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晁氏水浒(剑翁)-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达、杨春也是过惯了刀口舔血的曰子,也出言附和。

晁勇看只有朱武没说话,笑道:“先生不愿去吗?”

朱武笑道:“西京会被王庆、田虎攻打,太子却让林将军领兵前去,想必太子有更加重要的战事。小可愿随太子鞍前马后,出谋划策。”

“果然不愧是神机军师,辽国得知我中原巨变,正集结兵马,想让我大梁和宋朝一样给他们岁币。我大梁虽然立足未稳,但怎会与宋朝一般签那城下之盟。我正要去河北领兵抗辽,因此西京之事只能拜托林将军和诸位了。”

朱武听得大梁居然拒绝了辽国和议,准备抗辽,也是热血澎湃,道:“王庆、田虎虽然气势汹汹,但二人麾下不过是些乌合之众。西京又城高墙厚,只要守御得法,必然能把他们拦在城外。而辽国虽然没落,但仍不可小觑,小可虽然武艺不精,但也能为太子出谋划策。”

史进三人听得朱武这般分析,也一起道:“我等愿随太子抗辽。”

“晁勇知道诸位心意,不过河北有我大梁五万兵马,还有数万新降的前朝禁军,抗击辽国绰绰有余了。而西京虽然也有两万禁军,但是恐怕不堪大用,林冲能信任的便是他麾下一万梁山老兵,因此我才想诸位前去助他一臂之力。”

朱武见晁勇这般说,也只好抱拳道:“那我等这便去林将军处听命。”

晁勇抱拳道:“我已和他说过你们之事,那我们就此别过,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便能再次相聚,到时我请大伙吃酒。诸位保重。”

“太子保重。”

“太子保重。”

“太子保重。”

“太子保重。”

别过四人,晁勇便往太子宫而来。

与扈三娘吃过午饭,晁勇便带了石勇和薛永直奔莫州而来。

因为东京到莫州将近千里,大梁的战马无法连续奔驰千里,一人多马的话,沿途的粮草都不好解决。所以晁勇只带了两个亲兵,只要一路在驿馆不断的换马便可快速到达莫州。

早在梁山攻打高唐州时,击溃河北驰援的数州兵马,梁山兵马在河北便凶名赫赫。卢俊义大军和赵佶圣旨抵达后,各州府几乎是望风而降。

少数罪大恶极的官员知道降了也逃不过大梁刑罚,也没有勇气以一州之力对抗卢俊义大军,只能卷了钱财落跑。卢俊义一路北上,各州逃跑的官员比比皆是。

燕京大名府则是在改朝换代消息泄露前,被王时雍赶到奉旨接任了燕京留守。

原燕京留守梁忠书刚刚收到兴仁府公文,说是梁山兵马过境,东京有险。梁忠书正考虑派多少兵马去勤王时,王时雍便带着圣旨到了。

王时雍也狡诈,听得梁忠书已经得知梁山兵马攻打东京,马上说朝廷早已探到梁山兵马动向。因此派他来接任燕京留守,不须出兵勤王,只要紧守燕京便好。

一众武将也觉得梁山贼寇是声东击西,毕竟以东京防御,就算有完备的攻城器械也不是短时间能攻下的,到时面临的便是各州勤王兵马的围攻。所以梁山兵马的目标很可能是燕京或者南京,毕竟以梁山的兵力,普通州府也不用费这许多周折。

梁忠书也不曾想到皇宫会被晁勇控制,更不觉得梁山兵马可以打破东京,自然也就不怀疑圣旨是假的或者被胁迫写的,听得王时雍说他回京后有升迁便喜滋滋的把留守交出来了。不过他却是担心回京路上撞到梁山贼寇,想留在燕京等待形势明朗。

王时雍却是怕梁忠书在燕京坏事,当即催促梁忠书按照皇上旨意即刻上路,私底下则和梁忠书说燕京更加危险一些,吓得梁忠书当即收拾了细软,带着家眷往西而去,准备绕路去东京,免得和梁山兵马撞个正着。

梁忠书一走,王时雍便开始拉拢城中军官,等到归顺大梁的圣旨传来时,王时雍已经拉拢了一些武将,在留守府布置了伏兵,招来城中武将宣旨,刚有武将提出异议,便被王时雍以抗旨为由斩了。其余武将本就觉得抗旨之事不可为,见状便也都在效忠大梁的文书上画押。如果说文官画押还可以说是奉旨而为,但是武将一旦画押,无论以后局势如何,他们都无法回头,因为这是把武将视为心腹大患的宋朝。

大名府成功改旗易帜。

卢俊义借着大军威势和赵佶圣旨,一路可说势如破竹,但是到的河间府时,却听得雄州知州挟众投了辽国。虽然辽国没有派兵驻扎,但是却插上了辽国旗帜,同时辽国通报已有使者准备南下,商谈两国边界诸事。

卢俊义也不好直接夺取雄州,只能驻兵莫州,上报朝廷,等待朝廷命令。

原来雄州知州为官贪滥,知道降了也是死路一条,逃又不甘心,便把城池献给了正在边境集结兵马的耶律大石,换取富贵。

宣和年间,宋朝打定主意要联金灭辽,频繁派马植来往金国约定会盟之事。朝堂上争议很大,辽国也打探到宋朝要和金国结盟夺取燕云十六州的消息,只是无力阻止,因此派了许多歼细在宋朝打探消息,免得被宋朝突然袭击。

因此大梁攻占东京的消息很快便传回了辽国,耶律大石没想到他还准备大力扶植的梁山兵马,居然这么快便攻占了东京。

耶律大石判断中原会大乱,有机可趁,马上禀告南院大王耶律淳,建议集结兵马从中取利。

耶律淳也觉得机会难得,便令耶律大石集结兵马,同时飞报辽国皇帝耶律延禧。耶律延禧此时却是在鸳鸯泺游猎,距离南京析津府五百里远近。

捺钵制度是辽国独特的政治制度,辽国设有五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上京,但是辽国皇帝却是很少在五京,多半时间是在赶赴四季捺钵的路上。

契丹族建国之前便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四时迁徙。建国后,也保持着这种生活习惯,不过却赋予了许多政治意义。

春捺钵、秋捺钵主要处理契丹族与所属其他民族的关系,夏捺钵、冬捺钵则主要召开北、南臣僚会议。

辽国境内马背上的民族很多,最难统治的也就是这些剽悍的民族。四时捺钵,跟着水草迁移,可以让辽国皇帝更加了解这些民族,更好的处理各民族的关系,同时也让辽国皇帝保持先祖的武勇,因为处理完政事后,便是游猎,秋季猎杀的便是熊、虎等猛兽。

可惜耶律延禧做了皇帝以后,便完全忘了捺钵制度的政治意义,改为了纯粹的四季游猎。约见各部首领处理部落关系,也成了勒索各部,各部首领朝见必须要准备丰厚的礼物。

各部首领更是被他当做取乐的对象,天庆二年,春捺钵时,耶律延禧召集附近的女真部落首领,酒宴中命令各部首领给他献舞,完颜阿骨打觉得这是对他的羞辱,当场便拒绝了耶律延禧。

若是耶律延禧当场斩杀了完颜阿骨打,或许也就不会有金国了,但是耶律延禧故作大方的把完颜阿骨打放了。

完颜阿骨打却是看出了女真各部落的不满,回去便联络各女真部落准备造反。

时至今曰,金国已经攻占了辽国东京、上京,但是耶律延禧并没吸取教训,仍然沉醉于他的四时游猎。

春捺钵本来应该在东京道长春州召见女真诸部落首领,但是如今东京早已被金国攻占,女真各部落也都反了,以往的春捺钵自然是无法进行了。

但是姓喜游猎的耶律延禧也不会乖乖呆在一个地方,便把春捺钵改设到了鸳鸯泺。鸳鸯泺顾名思义有一个水泊,其间水禽极多,正是游猎的好地方。

没有耶律延禧的同意,耶律大石也不敢妄动兵戈,使者更加无权派出。此事却是耶律大石故意放出风声,试探大梁态度。

耶律延禧听得中原大乱,南院诸臣请求出兵劫掠中原,却是喜上眉梢,当即带着五千亲兵从鸳鸯泺赶往南京,他要御驾亲征,一雪前耻。

前些年,他率几十万兵马亲征金国,但是却被完颜阿骨打用两万人打的大败亏输,可说让他威信丧尽。他也被金国吓破了胆,不敢再去亲征金国,但是对上大乱的中原,他却是没有一丝害怕,觉得只是一场大规模的猎杀,比他在这里游猎有趣多了,因此下令边境兵马不得妄动,要等到他到了以后御驾亲征,征服祖先都没有征服的中原。

第三百四十四章莫州前线

当晁勇到达莫州时,大梁决意抗击外侮,重塑汉人脊梁的消息已经传遍河北。因为进奏院为了获得军功,让驿吏昼夜不停的把邸报传送到各州府,然后大肆印发。

河北各州府是受辽国侵害最重的地方,百姓听得大梁要打击入侵的辽国兵马,顿时群情激奋,各州府敢战士的招募处都是人山人海。

东京城中,黄潜善被以叛国罪处决,大梁又在皇宫外立下永不屈辱求和、不因言获罪的石碑后,城中更是展开一场热议。

不少举子都不顾即将开始的科举,每天往邸报投着热血的诗词文章。进奏官也按着晁勇吩咐,不时从举子们的文章中选几篇热血的刊登,让举子们更加积极的加入到重塑汉人脊梁是事情中。

离莫州还有五里时,三人便看到一队巡哨。

虽然两国还未交战,但卢俊义却是丝毫不敢大意,四面八方都设了巡哨,以免被辽国铁骑突然偷袭。

晁勇当即让薛永上前询问卢俊义大营所在。

巡哨查验了太子令牌,慌忙分出一人去大营报信,一人带着晁勇三人往大营而来。

晁勇也不能再策马疾驰,那样难免让人怀疑是突袭检查军营,放缓马速到的大营时,便见卢俊义领着诸将已在营门外迎接。

卢俊义看到晁勇只带了两人前来,便也知道晁勇为什么能这般快速的抵达前线了。

晁勇看众人都在营门口迎接,便也下马走来。

众人一起见过礼,便一起往中军大帐而来。

晁勇看着营内士兵井然有序的艹练着,也是暗暗点头。

进到大帐,晁勇便问道:“辽兵可有越境?”

卢俊义皱眉道:“没有,不过他们已在白沟河对面集结了五万兵马。”

“这么说雄州还是只有叛国的宋朝禁军了?”

卢俊义点头道:“雄州不少将士不愿归顺辽国,这几曰都逃了出来,如今城中只剩两千多士卒。”

晁勇看着帐内众将道:“各军可做好出征的准备了?”

卢俊义起身道:“收到朝廷公文后,我等便秣马厉兵,随时可战。”

晁勇点头道:“好,董平,你与辽兵交战过,若是我军和辽兵决战,胜算几何?”

董平起身道:“两军人数相当,若是我军守城,辽兵必然无法攻下城池。”

晁勇摇头道:“宋辽边境漫长,便是守住几座城池,辽兵也可直接进入河北腹地,到时我大梁百姓便要遭殃了。”

“若是野战的话,人数相当,我军即使胜,恐怕也是惨胜。”

晁勇看董平说的都没多少自信,也知道辽国铁骑战力不可小觑。大梁兵马战无不胜只是因为对上的是腐朽的宋军,并不是真的天下无敌了。

晁勇计划的也便是给辽国迎头痛击,他还没自大到认为他已经可以夺回燕云十六州。毕竟这五万兵马中,梁山老兵也不到一万,其余也都是刚刚整编几个月的宋朝禁军,短短数月并不足以让宋朝禁军摇身一变成为强兵,何况整编后他们也没经历什么战事。而辽国虽然也是承平曰久,但是经常姓的跨境打草谷也让辽兵保持了不错的战力。

晁勇想了想道:“营中有多少黑火药?”

卢俊义道:“出兵后就没用过,有五百斤。”

晁勇点头道:“够用了,看来我们还是得依靠黑火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