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能臣-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摹8慰鋈粑蕹⒐僦暗谋踊ぃ赧妆澈笾思热荒芎λ牢涣小募腋福愿段艺庋摹滓隆缒笏缆煲弦话闱嵋祝 
  周沐沉吟了一会,还是摇头道:“阁下之言,不能说服老夫!萧鲎若有问题,你何不向有司检举?倘若令尊之死真的是蒙受了冤屈,这些年来为何你的长兄、长襄侯秦骥没有向朝廷提出过异议?阁下的一面之辞,恕老夫不能采信!”
  “呵呵!”秦骧忽然冷笑一声,“我当周大人是当世名臣,想不到竟然迂腐如斯!萧鲎有没有问题,我自有人证证明,他的背后有高人指使,这一点不仅秦某深信不疑,就是远在西陲边关的周老将军也心知肚明!”
  “周大人,如果朝廷法度能够惩治这帮恶人,那家父也不至于在‘畏罪自杀’数年后才能正名,杭兴炮制‘太子逆案’的真相也不至于在此案已经盖棺论定之后再被重新揭开!对付这些善使阴谋诡计之人,又岂能用寻常之法!”
  周沐听到秦骧的这番“大论”,不以为然地说道:“照秦公子所说,要揭发萧鲎及其背后之人的罪过,不能用寻常之法。那老夫请问,秦公子预计,若要扳倒萧鲎及其背后之人,你需要多大的权力?”
  秦骧闻言微微一怔。周沐之言极是,单单一个萧鲎,就是前丞相萧子康的儿子、现中太尉杨坡的女婿、朝廷册封的“沫阳侯”,身份地位尊贵不说,荫其父庇朝中的人脉关系盘根错节,想要扳倒他,谈何易事!更何况他的老丈人绝对不会坐视自己的女婿倒台,纵然秦骧已经有办法离间他们翁婿之间的关系,也不敢保证没有其他什么更有分量的人出来保萧鲎。
  “确实……秦某至少需要爬到与萧鲎一样的高处,才有完全的把握将他们一举拉下马!”秦骧说道,“这也是晚生想引周老将军、以及上御史大人为援的原因所在!”
  周沐听着他的话,喝了一口清茶,以一种不信任的口吻说道:“秦骧,老夫再问你一个问题:假使老夫与绰兄帮了你,将你提到‘九卿’的高位,助你扳倒了萧鲎及其幕后之人。父仇得报之后,你又会如何使用你手中的权力?”
  “原来这才是周沐……还有周绰不放心我的地方!”秦骧暗暗叹道,他也算明白了周绰安排周蕙茞、周蕙荃俩姐妹监视自己的真实目的,也弄明白了他安排这次“面试”的目的。
  周沐抛出的这个问题异常棘手,如果秦骧的回答不能令他满意,按周沐之前说的,秦骧将难以在京城的官场中寻得一席之地。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利害关系后,张忌傲也不免有些担心;但当他看到秦骧一脸的自信后,他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只听秦骧说道:“周大人的这个问题,正是晚生想请教的。敢问周大人,您在出仕为官之前便已经想好当上‘三公’之后的作为了吗?莫说秦骧仍是一介白身,便是今日领了这个‘京兆尉’,也不知日后会如何!”
  “对对对,秦骧所言极是!我在当‘光禄卿’之前也没曾想过这个‘光禄卿’应该怎么当!这未来之事啊,就是难料!”张忌傲连忙跟着打圆场。
  然而周沐却是一脸的失望之色,“呵呵呵”地冷笑了几声,说道:“周某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家传的‘经世之学’更是教导我辈:‘穷,则修其身;仕,则济天下!’无论在野在朝,只要心中有尺度,为人为官便不会走错路!秦骧,枉你秦氏一门也是‘经学世家’,这么浅显的道理,你怎么就不懂?”
  一番话说得张忌傲手心冒汗,心想周沐刚才说的就是他那个问题的“标准答案”,秦骧这回算是答错了,看来周沐这一关注定是过不了了。
  哪知秦骧却“哈哈哈”地大笑一番,引得周沐一阵侧目,他捋着下巴上的胡须,颇有些恼怒地说道:“秦骧,老夫说的很好笑么!”
  秦骧站起身,朝周沐一鞠礼,什么话也没说就朝门外走去,这个举动令张忌傲和周沐有些措手不及。
  “秦骧,有话好好说嘛,为何就走了呢?”张忌傲急忙起身追出去。
  只见秦骧转过身,对着周沐高声喊道:“前御史大夫、秦某的父亲也是怀揣着与上御史大人一样的理念踏入的仕途,那时引领着他进入官场的是一代英主、大盛高祖翊武皇帝!现如今,上御史周大人坐在了同一个位置上,君主换成了当今的天子。周大人,你身为名家大儒‘心中有尺度,路不会走错’,然而你敢保证高高在上天子就不会走错路吗?”
  秦骧的这番话振聋发聩,是周沐甚至秦懿这样的儒生不曾、也不敢想象的。儒家学说推崇“明主贤臣”的治国模式,但是自古以来“贤臣”易得,“明主”却难求。儒生们克己求学,为的就是将自己打造成为“明主”服务的“贤臣”;但对于真正的“明主”,他们几乎毫无分辨能力,只是本能地将赏识自己的君主视为“明主”,而不去关注他们是否真的“贤明”。
  前御史大夫秦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服侍的大盛王朝开拓者刘义臻被誉为近百年来最为英明的君主,但即便在这样一位“明主”的治下,秦懿仍然逃不过夺职下狱、乃至被逼自杀的噩运!更何况当今天子刘彦钊,其才能能否比肩自己的父皇尚未可知。前车之鉴与现实的境况两相比较,令身处同一高位的周沐感到脊背一阵发凉。
  “朝廷法度若真能远小人、亲君子,那也不会有霄末时期外戚、宦官相继干政的乱局;心中尺度若真能令君子不走错路,权宦当政之时也不会有那么多饱学之士争先恐后地为虎作伥!周大人,前霄故事殷鉴不远,先父的下场近在咫尺,您是想让我、想让我们秦家再度步上家破人亡的后尘吗?”秦骧说着,双眸中包含着激动的泪光。
  听到这番话,即便是周沐这样的当世大儒心中也不得不有所触动。秦骧说得在理,历史上有多少怀揣一腔爱国热忱的士子儒生投身“济天下”的理想之中,到头来满腔的热血,却被用来温暖了冰凉彻骨的镣铐和屠刀。如果站在秦骧的角度考虑,周沐确实不能对他有这样的期望。
  “秦骧,你这番话老夫无可反驳,不过……”周沐也站起身,想将秦骧请回堂内,不过对方却并没有继续谈话的意思。
  “实不相瞒,无论周大人是否愿意相助在下,秦某都有办法在京城官场中谋得一席之地!本来今天这一趟秦某是不必过来的,但既然来了,该说的还是要说。”秦骧朝周沐作揖鞠礼,继续说道,“当今天子绝非‘仁义之君’,对于大人这样的老臣也没有什么感情,该抽身离去之时,请大人不要恋栈权位,保全自己、保全家人才是明智之举!”
  说完话,秦骧便头也不回地朝大门外走去;张忌傲只能匆匆向周沐道别,追出了周府门外。
  周沐则呆呆地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脑海中回荡着秦骧离开之前的那番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看来……这京城中的风云,已不是我能够捉摸的了!”良久,周沐才坐回了原位,从桌案上取出一封帛书——正是秦骧的任命书——将其交给家中的仆役。
  “回复左丞相府,就说这个‘京兆尉’的任命……我允了!”
  第二更奉上,默默地求一波收藏、推荐和打赏~~~跪地求~~~
  (本章完)


第50章 新官任命
  离开了周沐的府第,秦骧与张忌傲二人向昌平街走去。一路上张忌傲对于秦骧离开周府前的那番话有些疑惑,不过看对方一脸的不悦,他也没有着急询问。
  “秦骧……你为何要与周大人发生争执,要知道若没有他的支持,你在京城的官场真的很难走下去!”快到昌平街时,张忌傲没能按捺住自己的好奇,还是问出了口。
  秦骧此时却是风轻云淡的样子,他说道:“对付周沐这样的仁义君子不能用常理待之。我当时若是以诸如‘仁义道德’之类冠冕堂皇的话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那他只会认为我虚伪!反之,我实话实说,周沐反倒不会怀疑!”
  “那……又为何这么快就离开了?”张忌傲问。
  秦骧笑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若留下与之继续深谈,到头来只会互相厌恶;与其如此,不如抽身离去,给彼此都留一点余地!”
  “不过……”说到这里,秦骧的眼神变得黯淡起来,“今日我实话实说了,往后与周氏家族的合作,恐怕就没那么顺利了!”
  张忌傲点点头,说道:“是这么个道理,周氏一族尊崇儒学,你给他的答案显然有悖儒家教义!既然如此,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秦骧忽然神秘一笑,答道:“回家!睡觉!”
  ……
  此刻皇宫的御花园中,午宴早已结束,又在宫内游玩了一阵后,贵妇们纷纷打道回府。不过太后的宴会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她仍然留下了几位高官夫人,前往她的寝宫文安殿用晚膳。
  这些高官夫人分别是左丞相崔正的夫人田氏、中太尉杨坡的夫人张氏、上御史周沐的夫人林氏、大将军李元疾的夫人温氏,以及太后的侄女崔静兰、杨坡的女儿杨妙儿。太后主要宴请的便是当朝四位重臣的夫人,至于崔静兰和杨妙儿则是她特意留下来作陪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崔太后精心安排的这场晚宴,其中暗含的政治意味远远比白天那场午宴来得浓厚,与其说她是“宴请”这些高官夫人,不如说有话要让她们带给自己的丈夫。
  晚宴开头一切都很正常,文安殿内歌舞升平好不热闹;但进行到一半时,乐师、舞姬以及伺候众人用膳的宫女、侍宦忽然退出了殿内。与此同时崔静兰也找了个借口领着杨妙儿离开了文安殿,临走前关上了大门,殿内只剩下太后与四位高官夫人。
  “哀家此番请四位夫人入宫,实则是有事相求!”所有人都退出殿外之后,崔太后低声说道。
  “但凭太后吩咐!”四位夫人虽然心中奇怪,但也只能先听她说些什么了。
  “当今我大盛朝的局面,是由高祖皇帝与列为公卿、大将军共同创立的,哀家在高祖驾崩后也勉力维持着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然而哀家的儿子、当今的天子渐渐长大,心思也越来越不安分!”
  “哀家曾苦苦相劝他谨守先帝之法、延续‘与民休息’的大政,然而皇帝不知创业艰辛,一意要做个开疆拓土的雄主,建立不世的功业!然而霄末的乱世结束至今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国力尚未能与前霄明帝之时比肩,我朝哪有对外用兵的实力,更何况对手是雄踞北方的鹰戎!”
  “更令哀家忧虑的是,皇帝想再度任用商允臣、郎绾之流,为其执掌大权扫清障碍!”说到商、郎二人时,崔太后满脸厌恶之色,“而今我大盛朝能够阻止皇帝行此败坏家国基业之事的人,也就是四位大人了!还望诸位夫人回去后将哀家的话传达,请他们务必以国事为重!”
  四位夫人闻言愣在了当场,崔太后所说的既涉及帝、后之争,也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她竟然以这种方式来“串联”朝臣反对皇帝,可见他们母子间的关系已经相当紧张。
  “太后之言臣妇必当转达,请太后安心!”最先说话的是左丞相夫人田氏,也就是崔太后的嫂子。
  “请太后安心!”其余三人也纷纷附和道,此地文安殿内的气氛变得凝重异常。
  “嗨!”崔太后重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