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黼何等聪明,稍稍一品,便道:“不错,朝廷若是能夺回燕京,人人受益,理应都出力,如果不想出力,那便出钱。”
  王黼立即进宫跟赵佶请示。
  赵佶听罢,道:“这不就是募捐吗?”
  王黼说:“这与募捐有所不同,跟收税倒是有些相似。再说,官家您收复燕京,还不是想为他们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他们出些财力,不理所应当吗?”
  赵佶觉得王黼说得有理,可他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毕竟,有宋以来,没跟穷苦百姓要过钱。
  见赵佶迟疑,王黼怎么会不知道赵佶所想,遂道:“事有轻重缓急,如果被李衍逃出云地,那咱们大宋可就危险了。”
  听王黼这么说,赵佶立即不再犹豫,道:“好,就依爱卿所凑!”
  王黼趁机又道:“为保证专款专用,臣建议,在三省设置一个专门机构,就叫经抚房,全权处理收复燕京所需军费问题,不用枢密院过问,由臣本人亲自掌控,以保证北伐所需一切费用能及时到位。”
  所谓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作为中央政府机构,三省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组织形式和权力范围,在发展过程中也各有演变。
  尚书省产生于东汉,当时称尚书台。
  中书省和门下省则形成于三国时期。
  到隋朝,三省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
  三省在唐朝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简单来说,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长官叫中书令,门下省是审核机构,长官叫侍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长官叫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等。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皆称为尚书。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系统。
  但北宋初期的政权体制与隋唐时又有些差别——三省名存而实亡。
  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北宋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
  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掌管政务和军事。
  中书门下又叫政事堂、东府,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枢密院又叫西府,长官称枢密使,又称枢相。
  三司即户部司、度支司、盐铁司,三司号称计高官官称三司使,又称计相,主管全国财政。
  这样,政、军、财三权独立,互不统属又相互制衡,他们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如果说,三省六部制是从程序上对相权的削弱,那么二府三司制则是从实体上对相权的消弱,其目的都是加强皇权。
  到了元丰五年,宋神宗亲自主持官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的三省制度,将朝廷政权体制变为三省一枢密院制。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是首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是次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
  三省既掌管政务又掌管财务,枢密院依然主管军事。
  政和年间,蔡京担任太师,将尚书左右仆射改称“太宰”和“少宰”,他自己则开创了总领三省的先例。
  而现在,总领三省的便是王黼。
  在得到赵佶的同意后,王黼马上开展工作——他迅速向全国各路府州下达指令,要求他们限期完成免夫钱的征集,并派督查官员下去,对各路府州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该考核与官员的政绩和升迁直接挂钩。
  不久,六千二百万贯钱,便陆续转入到经抚房。
  对于王黼独专经抚房,兵部员外郎李熙靖提出过疑问,他对王黼说:“应奉之职,非宰相所当预。尚书、枢密皆有兵房,足以治疆事,经抚何为者哉?”
  王黼听后很不高兴,李熙靖因此四年没有得到过提拔。
  蔡京对王黼成立经抚房也很不满——蔡京虽然已经致仕,但他对朝廷大事还密切关注着,也可以说,尽管已经七十五岁了,可蔡京还期待着东山再起。
  当蔡京听说,为收复燕京,朝廷要面向全国按人头征收免夫钱,他不禁为之垂泪。
  王黼和蔡京都是因为善于理财而被喜欢花钱的赵佶选中担任宰相的,但他们二人的理财理念和路数大相径庭——蔡京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向富人和商人弄钱,花样众多而且手法巧妙。王黼则不分类别,面向社会全体成员收钱,手段简单而粗暴。
  这天,蔡京入宫对赵佶说:“老臣听说,三省设置了一个经抚房,人人都要向它缴纳免夫钱,这是真的吗?这不是从百姓饭碗中捞取钱财吗?此非正道,也有损于官家您的形象。官家圣仁,泽及四海,可当朝的某些大臣此举,并非为官家您着想,也不是为咱们大宋的社稷着想啊。”
  蔡京这就差指着赵佶的鼻子说:“王黼这是在坑你呐!”
  赵佶听后默然不语。
  赵佶其实已经知道了,有些地方的地方官员,为完成经抚房下达的任务指标,为获取政绩,强迫百姓出钱,弄得民怨沸腾。
  换而言之,赵佶已经知道了,征收免夫钱是一项害民之策。
  可木已成舟,生米已煮成熟饭,想改正也已经来不及了。
  赵佶很快就向童贯和蔡攸下达御笔手诏,令他们不用班师回京,朝廷计划出兵二十万,九月在河北三关会师,这次必须拿下燕京!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应该是回家
  ……
  这天,童贯将马扩叫了过来,问道:“你与刘锜的关系应该很好吧?”
  马扩不解,但还是照实说道:“属下曾与刘锜一同在熙河军当兵,当年宣相您收服青羌时,仆哥约降,但向宣相您和大帅索大帅一子为质,大帅后来派刘锜去谿哥城当人质,属下曾陪刘锜一同去了谿哥城。”
  童贯一拍脑袋,然后假装才想起,道:“你看我,人未老,记性倒先差了,怎么将你也曾去谿哥城当人质一事给忘了,对了,你丈人赵隆老将军还是刘锜的老长官吧?”
  马扩道:“是的,刘锜是我丈人一手教出来的。”
  童贯道:“这么说来,你与刘锜的关系确不一般。”
  马扩道:“生死莫逆。”
  童贯道:“这我就放心了。”
  马扩不解,问道:“不知宣相这是何意?”
  童贯道:“我这里有一个重任,本想交给刘锜的两个哥哥去办,既然你与刘锜是生死莫逆,那还是由你去办最好,毕竟他那两个哥哥都是军汉莽夫,没有你处事有度。”
  一听童贯此言,马扩脑中灵光一闪,随即想明白了,童贯这有可是想让他去招降刘锜。
  童贯很快就又道:“刘锜在清水河以七万步军、三万骑兵全歼辽国、西夏、蒙古联军十万骑兵一事你听说了吧?”
  马扩道:“属下有所耳闻。”
  童贯道:“这刘锜真乃大将之才,难怪当初官家那么看好刘锜,在他二十出头时,就授他侍卫亲军马军司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这是谁能比得了的恩宠?他们刘家是咱们大宋的将门世家,尤其是他父亲我的好友刘子文,更是一路做到了徐州观察使、保静军承宣使、泸川军节度使,他两个哥哥和几个侄子现在全都在咱们大宋的军中担任要职……”
  想到刘锜当初去李衍那边的原因,童贯又替赵佶圆道:“当初,官家那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让刘锜暂时去李衍那里,你也知道,那时田虎、王庆、方腊齐反,社稷危亡,再者说,那时李衍也还没有反意,所以,官家才借刘锜他们去帮李衍建立梁山军。”童贯随即语气一变,痛心疾首道:“谁想,李衍狼子野心,竟然枉费官家对他的恩义,脑长反骨!”,顿了顿,童贯又道:“既然李衍恁地罔顾皇恩,那也休怪咱们不义,当初借给李衍的那些武将,如今咱们要全部都收回来!”
  对于当初赵佶君臣将刘锜等人卖了一事,马扩知道的清清楚楚,因为当时他人就在东京城中,而且还和刘锜讨论过赵佶君臣的失策。
  如今童贯硬把卖说成是借,这能行吗?
  马扩心中很没有底。
  以马扩对刘锜的了解,刘锜绝不是那种反复的二臣,而是有着铁血丹心的不二之臣。
  马扩相信,如果当初不是赵佶硬将刘锜卖了,刘锜就是死都不会为李衍效力。
  可赵佶偏偏就将刘锜卖了。
  现如今,李衍委任还不到三十岁的刘锜当都统制指挥十万大军与敌人决战,为了支持刘锜,自己亲自带兵冲锋,这得是多大的信任?
  “此时刘锜心中的君,会是将他卖了的官家,还是力挺他到底的李衍?”
  马扩不敢再想下去了。
  收敛一下心神,马扩道:“宣相是想我去说刘锜来降?”
  童贯道:“诶~怎么是来降,应该是回家。”
  童贯又道:“你去跟刘锜说,敢用人的并不只李衍一个,他如果能带回来三五万人马,老夫保他担任都统制,咱们大宋这几十万人马都归他统制,由他负责对辽之战。”
  听了童贯许的这个诺,马扩才觉得有点招降刘锜的希望。
  如果童贯的许诺兑现,那么刘锜就将是代替种师道之人,这基本上已经是武将能达到的最高之位了,再高就该进入中央、进入枢密院了,而且,别忘了,刘锜如今还不到三十岁,绝对可以说是前景远大。
  更为重要的是,马扩知道,当初刘锜并不想去为李衍效力。
  马扩道:“属下一定尽全力劝刘锜回家。”
  童贯道:“好,事不宜迟,你尽快动身吧。”
  ……
  马扩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当天就离开了雄州,然后过真定、中山二府来到了代州。
  到了代州之后,马扩并为做丝毫停留,直接就过了雁门关进入云地。
  马扩一行刚进入云地不久,就被人拦了下来。
  马扩直言自己是刘锜刘统制的好友,欲去寰州见刘锜。
  拦下他们一行的小校赵二娃,请他们到驿馆中休息,同时去通知刘锜。
  让马扩没想到的是,不到两个时辰,赵二娃便回来通知马扩,刘锜请他去见面。
  马扩以为,刘锜就在附近,否则不应该这么快。
  可他们一行人在赵二娃等人的护送下,骑了快三时辰的马都没到刘锜的所在地。
  这让马扩在大为好奇的同时,不禁又有些警醒:“梁山军传递消息的速度好快,这要是战时,无形当中就会占不少优势。”
  一路走,马扩一路四下观察。
  马扩发现,寰州竟比以前多了不少堡寨,而且纵深有致,相互依托,一看就是行家布置的。
  马扩在心中盘算:“如果在这些堡寨中屯驻足够的兵力,大宋要想从雁门关攻入云地,怕是不易。”
  又行了一个多时辰,在快天黑了的时候,赵二娃才带着马扩一行来到一片稻田旁。
  赵二娃对马扩说道:“马将军稍等,我这就去请统制过来。”
  马扩诧异道:“刘统制在此间?”,然后四下看看,除了一望无际的稻田,这里一无所有。
  赵二娃笑道:“将军稍等。”
  言毕,赵二娃就翻身下马,然后将鞋袜脱了,又将裤腿挽起,再然后光着脚进入稻田之中。
  在马扩等人的诧异和不解之下,赵二娃连问了好几个人,然后来到一个正在插秧的农民身前,再然后低下头小声跟那个农民说了几句。
  那人听完,直起腰来,然后将手中的稻苗交给赵二娃,再然后向马扩他们这边看来。
  马扩看清那人的相貌之后,惊讶万分——他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