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军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女子显然受伤不轻,这会举剑站了一会,便发出了一声呻吟,身子也萎缩了下去。

    “姑娘受伤了。”韩烈一个踏步,冲了上去,伸手把对方揽在怀中,双目凝视着近在咫尺的女子那平静无波的眼神问道。

    “放开。”被韩烈抱在怀中,女子紧张之下,伸手便把韩烈推了开来,转身便投入进密林之中。

    “好重的檀香气。”韩烈望着女子离开的背影,嘀咕一句,正准备离开之际,却发现地上落下一块飞凤玉佩,随手捡起一看,上面篆刻着瑶姬宫主,显然这块玉佩是刚才那个女子遗落的,不过却不知道瑶姬究竟是她的名字,还是一个身份代号。

    “仔细搜查,却不可走漏了刺客。”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阵呼喝之声,韩烈回身望去之时,方才发现就在身后十丈之外,正是护城河道,显然此刻他已经来到洛阳城外。

    原本韩烈还以为水道只能通出皇宫,却不料直接到来城外,如此意外之喜,倒也让韩烈心情大好,抬头看了看天边,此时却见雪花已停,不知何时天边竟然出了一轮的残月,观残月的维度,显然已经四更天了。

    虽然出了城,但这洛阳附近并不代表就安全,要知道如今董卓手握十万大军,掌控整个司州地界,一旦画图拘捕,韩烈现在这身份根本无法露头。

    黎明时分,韩烈来到一座破观前,看这道观残破的景象,显然是多年未有香火。进入破道观,韩烈来到香炉前,见其中果然还有一层厚厚的香灰,当下他随即把衣袍解了开来,抓起香灰便往伤口撒,香灰虽然能够止血,但也可能让伤口感染,但这个时候,韩烈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眼下只有先止住流血的伤口才是第一要紧之事,不然光流血就会让他虚脱乃至失血过多而死。

    用香灰止住伤口后,韩烈再次用衣袍包扎好伤口,方才打坐运起《九宫幻象图》上运功法门。黎明时分,走出道观大门时,他看到脚下踩着的断裂牌匾上分明有太平二字,在联想到这破道观如此的场景,韩烈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昔日这太平道观的盛景。

    只怕这道观落到这般境地,也是跟太平二字有关,要知道几年前张角兄弟发动的黄巾起义之前,就是以太平教蛊惑百姓,从而成为燎原之火,把偌大的大汉王朝推向了覆灭境地。

    在进入小镇之前,为了掩藏踪迹,韩烈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乞丐,蓬头垢面的,那还有翩翩俊公子的模样。

    原本是为了不引人注目,结果当他走进客栈想要买个面饼时,却直接被店家给赶了出来,差点还被人放狗咬,面对这般境地,韩烈也只有苦笑的份。

    好在在镇村口的时候,韩烈从一个老翁手中买到几块面饼,不然这还真是叫花子有钱买不到东西咯。

    小镇并没有医馆,所以韩烈自然无法买到药草,不过好在从老翁口中打听到,此地虽然仍然是洛阳范围,但沿着官道向前再走几十里,便是渑池县城,到了那里自然有医馆。

    渑池是洛阳北部重镇,目前也是董卓的势力范围,原本韩烈并不想继续向前走的,但想想如果董卓追捕自己的话,一定会认为自己会往南走,往北的追捕力度定会小伤许多。

    事实正如韩烈所想的一般,当吕布在洛阳城中追捕一夜,却始终未能抓到韩烈以及一干入宫刺杀刺客的消息传到董卓耳中,盛怒之下的董卓,一连砸了几个心爱玉器,吼道:“废物,一群废物,立即下诏,呈上韩烈首级者,封侯拜将,赏五千金。”

    “主公,不知蔡侍中如何处置?”由于韩烈是蔡邕带进宫的,昨夜韩烈刺杀董卓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刺伤了董卓,更要命的是董卓的命根子被韩烈一刀刺断,如今的董卓已经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太监。

    能够在这个时候询问董卓的,也只有李儒一人,李儒字文优,本是汉宫中的一名博士,董卓进京时,得卓心腹大将李傕推荐,得蒙董卓赏识,并为董卓献上鸩杀何太后与少帝之计。

    为此在一个月前,董卓更是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李儒,使其成为自己的女婿,依为心腹谋士。

    “蔡邕匹夫,留之难却吾心头大恨,杀了。”董卓声嘶力竭的吼道。

    “主公,蔡伯喈是你一手扶持拉拢的对象,曾做到一日三迁其官,若是就这么杀了,昔日所作所为岂不是毁于一旦?”李儒躬着身子,把头低的很低,以表示着的自己谦恭。

    对于董卓,他谈不上有多忠心,若是由选择,他当初定会在董卓进京之前逃得远远的,因为在他看来,董卓为人过于残暴不讲大义,绝非长久之主。

    但眼下李儒却没有选择,如今他已经被绑在了董卓的战车上,所以只能尽心所为,那么有一丝希望,他也会尽力保护这辆战车能够奔行的更长久一点。

    “哼,此老贼勾结刺客谋杀本相,难道还罪不至死吗?”董卓愤怒的瞪着李儒,咆哮着发泄心中的愤慨。

    “但据属下所知,这个韩烈今日方才与蔡大人见面,料来不是蔡大人指使,这点朝中有几名大臣可以作证,所以属下以为,这都是韩烈那个贼人利用了蔡大人所为,若是主公就此冤杀了蔡大人,必然会让朝中官员人心背离,那么这些时日来,主公拉拢群臣,交好士人的行为,也必然会付之东流。”李儒这般给蔡邕开脱,倒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实在是蔡邕官声太好,也是董卓进京以来一直拉拢并树立的标榜,若是就这么杀了,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脸面。

    “这事汝看着办便是,最紧要的是给我抓住韩烈,本相定要烹了此贼。”董卓想到自己断掉的命根子,内心的怒火就腾腾喷发。

    “主公放心,海捕公文已经发出去了,我已经给虎牢关和汜水关的将领传去将领,进出关卡之人,必须严格搜查,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李儒顿了顿又道:“孟津渡口,以及弘农方向,也有军士层层把守,管叫此贼走不脱。”

    董卓点点头,目光扫过台阶一侧的吕布,道:“奉先,另一班刺客可有查清楚身份?”

    “回禀主公,刺杀陛下的刺客,共有五人,其中三人当场击毙,一人逃脱,一人重伤被抓,根据从此人搜查出的身份令牌推断,这些人都是来自一个叫瑶姬宫的道教组织,很可能属于太平教的黄巾余虐。”

    “查,一定要查清楚,给我一网打尽。”董卓挥了挥手,在身旁舞姬的搀扶下,强忍胯下传来的疼痛,缓缓躺在了胡床上。

 第九章 再遇文姬

    随着抓捕韩烈的海捕公文传达而出的消息,韩烈的声名也在司隶地区传了开来。

    这个时候刺董,即便是不成功,那也是响当当的名声,不说心底敬仰,起码那些打着忠君的士大夫口中,还是会口口称道的。

    由于蔡邕并没有道出韩烈真实身份,所以对于韩烈的海捕公文,倒也没有韩烈出身身份的叙述,只是把韩烈列入叛贼罪名,并诬陷他参与刺杀皇帝等等罪行。

    洛阳城中的王允,在得知韩烈出手刺董之时,可谓是既惊又喜,惊得的是害怕受到牵连,喜的韩烈竟然真的做到了,虽然没能刺杀成功,但王允还是得到内幕消息,那就是董卓这次伤的不轻,怕是有些时日无法上朝了。

    蔡邕原本以为这次自己必死无疑,结果在牢中待了一天,却被放了出来,对此情景,他谈不上悲喜,对于董卓的知遇,他并没有感到任何恩德,反而无一日踏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忠的是大汉的皇帝,而不是董卓这个倒行逆施,残暴不仁的奸臣。

    不过经历了这场惊吓,回到府中的蔡邕便一病不起,几乎命丧这次疾病。

    对于韩烈这次轰轰烈烈的刺杀行为,有一个人内心却是颇为不甘的,这个人就是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虽然同样董卓对他颇为礼遇,但曹操这人向来心怀大志,根本看不起董卓这样的暴虐之人,为此近一个多月来,他一直在谋划刺董之事。

    如今韩烈捷足先登,自然也就没了他什么事,也让他明白再想行刺只怕显然行不通,其次就说刺杀成功了,也不过是拾人牙穗而已。

    为此第二日,他便入宫,向董卓请了一道追捕令,带着三百私兵,秘密护送着家人,悄然离开洛阳,投奔陈留而去。

    一路装扮成乞丐的韩烈,顺利的进入渑池,在渑池购买了一些治伤药材后,他并没有多做停留,就继续往弘农郡继续而去。

    渑池没有渡口,而且离洛阳太近,韩烈自然感受不到安全,所以他决定去弘农,看看能否北渡黄河去河内郡,亦或者过潼关,下南阳郡。

    虽然这两条路都要绕上一个大圈,但却总比回洛阳过虎牢关要安全的多。

    不过让韩烈的意外的是,出了渑池不到三十里,他却遇到下嫁河东的蔡琰的迎亲队伍。

    这次蔡琰远嫁河东郡的卫家,可不是要从弘农渡河,方才进入河东治所安邑。

    看到蔡琰的婚嫁队伍,想到这次可能被自己连累的蔡邕,韩烈不由升起一丝内疚,由于担心董卓的人马会为难蔡琰,他随即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沿途护送蔡琰去河东,也算是还蔡邕的一份人情。

    蔡琰的迎亲队伍,人数多达三十七人,其中女仆六人,车夫六人,其余的二十五人属于家兵,也就是护卫,这二十五人都是卫家的私兵,蔡邕陪嫁的女仆四人,车夫四人,算不上奢华,但这也仅是蔡邕的所得,要知道蔡邕在董卓启用之前的十二年中,都属于贬官流亡的状态,虽然清名著于四海,但钱财却是寥寥无几。←百度搜索→

    为此,这次卫家送来的聘礼,蔡邕几乎纹风不动的让女儿带了回去,在他看来女儿的幸福安康,显然比任何权利钱财都要重要。

    扮成乞丐的韩烈,就这么一路尾随着蔡琰的队伍,进入弘农,一直来到弘农渡口,都没有发生半点波澜。眼看着迎亲的队伍上了大船,韩烈原本打算就此离去的,因为他知道渡过黄河,就是河东地界,作为河东望族的卫家,想来不会让自家媳妇出问题的。

    但就在韩烈准备离开之际,渡口却传来一阵马蹄之声,紧接一队军士飞奔而来,为首的部曲督扬声喊道:“河东黄巾余虐白波贼作乱,尔等若无要事,速速返回乡里,奉丞相将令,此渡口今日开始关闭。”

    “大人,我家就在河东,这可是如何是好?”渡口上的百姓,听到这道将令,顿时纷纷嚷叫了起来。

    “休要呱噪,不怕死的尽管走,一刻钟后,渡口人员必须全部遣散。”部曲督一会手中的长柄环首刀,扬声喝道。

    韩烈犹豫了一下,却跟着人潮,挤上了最后一条通往河东的客船,原本船家见韩烈一个叫花子上船是断然不愿意,但在看到韩烈递上一把五铢钱时,方才松口让韩烈留了下来。

    客船比蔡琰一行乘坐的商船要小许多,所以虽然慢了一刻钟走,却依旧赶了上来,两船几乎同时抵达河东渡口。

    船只一到渡口,战争的气氛明显浓烈了许多,只见码头上涌上大批的逃难百姓,见到船只靠岸之时,几乎是蜂拥而来,显然这些逃难的百姓,都想借着船只渡河避难。

    “让开,让开……”被这么一大批难民涌了上来,商船上负责带队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