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逐鹿传-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宫女问道:“甚么叫‘靠丝扑累’?”
  月姊给她讲解道:“就是新官家喜欢女子穿她们以前的官服,然后跟女子……跟女子那个……”
  月姊还是一个黄花大闺女,不好意思深聊这个尴尬的话题,所以,一含含糊糊的解释完,她就赶紧转移话题道:“你们都知道,娘娘穿龙袍的样子非常漂亮,兴许就能吸引新官家的注意力,所以,咱们想办法让娘娘穿上那龙袍,再想办法让新官家见到娘娘,此事没准就能成。”
  一个宫女有些担心道:“穿龙袍不是逾越吗?咱们不会因此而获罪吧?”
  另一个宫女附和这个宫女道:“不行,不行,此事绝对不行!此事,弄不好,是要杀头的!再说,咱们去哪弄龙袍去?”
  月姊道:“新官家就喜欢这个调调,宫里谁不知道,怎么能算是逾越呢,再说,娘娘的龙袍是红色的,新官家的龙袍是黄颜色的,大宋已经亡了,红色的蟒袍已经不能代表皇权了,因此娘娘的龙袍充其量也就跟戏服差不多,至于去哪里弄龙袍嘛,我既然敢提议此事,自然是有办法的,嗯……就实话跟你们说了吧,我偷偷带了一套娘娘的龙袍进宫,原本是想给娘娘留个念想的。”
  南宋皇家讲究五行承运的学说,宋朝是火德,火对应的颜色为赤色,因此南宋朝皇帝的龙袍一般用红色。
  而在李衍的印象当中,龙袍就应该是黄颜色的,因此,李衍下令侯健以黄颜色为基本色调给自己设计龙袍。
  所以说,李衍的龙袍和潘太后的龙袍是不一样的。
  听月姊这么一说,其她宫女有些被说服了。
  一个宫女一咬牙,道:“我可不想在这冷宫中待一辈子,更不想看娘娘这么一直下去,所以我愿意试试!”
  另一个宫女也道:“我也不想在这冷宫中待一辈子,也不想看娘娘这么一直下去,所以我也愿意试试!”
  处于冷宫中的女子,是非常非常非常可怜的,所以,绝大多数宫廷中的女人,宁愿去死,都不愿意被打入冷宫。
  再加上,一旦将李衍请到她们的院中,她们都有机会成为这个世界最伟大男人的女人,摆脱目前的尴尬处境。
  所以,慢慢的,这些宫女就全都达成了一致。
  可就在这时,一个宫女却提出:“可……怎么才能让娘娘穿上龙袍,又怎么才能让新官家见到娘娘呢?”
  ……
  自从入了赵构的后宫,张才人和刘才人就不对付。
  没想到,共同经历了,赵构被潘太后、苗傅、刘正彦废了,南宋灭亡,她们被捉送进李衍的后宫等事之后,两人竟然冰释前嫌,成了很好的姐妹。
  此刻,张才人和刘才人也坐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才能得到李衍的宠爱,从上万后宫女人中脱颖而出。
  张才人叹了口气,道:“家里人一直在催我,哎,他们也不想想,我难道不想得到新官家的宠爱嘛,可我原来就是一个才人身份,来到这以后,还是才人,这么低的身份,新官家是我想见就能见到的嘛!”
  刘才人也道:“我这里的情况也差不多,我哥哥想当官,都快想疯了,隔三岔五就给我写信,让我帮他求官,我父亲则想把我妹妹也送进宫里来帮我,拜托,他们也不想想,这种事,是我现在能做到的嘛?”
  张才人道:“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怎么见到新官家,否则一切都免谈。”
  刘才人倾城艳名盛于天下,因此她对自己的相貌很有信心,相信,只要李衍能见到她,就一定能喜欢上她,“可问题是,怎么才能见到新官家呢?”
  ……


第八百一十章 帝国诞生
  ……
  对于戎马半生了的李衍和所向披靡的中军而言,宋军实在算不上是李衍和中军交战过的最强对手,甚至连前三都排不进去。
  可这段时间却实实在在是李衍最提心吊胆的一段时间。
  这是为何?
  实是这段时间太过重要了。
  是。
  李衍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登基当上皇帝了,甚至在更久以前就可以自立。
  可在此之前,李衍其实只占了汉人固有疆土的一小块区域,根本就算不上真正大一统的帝王。
  而如果大中将南宋的土地全都吞并了,加上李衍这些年相继攻占的燕云、高丽、日本、台湾、半个中南半岛、罗侏国等地,那李衍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一统帝国的帝王,大中才勉强能的与汉唐两朝相比。
  而且,在此之前,大中的地盘是分割开的,只有吞并了南宋,大中的地盘才能形成统一的版图。
  另外,只有拥有了富饶的南方地区、有最优质兵源的陕西地区、盛产粮食的蜀地做后盾,李衍所建立的大中帝国才算是真正拥有引擎,才可以应对任何风雨。
  大统三年秋,岳飞所率领的平南军将南宋所拥有的东南地区大部分都攻占了,令其并入大中的版图。
  不过——
  也并不是南宋在东南地区的全都疆土都被大中吞并了——李成义军和钟相义军也借此机会吞并了不少疆土,完成了进一步的壮大。
  目前,李成、钟相这两伙义军占据了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门、安乡和南屯等地区,拥有十一州、一百二十二个县(其实就是后世的大半个湖南,加上小部分湖北,再加上一部分江西),李成义军壮大到了近十五六万,钟相义军壮大到了二十六七万,两伙义军的总兵马数加到一起超过四十万,以洞庭湖为中心盘踞,形成了两股顽固势力,并且这两股顽固势力还有合并之势。
  而这两伙义军,其实就是岳飞和平南军的下一步战略目标。
  不过——
  虽说李成和钟相在东南地区的中心建立了两个国中之国。
  可李衍却对李成和钟相这两伙义军一点都不担心。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但却很少有起义成功的。
  像,秦朝有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有黄巾起义,唐朝有黄巢起义,宋朝有方腊起义,明朝有李自成起义,清朝有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等等。
  一场农民起义最终是否成功,首先与它对手的实力强弱关系重大。
  具体表现来说,就是这个王朝是否被广大士人和全国百姓所厌恶?
  如果一个朝代被广大士人和全国百姓所厌恶,那么这个朝代才有可能被最Low的农民起义给破坏甚至是推翻,否则绝无这个可能。
  那为什么农民起义的成功率这么低?
  很多人,将其总结为农民的局限性。
  例如,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甚至大字不识一个,没有先进文化的武装;
  例如,农民起义的领袖,一旦稍有成功,就沉溺于享乐,不思进取,自己作死;
  例如,没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小富即安;
  例如,农民起义通常是官逼民反,没有长远目标;
  等等……
  按照大众说法,无非就是一些,经验不行啊,知识不行啊,只想着有饭吃活下去,等有饭吃了就不思进取,骄纵奢淫什么什么的。
  其实,说白了,农民起义,大多数都是由于财富分配不公平,才爆发的,所以,在取得胜利了之后,自然就贪图享乐,骄傲自满,争夺权利,到最后由于没有成功的守护住胜利果实,农民起义自然就失败了。
  另外,在绝大部分农民起义的过程当中,起义军的补给方式只有掠夺,作战方式就是流窜,而且很容易被其他名气更大、实力更强的部队所收编,因为跟着他们更可能有肉吃,并且吃得长远,根本就没有一套完善的发展战略。
  而纵观历史,农民起义成功的,也就刘邦、朱元璋外加上李衍了。
  刘邦能起义成功,其实首先要感谢张良,是张良站在了国家的层面上替刘邦出谋划策,才提升了刘邦的格局。
  朱元璋能起义成功,要感谢朱升,是朱升为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全局性战略方针。
  至于李衍能起义成功,则要感谢中国人数千年的积累。
  而不论是李成,还是钟相,他们所率领的起义军,全都是典型的农民起义,根本就无法跟刘邦、朱元璋、李衍相比。
  先说李成。
  李成最早是宋王朝的试弓手,累次迁升至淮南招捉使,后来聚众为盗,钞掠江南,借着中宋大战,一点一点壮大起来的。
  而李成这伙义军之所以能从众多义军中脱颖而出,并大量收编其他义军,是因为李成勇猛强悍,而且号令甚严,临阵身先诸将,士卒未食不先食,有病者亲视之,不持雨具,虽沾湿自如也。
  换而言之,李成之所以能成事,靠得是他个人的魅力。
  可是,李成的行事风格,虽有些名将之风,却没有帝王之风——他的格局太小,自出道以来,一直都是在到处抢地盘,根本就没有培养文官人才经营自己的地盘,只知道抢抢抢,然后到处流窜。
  这样的一伙人,怎么可能斗得过越来越强大的大中帝国?
  再来说钟相。
  钟相在起义之初,确实提出了“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这样的政治纲领。
  可势力壮大了以后,钟相和其核心部下杨幺等人,渐渐背叛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宗旨,衣食住行无不穷奢极欲,甚至连睡觉的床都要金玉镶嵌,而其部下士卒和治下百姓却困苦潦倒。
  钟相他们这种作法,又如何能长久?
  所以,当李衍得知岳飞将南宋东南部的绝大部分疆土都攻打下来了只剩李成和钟相所占的部分地区还没有归属大中以后,已经在已得疆土上安排好了能官干吏的李衍,就暂时将目光从东南地区收回来,然后将目光又投到了川陕地区。
  其实——
  形势即使是到了南宋彻底失去陕西、蜀地的大门被中军打开,宋军还是可以有一些回旋的余地的,毕竟,蜀地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又粮草丰富,关键是,宋军虽然遭逢大败,但其实还有十几万兵力。
  可就在这时,张浚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张浚不考虑他自己的过失,而将战败的责任全都推诿给了都统制刘锡和最先溃逃的赵哲,然后先将前者贬为海州团练使,安置在合州闲居,又将后者斩首问罪。
  最关键的是,张浚还将他们好不容易才收集起来的溃兵军团给解散了,让他们分守各地。
  这无疑是一个昏招。
  要知道,此时,北山系虽然被中军攻破了,但宋军现在其实还可以集中兵力扼守六盘山,保有六盘山以西的广大地区。
  如果宋军这么做,那他们的战略纵深不会变得如此狭窄,也因此还能有点翻盘的机会。
  可张浚没有这么选择。
  但话又得说回来,张浚这么选择,也有他的理由——此番大败,让宋军的粮草尽失,没有了粮草支撑,张浚除了解散军团,其实也没有其它太好的办法。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南宋灭亡的消息传来,伴随这个消息一块来到的,还有赵构和潘太后联名下的投降命令。
  与此同时,吴玠也亲率大军杀入蜀地。
  一面是南宋灭亡了的事实。
  另一面是漫山遍野的凶悍中军将士大举杀过来。
  再加上,还有赵构和潘太后给的投降借口。
  最重要的是,李衍所建立的大中政权,是汉人政权,不残暴,无苛政,相反还很得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