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派个人送去,如果我估计的不差,这次筑城他们不但不会来捣乱,甚至还会主动来帮助我们。”
    “主动帮你?你怎么不说他们能养活你呢?你小子是不是真的把自己当成薛延陀人的亲爹了?就算是亲爹也不见得人家会搭理你好吧!”苏烈终于还是受不了李慕云,忍不住刺激了他一句。

第三五四章 搞事情(心情好,加更!)
    “那可不一定,说不准人家就十分好客呢。”李慕云若有深意的笑笑,起身走到苏烈的正常用来办公的地方,拉开椅子坐了上去。
    现如今的李慕云不管是官职还是爵位,统统压过苏烈,坐到他的位置上老苏还真说不出什么,而且就算不是这样,毕竟是自家准妹夫,老苏也不可能非要把他抓住流放了。
    所以苏烈就那么看着李慕云抓起一枝笔在那里奋笔疾书,片刻功夫,搞定了一封书信,内容十分简单。
    拔灼吾兄,见字如人:
    他日一别不知吾兄近来可好,今弟欲在草原建一城池,为日后贵我双方交易之集市,望吾兄能派兵守护一二。
    落款:逍遥候李慕云!
    “你这是写信?”苏烈看着那寥寥数十字,哭笑不得的问道。
    “提醒一下那个拔灼而已,毕竟现在真珠夷男还没死呢,他暗害大度设的事情是他最大的把柄。”李慕云一边将信上的字迹吹干,一边对苏烈挤了挤眼睛。
    想当初李慕云用计诓骗拔灼,使其为了独占继承人的位置暗中坑了他的兄弟一把,将大度设变成了一个废人的事情苏烈曾亲自参与了一部分。现在旧是重提,老苏才发现,原来李慕云这小子似乎是早有预谋,当年的事情做下来,就已经为今天做好了准备。
    人怎么可以提前布局准备好半年之后的事情?难道当初李慕云就想好了要在草原上筑城?带着深深的好奇,苏烈疑惑的问道:“慕去,你小子当初是不是就想到会有今天了?”
    李慕云将吹干的信一点点折起来,然后又在苏烈的提醒下找了一个信封装进去,最后才慢慢摇头说道:“没有,其实我当初是想让拔灼那小子回去把他老子干掉的,可是没想到那小子没出息,竟然等到今天还没有动手。”
    苏烈已经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才好了,他真的很难想像李慕云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平日里看他嘻嘻哈哈没个正经,但心思竟毒到如此地步,设计了大度设不算,最后甚至还想要使些手段搞死那个什么真珠夷男。
    想到当初看这小子尿尿和泥玩的情景,苏烈才发现,自己还真是错看了这个准妹夫,若是说起玩儿心眼儿,估计这小子能把自己卖了,自己还帮他数钱吧。
    亏得前几天还想着跟妹妹演一出戏,哄这小子上钩,然后让妹妹能够控制住他,现在一看当时真是有些想多了,估计早就已经被这小子看出破绽来了吧,否则李慕云也不可能拍拍屁股就走。
    但不管苏烈怎么想,信还是要送的,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这件事情老苏都脱不了关系,所以他只能派了自己的一个手下,带上一什人马,去于都斤山薛延陀牙帐那边送信。
    而李慕云则又与他聊了一会儿其他的事情,这才告辞离开,去准备筑城需要的东西,包括物资、人物、工具、后勤等等。
    ……
    话分两头,却说李慕云的信被送到拔灼手中之后,这位薛延陀王子才看了一半就已经将信撕成了两半,团成一团丢到了地上,狠狠跺了几脚,怒声骂道:“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
    “殿下,您这是怎么了?是谁惹您生气了?”拔灼新收的第二十八房小老婆看他愤怒的样子便想上前安慰。
    结果话才刚刚出口,就被拔灼一个嘴巴抽到了一边:“滚开,你这贱人!”
    拔灼是真的气极了,他万万没想到李慕云会如此无耻,理直气壮在草原上筑城不说,竟然还要自己派兵给他守卫安全,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有心不答应吧,立刻有想到自己还有把柄在那个家伙手上,如果被那家伙给抖露出来,他拔灼估计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万般无奈之下,拔灼发现自己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搞定老头子,让老头子退位,只有老头子退位了,他才能为摆脱李慕云的控制,彻底不用在乎所谓的把柄。
    这个念头一产生,便不可遏制的开始烧灼拔灼的内心,原本他还想着让老头子在前面再支应几年,给自己留些时间来做好接班的准备,但是现在看来是等不下去了,必须早早行动起来。
    但是真珠夷男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身为一个王者,这老家伙防备自己儿子的心一点都不比防备其他各部落少,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更多,拔灼想要下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思来想去,拔灼决定还是先‘帮’李慕云一把,给他吃一颗定心丸将其稳住,然后自己这边再想办法来对付老头子,只要老头子一退位,他立刻就可以对那个什么逍遥候展开反击。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拔灼又重新考虑了一下李慕云信里的内容,认为他的那个边境贸易站的提议十分恰当,正好可以用来说服自家老头子,达到帮助李慕云维护周边局势的目的。
    拔灼虽然是薛延陀王子,但如果说封锁一切消息,把自家老爹真珠夷男架空,他现在还做不到,所以如果想要满足李慕云提出的条件,他至少要想办法说服自家老爹。
    否则如果真珠夷男知道了消息,派出大军去围剿的话,拔灼认为以李慕云那个小人的性格,他死之前一定会拉着自己给他当垫背。
    ……
    话分两头,不说拔灼如何说服他家老头子同意大唐在草原上筑城,却说大唐长安。
    这一日李世民正在御书房处理公务,却听宫人来报说工部尚书武士彟有事求见。
    对于这个当年全力资助过李家的‘功臣’,李世民自然没有不见的道理,于是放下手里的事情,命人将武士彟叫了进来。
    结果,让李世民不解的是,这个昔日的功臣进了御书房之后二话没说,直接就是一脑袋杵到地上:“陛下,臣有负圣恩,特来向陛下请辞,望陛下能够免了臣工部尚收的职务!”
    李世民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武士彟在放刁,结果盯着老武头看了半天,发现这老家伙似乎并没有放刁的意思,好像是真的不想干了。
    不知其原因的李世民大感奇怪,于是沉声问道:“武尚书,此言是何意?把原由细细说来,若是合情合理,朕可以准你辞官。”

第三五五章 砸脚了(上)
    武士彟叹了口气,神情莫名:“陛下,今天上午臣收到了逍遥候送来的新制钢铁,虽然其品质不如百炼精钢,但成色依旧很好,用来打制刀剑再好不过。”
    李世民没有接话,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武士彟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辞官不作。
    而事实证明,李二陛下的判断是无比正确的,老武果然是在先扬后抑,那莫名的神情很快转成痛不欲生:“可是陛下,那个混蛋送来的是一块完整的钢锭,两千斤一块的钢锭啊,那东西臣想了无数办法,可就是切不开啊,只能眼睁睁看着上好的一块好钢,就那么放在那里。陛下,工部尚书之职臣是干不了了,您,您还是把臣开革了吧!”
    武士彟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把李慕云骂了个狗血淋头,如果不是因为朔州太远,估计老武现在已经杀到朔州找某人拼命去了。
    李世民本就有了一些思想准备,不过在听完武士彟的哭诉之后,也是哭笑不得。
    钢锭这东西既然李慕云能弄出一整块的,那就能弄出小块的,之所以没有,想来也是在耍小脾气,故意跟自己怄气,只是这一来一回苦了在当工部尚书的武士彟。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李世民笑着对武士彟说道:“武爱卿,此事朕已经知道了,等回头朕会下旨警告逍遥候,下一批钢锭一定全部让他送小块的过来,你看如何啊?”
    “陛下……”
    “好啦,武爱卿先回去吧,你也是朝庭的老臣子了,没有必要跟年轻人一般见识嘛!”李世民怕武士彟提出什么不合事宜的要求,打断了老武,草草便将他打发了出去。
    等到武士彟出去了,这位皇帝陛下才气呼呼的一拍桌子:“真是岂有此理,李慕云到底想要干什么,莫非真的以为朕的钢刀不利?!”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躲到一边,就连李世民的心腹太监也躲的远远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李世民这话绝对只是喊一喊,发泄一下,毕竟‘天子剑’还在某人手里呢,如果皇帝陛下真的生气了,怎么可能不把剑收回来。
    另外就是关于长乐与李慕云之间的传言了,天知道这事儿是不是真的,万一是真的,那这事儿可就是老丈人和姑爷之间的家事,其他人都是外人,自然没有必须掺和进去找不自在。
    果然,伟大的皇帝陛下喊了半天,最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连罚俸之事都没提,只是写了一道斥责文书,盖上私印以三百里加急发了出去。
    在场看着的太监、宫女一个个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完全就不是对待臣子的方式,如果是一般的大臣敢这么干,估计至少也会落个丢官去职的下场,而李慕云呢,只是被骂了一顿了事。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李慕云有这样的待遇固然有受宠的成份在时面,可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在李渊身上,毕竟这小子是老李头儿的干儿子,如果李世民把他处理的狠了,弄不好会惹的自家老子不开心。
    所以在一些可大可小,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上,李世民往往都是高拿轻放,以警告为主。
    当然,这也与李慕云基本上不惹大事儿有关系,他搞出来事情除了杀韩瑷那次之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动作,也就是传说中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让人想罚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李世民也不是没有办法修理李慕云,写信骂了他一顿之后这位皇帝陛下又觉得有些不解气,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道圣旨又发了下去:太学玄级丁班学生全都去朔州勤工俭学,由李慕云专门负责,钦此!
    这道圣旨一下顿时有人欢喜有人愁,愁的是那些学生的家长,你说好好的长安不让待,非得去什么朔州,那地方地处边境,听说常年打仗,孩子去了还有命回来么?
    喜的是那些学子,所谓每一个少年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诗与远方正是他们无比期待的东西,没想到这次竟然全都得到了,如果说不开心那可真是扯蛋了。
    至于说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李慕云,没人会在乎他的想法,李世民不在乎,长孙皇也不在乎,满朝文武事不关已更不在乎,所以这个圣旨连中书都没有过,直接就发了下去。
    ……
    朔州,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刺使李大人突然抽风了一样,把全府所有的官道都封了一半。
    每天无数或来自薛延陀,或来自契丹的牧人拿着工具将那一半被封的路全部翻开,然后找来土石垫所谓的‘路基’,而在路基被修好之后,立刻就有人用那种灰不啦唧的东西覆盖到上面,抹平之后再盖上草帘子。
    没人知道那位刺使李大人到底在干什么,但是有一点他们都知道,这些前来干活的异族人每天都有工钱,一个月下来每人至少一百五到两百文钱。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