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酒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来了一小队御林军,有一个皇宫内的小黄门,带来了赵构的一份礼物,这可让虞允有些受宠若惊。
  要知道他现在可没有什么官职,只不过是秦桧的弟子而行,说白了赵构是看在秦桧的面子上。
  当然你可以想一下,秦桧自己在迎娶李家女儿的时候,赵构可是亲自前来,他这个徒弟只是卖个面子,能够送一份礼,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宠。
  赵构其实这些天也在听着外界的消息,他也想要知道秦桧所看中的这个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秦桧之前的一个弟子,现在已经是虔州的知州,听说干得相当不错,和溪洞族的关系处理的也相当不错,虔州的经济据说在整个江淮南路都算是很不错的。
  听说这个弟子可是秦桧派人,去四川专程找来的,肯定会有什么不同之处,所以虞允现在在赵构这里已经排上了号,相信迟早有一天,这个年轻人会入得了赵构的法眼。
  连赵构都亲自送来礼物这件事情,在很多官员看来,实在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这虞允甚至连官职都没有,何德何能能够得到这样的恩宠。
  不过朝堂上的大多数的人精们,却看得极为通透,知道这是冲着秦桧的面子,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不过这件事也确实成为了整个建康城,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不过很快这件事情也就被他们淡忘了。
  不过这事还是有影响的。
  首先是包家,包寿年之后在回门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女儿,自己这个女婿不但有着远大的前程,而且在他结婚的时候,连皇帝都会亲自过问,这是何等之荣耀。
  包家之前只有先祖包拯有这样的荣耀,只不过就算是包拯,其实也并不是皇帝荣宠他,只是他有着无法忽视的作用。
  自己的这个女儿,平时喜欢舞刀弄枪,包寿年告诫她,以后在虞允身边,不要显得太过于与众不同,至少要让着自己的这个书生老公,不能像之前在家里的一样太过于粗暴。
  好在这两个人现在属于新婚燕尔,两个人在洞房之后还初尝禁果,短时间之内互相也没有什么了解,暂时还能够相安无事。
  女孩只是喜欢武艺,但是本身并不笨,她父亲说的这些她都知道,所以莲君之后跟虞允倒是举案齐眉,夫妻俩没有什么大的矛盾,这都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虞允的母亲,通过赵构派人前来送贺礼这件事情,感受到了秦桧在大宋政坛上的能量,也感觉到如果自己的儿子老老实实的,一直跟在秦桧身边也没有什么坏处。
  虽说在民间,秦桧的声望并不好,说他是一个投降派,甚至民间已经有人供上了他的牌位,这个地方请您不要误会,并不是说感念他的好处,而是希望立了一个牌位之后,他能够早点死掉。
  不过老太太是一个普通人,在丈夫早死之后,一门心思都花在了自己儿子的身上,她唯一想的就是,怎么样能够对他儿子有好处,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成材。
  虞允虽说是一个年轻的士,他本身还是有主见的,他并没有拒绝他的母亲,这让老太太非常的高兴。
  不过秦桧收徒这件事情的影响,还远没有结束,几乎每天都有官员带着自己家的孩子,前来想让秦桧收为弟子。
  秦桧对此,多是询问一下孩子的姓名和年龄,没有一个名字是他知道的,他也就没有了询问下去的兴趣。
  其实中间还有几个之后的进士,只是他对于南宋的历史了解的太少,所以不知道罢了,比如一位叫尤袤的孩子,那可是和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的人物,因为名字不好记,所以被筛选掉了。
  不过在他失去耐心的时候,还真让他又收了一个弟子,那就是已故尚书右丞陆佃之孙陆游,一个爱国诗人,一个可以作为军事参谋的人物,也是这段时间他唯一知道的一位名人。
  只要穿越的人,多少都有点搜集名人的癖好,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自己熟悉的名字,怎么可能会把他放过。
  秦桧抱着撞大运的心理,又等了好几天,不过在收了陆游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其他听过名字的年轻人。
  于是他干脆对外宣布,陆游就是自己的暂时的关门弟子,在有弟子出关之前,不会再接收其他的弟子,他收徒的这件事情,这才完全平息下来。


第十四章 金熙宗和总制司
  绍兴五年,金太宗完颜晟病逝,死于明德宫,年六十一岁,立其兄之孙,谙班勃极烈完颜亶继位,就是历史上的熙宗,继位的时候,刚刚年满十六岁。
  完颜亶历史上,是在金天会十年公元1132年,在完颜宗干、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完颜希尹等诸宗亲勋贵的支持下,受任为谙版勃极烈,确定为皇位继承人。
  这一世没有那么顺利,完颜宗磐、完颜昌、完颜杲、完颜宗弼等人都对皇位是虎视眈眈,不过这些人各不统属,又每个手里都有实力,反倒是都不敢擅动,最后还是成全了完颜亶,虽说受任为谙版勃极烈的时间,比历史上要完了两年,但是他还是走上了金国最高的那个位置。
  完颜亶即位之前前,曾受学于汉人士韩昉,这个家伙是辽国著名的汉人儒士,不但是未来皇帝的老师,而且极有才学,一心为了大辽和大金国效力,绝对是妥妥的儒家忠臣的典范。
  因为有一位好老师,完颜亶能用汉赋诗作字,喜雅歌儒服,即位以后,尤勤于汉典籍的学习。
  只不过不要以为完颜亶喜欢天朝的化,就会对大宋温柔一些,其实之后金熙宗年间,两国之间的战争一点都不少,甚至比之前还要多。
  这完颜亶可是在临朝之初,有着非常大的雄心壮志的,想要一统宋朝所占之土地,所以金国和伪齐大军频频南下,多有征战。
  脱脱在金史之中评价过:熙宗之时,四方无事,敬礼宗室大臣,委以国政,其继体守之治,有足观者。
  看到没有,按理来说元朝和金国的关系不怎么样,不变地久是好的了,脱脱却说金熙宗四方无事,这可是贤明的君主呀!
  只可惜其“末年酗酒妄杀,人怀危惧。所谓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驯致其祸,非一朝一夕故也。”
  他到了自己生命最后的几年里,开始饮酒杀人,这妥妥的是取祸之道,所以才有了之后海陵王弑主谋权之事,这都是后话,此处不做赘述。
  历史上的绍兴五年还应该发生两件事情。
  其一是赵鼎拜相。
  是皇族,也是现在赵构唯一还信得过的,不会跟他抢权的皇族之人。他本身也拥有着一定的能力和政治眼光,所以才能够多年混迹于大宋政坛。
  赵鼎是南宋四名臣之一,主战派人物,他曾力荐岳飞,收复襄阳,主张积极抵抗金国,一直反对和金国议和,始终没有被扳倒过,就算是被秦桧打压过,但他比秦桧年轻,多得就是时间,等到秦桧死后,孝宗时期也还是宰相。
  赵鼎一直受到赵构的重视,南渡以来历右司谏、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江西安抚大、参知政事,一直是有着实权的人物,朝堂之上也有着自己的地位和势力。
  赵鼎应该是在绍兴四年的九月,被朝廷拜鼎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使,于绍兴五年二月进左相,史称赵鼎在位谦冲待士,犯颜敢谏,当时号为贤相。
  但是现在右仆射的位置是秦桧的,还是被刚刚任命,不可能马上就让出来,赵构要是这样做了,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枢密院现在的执掌之人是李回,那也是秦桧他们一党的人物,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很多年了,一直兢兢业业,因为之前打仗的结果实在是不堪,一直担惊受怕自己的位置不保。
  不过这些年来,大宋面对金国和伪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获胜的,这使得李回的位置相对比较稳定,而且推荐折彦质为将,还有找回姚平仲秦桧把功劳让给他,为了巩固自己一派的实力,这都使得枢密院使这个职务,暂时不会有变动。
  赵鼎应该被拜为右仆射兼知枢密院,现在两个位置都有人了,历史上他升迁的事情就发生不了了,暂时还是参知政事。
  其二是张浚为相
  历史上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宋高宗乘舟自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不是我的老家湖南平江还临安今浙江杭州。
  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鼎为左仆射,知枢密院事,负责政事及进退人才,以知枢密院事张浚为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负责边事。
  因为和赵鼎相同的原因,现在张浚还是他的川陕制置使。
  不过这两个人是赵构非常看重的大臣,而且现在议和派的实力确实是大了一点,所以之前才会将范宗尹罢免,换上了德高望重的主战派前辈李纲,所以现在赵构也在想办法,怎么样能够扩大其他派系的影响力。
  首先是南宋设立了总制司,就是为了分薄权利。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官制二经制使:“绍兴中,又有总制司,以执政官领其事。先是经制司既废,诸路贡赋,或不时至,五年闰二月孟富以参知政事提领措置财用,富请以总制司为名,许之。”
  简单点说就是,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闰二月,参知政事孟庾提领措置财用,以供军需,拿不出来,于是请求设立总制司。
  虽说南宋现在经济已经开始恢复,但是想要筹集太多的军资,依然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整个事件并不简单。
  诸位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是皇帝想要做的事情,就算是再难办的事情,下面的人也一定会拼命去完成,哪有故意申请一件事情,之后说有难处的事情,所以这个参知政事孟庾,到底是自己申请这件事情,还是别人操纵,就很值得玩味了。
  不过无论如何,总制司成立了,这可是一个肥缺,执掌御收头子钱、耆户长庸钱、抵当四分息钱、转运司移用钱、勘合朱墨钱、常平司七分钱、人户合零就整二税钱、免役一分宽剩钱等苛杂捐税,这些收入统称总制钱,其管理的钱财范围极广。


第十五章 死了两个大人物
  总制司专察内外官司隐漏遗欠,”行移如三省体式”,说白了就是要。高宗批准后,经尚书省,遂铸印赐诸路,总制司初设,权力很大。总制司设立之后,高宗下令总制司事重者,与宰执同仪。
  相当于是在三省六部之外,又设立了一个主官是宰相级别的,高级权力机构,这样的机构,必须是自己人去掌管,至少要让赵构信得过,这个人我们刚刚就说过,同样是皇室宗亲出身的赵鼎,不就是一个好人选。
  于是赵构大手一挥,赵鼎成为了这个新设立的权力机构的执掌之人,同时大宋的经济命脉,一定程度上,也重新回到了赵家自己的手中,是他们可以去把握的。
  赵鼎上台之后,又有赵构的支持,对于前线的各个州路,确实是给与了极大的支持,从客观上来说,赵鼎的上台,强化了大宋边境各个重镇的军事实力,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过赵鼎和秦桧等人,是天然的政敌,好在秦桧现在不在礼部任职,不然的整个礼部都绝对会被赵鼎穿小鞋。
  并不是说赵鼎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相反他绝对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忠臣,但是他的眼中,秦桧他们毕竟是劲敌,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