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钱灼之前为人相对迂腐了一些,那都是读死书读出来的气质,但是在秦桧的教导之下,钱灼现在虽说谈不上八面玲珑,至少也是磨去了棱角,不会轻易伤人。
  读书人里面,像钱灼这样有勇敢之人,还真的是凤毛麟角,至少在南宋是这样的,大宋的读书人也是这样的。
  秦桧在金国待了这么多年,自从遇到了钱灼之后,他也在物色出色的年轻人,希望能够多培养出几个对国家忠诚,并且还有骨气的正直官员。
  虽说这样做,改变不了大宋官场已经成型了的大气候,但是至少能够改变某些地方的官场氛围,而且切实的为百姓做些事情,这就够了。
  结果秦桧可没有少跑奴隶市场,从始至终,几乎就没有看到过读书人。事后秦桧想过,这可能有三种原因造成这样的状况。
  第一就是读书人几乎都投靠到了金国的麾下,做了他们领地内的乖乖儿,继续一心只读圣贤书,或者是成为了金国的官吏,为虎作伥。
  第二种原因就是读书人怕死,所以在金国人来之前,早早地就跑了,跑的连影子都看不到了,秦桧回到大宋之后,发现确实国子监、翰林院里面的北方学子,可不在少数。
  第三种原因,也是秦桧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情况,那些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又有自己作为读书人气节的年轻人,要不然被金国铁蹄杀戮,要不然就是死在了被当做奴隶押去金国的路途之中,实在是可悲可叹。
  不过秦桧相信,读书人里面还是有可用之才的,他似乎记起一个人,只是不知道他守孝结束没有,自己看来到时候也托人去查查看了。
  如果已经守孝完成,自己难免要想办法,把他弄到自己的手底下,灌输个两、三年,自己脑袋里面的各种新理念、新知识、新的唯物主义价值观,加上他自己的才能,之后又是大宋的一个可造之材,甚至其所作所为,会超过历史上的作为也说不定。
  面对学子的上书,秦桧自己是一点都不急的。
  他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尚书右仆射的官职是赵构封给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硬要的,这些学子完全就是在打赵构的脸。
  果然,过了没有几天,赵构昭告天下,大体意思是,秦桧不是大魔王,是一个好同志,我们都不要欺负他。
  皇帝都发话了,这些学子只能够再次蛰伏下来,等待下一个扳倒秦桧的机会到来。


第四章 秦鲁长公主(上)
  在赵构的强势干预之下,秦桧自己的事情倒是解决了,学子们虽说还想要继续将秦桧给赶下来,但是圣上都将这次的事件给压下去了,谁还能够说什么。
  不过很快就到了,秦桧投桃报李的时候,本来这天没有任何的朝会,赵构这一天却紧急招他进宫,为了一件在赵构己看来,非常棘手的事情。
  话说靖康之难后,北宋绝大部分皇室成员,都被金兵俘虏北上,尤其是皇室的女性,能够侥幸逃脱的寥寥无几。
  所有能够活下来的,或者是从北面逃过来的赵家皇室中人,赵构一般情况下,在明面上面还是会给予一些优待的,就比如说柔福帝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在这些宗室皇亲中,就有一位曾祖母级别的公主,她就是宋仁宗的第十女,秦鲁长公主,其在宋廷中的辈分比较高,现在的年纪已经超过了八十岁,是十足的大宋的辈分最老的皇室成员。
  这位老人家对于赵构,有着非常让他为难的要求。所以赵构这个皇帝,经常因为她的事情而焦头烂额,同时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处理,所以才找到了秦桧过来帮忙,希望自己心目中的这个智囊,能够给自己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秦桧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个女人,因为他对这样的老太太,打心底里是完全不感兴趣,如果说是二手货的柔福帝姬,这样的年轻小妹妹,或许他还有兴趣,去了解一下他的内涵,当然如果能够深入了解,自然是最好,但是对于八十岁老太太,她是真的一点都提不起兴趣。
  这位老太太,赵构册封的秦鲁长公主,也是连赵构见到她,都必须要尊敬两分的人物,因为她在大宋皇室中的地位,确实是太高了,辈分摆在那里,根本就不是赵构所能够忽视的。
  据宋史记载,这位秦鲁长公主及笄后,于公元1076年,下嫁给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开创者钱鏐的后人,驸马爷钱景臻为妻。
  说起这个临安城的钱家,不但是皇室的后裔,他们家还有赵家赐予的丹书铁卷,也就我们经常会在古装剧里看到的免死铁卷。
  电视剧里的免死铁卷很多都是乱扯的,但是钱家的是实实在在的。
  小旋风柴进家里据说也有丹书铁卷,至于实际情况,谁知道呢,柴进都不一定有这个人。
  这位让赵构都头痛的老太太,在南宋初年赐封为秦、鲁国大长公主,即秦鲁公主。
  靖康之难发生后,金兵把在京的所有帝姬、宗姬、族姬大部分都虏走,连一岁多的都没放过,却把已经年过七十的寿庆公主秦鲁长公主是赵构后来册封的遗漏了,使其逃过一劫。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诸位可以想一下,像金国人那样无耻贪婪之辈,他们要的是啥,他们要的是能够马上,就能够骑乘的漂亮的女生,再不济抢个一岁的孩子回去,等个十一、二年,也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到时候一样可以摘她的瓜果。
  秦鲁长公主当时已经都七十多岁,七十多岁,年老色衰,哪一个金国人愿意把它给带走,或许车马劳顿,还没有出汴京的范围,就已经把这个老太太给折磨死,或者是吓死了。
  而且金国人如果把老太太抢回去金国,万一在半路没有死掉,最后到了金国,又不能够骑乘,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供着,就像迎回来一个奶奶,这绝对是不划算的。
  反正无论如何,这个老太太最后活了下来,并且成功的从汴京,回到了南方的建康城之中。
  她跟她丈夫的家本来是在杭州,这也是钱家的本据。
  只不过这个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生于皇家,她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
  在赵构来到了建康城之后,得不到太多的支持,她跟她的丈夫商议了之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作出了支持赵构,作皇帝的这个重要决定。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几乎把钱家都给卖了,这让赵构非常的感动。
  在那个时候,赵构在朝廷上,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支持,很多大臣都不太看好他,而很多皇族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甚至有一段时间,命令都出不了皇宫。
  赵构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能够得到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皇室族人的支持,对于赵构来说是非常感激的。
  其实这一切,跟历史上发生的情况,也是一模一样的,靖康之难发生之后,当她得知康王赵构已经登基称帝,就跟随驸马钱景臻、儿子钱忱等人,立刻去朝见皇帝,并且表示了对赵构的支持。
  宋高宗赵构敬秦鲁公主辈分尊贵,且年事已高,再加上问鼎临安之初,钱家曾经捐出家财当军费,几乎倾家荡产,因此对她十分尊敬,每次见到公主必要作揖行礼。
  诸位看到这里,想必已经看的非常清楚,这赵构为什么对她那么的恭敬,很简单,因为在他上位什么都缺的时候,是这位老人家,带来了他最需要的钱粮,还有声望,在一定程度上对赵构能够坐稳皇帝这个位置,带来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这一世,因为秦桧的原因,所以大宋的领土相对能够,保留比较多的北方部分,所以并没有逃到南边的临安。
  不过这个老太太,在政治眼光上也仍然一样的犀利,所以说别人不太支持赵构,但是她却如历史上做出了相同的决定,这就是政治眼光,也活该她能够得到赵构的尊重,她的荣宠是皇室之中独一份的。
  因为他对大宋也算是做出了很多贡献,所以由不得赵构对她不尊敬。
  但是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长公主之所以如此做了,就是因为她有着自己的目的。
  秦鲁长公主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钱忱、次子钱愕为亲生儿子,而钱愐、钱恺属于庶出,但是这四个孩子,她都一样当做自己亲生的儿子一般对待。


第五章 秦鲁长公主(下)
  秦鲁长公主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钱忱、次子钱愕为亲生儿子,而钱愐、钱恺属于庶出,但是这四个孩子,她都一样当做自己亲生的儿子一般对待。
  在赵构那里,她一直在要求将这些儿子,一个个全部都捧上高位,得到无与伦比崇高的地位,但是她一次又一次的向赵构,为自己的儿子要求一定的高官俸禄,希望这些钱家的孩子,能够过上更加安逸的生活。
  其中他的次子钱愕在南渡之时,被强盗张遇害死,作为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长公主在赵构面前,因为丧子之痛,几乎要痛哭的昏死过去。
  赵构没有办法,只能够调动韩世忠的近卫人马一万五千人,将这一支人数在五十人左右的土匪,全部给包围在一片狭小的区域。
  最后这些人一个都没有被杀掉,全部被带回京城,当着长公主的面,全部处以了极刑,这才稍微安抚了一些老太太的丧子之痛。
  就是这一件事情,就可以相对比较清楚的看到,在大宋范围内,这个老太太是真的有着一定权威的,在赵构面前也是真的能够说得上话。
  因为自己的次子死掉了,公主就将大部分的心血,投入到了长子身上毕竟这可是亲儿子,她不断地向宋高宗赵构,为钱忱求爵、求禄、求官职,每年都要往赵构这边跑十多趟。
  赵构碍于情面,再加上自己登基的时候,老太太确实是做了很多,所以每一次虽说都在想办法推脱,但是时不时的,还是要答应一下老太太的要求。
  只是老太太的爱子之心,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尤其是在她知道,自己这样请求,能够最后得到赵构回应的情况下,更加是变本加厉。
  依照宋朝祖制,为了抑制外戚的权利,常常只给封号不给实权,面对这位曾祖母级别的公主再三请求,赵构只能为此破例。
  历史上的赵构,一直提升她儿子的官职,从做团练防御使、节度使等职,到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等官衔,最后并进封为荣国公,一时风光无限。
  为了防止其他外戚家族的不满和效仿,赵构每次对钱忱加官进爵后,都会强调这是特例。可是,秦鲁公主还是不满足,还是不停地找高宗帮儿子讨封赏。
  这下可惹怒了皇帝,赵构也是要面子的,便在侍臣面前狠狠地数落了公主一番,八十几岁的老太太被曾侄孙教育了一番,脸上无光,尴尬不已,低着头离开皇宫。
  回到府中的公主回想起来仍然是羞愧不已,竟抑郁成疾,不久就病逝了。
  赵构本想让公主意识到自己的过分,消停一段日子,未料到伤了她,后悔不已。
  赵构下令将其全部子孙皆加官一等,以求宽慰公主。
  而且秦桧不知道,长公主死的时间就在今年,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一次,她被赵构当面斥责了之后,太过于羞愧,所以丢掉了性命。
  如果说秦桧处置不当的话,已经八十多岁的长公主,这位德高望重的赵家公主,可能就如历史上一样丢掉了性命。
  但如果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