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英明。”
  “看来长期不对金国的奸细进行清理,以至于一些老鼠们以为,自己就可以在大宋为所欲为了,这一次要让他们看看,我大宋也不是好欺负的。
  另外你说的刺杀的事情,可就比较麻烦了,不过爱卿放心,朝廷也会派人去追查,爱卿乃是朝廷的忠良,对于像爱卿这样一心为国的人,怎么样也不能够让你有任何的损失。”
  “谢圣上垂爱。”秦桧立刻对着赵构躬身说道,样子非常的恭敬。
  “这商州知州邵隆我也是知道的,原来是一个地方义军的统领,这样的人本不应该走上这样的位置,但是商州的前任知州跑了之后,没人敢接手,只有他敢于毛遂自荐,于是我也就让他当这个知州。
  但是听闻此人脾气一直非常的耿直,说话也非常的难听,做事不喜欢流于形式,之前一年也难得见他传一次奏折,这一回却一次性的发来了五道奏折。”


第一百五十三章 忠义社之人的安置
  “五道奏折?”
  “他倒是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当地的所有在做的事情,并且也完完本本的说了他跟你之间的所有交往,虽然他有些看不起你,是所谓的议和派。
  但是他这个坚决要求抗金的人,竟然对你非常的佩服,这是让我有些意外,而且在言语之中,他也说你是能够真正的去为国家做点事情的人,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臣下不敢当,臣下所做的事情,都只是一些微末的小事,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其位,谋其政而已。
  圣上不介意臣下能力微薄,让臣下能够当这个参知政事,臣自然就应该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而不是尸位素餐的在朝堂上,老老实实的站着。”
  “尸位素餐,你这个词用的好,有多少人在朝堂之上,从来都是一言不发,或许科举能够考一个公名,但是之后对于朝廷却没有任何的贡献。
  而恰恰是这些人,整天想的事情就都是争权夺利而已,这一次,金国的奸细只怕也是在这些人中间,想一想就实在是让人可恨。
  我大宋开国以来,因为太祖皇帝惧怕会重蹈自己陈桥兵变,武将谋国的故事,从而失了国家的权柄,于是一味的重轻武,使得武将的地位低微。
  朕在做河北兵马大元帅的时候,拿着名单一看,所谓的武将大部分都是朝堂之上的官,没有几个是真正能够带兵打仗的。
  靖康之难的发生,实际上并不意外,让一群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经验的官,在前面指挥作战,不输掉战争才怪。
  当然,我并不是说官无用,相反官对于国家来说确实有非常大的作用,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是大宋能够一直长治久安,并且经济繁荣的基础。
  不过一切事情都有个限度,官重要,武将同样也重要,对于那些只知道在朝堂上一言不发的人,或者说是只知道争权夺利的人,看来是要给他们一点点教训了。
  至于武将,我想我之前发出的很多的信号,已经明白的告诉了他们,我和之前的父皇和皇兄的区别,我想其他的武将,应该也能够感受到这些的。”
  赵构说完这一番话之后,秦桧心里还是有所感触,他知道赵构应该是真正的分析过,现在大宋的整个政治军事环境和局势的,所以他才会说出这一番话来。
  但问题就在于,谁知道赵构到底是怎么想的,秦桧不敢有任何言语,因为哪怕一点点说错,都有可能会让赵构,对自己心存不满。
  “爱卿你之前提到,这一次太行山忠义社集结南下,一共有三十余万人,那一万精兵投到岳飞的麾下,这个我就不管了。
  毕竟岳飞是一个能够带兵打仗的将领,我相信一万人在他的手下,能够发挥出三、四万人的作用,但是那剩下的人呢,那么多的人口,如何去安置,爱卿可有腹案?”
  “臣下之前前去吉州和虔州,平定当地的叛乱,发现当地经过战乱之后,人口数还是有一定的下降。
  虽说大部分的百姓最后能够回归土地,而且因为我大宋的各种有利的经济政策,使得他们现在能够非常好的进行农业劳作。
  但是当地的人口数量实在是少了些,不能够满足于当地土地的情况,因为这两个地方还有着非常多的荒地,所以在我的想法中,是否能够将这两州划出来,接纳这些人口。”
  “爱卿准备把这些人,全部都安排到吉州和虔州?”
  “还请圣上示下。”
  “吉州和虔州虽说人口数量,经过战乱之后有所下降,毕竟当地的叛乱,大部分还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所以就算是不填充人口,基本上也还能够保留之前的情况。
  而且从北面还来了大量的中原一带的流民,把这些人安排到这两个州去,正好合适,至于这些太行山过来的人,不如安排到潭州去如何?”赵构问到。
  “圣上的意思是?”
  “潭州正是南边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州,西控长沙和杨幺贼寇,南控蛮夷,位置极为重要,而且我那个妹妹现在也在潭州。
  她之前讲述当地情况的时候,就说当地兵源极为缺乏,一旦有什么不测,很难进行抵挡,希望我能够给她的丈夫多调派一些人马。
  太行山的这三十万人之中,还有着数万人都是普通的青壮,这些人之前也跟着太行山的人马一起出外作战,算是不错的兵源。
  将这三十万人全部都调到杭州之后,应该会使得当地的军事形势,发生非常大的转变,想必潭州现在紧张的局势,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扭转。”
  这里赵构所说的西控长沙,指的是现在控制长沙的孔彦舟,他的麾下原来就已经聚拢了五万人马,这其中包括他自己原来的士卒,大量周围各地聚拢过来的山贼、水贼和地痞流氓。
  之前钟相起义的时候,孔彦舟趁机南下,并且顺势占领了长沙,割据一方,不听大宋朝的调里,俨然在当地变成了一个土皇帝。
  赵构一直想要把孔彦舟给除掉,但是他的势力实在是太大,如果贸然动手,必然会对整个大宋南边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够开始进行清理。
  不过孔彦舟的人马数量多,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他一直是赵构心中的一根刺,这个人是迟早要被除掉的,包括南边的姚平仲,张宪和荆襄李横都是为了制衡他而准备的。
  而孔彦舟自己现在的处境也比较尴尬,因为他的这个知州是朝廷被迫册封,而对于他的人马,朝廷要求只能够保留五千人,因此每年对他进行拨饷的时候,也只保证五千人的粮草和军饷。
  至于其他的人马的粮饷,全部都是由他自筹的,所以自从他掌管长沙一地之后,周围几个州县几乎已经被他搅得鸡犬不宁,百姓真个是民不聊生。


第一百五十四章 潭州的作用
  面对民怨,孔彦舟也知道这样下去不对,也下过一些命令,但是他手下的这些人,可不是老老实实的普通的厢军。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匪类,因此跟着他为的无非也就是自己的一场富贵,这些人不可能去心甘情愿的,接受非常低的钱粮供给。
  所以这些贼兵平时经常会违抗军令,在城中做出各种为非作歹的事情,孔彦舟为了能够团结这些人,对于他们的为非作歹,也只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沙城的许多居民,能逃的都已经逃出来了,剩下的人面对的情况也就越来越糟,为了避免整个长沙一带成为空地,孔彦舟只能够实行了人口管制,虽说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他自己也知道,但他确实是没有其他的办法。
  对所有人发放了,类似于现在身份证一样的号牌,没有任何原因,现在周围的所有百姓,是不允许离开居住地的。
  在此基础上实行了连坐的制度,只要有任何一个人逃跑,整个村子所有的人都会要实行连坐,一起会被杀掉,或者是接受非常严苛的责罚。
  就算是这样,每天还有大量的人口向外逃窜,就算被抓住会被处死,他们也还是要抓住一切的机会,逃出孔彦舟掌管的区域,毕竟逃跑是一个死,不逃也是一个,万一逃出了,他们就还有活命的可能性。
  朝廷对孔彦舟的限制,还有百姓的逃亡,只是他面对困境中的两个方面,除此之外,他还要面对杨幺的义军。
  杨幺的起义军已经占领了,洞庭湖以南及周边大片的区域,甚至连张宪也只能够保证防守,虽说他已经两次击败了杨幺的队伍,但是杨幺可是号称三十万大军。
  而且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杨幺麾下的这些人马,已经有了数支,能够发挥非常大战斗力的特种部队,尤其是在洞庭湖进行的一次水战,让孔彦舟彻底的见识到了杨幺手下的厉害。
  不过这孔彦舟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人,也并不会心向朝廷,他本来是想着分出一些力,跟杨幺保证相对和睦的关系。
  没有想到杨幺拒绝,因为这个义军的首领,竟然有些看不起孔彦舟。
  对此,孔彦舟也非常的无奈,毕竟自己打不赢杨幺,对方看不起他,也只能够憋着。
  南边的蛮夷,实际上指的也还是整个南方各个少数民族的统称,当然其中既有现在壮族人的祖先,也有苗族等民族的祖先。
  因为之前有溪洞族的士卒主动投军,所以现在赵构对他们态度还稍微好了一些,但依然不敢对于他们太过于相信,而且也觉得还需要对他们进行防范。
  最后要说的就是杨幺,他现在控制着洞庭湖流域,以及周围非常大的面积,要知道宋朝时候的洞庭湖,跟现在的洞庭湖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洞庭湖最大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很多历史上记载中,天下第一大泽云梦泽的一部分,云梦泽最大的时候,整个荆襄一带,和湖南的北部全部都是云梦泽的范围,就算是在秦朝的时候,云梦泽也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湖泊。
  不过就算是南宋洞庭湖的面积,没有当初的云梦泽的十分之一大小,但也不是今天的洞庭湖所能够比拟的,在宋朝的时候,现在岳阳的许多地方都还在湖里。
  加上杨幺手上有一支非常强大的水军,左右前后来去自如,周围数百公里的地盘,都由其掌控,就算是朝廷的军队,也不敢轻易的招惹。
  无论是西面的长沙,还是南面的潭州,又或者是东面的江州,在面对杨幺的时候,压力都非常的大。
  结合以上的几点原因,赵构希望能够将太行山的人马,调到洞庭湖以南一带,也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之所以要把这些人全部都调到潭州去,赵构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自己的妹妹。或许一开始的时候,他不想认这个柔福帝姬,不过现在既然认了,就必须要把表面的功夫做到位。
  从之前赵构的说法来看,柔福帝姬显然应该已经数次派人,过来说了南边紧张的局势,赵构也不希望这潭州变得如稀泥一般混乱,于是也就顺水推舟,将这些人马调过去。
  这样一来不但保全了,自己和妹妹之间,那本来淡薄的几乎都没有剩下什么的亲情,第二也能够保证大宋在南边的统治。
  赵构怎么做还有别的原因,他眼中的太行山忠义社的人马,属于是普通农民起义的义军,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太过于信任这些人马,如果说能够把他们打发走,也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虔州现在的知州钱灼,乃是秦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