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了足有半个时辰,樟子才止住泪水,然后在得子的帮助下,画了一个李衍喜欢的装束,再然后一支手牵着六岁的禧子、一支手牵着五岁的统子跟在得子身后去见李衍。
  见樟子最终还是来了,李衍很高兴——李衍虽然有无数女人,可这个才二十出头的少妇,简直是人间尤物,让李衍真心有些割舍不下,而且她还是鸟羽上皇的中宫、白河法皇的情人,这种身份更能增加李衍对她的性趣!
  李衍来到樟子身前,道:“我保证还你三个儿子。”
  樟子咬了咬下唇,道:“求君上给他一个……一个痛快。”
  李衍道:“我会跟办这事的人说的。”
  李衍也不愿意面对这种事,毕竟他的心也是肉长的。
  恰在此时,李衍看见了樟子牵着的禧子和统子。
  李衍一猫腰,将禧子和统子抱了起来,然后道:“禧子、统子,父王带你们去汉城吃年糕好不好?”
  对于喜当爹一事,已经有过几次经验了的李衍,早已没有了心里负担。
  不过——
  李衍没有心里负担,樟子却担心不已!
  当初,樟子就是白河法皇的养女,被白河法皇抚养长大,结果在她十一岁的时候……
  樟子很不希望她的两个女儿禧子和统子也走她的老路,可她又无力改变甚么,她只能看着李衍跟禧子和统子亲近,默默地担心,尤其当她看到李衍身后的耶律答里孛之后,更加为禧子和统子担心不已——据说,耶律答里孛原来也是李衍的“女儿”……
  李衍回到汉城不久,孙静就将日本皇室全部发配到遥远的西表岛。
  结果,船队刚走了一半,就碰到了罕见的大风暴,装运日本皇室的大船沉入海底,船上的人全部遇难。
  孙静因押运人员办事不力,大发雷霆,然后惩处了负责人,连降三级。
  可也不知怎么的,那负责人在那之后,却时来运转,官运亨通,最后一路做到了正三品高官……


第五百七十二章 扬帆出海
  ……
  李衍今年三十四了。
  在后世人看来,三十四应该是年富力强,可以百步穿杨。
  可在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二到四十岁之间,就是帝王的平均寿命都不足五十(只有四九点七六岁)。
  虽然李衍看着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身体机能比自己十七八的时候还好十几倍。
  可在看到自己的一众老兄弟之后,李衍不禁生出“自己是不是老了?”了的念头。
  晁盖如今已经五十七岁了,明显比以前苍老了许多,算是彻底步入了老龄化。
  不过,让人高兴的是,甚么都放下了的晁盖,身体非常硬朗,而且,晁盖一次情之所至宠幸了一个侍女之后,竟然得了一子,一不小心就有后了。
  晁盖跟李衍说:“我第一次看见那个臭小子之后,激动了三天三夜,那小子跟我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李衍听了这事之后,给那个为晁盖生了儿子的侍女封了个“诰命夫人”,然后亲自为她和晁盖主婚,让晁盖明媒正娶了她。
  婚礼当天,晁盖异常高兴,逢人便说:“老了老了,反倒是娶了妻生了子,沦为俗人。”
  是个人就能看得出来,曾经志比天高的晁盖,如今真的全都放下了,开始安享晚年,成为一个幸福的老人。
  老了的,不只晁盖。
  安道全也快六十了,不过老家伙精于保养,如今还能夜御三女,看他的身子骨,就是活一百岁都没有问题。
  皇甫端也五十多了,身体也不错,如今水泊梁山的十几万匹马都归他和他的徒子徒孙们管。
  鲁智深四十八岁,早年李衍赐过鲁智深不少美女,如今鲁智深也是儿女数人。
  不过,鲁智深没像晁盖一样沦为俗人——最近这段时间,鲁智深可能是有所顿悟,开始跟他师父智真长老参起了禅,似有当一个真和尚的意思。
  林冲今年四十七了,不过他还是极为热衷仕途,李衍历数其功给他封了个正三品的“玄菟承宣使”,如今镇守玄菟郡。
  柴进如今也四十七了,但他心态不错,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仍是李衍手下一员得力的情报干将。
  卞祥四十六。
  阮小二四十五。
  老兄弟当中,四十岁以上的都快见半了,而且不少人都明显见老。
  这不禁让李衍动了出去走走的心思。
  李衍知道自己的身体。
  如今自己的强悍身体绝对能经得起任何风浪。
  就是不知道五年以后,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会不会像晁盖他们一样变老,老到行不了远路、出不了海。
  正好,李衍现在还有时间,而且,前不久,造船厂刚刚造出了水泊梁山的第一百艘宝船。
  当然,这些全都是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只有通商,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富强起来,闭关锁国,只能让一个国家越来越穷,这是已经得到过历史证明的。
  而且,李衍知道,虽然宋金目前局势很紧张,但靖康之耻没有个一两年是发生不了的。
  李衍完全可以趁此机会出去走走,去看一看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非洲和欧洲,换而言之,李衍准备打通完整的海上丝绸之路,为水泊梁山开辟出一条长久的财路。
  其实,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唐朝时它叫“广州通海夷道”,现在正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鼎盛时期,北宋之所以那么富裕,很大程度是因为有这条财路源源不断的给北宋输血,否则,凭赵佶君臣那么挥霍,北宋早就一贫如洗了。
  对于李衍准备亲自去打通海上丝绸之路,水泊梁山从上到下全都反对。
  可这根本没用。
  李衍我行我素的命年仅十岁的李存监国,任命闻焕章、赵鼎、许贯忠、王伦、朱武、孙静、乔道清、萧嘉穗、陈公辅、陈康伯、陈箍桶为十一辅政大臣。
  李衍并没有让素有贤名的刘慧娘垂帘听政,只是任命李衍和刘慧娘生的次子年仅七岁的李厚为继位监国以防万一——李衍没让刘慧娘垂帘听政的做法,让一群大臣更加敬服李衍,同时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李衍对于后宫干政的态度。
  李衍从二十万大军中选出了六万大军——其中四万是梁山军的将士,一万是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将士,一万是高丽、日本两族的将士。另外,这六万大军并不算日不落舰队左军的四万海军和水手以及呼延庆的两万两栖军。
  跟李衍同去的将领有李俊、呼延庆、岳飞、韩世忠、吴璘、杨沂中、李石(耶律大石)、倪忠盛、汤为义等等。
  另外,李衍还带了五万匹好马、三千辆奔雷车、五百沉螺舟以及足够用的没良心炮、床弩、轰天雷等等。
  李衍又命孟康和三千随船船匠从两千多艘大海船中筛选出了一千艘——不算一百艘宝船,这一百艘宝船李衍全都带上了。
  除此之外,李衍让李应、扈成等户部的商人精心给自己准备了五百船的货物,其中有茶叶、瓷器、玻璃、香皂、精铁等等。
  最后,李衍招募了一千有意出国赚钱的商人与自己同行——这些商人也可以带上自己的船跟李衍的船队一块出海,例如,王泽就组织了三十艘大海船装上满满的货物跟李衍的船队一块出海。
  见李衍扬帆出海已经成了定局,闻焕章等人只能尽力封锁李衍出国的消息。
  可惜!
  李衍出国的动静闹得实在太大,因此,李衍前脚刚离开,后脚金国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时,金国刚刚将天祚帝押解到上京不久。
  天祚帝首先被押到太祖庙,祭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祭告完金太祖后,天祚帝又被押到会宁府皇城大殿,参拜金太宗完颜吴乞买。
  在这里,天祚帝将降书呈上,书曰:
  “辽降臣耶律延禧谨伏斧钺,躬诣大金国,俯伏待罪。臣闻人不患其勇,患其为暴也。伏念臣祖宗创二百年之基,承天统位,继子传孙,郊祀上帝,内外欢庆……”
  完颜吴乞买看完降书,下诏削封天祚帝为海滨王,然后将天祚帝送往长白山东,筑室居之。
  恰在此时,被金人打听到,李衍扬帆出海去了。
  起初,金人并不相信一向有贤名的李衍会这么不务正业。
  可反复确认过多遍之后,金人终于完全确定,李衍真的扬帆出海了。
  对此,金人很不理解。
  不久之后,手握重兵的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突然向完颜吴乞买建议,出兵南下攻宋。
  完颜阇母、完颜斡鲁等前线将帅也都纷纷表示支持。
  伐宋的首倡者是完颜宗望,他对完颜吴乞买说:“索要属于咱们大金的燕地户口,宋人不给,宋人还违反盟约招纳耶律延禧和张觉,许的粮食转眼间就不认,且臣打听到燕山军心不稳,攻之,可令其反叛,燕地唾手可得。”
  完颜宗翰随后道:“此时若不伐宋,待辽东王归来,我大金恐再难报此羞辱大仇。”
  完颜吴乞买于是下诏给有司,令他们:“备军,准备伐宋。”
  ……


第五百七十三章 伐宋
  ……
  完颜宗望之所以提议南下攻宋,有很大程度跟那些原来的辽国汉人官员有关。
  宋国接管了燕京之后,实行“换官”政策,即将原在各州县任职的辽国汉人官员大量调至内地任职,再从内地调官员来燕地。
  首先,宋国此举就已经说明了,宋国对这些辽国汉人官员不信任。
  这也就罢了。
  关键是,原辽国的汉人官员,因为其是燕地汉人,在内地大受宋人的歧视,就是宋国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一方面拉拢他们,一方面又不信任他们)。
  而且,这些原辽国的汉人官员先是被派到内地为官,又调到宣抚司任职,来回奔走,教他们疲于奔波又难以安稳,进而心生怨恨,最终,这些原辽国的汉人官员大多都逃去平州(也有一些逃去辽东),然后将宋国的虚实全都告诉给了完颜宗望。
  上京是金国的政治中心,除此之外,金国还在宋国东北部和西北部还有两个军政中心,形成两个军政集团。
  一个是以平州为中心,由完颜宗望主持,控制着关内平、营、滦一带战略要地,拥有精兵强将——战将完颜阇母(完颜吴乞买的异母弟,时任南京路副都统。)、完颜挞懒(即完颜昌,是完颜吴乞买叔父完颜盈哥之子,时任奚六路军帅,负责经略奚地事务。)都驻守在此地。
  另一个是以云中府(即原辽西京)为中心,由完颜宗翰主持,控制着山西以及西北地区,完颜斡鲁(完颜吴乞买伯父完颜劾者之子、完颜撒改的弟弟、完颜宗翰的叔父。)、完颜希尹(是女真贵族完颜欢都之子,是女真文字的实际创制者,一直在给完颜宗翰做助手。)副之,战将完颜娄室(作战勇猛,屡建奇功,因擒获天祚帝而获完颜吴乞买赐“铁券”:惟叛国罪不赦,余罪不问。)、完颜银术可(不仅有军事才能,还富有政治远见,是一员智将。)驻扎于此。
  完颜吴乞买、完颜斜也等金国最高决策层,对于出兵南下攻宋,到底有多少胜算,心里其实并没有多少底。
  因此,为了麻痹宋国,为了暗中考察宋国的军政情况以及山川地形,为了出兵南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完颜吴乞买先后向宋国派出了三批使者——完颜吴乞买的这个做法,跟当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