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治的,也能够让这些百姓们知道天恩浩荡。”
  “圣上圣明。”
  “除了这三点之外,还有别的吗?”
  “圣上,臣下自然还有其他需要禀报的,除了以上的这些议题之外,这第四点就是臣下和溪洞族首领约定,他将会为我去联络周围所有的九溪十八洞的部族首领,去商议下一步的事情。”秦桧微笑着说道。


第六十章 溪洞族的要求
  “所有的九溪十八洞的部族首领,依照爱卿的意思,这溪洞族并不仅仅只有那一个部落对吗?”赵构问道。
  “圣上圣明,这溪洞族并不仅仅只有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很大的族群,从武陵一带到云贵,从虔州往南一直到岭南两广,都有着溪洞族人的分布,在山野间有他们的大小部落无数。”
  “原来是这样,那人数应该不少,爱卿到底联络他们是想让他们干什么呢?”
  “以溪洞族之蛮族强兵,来对抗金国虎狼之师,不知圣上以为如何?”
  来了,这是赵构之前一直希望得到的结果,这个时候听秦桧猛然一说出来,他的眼睛都亮了,如果说真的能够用这些满足的强兵,来对抗北面的金国虎狼之师,对于赵构,对于大宋来说,都将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局面。
  “善……”
  赵构嘴角微微一翘,只说了这一个字,但是秦桧已经能够从他的表情里面,知道他有多开心了,能够使用南边被认为是蛮夷的人,来对付北边的游牧民族,对于赵构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臣下已经初步和溪洞族首领谈妥,我大宋可以借用溪洞族的士卒出外作战,每一次、每一名出外作战的士卒,需要支付十两白银作为军饷。”
  “一个士卒才十两白银?”
  你道这赵构为何如此的惊讶,因为相对于大宋自己这边士卒的军饷俸禄,这每一次、每一个人的十两白银,实在是太便宜。
  宋代军队官兵所领取的薪俸是非常高昂的,同时也是冲击大宋经济体系的,除了高昂的官员费用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宋代军队官兵的俸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但有铜钱、铁钱、绢帛,还包括成衣、粟米和绵。
  以禁军为例,《宋史·兵志》记载,每个禁军士兵的“禄格”除了三百至一千文不等的月俸钱,还包括一石七斗至二石月粮,春冬衣的绢、棉、布数目也不尽相同。
  除了俸禄之外,还有着非常多的各种各样名目的赏赐。
  其一郊赉,宋朝最重要也最广泛的赏赐莫过于郊赉。郊赉即祭天大礼或祭祖南郊大礼后的赏赐。
  “国家旧制,每遇郊礼,大赍四海,下逮行伍,无不沾洽。”(司马光《上神宗乞听宰臣辞免郊赐》)
  “天圣以后,兵师、水旱费无常数,三岁一赉军士,出钱百万缗,绸绢百万匹,银三十万两,锦绮、鹿胎、透背、绫罗纱縠合五十万匹,以佐三司。”(《宋史》卷一七九)
  在军队中,郊赉的赏赐金额依入伍时间、兵种、驻地而各有不同。其发放的范围和额度,随着祭祀的规模有所增减,但是在北宋和南宋时期是始终存在着的。
  据清代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的记载,皇祐四年(1052年),规定禁军、厢军中新兵郊赉为老兵半数。在京排岸司管辖水军,奉化、广牧及开封府界递铺,自指挥使至长行,郊赉级别分为四等,最高七贯,最低二贯。
  其二皇室大事的赏赐,宋朝皇室每逢丧喜事,都有赏赐官兵的惯例,遇皇帝登基、皇子出生、皇帝驾崩等重大事件时,官兵都可获得数量不等的钱物。
  皇帝登基时按照惯例要大赦天下,大加恩赏。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发布登基赦,赐宰相、枢密使、诸军校袭衣、犀玉带、鞍马等。“其内外马步兵士,各与第等优给。”(《宋朝事实》卷二)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赐在京班直诸军并诸路驻泊禁军军员衣带有差……赐内直长上诸班缗钱有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二十)。
  宋朝将皇帝诞日设为诞圣节,并在这一天赐宴百官,赏赐天下。如淳熙十三年(1186年)宋孝宗率群臣在德寿宫行庆寿礼,“免贫民丁身钱之半为一百一十余万缗,内外诸军犒赐共一百六十万缗”(《宋史》卷三五《孝宗纪三》)。
  其三军功赏赐,这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的,军费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个朝代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的重要手段。
  宋朝战事常年不断,从始至终都在面对与四周各民族的战争,十分重视军功赏赐在保卫领土中的作用,其赏赐的规模和次数远超前朝,赏格标准和军功评价系统也更加详细和完善。
  宋朝的军功赏赐在保障军队士气,维系军队战斗力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据《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出战时多设有“随军赏给库”,为保障战争胜利而施以物质诱惑。将士们为了获得军功和相应的物质收益可以不顾生死,“夫犯强敌,冒白刃,士卒不顾死者,利厚赏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三)。
  同时军功赏赐给宋朝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两宋战事不断,军功赏赉花费极大,宋孝宗时仅教阅部队就“凡支犒金银钱帛以巨万计”(《武林旧事》卷二《御教》)。
  孝宗继位时心怀大志,锐意进取,曾经力图收复中原,当时的祭酒芮国器上奏,应该先盘算一下目前朝廷的积蓄能够支付多少次犒赏,便可知道财力是否能够支撑北伐作战。结果盘点后得知,府库的财产只够支付十三次犒赏,宋孝宗只得打消用兵的念头。
  有此一点可知,在两宋时期军队的犒赏所用掉的金钱,耗费了巨大的国力,与此同时,以上所说的这些还没有计算各种虚报人数,骗取军饷等等。
  其五赙赠,赙赠之礼源于周代,指官兵死亡后政府支付给丧家助葬的抚恤金。宋朝的赙赠制度详尽完善,针对军队将士出台了专门的赙赠法。
  如庆历二年(1042年)规定“自今阵亡军校无子孙者,赐其家钱,指挥使七万,副指挥使六万,军使、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五万”(《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七)。


第六十一章 盐的问题
  除了正规军人外,民兵也可以获得赙赠。“应诸军阵亡赙绢:阵胜,将校三十匹,兵二十匹;不胜,各减半。民兵准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八)
  另外,对修河溺死、因瘴疠病死等不是战死的军士,赙赠也有相关规定。宋朝对抚恤工作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同样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说真的能够以每一次一人征召,就只需要付出十两白银的代价,来得到数万敢战精兵,之后在面对金国的时候,有理由相信大宋的军队将会更加的硬气。
  “是的,这十两白银是让他们出兵的要求之钱财,但是除此之外,在出兵期间所有的粮食都必须要由我方来负责,另外,如果出现了死伤的话,我们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抚恤,大概定下的价格是轻伤五两,重伤二十两,每死亡一人赔付五十两。”
  “嗯,虽说如果出现大面积死伤的话,我们会付出大量的钱财,但是似乎也比养着一、两万士卒要来的划得来。”
  “圣上圣明。”
  “这次爱卿真是给朕立了一个大功,不过此事实在是太大,还需要跟枢密院,还有户部商议,所以之后的事情就由他们来商议进行。”赵构说道。
  “臣下谨遵圣命。”
  “还有你都说完了吗?”
  “其实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是关于虔州的。”
  “虔州……”
  “这次臣下前去虔州,发现虔州之乱起于私贩集团,但却始于淮盐和广盐。”
  “淮盐和广盐……”
  “圣上,虔州属于淮盐销售区,但是淮盐想要运送到泉州,却需要经过非常长的路程,而且当地,气候湿热,所以导致夜间到达该地之后,就算是再好的颜,经过长途跋涉也会变得潮湿酸涩。”
  “可是这和当地的人进行私贩有什么关系呢?”
  “当地的淮盐不但质量低劣,而且售价颇高,于是当地就有一些有权有势的豪强,开始从岭南运输广盐回来,这些广盐因为距离近,所以质量更好,而且售价低廉,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私贩集团尾大不掉,以造成现在这样的叛乱。”
  “那以爱卿的意思,这件事情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呢?”
  “身上这件事情实际上非常的棘手,但是又非常容易解决。”
  “怎么个非常棘手,又怎么个容易解决呢?”
  “只要将当地所使用广盐的问题给解决,这一件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当地应该很难再出现私贩集团了。”
  “如爱卿所言,这不是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吗?”
  “只是将虔州划为淮盐销售区这件事情,乃是由太祖皇帝亲自决定的,如果现在将这件事情摆到朝堂之上,必然会引起主战派的反弹。”
  “太祖皇帝钦定的事情,这就真的是麻烦了,如果是太祖皇帝亲自决定的事情,那就属于是祖制了,就算是朕也基本上没有权利更改呀!”
  “所以臣下才说,这件事情非常难以解决。但是圣上请恕我直言,如果说淮盐、广盐的问题不予以解决的话,不只是虔州,就算是整个赣南地区都会继续受到这件事情的困扰。
  也就是说依然还会继续乱下去,到时候溪洞蛮族所控制的地区,也还是会受到私贩集团的影响,到时候让溪洞蛮族帮助我们一起对付金国的事情就……”
  “这个,已经牵涉到系统满足了是吗?”
  “然也,溪洞蛮族和虔州本来就分不开。”
  赵构这个时候咽了一下口水,因为显然他对于自己的命看得更重要,他很需要溪洞蛮族,帮他抵抗金国大军。
  “爱卿对于此事可有什么计较?”
  “现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如何解决虔州盐运这件事情,还不能够改变祖制。”
  “臣下倒是有个办法,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现在赵构真的是有些头大,明明将洗洞蛮纳入自己的麾下,这将能够使得大宋在面对金国的时候,有更大的把握,至少能够让他在这里偏安一隅吧!
  但是这么做的话,现在有了前提,那就是必须要解决淮盐、广盐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像秦桧所说,当地就不可能平静,只要当地不安宁,这些蛮族怎么会老老实实的为他大宋效力呢?
  但是如果想要解决淮盐、广盐的问题,就又牵扯到了祖制,那可是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就算是他也没有办法改变,现在秦桧说他有办法,到底是什么办法?
  “爱卿先说来听听。”
  “当时太宗皇帝定下是销售之区域,也是按照当时之条件而行,这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只是今日毕竟不同往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呢?”
  “故只要使得广盐和淮盐,出现在各自应该出现的地方,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以你这么说,这还不是将广盐卖到赣南地区,这仍然也是违反祖制的事情,这跟没说有什么区别呢?”
  “圣上,有区别,而且还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之前有说过这一次事件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将广盐卖到赣南地区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