老头子做了汇报。
  然后……
  没有然后了,整个太极殿就像是没有人一般,不管是世家还是士族,没有任何人对他在曲江池畔建设军校提出任何的异议。
  这特么不对劲啊,为什么这帮人现在不按套路出牌了呢?正常来说这个时候不是应该丢也“炸弹”管上么?为毛没人接手呢?
  不光李承乾有这样的想法,坐在御阶龙椅上的老李也是莫名其妙,在他刚刚听到李承乾打算在曲江边上建军校的提议之后,就有了大乱一场的准备。
  可是……这特么是什么节奏?为什么没人吱声呢?难道昨天晚上都吃哑巴药了?又或者地上被谁涂了胶水?把那些平时李承乾说一,他们就非要说二的家伙们给粘住了?
  寂静无声的大殿上,老李与小李无言的对视着,等待着有人站出来发难,可足足等了近乎盏茶时间,也依旧没有人站出来。
  最后还是李二陛下带着一肚子疑问开口问道:“众卿,太子所奏之事,你等可有疑意?”
  “臣等无异议,一切听凭陛下安排!”
  得,今儿特么日头一定是从西边出来的。
  老头深深的吸了口气,将目光转向儿子。
  可李承乾也同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面对老头子询问的目光,只能用耸肩、摊手来表示自己的无辜。
  “如此……准了!”眼见是真的无人出来阻挠,李二陛下也只能点头,算是通过了李承乾的提案。
  而在批准了李承乾奏请的军校建设方案之后,诡异的气氛似乎并没有立刻结束,以往那些没事找事出来的表现自己的家伙们今天竟然出奇的老实,一个站出来的都没有。
  太极殿执事太监净鞭三响,连喊三次“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之后,所有人齐刷刷的一躬身:“恭送陛下!”
  这是李二陛下自登基以来,所经历过的最快的一次早朝,从上朝到散朝竟然连三刻钟都没用上。
  这让习惯了每天处理一大堆公务的李二陛下十分不适应,下了朝总觉得无所事事,耐着性子在书房坐了一会儿还是觉得无聊,看看同样无所事事在发呆的方老太监:“老方,走,跟朕去东宫走走。”
  “喏!”老太监几乎是瞬间恢复了状态,跟到了老李的身后。
  兜兜转转,老李带着方老太监和几个侍者没用多长时间就来到了与东宫相连的通训门。
  刚刚接近,还没等穿过通训门进入东宫,隐约间一阵喧嚣的声音便随着早春泛着寒意的微风传入了李二的耳朵。
  “噗噗噗……”纷乱的声音让老李的脚步不自觉的开始加快,脸色也阴沉下来。
  片刻之后,李二陛下便带着自己的全部随从越过通训门、右永福门进入东宫,入眼所见的一幕把伟大的李二陛下惊的目瞪口呆。
  只见得无数辆拉货的马车,正载着一车车的铜钱、银饼子、金稞子穿过嘉福门进入东宫,其热闹程度竟然与上元节的大朝会不相上下。


第1359章 一个危险的信号
  跟随着运输钱币的马车,李二带着人一直进入东宫深处的府库,路上自然引起一阵又一阵的骚乱。
  不过好在这里是皇城之内,前来送钱的也都是各大世家勋贵家的管事或者成员,总算还是有些定力,没有酿成什么踩踏事故之类的事情。
  而到了东宫府库之后,老李同志再一次被里面堆积如山的银钱震惊,看着那些东宫执勤的执金吾用抬筐不断将钱抬进库里,倒在地上,李二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真是白活了。
  “儿臣参见父皇。”正在府库前看着钱管事清点钱财的李承乾面对突然驾临的老头子,有些尴尬的上前见礼。
  “这些都是各大世家和勋贵们上交的银钱?”李二陛下随意的摆摆手,示意李承乾平身。
  “回父皇,是的!”李承乾回头看了眼正在不断将钱运进来的马车,苦笑着说道:“现在儿臣算是知道为什么他们在早朝上都不言语了,敢情这帮家伙是急着把钱送过来。”
  李二陛下并没有理会李承乾,长长叹了口气说道:“朕没想到,这帮家伙竟然这么有钱,三十万贯真的可以在一夜之间凑齐。”
  “父皇,他们有钱是好事儿,至少这样不会因为一点小钱去作践百姓,您说是吧?”李承乾的解释有些牵强,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李二陛下闷哼一声,算是接受了这个说法,不过脸上还是带着一丝怒容,似乎对勋贵们如此有钱而感到不满。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勋贵们有钱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若是在后世的现代可能有司法机构来监督这些高官显贵,但是在大唐可没有这样的机构。
  而且大唐也没有禁止官员亲友做生意的律法,所以那些勋贵们在掌权之后自然要安排加中子弟弄些生意什么的,必竟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大唐定鼎之后老李渊和李二陛下对手下人的赏赐,这些赏赐有时候看起来不多,但是架不住赐的次数多。
  所以这一来二去的勋贵们家里的钱财慢慢也就攒下了,现在到了用钱时候拿出来也不是什么奇事。
  但是这话李承乾却不敢当着老头子的面说,如果说了可真就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连着世家带着勋贵统统得罪了个遍,所以他只能拿钱多了有觉悟来说事儿,至于到底富了之后是不是真的有觉悟……嘿嘿。
  “父皇,这里人多眼杂,又乱的很,不如到儿臣书房去坐坐吧,正好儿臣也有些事情想要向父皇请教。”李承乾等了半天,见老头子没有再说也什么,只是看着府库里的钱发呆,忍不住出言邀请他去自己书房。
  老李在听到儿子的建议之后,顺势点点头:“那就走吧,正好省得朕在这里看着闹心。”
  闹心,的确是闹心。看着整车整车的钱被送进库里,自己却一分也不能动,不闹心就怪了。
  李承乾讪讪的陪着笑脸:“父皇,他们这也可以算是为大唐的建设出力,把钱拿出来修铁路总好过埋在牲口棚。”
  “朕知道你对钱的理解和别人不一样,也知道你的钱生钱理论,可是朕想不通的是,我大唐百姓还有很多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可为什么这些人就能心安理得的去赚他们的钱。”李二陛下走在通往自己曾经书房的路上,紧紧的捏着双拳。
  “这是意识形态决定的,富者恒富,贫者恒贫。”李承乾陪在老头子身边,叹了口气说道。
  “朕不信,朕一定要改变这一点,朕要让大唐百姓全都富起来,要让他们人人都能吃上肉,从都有衣穿。”老李扭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眼中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到时候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两座大山,实现人人平等,李承乾在心里给老头子补充了一句。
  不过这些东西也只是在小李同志的脑海中一闪而已,就本心来说,他目前已经习惯了现在这种生活,如果真的玩一把革命什么的,只怕第一个投反对票的就是他自己。
  这种事情和觉悟之类的东西无关,主要还是他刚刚说的意识形态问题。
  现在的大唐百姓并没有那么好的政治觉悟,如果真的让他们人人平等,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干什么。
  在这个识字率不到千分之一的时代,你不能指望着一个不识字的人能管理好国家,人人平等之后只会是天下大乱。
  因为读书人太少了,又或者一些读书人太过理想化,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突然间的平等只会让他们胡来一气,最后把国家折腾的分崩离析。
  这其中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王莽,这家伙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推行了一些超过时代的东西,在侵害了既得利益者利益的同时,却没有办法再组建另一套高效率、有威信的领导集团。
  所有文化人都是曾经的既得利益者,而新政的受益者——百姓,却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
  这就造成了他不得不用一些反对新政的人来管理国家,最后结果自然不言而预。
  李承乾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在大唐推行什么人人平等,国有制也只是稍稍进行了一些试探之后,便停了下来。这里虽然有些私心,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因为这个时代并不适合平等。
  而老头子突然间发出的感慨却让李承乾感觉到了一种危险的信号,他很怕老头子一时冲动,来一个人人平等,在大唐玩一场革命。
  “怎么不说话了?你平时不是挺能说的?”老李曾经的书房中,李二陛下坐在主位之上,看着一直沉默的李承乾。
  “父皇,您是打算要整顿吏治么?”就着刚刚老头子的吐槽,李承乾询问道。
  “吏治必须要整顿,但是现在却不是时候,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你放心,那些勋贵和世家朕暂时还不会动他们。”


第1360章 夹缠不清
  听到老头子并没不打算立刻开始整顿吏治,李承乾的一颗心稍稍放下了一下。
  虽然他知道老头子不会真的玩儿什么人人平等,到时候让别人推翻自己,也知道整顿吏治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必须要借势而为,整顿吏治固然重要,可是如果以牺牲大唐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发展为代价的话,李承乾认为眼下还是不要整顿的好。
  毕竟大唐和后世不一样,不能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要求大唐的官员。
  你要求他们不贫可以,不腐也可以,但如果要求他们不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搞事儿,那就有些不靠谱了。
  “行啦,你有什么事儿,现在没有外人了,可以说了吧?”李二陛下并没有把刚刚的一时冲动当成一回事,享受着宫女刚刚端上来的茶水,询问起李承乾把自己找到书房的目的。
  这样的情况李承乾能说什么,只能放下心事,从杨雨馨那里要来了一份表格放到桌上:“父皇,儿臣这里有一份东西,觉得您应该看一下。”
  “唔,这是什么?”老李同志放下手中茶盏,抄起桌上表格看了起来,片刻之后将表格放下:“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莫不是在骗朕?”
  那表格上写的是这几天来魏叔玉他们几个在长安统计出的百姓收入情况,上面罗列的数字让老李心中震惊不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数字是千真万确的,不过这仅仅是长安城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整个大唐,甚至连京畿一带都不能代表。”李承乾好整以暇地说道。
  “为什么?”老头子问道。
  “因为这数据只是通过东、西两市和城内的坊市调查的,并不涉及其他地域,所以只能按长安城内来算。”李承乾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把自己如何安排魏叔玉等人去调查这份长安百姓收入表的经过说了一下。
  “按你这么说,这份数据的确算是精准,不过为何不早早报与朕知晓?”李二陛下按照小李的思路理了一下,发现他的这个统计方式的确可以算得上最精确的统计方式。
  “父皇,这种统计方式只适用于长安,其它地域多以农事为主,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