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等其他人说话,赵佶就呵道:“大胆!”
  郑居中平时也是迎合赵佶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担任枢密院事、太宰连封崇国公、宿国公、燕国公。
  (这里得说一句,赵佶虽然昏庸,但御下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这点从蔡京几起几落上就不难看出来。)
  可就连阿谀奉承的郑居中都忍不住劝道:“官家,国不能没有诤臣,否则您可能就会成为甚么都看不见、甚么都听不见的皇帝了。”
  言毕,郑居中一拜在地,不言也不语。
  赵佶不傻。
  他立即意识到,郑居中此言不错。
  如果成了聋子、瞎子,他就完全被架空了,到那时,他怎么当这个皇帝?
  念及至此,赵佶难得明智一回,道:“宗泽、李纲、李光、张孝纯、张叔夜、唐重、詹度、陈遘、赵立、李若水,朕不能给李衍……着李纲、李光回京任职,另赦免宗泽,令宗泽先掌监镇江酒税,观察使用,张孝纯、张叔夜、唐重、詹度、陈遘、赵立、李若水酌情加赏。”
  这里公平说一句,李衍失算了,他要宗泽等人之举,反而让赵佶重视他们,进而成全了他们。
  童贯出列道:“刘韐、王禀乃是西军大将,刘法死后,刘韐代理帅职,根本走不开,而此次剿灭田虎、王庆、方腊,微臣准备让王禀统帅一路,所以他二人不能给李衍,刘锜乃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善于射箭,有一次营门口水缸中盛满水,刘锜一箭射中水缸,拔出箭矢缸中水如注涌出,刘锜随后又射出一箭正好将原来的箭孔塞住,端端是一个可培养的良才,至于张寿等人,职位虽低,但个个骁勇善战……”
  蔡攸再也听不下去了,道:“这也不给,那也舍不得,那咱们别跟李衍要钱出兵等着田虎和王庆领贼兵打进东京、方腊彻底占领东南好了。”
  见蔡攸有撂挑子之意,好友王黼连忙劝道:“蔡大人消消气,李衍也总得让咱们讨价还价不是?我看不如这样,官家既然开了金口,宗泽、李纲、李光、张孝纯、张叔夜、唐重、詹度、陈遘、赵立、李若水就指定不能给李衍,童太师既然说刘韐、王禀、刘锜……”
  蔡攸道:“刘锜是李衍指名道姓要的,李衍曾说,不给他刘锜、赵开和那些低等将校,他没钱。”
  有大臣想谴责李衍奸佞,王黼抢先道:“我大宋上百万将士,也不差一个刘锜和一些低等将校。”然后又道:“太学生可以再招,军需物资可以慢慢积累,龙骨可以让人再找,匠人和船工凑一凑还是有的,现在当务之急是平定内乱,否则必有大祸,至于李衍……完全可以慢慢再说。”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哪有一个是简单人,他们怎么会听不明白王黼的意思是:这些条件全都可以答应李衍,咱们先过了眼前这个难关再说,至于李衍,等咱们腾出手来,可以慢慢再跟他秋后算账。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撂脸子
  ……
  仁川港。
  李衍亲自带领安东都护府的一众人等站在港口等着宋国的船队到来。
  李资深劝道:“港口风大,大都督且到厅中休息,我等迎接他们也就是了。”
  李衍道:“此次随船来的人有可能是咱们水泊梁山的基石,我必须亲自迎接他们。”
  等了不知多久,突然有人喊道:“来了!来了!”
  李衍抬头看去,就见远处来了一支由五六十只大海船组成的船队。
  李衍道:“准备鼓乐。”
  在锣鼓声中,宋国的船队入港靠岸,李衍带着一众文武和亲卫迎了上去。
  见李衍摆出这么热情的阵势,第一个下船的蔡攸,感慨道:“我来汉城数次,就这次看到了汉城的热情!”
  李衍赔话道:“蔡大人哪次来得都很不凑巧,全都赶上我不在汉城的时候来,下面的人又不会办事,才怠慢了蔡大人。”
  蔡攸道:“行了行了,别说好听的蒙骗我了,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两位大人。”
  蔡攸先给李衍介绍一人,道:“这位是当朝少宰王大人。”
  少宰就是右宰相,在朝廷内有眼线的李衍知道,前不久,赵佶将王黼超晋八阶提为石宰相,所以知道此人一定就是六贼之一的王黼。
  李衍拜道:“见过宰辅大人。”
  王黼笑道:“李大人为国开疆拓土,又进献神兽麒麟,官家逢人便夸赞李大人忠义,此次特命我与尚书右丞李大人来为李大人你主持晋封乐浪郡公一事。”
  原来,宋朝君臣商量过后,认为:把李衍要的人,还是主要人员,减了七七八八,李衍必然大怒,很有可能不给钱。
  所以,在蔡攸的提议下,赵佶给李衍封了个公爵,而且还不是县公,而是郡公。
  侯爵变公爵,李衍自然高兴,不过李衍也隐隐觉得,赵佶他们君臣这么大方,十有八九没憋好屁。
  所以,与李邦彦认识过了之后,李衍直接问起自己最关心的事:“三位大人,不知你们这次过来,都给下官带了甚么?三位大人勿怪,你们也知道,我们安东都护府与泰封和高丽的战争一触即发……”
  蔡攸看了王黼和李邦彦一眼,意思是:“你们说吧,事是你们做的。”
  王黼见状,微笑道:“那三根龙骨已经在来的路上,铁条、牛皮、牛筋等物正在装船,我们回去后便能出发,太学生随我们来了一千,剩下的跟铁条、牛皮、牛筋等物一同到来,你要的低级将校连同他们的家眷我们全都带来了,一个不少。”
  李衍还在等王黼的下文,可王黼说到这就不再说了。
  李衍问:“没了?”
  李邦彦道:“匠人和船工得慢慢聚集……”
  李衍想说:“给赵佶修建万岁山的匠人何止一两万,怎么连三千都凑不出来?”
  可话到嘴边,李衍又将这话咽了回去,心道:“指定是赵佶还得留着这些匠人继续修建他的万岁山。”
  李邦彦继续道:“李郡公放心,你要的三千匠人、三千船工,最多三个月,连同他们的家眷,一定全都给你送过来。”
  李衍问:“那我要的那些官员?”
  王黼语重心长道:“宗泽、李纲、李光、张孝纯、张叔夜、唐重、詹度、陈遘、赵立、李若水、刘韐、王禀他们这些人都有要职在身,实在是不能调任你安东都护府,还望李郡公……”
  没等王黼的话说完,李衍就一按自己的头,道:“下官突然感到有些不舒服,先失陪了。”然后对金富轼吩咐道:“立之,替我好好招待三位大人,对了,在大都护府设宴款待那些太学生和将校,安排好他们的家眷,从今以后,他们就是咱们安东都护府的人了,一定要善待他们。”
  言毕,李衍冲蔡攸一点头,然后转身就走,没再看王黼和李邦彦第二眼。
  见李衍离开,闻焕章等人全都在第一时间跟上,有人还重哼,更有甚者直言不讳道:“说好的两千太学生,就来了一千!要的官员,几乎一个都没来,只来了一些低级将校!龙骨、军需物资连影都没有!”、“这个朝廷真让人失望!”、“毫无诚信可言!”……
  不一会,码头上就只剩宋使及他们的随从和礼曹的人。
  让蔡攸、王黼、李邦彦完全下不来台的是,金富轼冲三人一拜,道:“实在是对不住三位大人,大都督命下官为太学生和将校接风,还得安置他们的家眷,下官先去将他们接下船安置妥当,然后再来招呼三位大人。”
  告罪完,金富轼就带着礼曹的人迎向还没全下船的太学生和韩世忠等人。
  金富轼等人离开之后,蔡攸、王黼、李邦彦带来的官吏中,有人忍不住道:
  “这李衍也太跋扈了,三位大人代表的大宋、代表的是官家,他竟然也敢怠慢三位大人!”
  “我看这李衍已有不臣之心,否则他焉敢如此!”
  “以前我还以为李衍是一忠臣,今日方知,这厮就是一奸臣!”
  “……”
  蔡攸、王黼、李邦彦可不会像这些官吏一样没见识。
  李衍虽然名义上是大宋的臣子,可实际上,李衍的安东都护府就跟原来的高丽一样,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充其量也就是奉大宋为宗主国,在大宋强盛之时,李衍自然事事都听大宋的,在大宋落魄之时,李衍可就是愿意鸟大宋就鸟大宋、不愿意鸟大宋就不鸟大宋了,古往今来,宗主国和附庸国之间的关系向来都是如此。
  蔡攸道:“怎么样,我说李衍得给咱们撂脸子吧……你们根本就不了解李衍,李衍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得顺毛捋,可你们倒好,不给他他要的那些官员也就罢了,东西给得还不痛快,此次之事,怕是难成了,可惜了我的数月之功!”
  王黼道:“我的蔡大人呐,那些官员又不是咱们不给,是官家和童枢密不给,至于李衍要的那些东西,万一咱们全都运来,李衍不给钱,那咱们可就成了大宋的罪人了!”
  蔡攸道:“你们根本就不了解李衍,李衍一诺千金,答应的事,就没有不办的!”
  李邦彦道:“是是是,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王黼道:“事已至此,再说这些有何用处,蔡大人,你去跟李衍说说,咱们会尽快将剩下的人、龙骨和物资运来,让他快给钱,官家可是在等这钱平定内乱。”
  李邦彦也道:“还请蔡大人从中斡旋。”
  ……


第三百五十九章 钱庄和纸币
  ……
  与蔡攸、王黼、李邦彦等宋国使臣受到冷遇完全相反,太学生和韩世忠等将校以及他们的家眷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接待。
  金富轼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官员。
  早在太学生和韩世忠等人到来之前,金富轼就找到汤隆为太学生和韩世忠等人以及他们的家眷建好了舒适的住处,并为他们各家雇佣好了仆人和使女。
  一接到太学生和韩世忠等人以及他们的家眷,金富轼和礼曹的人就用豪华马车将他们送到他们各自的新家之中,然后让他们的家眷吃上提前准备好的上等筵席,同时给每家每户都留了五十元纸币让他们各家的仆人和使女带着他们的家眷出去逛逛。
  在蔡攸回国的这两三个月时间里,李衍亲自挂帅推出了钱庄和纸币。
  其实,此事李衍已经准备很久很久很久了。
  单单让工匠制造出难以仿制的纸币,就花了近两年时间。
  而且,李衍让人在自己属地的各个府城、州城、县城的中心地区建了两百多个样式统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钱庄。
  再有,扈成精心挑选了三千个聪明伶俐的伙计,由李衍和扈成一块对他们进行培训——为此,李衍还特意“发明”了阿拉伯数字、乘法口决等等远超这个时代的东西,并且李衍还绞尽脑汁将自己对钱庄(银行)的所知全都写出来,然后让手下人编辑成教材。
  另外,为了发行纸币,李衍让人将自己这些年来得到的黄金和白银陆续全都铸成金币和银币——金、银币的正面全都印有一个“衍”字,背面则全都是“水泊梁山”四个字。
  因此,这种金、银币,慢慢的被人叫做衍币。
  其实李衍原来是想将自己的头像印在衍币上的,可现在的技术根本就不支持李衍这么做,而且金银都软,就算印上去,也会慢慢变形,看不清他英俊的相貌。
  所以,李衍最终放弃了这一诱人的想法。
  不过李衍虽然没能将自己的头像印在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