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一礼我就受了。”秦桧笑嘻嘻的说道。
  “秦尚书大人,我有一个问题。”
  “有什么问题明说便是,在我面前你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
  “实际上末将之前一直跟着张俊将军,所以没有希望到前面和金国人交战,末将现在想知道在之后,是否能够给末将一个机会,让末将有机会到前线和金国人作战呢?”
  “这一次让你随着我去建州平叛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因为我看中了你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能够随着我一起去建州,就算你只是带着你自己的部曲,也必定能够完成这一次的平叛。
  第二个目的就相对比较麻烦一些,现今当今圣上已经知道了你的名字,所以之后我一定会想办法把你从张俊将军的麾下剥离出来,就如之前的王德和岳飞两人一般。
  到时候会让你单独统领一军,如果说你想要到前方跟金国人去进行交战,我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因为这本来也是我的想法,我从一开始就想要的也就是这个。”
  “真的吗?”
  “我没有必要骗你,不过前提是你要在建州好好的表现,只要你表现的好,我一定会在当今圣上面前为你说项的。”
  “末将末将没齿难忘。”
  “其他的领军大将一听到金国人来了就想要逃跑,为何你听说要打金国人却如此的执着呢?”秦桧有些疑惑的问道。
  “秦尚书有所不知,末将的祖父和父亲还有哥哥,都是死于金国人之手,我们杨家世代为将,知道要忠君爱国。
  家父亲死的时候,末将就在远处,父亲当时本来有机会能够逃跑的,但是为了掩护城中百姓,他才失去了自己的性命,我觉得我必须要秉承家父的遗志,和金国抗战到底。”
  “说得好,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话,那也不枉我对你的一番提拔了。”
  “末将之后到了前线,定然不会辜负秦尚书的厚望。”
  “做人不要好高骛远,先将眼前的事情做好,把建州平定再说。”
  “末将明白了。”


第六十八章 催命金牌
  就在秦桧准备要南下建州的时候,有另外一件事情却在北边爆发了,而且这件事情让赵构非常的紧张,甚至完全顾不上南边的事情,直接动用强大的神器金牌将秦桧,要讲他给召回建康城,那就是即将发生的富平之战。
  赵构的金牌都已经来了,秦桧知道自己不能够不走,如果不走的话结果非常明显,因为历史上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典型,那就是12道金牌追回来的岳飞。
  虽说秦桧现在在赵构的心目之中,算是一个非常得力的助手,也是一个万金油一样的人物,但是他绝对不怀疑,如果自己不按照金牌的命令而行的话,结果和岳飞绝对是一样的毕竟对于现在的赵构来说,自己的作用可没有以后的岳飞要大,处死自己也并不算太大的事情。
  但是现在他也必须要顾及到南边建州叛乱的事情,历史上的建州之乱,可是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给整个东南沿海一带,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让整个大宋的经济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之后大宋军饷的筹措。
  自己好不容易将江西一带的叛乱给平定,而且还经历过一次有惊无险的战斗,还被溪洞族给绑架了一次,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得当地的百姓有希望过上好日子,各种经济问题也在慢慢的好转。
  现在正是使得大宋的经济慢慢的恢复,并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秦桧绝对不能够容忍在东南沿海一带,继续有会破坏大宋经济体系的事情出现。
  秦桧现在所有想做的事情就是使得整个南部的经济得到恢复,并且不断的发展,无论是农业、商业,还有科技都得到最大的恢复和发展,那样国家的府库之中,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钱财和粮食,各种科技也能够得到发展。
  当经济和科技得到发展之后,秦桧的第二步打算,就是让这些实力全部都投入到,军事发展和民生的发展之中。
  只要百姓的生活能够不断的继续富足下去,身体素质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同样是有利于之后大宋军事的发展。
  只有当军事实力强大了,才能够真正的去应对北面金国人的进攻,也才能够在之后,不断的收回被金国占领的土地。
  秦桧现在心中同样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使得大宋不断的变得强大,就算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也无所谓,只要能够不断的收复失地,使得大宋的领地回复到最开始最大的范围,甚至是不断的向外扩展,这就是他的愿望。
  所以在秦桧的心目之中,北面的富平之战固然重要,但是南边建州的叛乱同样非常的棘手,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想到东南沿海一带,包括江西的叛乱,秦桧就对朱胜非和吕颐浩就恨得牙痒痒,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个家伙对东南沿海太过于压榨,当地的百姓们怎么会发动叛乱呢?
  自己先还是考虑眼前的事情,等眼前的这些事情全部都做完之后,自己再想办法来收拾这两个人,你们之前做的事情,之后一定会让你们付出代价。
  所以在走之前,他必须要做更多的事情,他先是再一次找到了杨沂中,并且要跟他吩咐许多,首先是带兵进行平叛的事情,如果仅仅只是以杨沂中现在的三千人,在他的心中是绝对不可能平叛的。
  三千能做什么事情呢?韩世忠当年平定范汝为之乱的时候,可是带了三万人马水陆并进的,就算秦桧非常看好杨沂中,也不觉得他能够用三千人做到韩世忠用三万人做到的事情。
  但是秦桧还是吩咐他,要尽量在外围帮助辛企宗将范汝为的军队,抑制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之中,绝对不能够让他们扩大对周围的影响,并且一定要慢慢的配合着,最后将范汝为压在建州城内。
  但是在最后秦桧却和杨沂中说了另外一番话,那就是让他尽量去做,却不要勉强自己,因为自己相对范汝为的建州之乱,更看重的是杨沂中的将才,如果因为勉强自己,最后在战斗中白白牺牲性命的话,是他不希望看到的,自己更需要的是他能够活下来,在之后跟金国人去交战。
  等秦桧说完这么一番话的时候,杨沂中是非常感动的,这个年轻人在张俊麾下的时候,除了被指挥打仗,就没有其他的什么事情了,虽说被依为大将,但真正也只是因为他自己的军事才能而已。
  但问题是这秦桧是真正的在为他着想,并且他能够体会到对方对他的关心,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但这种关心中又并不完全是因为他。
  是的,秦桧对于杨沂中的关心并不是完全是面对他的,也并非是因为他的才能,而是因为他能够为大宋做到更多的事情。
  从昨天的一番话,和今天临行时的言语,杨沂中已经对自己面前这个被称为主和派核心人物的人,有了一个完全全新的认识,就算秦桧依然还是主和派,但是杨沂中已经觉得他不是一个一味投降的人,这事让他非常敬佩的。
  杨沂中最后也向秦桧保证,一定会想办法将建州的叛乱所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同时也会尽量将叛乱平定,也向秦桧保证一定会注意自己的安全。
  同时秦桧还跟杨沂中说,自己已经手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当地的知州韩珉,其中无非就是之前在吉州和虔州所用过的一些招数。
  当然所谓因地制宜,每一个地方发生叛乱的理由很可能是不同的,虽说其中最主要的办法,能够在大部分老百姓的身上起作用,但是最后如何将叛乱的影响减到最小,却是需要细细去考量的。
  所以秦桧给韩珉的吩咐,就是让他首先要切实取得百姓的信任,使得参加叛军的老百姓能够最大限度地回归到土地上,不对当地的百姓以后的生产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第六十九章 富平之战的开端
  取得百姓的信任,并且通过朝廷承诺的各项政策,使得百姓真正的回归了土地,还有平和的生活之后,韩珉之后才是应该想一想,如何去消除当地如范汝为这样的世家大族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叛乱过后,在地方经济已经必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去使得当地的经济恢复到正轨,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都是秦桧需要韩珉自己去考虑的。
  当然这些都只是秦桧的一些设想而已,但是在书信的最后,他对韩珉进行了一番警告,那就是这一次平叛,乃是当今圣上赵构所要求的,务必要想办法做好。
  而且随着自己前去的杨沂中,是一个忠直之人,同时也是由赵构亲自钦点的副使,这次自己因为北边的事情不能够南下,所以一切由杨沂中说了算。
  同时也告诉韩珉,杨沂中除了领兵打仗之外,还会监督他完成各项政策的实行,所以希望她一定要认真的完成各项,使得百姓真正的回归到土地,并且保证他们的利益切实的被保护。
  自己虽说回到了京城,但是仍然是这次平叛的主使,所以就算人不在也一样还是会看着这边的情况,希望他能够自己好自为之。
  除了给建州知州韩珉的信之外,秦桧还给辛企宗写了一封信,但是这一封信的内容就比之前的那一份简单的多,只是跟他说了一件事情,就是让他在建州城周围的州县进行防守,不要主动出击。
  辛企宗这个人本来就是蔡京童贯之流,能够活到现在已经是天威浩大了,本来是想让他调到南边,以为他的能力进行地方防守还是能够做到的,没想到建州叛乱之后,他连一个地方叛乱都无法解决,说实话赵构已经对他受够了。
  所以辛企宗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一般情况下他也不敢有太多的动作,只是老老实实的在原地呆着,以避免让范汝为在建州一带取得更多的成绩。
  我们来说说富平一带的事情,早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五月,赵构以四川、陕西为忧,命知枢密院事张浚兼川陕宣抚处置使,许以“便宜黜陟”大权,经营川陕。
  张浚担任枢密院长官时,提出了他的中兴战略:汉沔为形势之地,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天下大计,斯可定矣。
  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浚请身任陕、蜀之事,置幕府于秦川,别遣大臣与韩世忠镇淮东,令吕颐浩扈跸来武昌,复以张俊、刘光世与秦川相首尾。
  可以说张浚的这一个策略真的是非常的完美,各方面都考虑的非常周到,赵构考虑之后,认可了张浚的建议,任命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得便宜黜陟。但高宗告诫他,现在金军势大,三年而后用师进取。
  赵构让张浚必须三年之后才能够出兵,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妥的办法,并不是说赵构是因为完全怕了金国,才出的这样的主意,因为如果真的能够整顿三年的话,将川陕一带的兵力进行整合,以张浚的能力,还真的有可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
  于是皇帝将陕西六路,蜀中四路委托张浚全权管理,张浚的一切行动都可以不不必请示皇帝行在,有权授予武将节度使之职。
  张浚控制下的军队、财力、地理面积,都超过了宋朝中央政府在东南的直辖地,在川陕他的命令就等于皇帝的圣旨,其权利达到其生涯的颠峰。
  南宋联系东南和川陕的大路主要有南北两条,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