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军阀-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禹帝款待之恩。”韩烈闻言,自是知道这酒的份量,遂再次起身行礼表示了一番谢意,道:“禹帝相邀,想必有所指教,只要是吾能办到的,定然为禹帝促成。”

    韩烈的识时务,让禹帝不由大为欣赏与满意,当下遂道:“东楼公刚才所言,正是吾担忧之事,如今大汉已经将倾塌,(淫)祀)遍地,道教之辈已经蠢蠢欲动,心存破山伐庙举动,企图奴役吾等鬼神,建立道教至上的国度,先前的太平教,就是道教弟子所为,好在吾等地下鬼神事先得到消息,而泄露了这个消息,导致太平教的黄巾起义失败,可如今益州的五斗米教系师张鲁,却继承了其祖上的正一威盟教宗义,大有统一益州,革鼎天下之势,若其势成,吾等当再无容身之地也。”

    “道教革鼎?”韩烈自语一声,却是暗自一笑,这事显然是大禹多虑了,张鲁历史上的下场可不好,好像是投降曹操不久就死了。呃,等等,想到这里,韩烈却不由呆了一下,如今的曹操可不是被他杀了么?那也就是说张鲁的命运也可能被改变,难道那小子的五斗米正要崛起?

    见韩烈发愣未言,禹帝以为韩烈顾虑,不愿意与自己合作,微微皱了下眉头的他,再次开口道:“天下九州乃是吾昔日所划分而成,如今大汉虽然把天下分为十三州,但运势却不足,这也是大汉将亡的原因,若韩君愿意与吾等鬼神合作,尊奉祭祀,吾愿意告知汝九鼎所在,九鼎代表的是九州运势,韩君若取得九鼎,立苗祭祀,不但可以收取民心声望,还可以获得九州气运加身,足以一统九州天下,成就帝王基业。”

    “禹帝美意,吾若再推拒,岂不是不识时务?”韩烈细想之下,禹帝陵可是世代受到帝王祭祀,说明禹帝虽然是鬼神,但却并非邪神,其次自己如今的志向,不就是一统天下吗?就算禹帝不求自己,只要张鲁的五斗米教真有异心,那也是自己的死敌,如此说来,禹帝的要求不过是件顺水人情,还可以获知九鼎下落获得气运,这么一件好事要是不答应,那才是傻瓜呢。

    “哈哈,韩君果然爽快,吾再敬韩君一盏。”禹帝不由开怀大笑了起来。

    “请。”韩烈再次喝下了手中的甘露酒,身体那种爽快之感再次传遍全身,接下来他又吃了面前的几道佳肴,赫然发现面前的四道菜,赫然都是稀世珍宝,俗世之中只怕是闻所未闻,一道冰镇龙血金鲤,一道千年灵芝羹,一道凤凰胆,一道紫霞参果。

    这一夜韩烈当真是酒醉饭饱,以至于一觉醒来,他才赫然发现,自己竟然就睡在了钟山脚下秦淮水河畔,而的坐骑绝影则在他睡卧不远的河畔吃着枯草。

    “这么臭?”韩烈醒来的第一时间就闻到自己浑身的充满了臭味,让他闻之欲吐,当他举目扫视自身,方才发现自己的衣甲上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的污垢。

    虽然时值元日,天寒地冻。但韩烈却没有丝毫犹豫,脱下甲胄便跳进了清澈缓急的秦淮河中,经过一番狠狠的搓洗,韩烈这才穿起洗净的衣袍。这一刻的韩烈才发现自己全身的皮肤,赫然变得如羊脂玉般白皙滑嫩,手掌中的老茧也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身体上出现的变化,明显是昨夜喝下的甘露酒,以及那凡间难寻的食物,使得他的身体得到一次深层次的洗髓伐毛,虽然没有去尝试身体具体的变化如何惊人,但韩烈却几乎可以断定,目前自己的双臂之力,只怕已经突破千斤大关,真正达到了力能扛鼎的肉身武道极限。

    在意识到自己已经脱胎换骨的韩烈,终于确定了自己昨夜的经历,并不是南柯一梦,而是实实在在都是真实存在的。

    想到自己竟然见到上古禹帝的阴身,韩烈仍然充满不真实之感。可身上发生的一切,以及脑海中真实的记忆都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不管了,自己消失一个晚上,怕是手下人要招疯了,看来得赶紧回去。”韩烈摇摇头,收拾起情怀,驰马便往城内方向而去,虽然他昨夜是准备去码头的,但失踪了一夜,韩烈现在最重要的自然是先返回城内通报平安。

    然而韩烈不知道的是,昨夜禹帝早已经派人告知了他的部下,说是韩烈回城了,以至于失踪一夜的他,根本没有在城内引起骚乱,而原本随行的亲兵和郎中,也如期赶去了码头为程昱诊治。

    一路驱马进城的韩烈,刚进入外城不久,就见到一群群百姓,竟然相拥冲向了内城,隐隐听到拥入的百姓似乎都在议论着什么神仙。

    从这些百姓炙热的眼神,以及激动的表情,韩烈就有种预感,这所谓的神仙,要么是个大骗子,要么就真是什么神仙,一路驱马随着人流进入内城城门时,韩烈赫然发现城门之下原本的守卫,竟然一个都不在其位,坐在马背上他进了十余步,方才发现城墙便是一座老槐树下,赫然有一座粉饰一新的道观,而那些百姓都是涌向了那道观,甚至其中还有不少穿着军服的士兵和官吏。

    不动神色的韩烈,当下翻身下了马背,拉住一个前往朝拜的行人问道:“这位大爷,这是哪位仙人在此修行?”

    “此间神仙观乃是于老神仙的道观,于老神仙可是个活神仙,他赐予的符水不但能够驱邪还能治百病,而且还分文不收,去晚了可没有了……”老翁说罢,便提着篮子挤进了人群,一旁的韩烈分明看到老翁手中的篮子中除了那香火外,还有半袋子的米粮。

    俗话说的好,穷文富武,修仙问道金山银山不够用。韩烈自幼就习武,知道习武的费用之大,更别说修仙问道,那就是真是金山银山堆出来的,眼前这于老神仙口中说不收费用,可实际上却还是利用百姓崇拜之心,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这无疑就是变相的一种收取费用。

    就如刚才那老翁,半袋子粮食也就三五斗,虽然不多,可要是成千上万人,乃至十万人都捐上三五斗米,那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奈何被愚弄的百姓,却不知其中利害,还把对方当成神仙奉供,这无疑就是一种(淫))祀。

    “此人该死。”韩烈看了眼庙堂方向,眼神随之收回,翻身上了马背朝将军府而去。就在韩烈犀利的目光盯着道观刹那,道观内一个仙风道骨,正在为进贡的百姓施符水的老道,却是心神一震,手中的符水不由撒了一地。

    “方文,这里由你主持,为师接到天庭旨意,有正神降临,需要为师前往接诏。”老道一脸平静向一帮善男信女作揖,飘然阴身退去了后堂,后堂之内正在清点财物的几名道士见老道回来,正要起身行礼之际,老道挥手道:“去查查,刚才什么人来过,为师预感有大事要发生。”

    这边韩烈回到将军府邸时,郭嘉、董昭、国渊、孙邵、吴范等官吏已经在幕府忙碌了起来,见到韩烈归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道:“主公。”

    “嗯,昨夜没事发生吧?仲德可否迎回来了?”韩烈点点头问道。

    “回禀主公,仲德早一步已经抵达,郎中说他没有什么大碍,另外公达兄也来了,正在客房休息,主公可要召见?”郭嘉沉声应道。

    “荀公达来了,快,请他前来一叙。”韩烈欣喜应了一句,接着对幕府大厅内的郭嘉等人道:“诸位立即起草一份祭祀的上古神灵文书,凡是所有不入典籍的杂灵鬼神,一律废除庙宇,不得享受祭祀,另外凡是在我们治下传播教众的道门,必须在官府备案,发放路引身份,若是没有路引身份的道士,一律以奸细处置。”

    “传令会稽太守陈矫,修缮禹帝陵,禹帝祠,来年春祭,吾要前往禹帝陵祭祀禹帝。”韩烈一口气下达了指令后,又对亲兵卫队的队率丁奉道:“传令典韦许褚二将,让他二人把建邺所有的道门子弟全部逮捕审查,发现有问题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喏。”大堂内的郭嘉等人,感受到韩烈那坚定的意志之时,自是毫不犹豫的认真贯彻了起来。

    “主公,那于吉乃是神仙般人物,据说门下弟子三千,江东百姓视其为陆地神仙,若是轻易动之,怕是引来祸乱,还请主公三思。”吴范听到韩烈竟然要对建邺的道门进行整治,不由着急的劝阻道。

    “文则无需忧虑,此事吾自有主张。”韩烈摆手道:“昨夜禹帝托梦,告知吾涂山禹帝庙年久失修,汝立即前往整修,恢复祭祀。另外根据禹帝所言,庙宇东南墙角地底九丈九尺下有九州鼎之一的扬州鼎一座,汝速速取出,运往建邺。”

    “啊!?”韩烈这番话一出,众人无不讶然,一时竟然无法辨别话中真伪。

 第一百六十三章 山越叛乱

    荀攸字公达,豫州颍川郡人氏,颍川望族荀氏子弟。荀氏一族的门阀或许没有袁绍那样光耀,但荀氏一族四代子弟,却是人杰辈出,举世闻名。如荀攸叔叔荀彧,被世人称之有王佐之才,而荀攸也被誉为机智权谋不亚于汉初陈平。

    荀攸昔日与荀彧、郭嘉、陈群等一帮颍川子弟北上河北,后来在黄河边上分道扬镳,荀攸去了关中,凭借着荀家的名声与才识,他在关中依旧混的风生水起,后来为避吕布李傕之乱,而谋求了蜀郡太守一职,结果因为前往益州路途不宁,他走到襄阳便停了下来,一直寄宿在刘表的驿馆。

    这次程昱出使襄阳,在说服了刘表对占了他长沙桂阳二郡的孙策开战之际,他顺道去拜访了荀攸,并送去了韩烈亲笔信函,以及郭嘉的书信,从而让荀攸坚定了南下的决心。

    韩烈与荀攸一个是当世明主,一个是乱世谋主,自然是一见如故,尤其是当韩烈提出自己将向南方进取之时,荀攸抚掌笑道:“刘表徒有虚名,君若不取,势必便宜他人矣。”

    “荆州乃膏腴之地,刘表虽然浮夸,然水军却不弱,明公若要南进,必须要掌握一支强大的水军,否则浩淼长江,纵使百万大军亦不可能横渡江河。”荀攸的长处就是善于分析事务细微处,在他看来夺取荆州不难,难的是一支强大的水军,尤其是处于下游的扬州,要想北上荆州就更必须掌握强大的水军力量。

    “不知公达可知道刘表手中握有多少水军船只?”韩烈颇为好奇的问道。

    “荆州有十万大军,其中水军七万,具体战力不祥,但蔡瑁蒯越绝非庸碌之徒,明公不可太过轻视。”荀攸在襄阳滞留了一年多时间,荆州的兵力风土地理,他如今可谓了若指掌。

    “七万水军,确实不可小觑。”韩烈点点头,道:“吾准备用两年时间,建立一支拥有五万精锐的水军,不知公达可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承蒙主公不弃,下臣定当肝脑涂地。”荀攸既然来了扬州,自是早就打算投靠韩烈,如今一番深入交谈了解之下,他对于韩烈从谏如流,以及宽阔的胸襟,长远的目光都颇为折服,自是毫不犹豫的起身拜道。

    “公达快快请起,奉孝汝应该不陌生,现在他是吾帐下的军师,不过先生来了,吾准备任命奉孝为左军师,先生为担任右军师一职如何?”韩烈起身扶起对方道。

    “某初来咋到,寸功未立,得此高位,实为不妥,还请主公收回成命。”对于韩烈的信任重用,荀攸感动之余,却不由推托道。

    “此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