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而言之,只要得到潘太后母子的认可,苗傅、刘正彦等人可就不是叛乱,而是政变了,他们将取代赵构政权成为南宋新的执政者。
  如果潘太后真有刘娥之才,如果苗傅、刘正彦等人真有辅佐新皇力挽狂澜之能,也就算了,对正处于风雨之中的南宋而言,也许还是一件好事。
  关键是,潘太后、苗傅、刘正彦等人,全都只会胡闹,毫无大局观,哪能治理好国家,尤其是治理中军即将打过来的国家?
  所以,如果不能尽快阻止这一切发生,那么南宋的灭顶之灾可就要到了!
  然而,问题是,如何阻止这一切发生?
  面对这严峻的内忧外患,朱胜非着实是有些力不从心!
  而且,朱胜非连个帮手都没有!
  在原历史上,朱胜非之所以能阻止苗刘之乱,帮赵构复位,那是因为朱胜非有一个好帮手——明事理又有很强政治手腕的隆祐太后。
  如今,隆祐太后正在李衍的后宫当中养老呐,这就导致,朱胜非不仅没有一个隆祐太后那样的好帮手,还有一个奶大无脑、野心勃勃偏又占据着要位的潘太后当他的敌人,另外,朱胜非也没有梁红玉这样的人能为他去搬救兵勤王,而最关键的还是,中军打过来了,让在近处的张俊、刘光世、吕颐浩根本不敢带兵回来勤王,远一些的杜充又得防御李成、钟相趁乱杀过来,至于更远处的张浚,别说他正准备跟中军一分胜负,就是没有这事,离得那么远的他,也绝对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回来!
  所以,对于南宋而言,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死局。
  ……


第七百九十五章 比肩秦皇汉武
  ……
  见到潘太后之后,朱胜非的心,瞬间就凉透了!
  你道为何?
  原来,潘太后此刻竟然穿着一身宽大的龙袍!
  不用问,朱胜非也能猜到,潘太后所穿的,一定是赵构的龙袍。
  娇小的潘太后,穿着高大的赵构的龙袍,怎么看怎么滑稽。
  可朱胜非却一点想笑的意思都没有。
  不仅不想笑,朱胜非还想哭,为大宋二百多年的江山即将断送在这些跳梁小丑的手上而哭。
  对于朱胜非的想法,潘太后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她此刻正沉浸在掌握南宋大权即将成为第二个刘娥的喜悦当中。
  而潘太后的老父亲潘永寿,则是一脸苦像——很显然,他是不赞成潘太后主政的。
  可潘永寿根本说服不了潘太后,而潘太后如今又贵为大宋太后,身份比潘永寿高多了,潘永寿根本不敢硬劝,所以潘永寿也只能任由潘太后胡闹了。
  虽然在朱胜非看来,穿着龙袍的潘太后,无比滑稽,可潘太后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威严无比,就是第二个刘娥。
  见朱胜非进来,潘太后学着赵构的样子,道:“朱爱卿来了。”
  朱胜非站定,然后看着潘太后,说道:“娘娘,您逾越了。”
  潘太后听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是一僵!
  过了好一会,潘太后才压下让苗傅、刘正彦等人将朱胜非拖下去砍了的冲动,然后似是推心置腹地说道:“本宫如此,也是没有办法,上皇罪了大中皇帝,苗枢密和刘副枢密代表咱们大宋的军民请上皇将皇位传给我皇儿,乃是为了顾全大局,奈何,我皇儿才三岁,根本不能执政,此又是我大宋生死存亡之际,本宫也只能是硬着头皮接下大宋这幅千斤重担带着大宋走出这个困境。”
  朱胜非很想说:“凭你这股不知天高地厚劲就能带领大宋走出这个死局?笑话!”
  可话到嘴边,想到小不忍则乱大谋、又想看看潘太后到底有多少成色的朱胜非,又将这话咽了回去,然后改口道:“不知娘娘想怎么带着大宋走出这个困境?”
  潘太后一幅忍辱负重的口气说道:“大中皇帝以上皇不德为借口伐宋,如今上皇已经效仿徽宗皇帝下罪己诏将皇位传给我皇儿,这样一来,大中皇帝也就没有了南侵的借口,咱们再赔偿点中军的车马费用甚么的,想必中军应该就能撤出咱们宋境了。”
  这话是吴湛跟潘太后说的。
  在潘太后看来,吴湛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是潘太后觉得她能成为刘娥的原因之一。
  可朱胜非在听了潘太后之言后,双眼一闭,暗道:“如此幼稚之人,还妄想带大宋走出目前的死局,可悲,可叹,可笑,难怪官家迟迟不肯立她为中宫!”
  见自己的“高论”说完,朱胜非露出了一幅生无可恋的神情,潘太后的脸顿时就沉了下去,同时语气不善地说道:“这只是本宫的一点浅见,太宰若是有甚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咱们一块讨论讨论,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咱们君臣当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才能续存大宋二百年江山。”
  朱胜非沉默了一阵,才开口说道:“徽宗皇帝将皇位传给钦宗皇帝之后,金人停止南下了吗?”
  “这……”
  如果让位就能解决金人南下,又怎么会有之后的靖康之难?
  所以,潘太后无言以对。
  吴湛见状,站出来帮腔道:“金人乃蛮夷,不通礼法,才不懂徽宗皇帝让位之大义,大中皇帝乃汉人,深受礼法教化,自然是懂得让位之大义的,而且,那次是因为六如给事办事不利,金人才继续南下的,如果换一个有能力的官员去与金人说和,金人未必会南下,所以,只要大中皇帝听闻上皇领罪让位给了当今陛下,太后再派一个有能力的官员去说和,大中一定会退兵的。”
  应该说,吴湛是有点小聪明的,至少,他要比苗傅、刘正彦等莽汉要强多了。
  可说到底,吴湛这也只是小聪明,并不是治国的大智慧,所以,他也只不过就会一些人云亦云的东西,根本就分析不清楚真正的大势。
  如果事情真像吴湛想得这么简单,赵构又怎么会不顾一切逃跑,朱胜非又怎么会如此担心南宋的命运?
  朱胜非看了吴湛一眼,然后对潘太后说道:“娘娘,您觉得大中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潘太后迟疑了一下,道:“应该算是一个雄主吧。”
  朱胜非又问:“与秦皇、汉武相比,如何?”
  “这……”
  潘太后没想到,朱胜非会拿李衍跟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比,进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朱胜非的这个问题。
  过了好一会,潘太后才道:“不知太宰到底想说甚么?”
  朱胜非言之凿凿道:“臣敢拿向上人头担保,一旦大中皇帝知道我大宋出现今日之变局,一定会不顾一切派大军大举南下,所以,娘娘若是真想救大宋,真想续大宋二百年江山,就还政陛下吧,只有陛下重新执政,大宋才有一线生机!”
  苗傅听朱胜非劝潘太后还政给赵构,立即跳起来呵斥道:“危言耸听!你又不是大中皇帝,焉敢断言中军必定南下?依老子看,你这分明是在吓唬太后,想让太后还政上皇,目的是让上皇跟我们秋后算账,你心可诛!”
  朱胜非看向苗傅,说道:“苗将军,如果你是大中皇帝,你会放过这个天赐一统天下、可使你比肩秦皇汉武的千载良机吗?”
  苗傅根本就没将朱胜非的话听进耳中,更没有去想朱胜非说的话,而是硬着脖子说道:“我如果是大中皇帝,一定就此撤军!”
  朱胜非心道:“就凭你能说出这句话,你永远都当不了皇帝。”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见苗傅连话都不肯听,朱胜非心知,再说甚么都没用了。
  刘正彦“呛啷”一声拔出刀来,道:“太宰,我且问你,你听还是不听太后的命令?”
  刘正彦眼中杀机无限,大有,朱胜非敢说个“不”字,就一刀砍了朱胜非的意思!
  见此,又见潘太后根本没有迷途知返之意,并没有死志的朱胜非,暗道:“罢罢罢,天意如此,又岂是我朱胜非能忤逆的?”
  念及至此,朱胜非冲潘太后一拜,道:“有甚么是臣能做到的,太后尽管吩咐。”
  ……


第七百九十六章 天命所归
  ……
  尽管在临安的情报人员第一时间就将苗傅、刘正彦带人叛乱的消息传回来,并陆续传回来赵构被逼退位、南宋目前暂由潘太后执掌等消息,可等这些消息传到东京汴梁城,仍是第二天了,并且是第二天深夜了。
  此时,刚刚讨伐韦贤妃、刑秉懿、田春罗、姜醉媚等女的李衍,已经睡下了。
  自从宣布伐宋以来,李衍大多数时间都是睡在韦贤妃、刑秉懿、田春罗、姜醉媚所在的南宋宫中,似有他也在为伐宋而努力之意。
  当然了,真实情况是,这其实是李衍的恶趣味——一边讨伐赵构,一边讨伐赵构的老妈、老婆,让李衍的兴致极高,进而导致韦贤妃、刑秉懿、田春罗、姜醉媚等女这段时间实在是有些苦不堪言,而南宋宫的人则是一增再增,现在都已经增加到四百多人了。
  就在李衍一左一右搂着韦贤妃和刑秉懿呼呼大睡之时,梁红玉来到卧室外,然后轻声说道:“官家,臣妾有要事禀报。”
  李衍的眼睛瞬间就睁开了,然后慢慢坐了起来,之后道:“进来吧。”
  梁红玉听言,推开门,然后走了进来。
  仿佛没看见床上床下的几十具美体一般,梁红玉径直来到床边,然后探出头在李衍身边小声说道:“南宋朝廷发生大乱,有一个叫苗傅的还有一个叫刘正彦的禁军将领带人杀死了禁军都指挥使王渊,然后包围了南宋的皇城……”
  听着,听着,李衍的脸上就不自觉的浮现出了喜色!
  李衍暗道:“真是天助我也!”
  还没等梁红玉说完,就又有御侍进来禀报:“官家,许枢密、朱副枢密、柴都指挥使求见。”
  许贯忠等人这时求见,所为之事,当然是苗刘兵变一事,这李衍用脚后跟想,都能想到。
  李衍冲御侍吩咐道:“教许贯忠他们去文德殿等朕。”
  打发御侍离开了之后,李衍对身边的一众妃嫔吩咐道:“为朕洗漱,穿衣。”
  梁红玉、韦贤妃、刑秉懿等人听言,赶紧七手八脚的帮李衍洗漱、穿衣伺候李衍起床……
  不多时,李衍就来到了文德殿。
  见李衍来了,朱武笑道:“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如不出意外,官家可能很快就会比肩秦皇汉武了。”
  李衍道:“机会,老天给了,但咱们能不能抓住,可还尚未可知,所以,你们不可松懈。”
  见李衍面对如果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依旧这么冷静,朱武看了许贯忠一眼,意思似乎是在说:“看看,我就说,官家不会因为一个消息,而失去方寸的。”
  朱武又道:“官家,您看,咱们怎么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李衍不答反问:“你们有甚么主张?”
  许贯忠道:“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刚刚商量了一下,想直接对南宋发起总攻。”
  朱武补充道:“不过,如果咱们这里的压力太大,也可能会促使南宋尽快解决内忧,所以,要掌握好这个分寸,不发起总则已,一旦发起总攻,必须要一举灭掉南宋。”
  李衍并没有直接决定发不发起总攻,而是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你们觉得南宋怎么才能解决这次的内忧?”
  许贯忠答道:“唯有让宋康王尽快复位……在咱们大中的强大压力之下,南宋内部势必要出现多种声音,有想战的,有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