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阿骨打在给他的诏书中说:“回离保以乌合之众,保据险阻,其势必将自毙,若彼不出掠,毋庸攻讨。”
  事实证明,萧干后来真是“自毙”了,可见完颜阿骨打看人看事之准。
  锦州驻兵仅有三千人马,完颜阇母留下一千守城,其余两千随自己南下。
  六月初,金军到达润州,将张觉的军队赶跑,一直追至至榆关,并遣俘虏持书招降。
  完颜阇母本欲乘胜进取南京,无奈天忽降大雨,无法行军,遂退兵屯守海濡,逐水草休息,并派兵屯守润州,同时,令周围那些未降州县不得与张觉发生联系。
  六月末,完颜阇母率二千余骑进军营州,不料,营州城早有防备——张觉已派出一万多兵马守卫城池。
  完颜阇母见城门紧闭,军兵站在城墙上严阵以待,感到自己兵少,没有取胜之把握,遂不交锋而退归。
  临行前,完颜阇母令士兵在州门上大书一行字:夏热且去,秋惊复来。
  完颜阇母撤军后,张觉对外宣称自己已战败金人,杀伤甚众,派张钧和张敦国持自己亲笔书写之申状,到燕京向燕山宣抚司报捷。
  王安中和詹度不敢决定这种大事,于是将张觉的捷报送去给赵佶。
  赵佶看了捷报之后,大喜,立即召集王黼和赵良嗣商议此事。
  王黼主张接纳张觉,他说:“接纳张觉,一则可抗御金军,二则可制衡郭药师,三则可牵制萧干,可谓一举而三得,反之,就会把他推向天祚帝或者萧干,如果他与萧干联手,那么燕山必将得而复失,甚至威胁到大宋河北的安全。”
  赵良嗣则表示反对,他说:“国家刚与金国缔结盟约,如果接纳金国叛臣,那么必失其欢,后果将不可设想,到时候将悔之晚矣。”
  赵良嗣还强烈请求斩杀张钧、张敦国等人,并向金国通报此事。
  对于赵良嗣的劝谏和请求,赵佶不仅听不进去,而且还很生气,他下令将赵良嗣坐削五阶。
  赵佶决心收复平州,很快就将平州改名为泰宁军,密令王安中派人将张钧和张敦固护送至京。
  张钧等人来京后,赵佶下诏任命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世袭平州,其部属卫甫、赵仁彦、张钧、张敦固,均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
  赵佶一心想收复燕云全部失地,这个愿望很强烈。
  如今最后一块平、滦、营三州自己送上门来,赵佶怎么可能拒绝得了这种诱惑?
  不久,完颜阇母被张觉击败于营州的消息传到了大定府,完颜阿骨打大为震惊,稍稍好了一点的病情,立即急转直下。
  一连多日,完颜阿骨打恶梦不断,醒来后也总是神情恍惚。
  突然有一日,完颜阿骨打醒来后精神很好,对左右说:“离开上京已经很久了,咱们回去吧。”
  完颜宗翰说:“现在天气炎热,路途不便,待立秋后再回走吧。”
  完颜阿骨打叹了一口气,说:“到那时,恐怕就晚了。”
  很快,完颜吴乞买就收到消息,“皇上病重,已启程还京,请到斡独山驿面圣。”
  完颜吴乞买接到信之后,大吃一惊,他想不通,兄长一向身强力壮,怎么忽然得了重病呢?
  完颜吴乞买快马加鞭,星夜兼程,火速赶往斡独山驿。
  见面后,见完颜阿骨打骨瘦如柴,吴乞买鼻子一酸,忍不住流下热泪。
  完颜阿骨打对完颜吴乞买说:“现如今,耶律延禧丧尽全国兵马,已奔去西夏,眼下天其子耶律雅里称帝,这只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不足为惧,赵佶轻佻自负,也不足为惧,李乾顺乃守城之君,无拓取之能,亦不足为惧,所惧者辽东李衍,此人朕见了,处事干练,知人善用,尤擅把握大势,年纪又轻,必是咱们金国之大敌,你要万万小心……你先回去,过几日,朕将启程还都,八月中旬,你可率内戚至长春州迎朕,若能到豹子崖更好。”
  不久,完颜阿骨打离开斡独山驿,当走到浑河北岸部堵泺西行宫时,他感觉身体很疲惫,遂住下休息。
  当天夜里,完颜阿骨打闭上眼睛后就再也没能睁开,他在此给自己辉煌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享年五十六岁。
  《金史》是这样评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
  太祖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金有天下百十有九年,太祖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传之子孙。
  《金史》并不是金人所撰,而是元人所撰。
  从历史渊源来看,蒙古人与女真人存有世仇,然而,在《金史》中,元朝人对金太祖通篇都是赞美之词,其评价堪称完美,这在中国古代帝王评传中实属罕见。
  ……


第五百四十二章 高丽亡
  ……
  金军撤走了之后,李衍将辽东半岛改名为辽东郡,任命仇悆为郡守,任命吴玠为节度使负责辽东郡的所有军务,包括对金国的边防。
  在这之后,李衍下令,王彦为都统制,带领本部人马和吴璘军的三万多人马全面收复高丽。
  李衍为高丽改名玄菟郡,原泰封的属地改名为临屯郡,任命郭永担任玄牵さ目な兀蚊鸶徽尬偻涂さ目な兀烁饜円谎纯躺先巍
  另外,李衍还给仇悆、郭永、金富辙下令,自己这次从燕云带来的几十万燕民全部迁往辽东郡、玄牵ぁ⒘偻驼馊ぁ
  这些命令下达了之后,李衍便亲率解烦军、踏白军等军直奔高丽西京而去。
  路上的关隘早已经被岳飞、刘敏打通,并驻以梁山军,所以,李衍一路畅通无阻。
  等李衍到了高丽西京城下,正好赶上王楷派秘使求见。
  李衍让刘锜接见了王楷的秘使,听了其所求。
  得知,王楷准备发动宫廷政变夺回政权,然后称藩纳贡,李衍等人先是觉得这一定是一个骗局,世上会有这么好的事?
  高丽西京历史悠久,是朝鲜民族的发祥地,在朝鲜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传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天帝庶子桓雄与熊女所生的檀君(又称王俭)建立朝鲜国,其都城阿斯达就位于此,因此此城又有“王俭城”之称。
  中国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此城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
  当地民众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为朝鲜民族的始祖,因此此城的地位也显得神圣起来,被称为“箕城”。
  随着历史发展和历史变迁,此城已有数千年历史(中间也多次推倒重建),早已被建成了一座防御设施极其完善的都城。
  加之,城中有五万大军和二十几万民众以及充足的粮草,还有拓俊京这样经验丰富的名将率领。
  以至于,集合了岳飞、刘锜、数万精锐以及先进的攻城武器,也很难拿下高丽西京。
  换而言之,李衍等人正愁怎么才能攻破此城?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西京的内部竟然要发生宫廷政变,还要捉捕领袖李资谦和统兵大将拓俊京,这样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李衍等人能相信吗?
  可不信吧,又实在是无法解释王楷为甚么派秘使过来。
  后来,娄敏中大胆假设,王楷真准备发动政变,然后就全部都说得通了。
  当然,李衍等人并不能因此就信了王楷派来的秘使的话。
  不过这不妨碍李衍全盘答应王楷的请求。
  如果真能兵不血刃的拿下高丽西京,完成半岛的统一,暂时给王楷一个高丽王的头衔、一块微不足道的领地,又能怎么样?要甚么没甚么的王楷还能翻出天去?最多也只不过就是一个李煜之辈罢了。
  至于王楷所请求的娶李衍的一个女儿为高丽的王后,李衍以自己的女儿全都还小最大的也才七岁为由,说王楷若想娶自己的女儿,完全可以过几年再商量。
  就这样,刘锜代替李衍将王楷的秘使打发回去了,然后静待其变。
  秘使回去了之后,添油加醋的跟王楷说,李衍支持王楷发动政变夺回属于王楷的王权,并承诺将高丽的东北地区给王楷做属国。
  王楷听了秘使的禀报之后,很兴奋。
  但王楷并没有完全下定宫廷政变的决心。
  王楷虽然年幼,但生长的环境使他成熟的比其他同龄人早,让他明白,此刻发动政变,很有可能会给高丽带来灭顶之灾。
  就在王楷跃跃欲试,又有些犹豫不决之时,一句谶语传到了王楷的耳中。
  龙孙十二(王)尽,更有十八子(李)。
  其实,这句谶语早就有了,这是李资谦为篡位而散播的。
  不过——
  此前,王楷一直被李资谦圈养,所以才不知道这句谶语。
  如今,准备帮王楷夺回王权的金粲等人,见王楷有些畏首畏尾,遂向王楷道出了这句谶语。
  果然!
  王楷一听说这句谶语,立即变得不再犹豫,当即命令金粲等人做准备。
  很快,王楷就以商量退敌之策为由,请李资谦和拓俊京进宫,想要一举擒获这两个权奸。
  可惜!
  王楷的这些小动作早已被李资谦获悉。
  李资谦大怒,随即找来拓俊京商议对策。
  拓俊京听后,也大怒,认为王楷这是不顾大局的表现。
  面对王楷的邀请,李资谦根本就没有入宫,拓俊京倒是去了,不过他是带大军去的。
  见事情败露,王楷一下子就蒙了。
  在金粲等人的攒落下,王楷亲自蹬上城楼,命拓俊京带来的军士解散。
  可那些军士根本就不听王楷的命令。
  拓俊京命宫内侍卫打开宫门。
  宫内侍卫也不听。
  拓俊京一气之下,命下手下军士纵火焚烧皇宫。
  大火很快就烧起了,王楷等人见状,怕了,王楷更是吓得直接下诏将王位禅让给李资谦,然后命令几十个心腹侍卫带他逃出城,想要寻求梁山军的保护。
  李资谦和拓俊京不想西京城内再有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准备将所有牵连政变的人员杀死殆尽。
  可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了攻城的声音。
  这一突发变故,让李资谦和拓俊京紧张不已。
  李资谦和其弟枢密使李资德亲自上城代替镇压政变的拓俊京指挥守城。
  可皇宫在燃烧,高丽军的最高统帅拓俊京也不在。
  更重要的是,外面攻城的梁山军,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猛攻——不计死伤的猛攻。
  天快蒙蒙亮的时候,所有牵连政变的人员都被拓俊京杀死殆尽,王宫也几乎被付之一炬,只剩下三个亭子和内帝释院廊庑数十间,直史馆金守雌一个人背着国史,将其埋在山呼亭北,才使历代实录幸免劫难。
  王楷被捉,李资谦本不想杀王楷,毕竟王楷是其亲外孙,还是他女婿。
  可就因为王楷发动了这次宫延政变,以至于南城被梁山军攻破,西京城危矣。
  李资谦一气之下,命人勒死了王楷。
  十四岁的高丽王,就这么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
  在这之后,李资谦和拓俊京率领高丽残军跟梁山军巷战,企图负偶顽抗。
  可惜——
  高丽军最大的依仗西京城已破,军心已散,怎么可能挡住梁山大军?
  数日后,拓俊京带着数十亲卫冲入梁山军中被乱刀砍死,李资谦闻讯,自缢在自己家中,李资谦的弟弟李资德率领高丽残军投降,高丽王室现存资格最老的王想也就是李慧乔的爷爷代表高丽王室向李衍奉上了降表。
  高丽亡。
  ……


第五百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