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军阀-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府邸之时,蒯越对兄长蒯良道:“江夏这个位置很重要,兄长举荐向朗接任?不知有何目的?此人性情忠直,只怕非是我们可以拉拢的对象啊。”

    “此事吾岂能不知?看今日主公的架势,他显然对江夏太守的位置很在意,若是我们举荐一个自己人,他就算最后同意了,最后也会对我们兄弟存有芥蒂的。”蒯良叹了口气,道:“这些年来我们兄弟殚尽竭力,眼看荆州大治在望,却接连出现强邻,吾看荆州只怕大乱将至了。”

    “是啊,一个孙策,就消耗了我们数年的积蓄,损兵折将,大战数年却未能夺回长沙桂阳二郡,这归根结底,一是刘使君对我们荆州世族产生了猜忌,二是孙策此人绝非寻常之辈,可若说孙策是一头猛虎的话,那么韩烈就是一头过江龙,此番他来意不善,我们不得不防啊。”蒯越也是一阵皱眉,孙策和韩烈二人,虽然都是青年一辈,可二人如今的势力以及军队,却都与荆州有了一战之力,可以说荆州与任何一方大战,结果都会元气大伤。

    所以在蒯越兄弟俩看来,荆州要想生存下去,只有让韩烈这条过江龙与孙策这头猛虎杀个两败俱伤。

    但很不幸的,荆南的战局却并没有朝他们想象计划的上演。长沙郡罗县,云梦泽大湖水军营地,当周瑜率领从柴桑退回的残部与孙策会合之后,当得知了前方战事不利的消息,周瑜就劝孙策道:“主公,江东韩烈的水军,绝不是我们可以抵抗的,吾观韩烈此次征伐豫章,出兵十万,若他只是想收复豫章郡的话,那么他的目的如今显然已经达到,可据我留在后方的探子汇报,他在占领豫章不久,便率领主力进驻了夏口。”

    “夏口乃是江夏门户,韩烈率大军进驻夏口,他的意图已经很明确,那就是他有染指荆州之心,目标很有可能是江夏与南郡,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若是继续北进,只会逼迫韩烈与刘表一道剿灭我们,相反我们这个时候收拢兵力,做出向武陵静的态势,引诱荆州兵马南下,从而使得南郡兵力空虚的话,韩烈只怕会忍不住吞掉南郡这块肥肉,如此他们的同盟则会彻底瓦解,到时我们自然也就有了渔利的机会。”

    “公瑾你能够确定,韩烈会不顾我们,而去吞了南郡这块肥肉?”孙策不由有些意动的问道。

    “连主公你都知道南郡乃是荆州最大的一块肥肉,搁谁不想咬一口,所以我断定韩烈此次南进,攻伐我们是目的,吞并荆州则是他真正的战略意图,这一点从他在北方一线,数年未做寸进就能看出,江东的战略重心在荆州,否则韩烈不可能放弃空虚的豫州不占领,放着弱小的曹昂不剿灭,他这么做的目的,实际上若图更大,因为留着中原不进,那是掩盖野心的表现,这样也可以向袁绍示弱,达到他厚积薄发的目的,此人实在不可小觑,若这次我们不能够趁他攻伐荆州之时,在荆南站稳脚跟的话,只怕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周瑜轻轻叹了口气,有些沉重的说道。

    “公瑾不要太悲观了,即便荆南留不住,我们还可以南下交州,吾已经派吾弟孙权与叔父孙静前往交州与交趾太守士燮结亲了,据说交州地广物博,还是大有可为的。”孙策安慰了周瑜一句,透着一股不屈的斗志。

 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陵的财富

    大汉皇帝刘协建安四年。…。 (公元199年。)

    正月十三日,刚刚庆祝完元日佳节的江陵士绅官吏,还没反应过来怎么一回事,却发现江陵城头已经变换了旗帜。虽然依旧持大汉的绛红旗帜,但统帅的旗号却换成了一个甘字。

    就在城中的百姓士绅纳闷之余,城内的游缴差役,在一队队军士的从下,在城内各个要道上击锣打鼓的宣告起了江陵易主的消息,并且严令禁市三日,所有人员一律不得出入,否则以叛军处置。

    江陵县令霍笃,荆州从事中郎伊籍,功曹从事王粲,以及南郡南部尉霍峻四人,霍峻乃霍笃兄弟一行的背刘投奔韩烈,这才有了江陵不攻自破,被甘宁轻而易举占领。

    伊籍四人的归顺,则主要是程昱的功劳,以及韩烈今时今日的地位,使得他们明智的做出了选择,在韩烈与刘表结成同盟之时,程昱就先后来过荆州两次,并与伊籍王粲二人结识,之后又经过多番接触,加上韩烈如今当朝大将军的身份,以及赫赫声威,最终让二人做出了抉择。

    霍笃兄弟虽然不是荆州望族出身,但霍笃对于刘表来说却有拥立之功,要不是霍笃出身低微的话,以他的功劳和能力,起码可以担任一郡太守之职。霍家在荆州乃至南郡来说,都算不上望族世家,不过在枝江霍家却算是不小的家族,昔日家族老小超过千人。

    而霍笃正是刘表单骑入荆州之时,第一个率领家族子弟数百人,投奔到刘表帐下听用的,并且在后刘表平定荆州的战事之中,都是屡立战功,但在战后评比功劳之时,他的功劳却被人抹去大半,最后只获得了江陵东部尉这样的微末小官。

    为人踏实肯干的霍笃,并没有气馁抱怨,就这么前去上任了,这样一干就是三年,在东部尉这个位置上,霍笃连续三年都被评为荆州政绩第一,也正是这份显要的政绩,霍笃才得以晋升为江陵县尉一职,在江陵县尉的位置上,他一干又是五年,方才在去年因为他弟弟被刘表外甥文聘看重,提升南郡南部尉之时,方才得到文聘举荐,担任江陵县令一职,负责留守江陵城。

    其弟霍峻字仲邈,少年时代便霍笃军参战,先后参加了荆州的多次平叛战事,以作战勇猛,获得文聘的赏识,但因为张允嫌弃他出身低微,始终没有同意文聘举荐他别部司马的职务,最后他以军候一职,在文聘军中数年,直到去年征讨长沙之战,因为立功受伤,加上文聘的再三陈情之下,他方才得以接任南郡南部尉一职。

    这次霍笃兄弟之所以同意选择归顺韩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程昱那句大将军唯才是举,不论身份门阀高低,一律良才录用。可以说以霍笃霍峻兄弟的功劳与能力,显然应该获得更高的职务来施展抱负。

    江陵县令府上。作为韩烈帐下的参军长史,虽然职务上程昱并不算尊高,但作为韩烈倚重的谋士,此刻他的身份地位,无疑是代表了韩烈。

    所以在众人的谦让下,程昱这才坐上了主位,但程昱也并为此骄傲自满,保持着一贯谦虚态度的他,徐徐道:“江陵的府库,积蓄了南郡乃至荆南四郡多年的财富,光粮草就有五十万石,府库底下的钱币甚至都已经生锈,估计起码在亿万以上,加上各种布匹绢帛以及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这是其一,其次兵器甲库中拥有各种兵器三万件,箭矢二十万支,甲胄三万副,也就是说这些兵器甲胄,足以武装一支精锐的三万大军。”

    “呼。”当程昱的话语落下时,众人的呼吸都不由急促了起来,即便是霍笃这个县令,也没有想到江陵城中的府库会有这么多物品。江陵作为南郡治所,城内的库房也就是南郡的府库,这些府库的令丞都是蔡家或者刘表的人,霍笃这个县令自然无权干涉过问,所以具体情况他也是不清楚。

    “程大人,江陵有如此多的重要物资,只怕主公也未能料到,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请大人做决定啊?”甘宁这次和高顺虽然只带了三千人马进城,但如今加上霍峻手下的千余人,以及霍笃帐下千余差人,兵力部下五千人,他到不是担心守不住,但这么大的事情,他也明白自己显然是做不了主的。

    “此事主公已经有了决断,那就是暂不公开支持我们,现在我们所有人实际上都是你手中的俘虏,由你支配,这也是我让你下令禁市三日的原因,接下来由霍峻率领三百残兵,前往孱陵投奔文聘,进而把江陵失陷的消息传播出去,进而引起整个荆州的恐慌。”

    程昱自信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道:“仲邈将军无需有愧疚之心,大将军曾评论刘表帐下,能称为名将之人,非文聘不可,故大将军派汝前去文聘军中,实际上是必要的时候,劝说文将军归顺大将军,相信以大将军的贤明,以及文将军的勇略,它日必可封侯拜将断然非难事。”

    霍峻向来心怀忠义,所以对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文聘,也是素怀敬重,刚开始听到程昱安排他去劝降陷害文聘时,他多少有些抵触的,但在听完程昱的一席话后,他也不由豁然醒悟,道:“请程大人放心,吾这就率领本族兄弟,立刻前往孱陵投奔文将军。”

    “仲邈切记,只说城中有内应,才致使城破,切不可细说,以免被文聘识破。”程昱担心霍峻年轻气盛,忙再三嘱咐了一句。

    “喏。”霍峻忙虚心应道。

    赤壁韩烈大军营地,当江陵被甘宁攻破的第一时间,混在城中的貂蝉就放飞了雀鹰,给他带回来了消息,之后韩烈又让雀鹰带回了消息给貂蝉,让他通知了程昱下一步的安排,这才有了程昱在城中的部署。

    为配合江陵的军事行动,韩烈派出太史慈率领骁骑营两千骑兵,向乌林方向进发,目的自然是向江陵靠近,做到必要的时候协助江陵的战事。

    紧接着韩烈便派出鲁肃、率领朱桓、董袭二将,率领两万水军,向长沙的门户罗县开始进发,策应华容一线的刘表部张允的攻击。

    霍峻是在江陵陷落的第二天夜里赶到了孱陵的文聘军中,作为前军大将的文聘,此次统领的兵马是一万人马,而他守卫的孱陵,所面对的对手则是孙策的大将韩当。

    当见到霍峻之时,文聘惊讶之余,在听完霍峻述说了江陵被锦帆贼甘宁攻破的消息时,他不由大惊失色的问道:“不是说甘宁在江夏叛乱,已经被剿灭了吗?他哪来的兵马,攻破拥有坚固城防的江陵?”

    “此事吾也不知,据说是甘宁事先派了人手潜伏在了东门内,因为内应的接应,从而一举夺下了城池,吾也是见机得快,方才得以逃脱。”霍峻说到这里,不由抹泪道:“还请将军借我三千兵马救出我兄长,如今我兄陷落城中,迟则必然遭遇那甘宁的毒手啊,还请将军救我兄长。”

    “唔,此事需要从长计议,仲邈暂且稍待,吾这就给油江口的刘磐将军传令,若得到刘将军的军令,吾方可退兵,否则擅自退军,那便是逃离战场,罪责不小。”文聘见状,也只得安慰着霍峻道。

    文聘派出的快马,天亮时分便回到了油江口,接到文聘传来的消息,刘磐不由大惊失色,后便召集部将,把江陵失陷的消息通报了下来。

    刘磐军中时有大将黄忠,以及昔日的长沙太守韩玄,典军校尉杨龄,以及谋士习祯在帐。

    “江陵乃屯粮之所,如今我前方数万大军,上次运送的粮草,以及食用了大半,若是后续粮草跟不上,不出半个月军中粮草不继,不用敌人来攻,吾军必然溃败,为今之际,可严令文聘放弃孱陵,率军驻守油江口,吾部回返江陵,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重新夺回江陵方为上策。”习祯字文祥,此人乃襄阳望族出身,此次刘磐出征,力聘其出任军中主薄一职,为刘磐出谋划策,统筹军务之事。

    “汉升兄怎么看?”刘磐迟疑不决的看了眼他素来信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