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裘日新(仇道人),衢州郑魔王等也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
  湖、常、秀等州民众,也“结集徒众”,准备攻打州县。
  各地农民望见义军的旗帜,听见鼓声,就跑来迎接。
  参加义军的更是“项背相望”。
  方腊自号圣公,建元“永乐”。
  威震东南。
  南方的气候环境更适合农业发展。
  加上,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再加上,宋国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
  再再加上,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等等……
  总之,宋国的经济重心早已移到南方。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南方的经济支持,照赵佶这个败法,宋国早就亡了。
  田虎在河北攻州占府没什么,赵佶还可以少救济一个地区。
  王庆在淮西攻州占府也没什么,赵佶也可以少救济一个地区。
  可方腊占据江南却不行,因为这会切断赵佶的经济命脉,这会让宋国彻底覆灭。
  这回,赵佶是真急了!
  也意识到,国内的匪患,不能再放任不管了,再放任下去,他赵佶和他赵家的江山可就真危险了!
  所以,赵佶一面急忙撤销苏、杭造作局和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平民怨,一面派蔡攸赶紧去汉城找李衍借钱,一面又责令各地官军积极剿匪!
  伴随责令一同下发的是严酷的惩罚!
  但凡是与方腊义军作战不利的,消极怠工的,贻误战机的,全部斩首,家人中,男丁刺配千里,女人统统充入教坊成为营妓。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池州梁小娘子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而获罪被砍了脑袋。
  很快,梁小娘子的祖父和父亲获罪的消息就传回池州,池州府衙也派了上百衙役来梁家抄家问罪。
  缉捕使臣当众宣布道:“今有梁成方、梁守义父子畏敌不前,贻误战机,导致官军溃败,现已被斩首,现按律将梁成方、梁守义的家产尽数抄没,梁家男丁全部刺配偏远州县,梁家女人尽数入京口教坊……”
  说到这里,缉捕使臣看了人群中的梁小娘子一眼,眼中尽是惋惜,还有赤裸裸的欲望!
  梁家的男人们眼中尽是灰败和无措,无不怨恨曾经是他们骄傲的梁家父子!
  梁家的女人们则哭天喊地,自此以后他们就将沦为人尽可夫的J女,还是最低等的营妓,有几个当场就昏了过去,一些贞洁烈妇打定主意回去就自刎不受这等无尽的屈辱!
  梁家败了,自此中落。
  宣布完梁家的罪责之后,缉捕使臣冲一众衙役吼道:“还愣着干甚么,还不去捉梁家人回去治罪!”
  随着缉捕使臣的一声令下,一众衙役立即向梁家人扑去!
  梁大郎是个暴躁的性子,直接跳起,道:“我看谁敢上前!”
  缉捕使臣冷声道:“梁大郎,我知你武艺好,可你别忘了,我们这里有一百多人,杀你虽不易,但杀你家人却轻而易举!”
  说到这,缉捕使臣道:“所有人听令,梁大郎若是敢抵抗,先斩杀他的家小!”
  梁大郎听罢,只能束手待毙!
  见此,缉捕使臣冷笑道:“哼!敢跟我斗!”,然后看向梁小娘子,眼中淫邪之色更盛!
  “咻!”
  “噗!”
  缉捕使臣应声而倒!
  梁家人向缉捕使臣看去,就见缉捕使臣胸口处穿过一支长箭,缉捕使臣死死的攥着那支要了他命的长箭!
  再往后看,就见门外出现了五六百披甲拿刀的军士!
  一众军士也不废话,径直冲入院中,然后向一众衙役杀来!
  这些军士各个骁勇善战以一敌百,不消一时半刻,就将一百多衙役砍杀的七七八八,而他们竟无一人受伤。
  没死的衙役,要么机灵直接跪地投降,要么身手敏捷跳墙跑了。
  其间几个胆大妄为的衙役妄想劫持梁家人当人质,要么被军士射杀,要么被梁大郎和梁小娘子杀死。
  总之,这群衙役很快就被消灭了。
  尔后,这群军士的领头之人,径直来到梁小娘子身前,然后托起半块玉佩,道:“大都督命小人接娘子回家!”
  ……


第三百二十六章 招兵
  ……
  “汤阴”之名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并逐渐形成部落,据《山海经·西山经》载:“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汉高祖二年置荡阴县,因位于荡水(后世汤河)之阴而得名。
  荡原为古国名,因荡水流经古荡国而得名。
  东魏天平二年称魏德县。
  唐贞观元年以水微温,改荡水为汤水,并荡原为汤阴县。
  这里就是岳家军的发源地。
  说这里是岳家军的发源地是原因的。
  首先,岳飞就是汤阴县人。
  其次,岳家军的很多主要将领,像:王贵、岳云、徐庆、姚政、李道、孙革、于鹏等都是汤阴县人。
  其实,真正的岳家军也可以说是汤阴县人。
  岳家军的组成很复杂。
  严格来说,真正的岳家军就是最初跟随岳飞从北方来到江南的前东京留守司的士卒,这部分人大多都是河北人(离汤阴县不远),其中以岳飞的同乡居多。
  南宋初社会动荡,政局扰攘,溃兵盗匪遍野。
  南宋朝廷无力控制各支军事武装,兵将骄悍难制,“诸军动则溃,溃则盗,盗则招,招则官,反复循环,无有穷已。”。
  各武装集团溃散、火并之事常有发生,分合无定势。
  而岳飞素以治军纪律严明著称,所以他的军队一直比较稳定,许多溃散武装集团纷纷投靠岳家军,成为岳家军中的招降将领,使其队伍不断壮大。
  而这其中最大的两伙就是牛皋和董先的队伍。
  吞并土匪、伪军,吸纳散人,赵构又让各地军队归岳飞节制,数年时间,岳家军壮大到了三万人。
  尔后,岳飞带着三万岳家军剿灭了杨幺军,吸纳了杨幺军的五、六万人。
  再加上此后赵构拨给岳飞的,江南西路安抚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等部(约八千五百多人),和此后增拨的统领丘赟所部(近一千五百人);
  后来,荆湖南路安抚司统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统领焦元等部(约一万多人)归岳飞节制,以及张浚都督府左军统制杜湛改任岳飞统辖的黄州武将知州带来的几千蔡州兵。
  岳家军完成壮大,达到了巅峰的十万人马。
  从岳家军的发展过程当中不难看出岳家军其实就是以岳飞和岳飞起家的那不到两千人为核心组成的,其他人马在加入岳家军之前,不少都是乌合之众。
  能把一群乌合之众打造成一等一的强军,不难看出,岳飞绝对是超一流的统帅,也不难看出,岳飞起家的那不到两千人是多么精锐。
  岳家军太可惜了,如果不是其灵魂人物岳飞被赵构、秦桧等人所害,如果不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岳家军北伐,岳家军也许真能直捣黄龙。
  每每想到这些,李衍就为岳飞和岳家军惋惜不已!
  因此,李衍准备重建岳家军。
  这里解释一下,岳家军是当时民众习惯的说法,并非官方名称。南宋时起义军蜂拥而起,后来很多都投靠了岳飞(岳飞虽然级别不是最高的,但在民间威望很高,否则就不会直到后世知名度还那么高了)。然后那些归顺岳飞的农民军队就自称为岳家军,这个称呼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所以岳家军只是口头的称呼,并不是一个编制。在正式的场合是不会出现的。不过当时习惯以统帅的姓氏来称呼某军,比如张俊部可称为“张家军”,韩世忠部被称为“韩家军”等。有人误以为“岳家军”名称具有私军性质,是导致岳飞后来被杀的原因之一,这其实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望文生义。
  李衍在河北各地弄了一百个招兵点,准备招募三万兵卒,如果顺利,招五万也可以,更是亲自在汤阴县主持招兵。
  牛皋扯开嗓门大喊道:“大都督求精兵,广征世间群英。只要有点本事,文的武的都行。”
  有好凑热闹的,围上前道:“诶!汉子,你们这是干甚么的?”
  牛皋一指招兵大旗,道:“招兵。”
  一人问道:“你们是朝廷的人?”
  牛皋道:“安东都护府听说过没有?”
  有人道:“是李大都督?”
  牛皋道:“兄弟好见识,俺们就是在为大都督招兵。”
  有人道:“听说大都督有十万精锐了,怎么还要招兵?”
  牛皋道:“你们有所不知,大都督不是打下半个高丽了嘛,可那半个高丽老想将大都督的这半个高丽抢回去,所以大都督准备先下手为强把那半个也抢回来,现招募敢战的勇士,招募敢扬我华夏之威的敢战勇士。”
  一人道:“大都督真英雄也!”
  牛皋道:“英雄也需要好汉帮衬,那高丽有精兵三十万,大都督只有十万,整整差了三倍,大都督听说河北出豪杰,所以特来河北招募敢跟他一块开疆拓土的勇士!”
  有人问道:“怎么个招法?”
  牛皋道:“听见我刚才说的没有,只要有点本事,文的武的都行,文的去那边,有专门的人考核,武的就简单了,会啥拿出来亮亮,射箭,兵器,拳脚功夫,甚么都行,您要是会兵法,那就更好了,文的武的随您挑,诸位,不让您白亮啊,那几筐金银铜钱看见没有,本事越高,拿得越多,而且,本事高的来了就当官,伍长,押正,队长,都有可能,没本事,有把子力气也行,选中了,就可以捧走一捧铜钱,对了,那边那四大金刚看见没有,自觉本事高到没边的,可以任挑一个,赢了,以后就可以对俺牛皋吆五喝六的了,前途不可限量。”
  听了牛皋此言,一个黑壮的汉子分开众人上前,然后指着焦挺道:“俺要跟最右边那个没眉毛的比拳脚!”
  牛皋一竖大拇指,道:“兄弟真有眼光,焦挺哥哥的拳脚功夫,是他们四个中最厉害的。”
  黑壮汉子道:“俺就要挑战最厉害的!”
  焦挺也不废话,直接就站了出来。
  黑壮汉子见状直接攥起沙包大的拳头冲了过去,相当悍勇!
  焦挺看了看黑壮汉子的架势,不禁摇了摇头。
  等黑壮汉子冲过来,焦挺一把就将黑壮汉子扔了出去,然后对记录的人说道:“力气不错,勇气也不错,好好培养,有可能成为精锐。”
  牛皋听了,从银筐中拿出一锭五两的银子塞到被摔得七荤八素的黑壮汉子的手中,道:“这锭银子是你的了,你要是愿意加入俺们梁山军,起初每个月两贯钱,顿顿管饱,有家人可以带上,不分男女老幼,全都包安排活计,只要他们不懒,就都能吃饱饭,你要是不愿意加入俺们梁山军,这锭银子就算梁山军送给你花的。”
  黑壮汉子骨碌一下就爬了起来,道:“你不许骗俺,俺家可有十四口,都能吃饱饭?”
  牛皋道:“大都督的金字招牌,谁敢砸?放心吧,你家就是有一百四十口,只要不懒,都管饱!”
  这几年,不是旱,就是涝,黄河还经常决堤,绝大部分穷人都吃不饱饭,所以,梁山军敢保一家人都吃饱饭,绝对是极有诱惑的!
  黑壮汉子二话不说,就道:“中!俺加入梁山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